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嘉庆皇帝一生勤政,崇尚“祖制旧法”,为何没有延续康乾盛世

嘉庆皇帝一生勤政,崇尚“祖制旧法”,为何没有延续康乾盛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269 更新时间:2024/2/7 19:26:47

嘉庆即位前后

嘉庆能够成为乾隆的接班人,恰恰是因为自己的勤勉。作为十五皇子的嘉庆原本距离皇帝位有着相当大的距离,可他从小便表现出惊人的自制力,性格老成稳重,日常作息起居非常有规律,不擅长结交朋党,一心跟随少傅学习,行为办事秉持法度,因此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再加上他在众兄弟中,仪表相貌最端庄出众。

终于公元1795年,乾隆六十岁时,将象征大清帝国最高权柄的青玉大印“皇帝之宝”交个嘉庆,成为封建历史上皇权交接的一段佳话。四年后,太上皇乾隆终于走完风流倜傥的一生,嘉庆皇帝如愿亲征。

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是“诛和倡简”,所谓诛和,是指与先帝的宠臣和珅进行清算,将和珅家族满门抄家,所得财物珍宝如数尽收宫中府库。所谓倡简,是指嘉庆颁布诏书,此后皇室的大型活动要一切从简,裁减不必要的仪仗人员,限制皇室成员不得随意出宫游行,以此来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此外,嘉庆严格治理乾隆晚年兴起的不良习俗,地方官吏为了迎合乾隆皇帝的“好大喜功”的性格,四处搜寻古玩字画进贡朝廷,以此来换取高官爵位。嘉庆皇帝十分讨厌这种行为,他认为身为臣子应该专心朝政治理,如此媚上的行为,只会助长朝堂歪风盛行,不利于江山的长治久安。从嘉庆的行为表现来看,它与乾隆的风流奢靡截然不同,大有一副明君圣主的形象。奇怪的是嘉庆在位二十五年,不要说缔造清朝的辉煌,连康乾盛世都没有延续下去,这又是为

一是“康乾盛世”是个空壳盛世

所谓“康乾盛世”确实不假,但绝不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的总和,它的具体时段应该是从康熙中期到乾隆前中期。因为乾隆中期以后,清朝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朝廷的府库还算充足,很多地方已然出现府库危机,一些地方财政常年处于收不抵支的状态,艰难地举债运转。

嘉庆皇帝即位后,地方府库空壳的现象已经遍及清朝各地,上到行省下至郡县,所有地方官吏无不为此焦头烂额。官府办事需要成本,衙役的俸禄支出成为最大的难题,有些地方官吏为能够给辖内官吏正常发俸禄,只好当地的豪强地主拆借。所以,很多人往往觉得嘉庆皇帝是个“嫉贪如仇”的皇帝,实际上嘉庆此举的动机是,依靠此举来充盈府库,减少相应的人员开支。

二是老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

历史上评价嘉庆是守成之主,绝非没有历史依据。嘉庆皇帝曾多次下诏自称“守成”,极力反对朝堂中议论“新政”的声音,按照嘉庆皇帝的想法,满清自有法度,那便是坚持祖宗遗训。嘉庆皇帝有本著名的《守成论》,使他读史的笔记心得,他认为古往今来,一个朝之所以能够兴盛大多是沿袭建立之初的规章制度。一个王朝的衰败,恰恰是后世子孙鼓作聪明,妄想超越祖宗功业,而随意变更祖宗之法。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旧政”废除后,“新政”搞到一半不了了之。每每说到如此,嘉庆总是感慨说“亡国之君皆由于不肯守成也”。

若是将嘉庆放在汉朝唐朝,他的观点绝对是正确的。因为嘉庆比历史上任何一位帝王都勤勉,都事无巨细,都能坚守祖宗的良法。毕竟,以往朝代所面临的环境没有太大的变化,从祖宗的事例中,汲取处理朝政的智慧,完全可以游刃有余。但是嘉庆未逢其时,清朝所面临的问题不再是周边番邦臣属于否,而是与整个欧洲资本主义世界的较量。所以,回望历史不难看出,嘉庆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所在,他所谓“祖制旧法”已经显得不灵验。

读史君认为,嘉庆拥有封建历史上千古一帝的基本资质,却不具备成就盛世的思维。此时的清朝,不再是依靠勤政节俭、宽政仁德所能驾驭,而是迫切需要转变思想,寻求富国强兵之道。嘉庆是空有之志,而未得其时。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任见:上官婉儿之母为何恐惧担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任见:上官婉儿之母为何恐惧担忧?-《大唐上阳》230 《大唐上阳》第四卷第五十八章 摄政天后美中不足的是,依然姿色未减的武天后,觉得李天皇老相得太多了,大髯飘拂不说,脸面灰暗,腰肢不展,让人从心里疑惑:天皇老矣,尚能饭否?武照百般准备、充满期待的榻上作业,也基本上是失望的。曾经的生龙活虎已然遁迹,武

