再说,司马懿现在也不见得不同意。当年,曹操虽然在官渡之战中战胜了袁绍,但袁绍在河北的势力仍然很大。曹操一方内部也不稳固,曾经在许昌就发生过外戚董承企图刺杀曹操的阴谋,遭到曹操残酷镇压。北方的局势依然不稳,而司马懿家的河内郡刚好地处曹袁两军的中间地带,为了明哲保身,选择装病是再好不过了。而今曹操贵为当朝丞相,北方也已统一,司马懿要想有所抱负,施展才华,曹操这棵大树是最好的选择,再说还是为欣赏自己的人做事。
但是,司马懿到了丞相府,曹操却暂时没有给他官职,而是让他和自己的儿子曹丕一块儿住,一块儿玩。那费了那么大劲把司马懿弄过来却让他闲着不是很奇怪吗?难道曹操只是为了玩任性,显示一下自己的Power?其实不然,一方面,三国乱世是一个急需人才的时代,你不先下手为强就被别人征召走了,势必会成为你的敌人;另一方面,古人喜欢相术,曹操也不例外。那时的人说有一种人可以像狼一样身子不动脑袋完全转向背后,这种人狡诈、内心凶险、有野心、常常心怀叵测,有谋反之心。曹操听说司马懿就是这种有“狼顾之相”的人,而且亲自验证过,故心存芥蒂。
然而,司马懿比曹丕大8岁,他很有办法,没花多长时间就和曹丕相处的非常融洽,两个人跟好哥们一样。曹操曾经对儿子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你以后要防备。”可能曹丕多少给司马懿透露过这样的讯息,从此,司马懿更加勤于职守,废寝忘食,连采樵牧马人之间,也要走动询问。再加上曹丕从中说好话,随后司马懿就被任命为黄门侍郎,又转为议郎、丞相东曹属,不久又转为主簿,但全都是文职。
建安二十年,司马懿跟随曹操一同去讨伐张鲁,对曹操说:“刘备以欺诈和武力俘虏了刘璋,蜀人尚未归附就出兵远方去争夺江陵,这个机会不能错过。现在如果我们出兵到汉中显威,益州就会惊慌,趁机进兵,兵临城下,势必土崩瓦解。由此之势很容易建功立业。圣人不能违逆天时,也不能错失良机。”曹操说:“人就是苦于没有满足,已经得到了陇西,还想得到蜀。”曹操最终没有听从司马懿的意见,做得陇望蜀的事。
建安二十一年,司马懿又跟随曹操讨伐孙权,孙权破败。回军后第二年孙权派使者请求投降,上表称臣,并请求曹操废汉自立。看到请求,曹操当时头脑还算清醒说:“此儿想把我放在生者炭火的炉上烧烤啊!”司马懿回答说:“汉的国运将尽,殿下十分天下由其九,还以臣德事汉。孙权向您称臣是符合天意人心的,虞、夏、殷、周之所以得天下而不谦让,是怕违背天意,知道天命所归啊!”这么能拍马屁,司马懿也是没谁了。司马懿说这话,也没有一点儿罪责,那肯定是摸清了曹操的心思,虽然不一定认可和采纳,但心里绝对是美滋滋的。
建安十八年,曹操当魏公。建安二十一年称魏王。随后,曹丕夺嫡成功,司马懿被任命为太子中庶子,成为曹丕的属官。他常常被曹丕邀请参与议定大事,每次总有奇策异谋,为曹丕所信赖重用,与陈群、吴质、朱铄被人们称为“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