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在三国时期凭借着自己的谋略占有天下九州,为后来的曹丕称帝打下了基础。曹操和刘备在任用人才的观点上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曹操是任人唯才,而刘备是任人唯贤,这一点直接决定了后来两个国家的命运。曹操只要是个人才他就欣赏,而刘备会更加严苛一点,不仅是人才,还要是贤才,所以后来蜀国即使面临灭亡的危险,依旧有着一批人尽忠职守。而魏国则是灭于内乱,可谓是“兴也人才,衰也人才”。
由于曹操看中的是才,因此曹魏人才济济,诸如司马懿、郭嘉、杨修、荀彧等人,为曹操出谋划策。而曹操,也喜欢用一些哑谜来试探他们的能力和忠心,曹操这辈子共打过两次哑谜,但解开谜底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一合酥”哑谜
这个哑谜想必大家印象深刻了,塞外有人送给曹操一盒酥饼,曹操在上面写上'“一合酥”三个字,杨修看见了,就直接打开吃了,还分给众人吃,振振有词说这是曹操的命令:“一合酥”意义“一人一口酥”,众人方才醒悟,称赞杨修高才,曹操听后,表面虽然赞扬杨修的才华,心里却十分忌讳。
杨修此人恃才放旷,一心想要在曹操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华,却从未想过没有一个君主会喜欢整天在自己面前显摆才华的人,因为,一合酥事件之后,曹操已经对杨修心有猜疑,心中不喜。后来又出现了“阔”字门事件、“绝妙好辞”事件,使曹操对杨修更加不悦,最后的“鸡肋”事件直接导致了杨修的灭亡。所以说,从杨修解开曹操的“一合酥”哑谜之后,杨修就已经注定了死亡。
“空食盒”哑谜
裴松之注的《三国志》里说过:“曹操送给荀彧一个食盒,荀彧打开一看是空的,于是便服毒自尽”,这一句话写的就是曹操的第二个哑谜。当年曹操想要称魏王,加九锡,荀彧带头就反对了,这让曹操很反感,原本荀彧是自己的左膀右臂,被曹操称作是他的“子房”,可见,曹操对他的评价多高,信赖多深,谁知道,就是这样的一个身边谋臣却带头出来反对。
曹操忘了,荀彧一直都是汉臣,一直都在想着如何匡扶汉室,当时看中了曹操的能力,以为曹操也会和他一样再兴汉室,于是就留在曹操身边为他出谋划策,为他平定内乱,谁知道后来曹操却想要自立为王,荀彧恨自己看走了眼,这次决不能让曹操得逞。
曹操于是送了一个食盒给荀彧,荀彧打开一看,发现是空的,荀彧明白了,这是曹操的一个哑谜
盒内无果,请君自采(裁)。荀彧自认终无汉禄可食,却不肯再侍奉曹氏,因为只有死路一条。
曹操贵为一代枭雄,打哑谜的本领实在是炉火纯青,两个哑谜,两条人命,换来这一条称霸道路上的畅通无阻,是该说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还是该说他做事不留痕迹,然而身处高位,谁又能真正做到两袖清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