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盐政
盐在古代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物资,盐这种宝贵的东西,一直都是每个朝代的重点。如此重要的东西,能捞的油水自然也不少。先不说其他的,每年那些盐商给盐政的孝敬最少都在十几万两左右。
第二:河道
如果说盐商主要靠提高价钱来保证自己的收入的话,河道就是拿着百姓的血,让百姓跪下水谢谢了。
在古代河道永远都是重点,每年都会有地方要修河道,而且只要一有暴雨,肯定就会有河道需要修。清朝每年花在河道上的银子就有500万两,甚至最高的时候能到达4000万两左右。
因为修河、治河一直都是古代所有中原王朝的大工程,而且没有一两年时间不可能见效。所以河道就成了河道官员牟利的手段。据说,在清朝能够用在河道上的费用只有十分之一,偶尔能出现一个把经费的十分之三都花在河道的官员,就已经属于清官范围之内的了。
而且所有在河道办事的人都非常的猖狂,他们每次吃宴,没有几百两银子根本办不下来,像什么豚脯、鹅掌、驼峰、猴脑、鱼羹等,这些东西对于河道官员来说都是只能在流水席上出现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所办的流水席,一办就是几天,还是不尽兴就不会停的那种的。
第三:漕运
漕运在古代的封建王朝一直都是一个解决不干净的问题,属于剪不断理还乱的那种。清朝每年都会从江南征收400万石的漕粮,通过水路运往京城。漕运对于一些贫穷的朝代来说,那可是能来钱的摇钱树,但是在清朝,却是一个赔钱买卖。据统计,漕粮所用的成本是原价的三倍。而这多出来的钱就全浪费在了漕运官员及兵丁的花销、靡费上面,想想都觉得可惜。
这三个官位,因为油水多,所以一直是清朝官员的向往,就算是这些官位上经常出现一些贪官,但也阻止不了这些人向钱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