  • 此人刚正不阿,斩杀大太监安德海,曾国藩对他大加赞赏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这个官员到底是谁呢?他杀掉的那个太监又是谁呢?我们先来说一下这位官员,他叫丁宝桢,是贵州省人,性情是十分刚正的,他从来不畏惧强权,做什么样的事情,就该承担什么样的事情,公元1853年33岁的丁宝桢成为了进士,后来进入皇宫之中,先后担任过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和山东巡抚等职位。我们首先要说到的就是,他

  • 任见:武照赞赏上官婉儿绝非凡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任见:武照赞赏上官婉儿绝非凡骨-《大唐上阳》229 《大唐上阳》第四卷第五十八章 摄政天后美中不足的是,依然姿色未减的武天后,觉得李天皇老相得太多了,大髯飘拂不说,脸面灰暗,腰肢不展,让人从心里疑惑:天皇老矣,尚能饭否?武照百般准备、充满期待的榻上作业,也基本上是失望的。曾经的生龙活虎已然遁迹,武天

  • 她是一个让慈禧太后都惧怕的人,她是清朝最后一位公主:荣寿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不知大家听没听说过荣寿公主,小编开始也很疑惑,荣寿公主,她到底是谁,很出名吗?貌似没有听说过,于是,好奇的小编就去查阅了资料,才知道,荣寿公主这么”牛掰“,竟能让慈禧太后都畏惧她几分,不仅如此,这荣寿公主曾还当众将慈禧臭骂了一顿。慈禧太后那么这个敢骂慈禧的”传奇“公主究竟是什么样的?首先,我们简单

  • 你好太原丨狄仁杰文化园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狄仁杰(630-700),字怀英, 并州太原人, 唐武周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封建王朝名相廉臣代表,出身太原狄氏家族。狄仁杰一生为官,两次做宰相,终身清廉,为民请命,剿匪除恶,惩治腐败,铲除贪官,辅助武则天建立起盛唐大业。 狄村位于太原市小店区建南汽车站东南,东至太行路,南通长风街,西临并州路,北延狄村

  • 光绪帝最宠爱的妃子珍妃,为何最终被慈禧处死?看她做的那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嗨,大家好,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晚清时期光绪帝一生最宠爱的妃子珍妃,珍妃相信有不少人还是知道的,自然也有一部分人并不清楚她是谁,珍妃可以说与光绪帝是真爱了,光绪帝一生最宠爱的妃子就是她了,据史料记载:“惟珍妃生性乖巧,讨人欢喜,工翰墨,善棋,日侍皇帝左右,与帝共食饮共乐,德宗尤宠爱之”由此可看出

  • 古人过年返乡超艰辛,李白想回老家得走一个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中国是小农社会,大多数人一辈子在家务农,再加上当时社会受儒教影响深远,重视“安土重迁”、“父母在不远游”等观念,外出游学、工作的人不像现代一样多,因此古代的返乡人潮也不多,不会出现人挤人、塞车等状况。然而古代交通比较落后,许多地方的道路不通,所以古人返乡还是比现代人更艰辛,在影视作品中虽然经常看

  • 清朝妃子们为何手指上戴个指甲套?不仅有用处,原来还暗含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不少清宫戏,而剧中的皇后,嫔妃手指上总是会戴个指甲套,并且那个指甲套的做工还非常的精细,看着给人感觉超级华丽,那你知道是她们为什么要戴吗?很多人肯定会说“好看呗”,是的没错,但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聊一聊清朝妃子们为何手指上戴个指甲套?不仅有用处,原来还暗含深意!在清朝,后宫妃子们都喜欢

  • 一叶茶仓小贴士|唐朝有红茶吗?红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近期,很多小伙伴在追一部古代悬疑剧《唐朝诡事录》,这是一部以单元剧的形式连载的电视剧,其中一个章节唤作《长安红茶》,红茶在唐朝就出现了吗? 明代刘基《多能鄙事》初见“红茶”,但非真正红茶! “红茶”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初期刘基的《多能鄙事》中,但是这并非真正的红茶,而是由于先人在撰写时将“江茶”错写成

  • 为什么有人说左宗棠近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说左宗棠近妖,这话其实是引用鲁迅对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评价:“诸葛亮智而近妖”,所以对左宗棠“近妖”的评价,主要就是对他的才智、智力、思想逻辑所进行的描述,事实上,左宗棠这个人,真的有些“邪门”。从教育上来说,左宗棠是“神童”,他生于1812年,在1816年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到长沙读书,当时四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