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皇帝的风流韵事是“传诵”至今的,所以三年一度的选秀在乾隆这里可谓是迫不及待,这跟他老爹雍正皇帝相比,可真是天差地别,雍正天天躲着不想选秀,乾隆是急切地想给自己后宫添点新鲜感。这么好办的事情和珅如数家珍,早就开始张罗了,而他的狗腿子和珅更是早早地就张罗开了,按照流程选秀后送到皇后跟前的名单就有一百多人,那乾隆可真是艳福不浅,只是这个数跟参选的人数相比,就知道清朝秀女大选的苛刻程度了。当天参选的可是有三千人,这一百个人里才有三个半的人能被选上。
第一关是看样貌,听走流程的公公们清脆的撂牌子声,是一个接一个的,没多一会儿就能刷下去接近一半的人,宰相刘罗锅里选秀公公还认真看一看,比照一番。
在金枝欲孽里,公公们就像走马观花一样,放走不少人,遇到实在长得磕碜的再不拦可就有猫腻了,不过金枝欲孽里的流程更全,样貌这一关里不仅看外貌,还要看体态长得是否匀称,一把固定尺寸的尺子丈量着秀女们的小腿和脚丫子,不符合条件的也直接被刷下去,大脚就不用想美事了,铁定要走人的。看到此不得不感慨一句,清朝皇帝的后宫一定是非常赏心悦目的。样貌体态在第一关结束后,就要开始气味上的筛选,这挺为难公公们的,闻到有口臭的立马摘出去,不说每位秀女都吐气如兰吧,至少得是清新无味的,除了口气自然还有腋下的气味检查,有狐臭味的自然也留不下,自古可没多少人能跟唐玄宗一样喜欢杨贵妃过重的体味。
第二关气味筛选过后,就是近身的肤质和是否是清白之身的检查了,这一项就用不上公公了,地宫里的嬷嬷们来检查,你看这一碰皮肤就大笑不止的人,是没法要了,这么明显是因为痒痒肉引起的大笑,老太医竟然还神神叨叨地说这病罕见。皇帝贴身太监再三思考万一把这女子抬到皇帝跟前,只能看着却碰不得的话,岂不是会让龙颜大怒?权衡之下让撂了牌子。
至于是否是清白之身的检查,想必没有哪个电视剧敢实拍,但是有流传下来的信息说是在身下放一个装了灰的盆,然后让秀女打喷嚏,如果灰四散飞起来,就说明不是清白之身。这个方法恕在下不敢苟同。
如此第三关就过去了,不过这还没完,这基本上就是初选的内容,复选就要看这些秀女的女工和文采了。公公们随即抽出一首诗词让秀女来读,能朗读流利有诗词韵味的,平时是稍微接触过书籍的,有点才情能在陪皇帝是增添些许情趣。这字都读不利索的,一看就憨憨的,放进宫里也是炮灰。跟文采相比,女工的考核分量要稍微重些,自古都奉行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还记得甄嬛传里沈眉庄参加选秀前,她母亲再三叮嘱不要说读过太多书吗?其实不是女子多读书不好,而是这些女子被选进宫女是来服侍皇帝起居,替皇家繁衍后代的,有才才情就行了,如果读的书太多,就可能惑乱后宫甚至有干涉前朝政事的欲望。这是皇家所忌惮的事情。
好了,复选通过的女子就相当于一只脚踏进了皇帝后宫的门槛了,接下来就要看皇后和皇帝的抉择了,能被皇帝选中的就正式成了后宫妃嫔中的一员,打开了宫斗剧的副本,一边想方设法讨皇帝欢心,一边想着怎么能把仇敌彻底踩在脚下。那些在皇帝这最后一关被筛掉的人,如果幸运被赐给皇室子孙做了福晋或者是侧福晋,也算是开始了荣华富贵的一生。至于被筛下去的女子,其实命运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惨。这就要说到清朝选秀的年龄要求了。
电视剧里和珅说的是14到18岁,其实真实情况是十三到十六岁,这个年龄在现代人看来觉得太小了吧,然而在古代十二岁就是如此,这就是封建制度下的现状,不过这个年龄段的规定,其实也是在替这些有选秀资格的女子考虑。在清朝但凡是满族八旗内的女子,说白了都是皇帝的人,满足年龄要求就必须去参加选秀,在选秀之前不能随意嫁人,但是如果参加完选秀没有被选中,就能自由嫁娶了,所以如果每次选秀的年龄选的太大,一些女子的终身大事就误了,那个时候超过18岁的就是老姑娘了,所以皇帝选秀的年龄选的小一点,如果不能被皇家选中,也能找一个好一点的普通人家。不愁嫁不出去。这样想想也挺人性化的。
除了这个年龄段的要求有出入外,清朝皇帝选秀正常应该是每三年一次,并不是五年一次。
看过清朝皇帝选秀的流程,是不是大开眼界?现如今全国性选秀的场面,在古代只是皇帝一人的配置,而这选秀第一关,恐怕会让好些姑娘暗自肺腑了?别说宫斗剧第一集活不过去,就连选秀的第一关都过不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