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安十九年(224岁)曹魏高平陵政变后,司马师以司马师自己的个人能力在群臣斗争中取得胜利,于建安二十年(229岁)正式废黜曹芳立为太子(265岁)。此后司马师一直担任曹魏的尚书令等级别的官职,直到其后司马昭接手曹魏之位。司马师的权力大大加强,在之后的司马炎时期因为司马炎执政期间,不听从群臣劝谏,有意扶植皇子争权,此后司马炎即位后一直担任皇帝后期的监察重臣,对当时司马氏和曹氏的关系进行调查从而起到了保持皇室联盟以及稳定蜀汉政权的重要作用。
建宁三年(265岁)六个月后,晋武帝曹魏和晋惠帝曹魏发生内乱,皇帝曹芳(268岁)于建宁三年(267岁)去世,晋武帝驾崩后司马懿的儿子司马炎即位,在此后的数十年间因为司马炎虽然受到皇帝的尊崇,但却并不愿意尊崇自己的兄长司马懿,这导致两人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冷淡的状态。晋惠帝正式即位后,司马炎非常勤政,不仅对朝政清正规范,并且为了缓和晋朝和蜀汉之间的关系,特意在位期间实施了许多制度进行改革,这其中就包括晋朝的官员参与世袭制度改革。晋惠帝在位期间,从晋武帝时代开始,晋惠帝就一直想将自己的女儿晋平公的封地置于蜀汉旧都,而为了完成这一愿望,司马炎也是付出了不少的努力。
比如说最初在晋惠帝上位后,晋惠帝的女儿晋国公曾经向晋国公表达了归顺蜀汉的愿望,但是最终因为当时的皇帝司马炎太过偏执而拒绝了这个归附的愿望。这样晋国公就只能作为蜀汉的将领参与到蜀汉的征战活动中去了。后来有一次,晋国公还在荆州参与了一场会战,但是最终还没有赶到会战现场,就因为路途中水土不服,直接累死在路上了。
不过,司马炎此举还是得到了晋国公的原谅,于是晋国公的女儿就成为了晋朝的驸马,晋朝也得以存活了下来。司马炎执政后不久,就派魏征前往北伐大破鲜为人知的魏武帝曹魏,将自己的女儿晋国公的封地置于蜀汉旧都,这看上去相当合理合法。后来有一次晋王司马昭派出使者来到宫中见了司马炎,这位魏征可是见多识广,他告诉司马炎自己是在担任司马师的同族子孙的时候,因为自己受到了晋宣帝曹髦的压迫才来见司马炎的。听到魏征这番言论之后,这位晋王司马炎当场气疯了,但是在将魏征斩首之后却发觉了与自己并不相干的魏士兵居然能做出这么荒唐的事情,顿时心中升起了杀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