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的红宠安德海是不是假太监?只有一件事可以证明

慈禧的红宠安德海是不是假太监?只有一件事可以证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734 更新时间:2024/2/6 18:49:35

安德海是假太监的证据有二:

一是说安德海在得到慈禧的宠爱后,经常在皇宫之中寻欢作乐,弄的当时皇宫之中流言四起,这些流言最后还传到了同治皇帝的耳中。听到传言的同治帝非常的气愤,于是让人留意太后的寝宫,终于有一次,安德海在寻欢作乐的时候,被同治皇帝抓住了,愤怒的同治皇帝狠狠地训斥了安德海。事后,安德海向慈禧哭诉,慈禧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还责备了同治帝。唯一的解释就是,安德海是个假太监。

第二个证据是,同治七年冬天,安德海在北京最大的酒楼前门外天福堂大酒楼张灯结彩,大摆酒宴,正式娶徽班唱旦角的年方十九岁的美人、艺名“九岁红”的马赛花为妻,而慈禧太后为了表示宠爱,特地赏赐了白银一千两,绸缎一百匹,太监娶妻的新闻,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也迅速传播开来太监都可以娶妻,这也能证明安德海是个假太监。

安德海是清末咸丰年间的御前太监,那么安德海是怎么死的呢?我们知道明朝就有太监祸国专权,因此清朝吸取了明朝的经验,对太监是有很多的限制,比如不许外出,官职不能超过四品等。安德海就是这样的一个清朝太监。

但是安德海仗着慈禧太后的宠爱,恃宠而骄,经常在宫中目中无人。安德海只是一个六品的太监,但是在宫中连小皇帝、恭亲等人都不放在眼里。他还经常在慈禧面前搬弄是非,挑拨同治和慈禧的关系,使得小皇帝经常被慈禧训斥。在同治八年时,安德海想要出宫游玩并趁机敛财,就再三请求慈禧让他出宫为同治在江南置办龙袍,并准备大婚时需要用到的东西。安德海这纯属是自己作死。

慈禧同意后,安德海马上就带领一帮人前呼后拥的出京了。安德海虽然号称是钦差大臣,但是身上没有任何公文,也没有通知各个地方官员。经过山东德州时,当地的知州对这件事感到很不解,如果是钦差过境的话,为什么没有收到公文。于是就把这件事报给了巡抚丁宝桢

丁宝桢早就对安德海的种种行为不满,得知这件事后,马上拟好密折,特别指出安德海身为太监私自出宫这一条,这违反祖制可是大罪。不久后,就受到了军机处的密谕,密谕上的大致意思就是权权交给丁宝桢负责,将这个有罪的太监缉拿归案。于是丁宝桢派人抓住安德海后,令随从几人指正他,随后就将他就地正法了。

安德海是不是太监,这个谜题在他死后得到了解答。丁宝桢在杀死安德海之后,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怒,下令将安德海的尸体脱光衣服,暴尸三天,让来往的民众发泄自己的怒火。来往的民众看到被脱光衣服的安德海之后,都知道了他是一个真正的太监,那么他与慈禧的那些流言就不攻自破了。

众所周知,安德海八岁就进宫做了太监,清朝对于太监有着严格的要求,包括日常行为以及复杂的进宫流程,八岁的安德海毫无背景进宫,他不可能逃过宫 内对宦官的日常检查,也就不可能以假太监之身在宫廷生活十几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滕王阁序》背后主人:李渊老年得子,昏招迭出却躲过武则天追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上元二年,意气风发的诗人王勃路过江西南昌,恰逢新上任的洪州都督阎伯屿重修滕王阁,作为初唐久负盛名的才子,王勃应邀为这项盛事挥毫作序。时值金秋,王勃感念于身世沉浮,便一挥而就写出了爆文《滕王阁序》。《滕王阁序》采用骈体格式,通篇用典而不失自然,文辞华美却清丽典雅,一经问世便备受瞩目。直到一千多年后

  • 道光用文试和武试选子继位,残疾哥哥高人支招,靠一表情轻取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就是这两场比赛,四子继承了皇位,这令许多人不解,毕竟四子有残疾,走路不稳,有损国体,让人嗤笑,但是他的背后有高人支招,靠着一个表情完胜弟弟,轻取皇位。大家都知道,道光一生有后宫佳丽3千人,但独爱孝全成皇后,孝全成就是四子奕詝的母亲。孝全成皇后依仗道光的宠爱,和其婆婆孝和睿关系不好,最后被婆婆孝和

  • 唐代,郎官在其职司之内进行的职务活动,与当时文学发展相互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搜图唐初,科举的执掌之权在吏部考功郎中之手,在太宗贞观时期,改由考功员外郎知贡举。玄宗开元之后,知贡举之权才移交到礼部侍郎之手。吏部的郎官在士人及第以后,对其进行层层考核,方能给与官职。在此期间,及第的文人,游历各地,开阔视野,锻炼才能,丰富了诗歌的创作体裁和内容。在吏部的铨选之权当中,郎官对其

  • 道光有多抠门?皇后过生日只给一碗打卤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节俭自古以来都是人类的美德之一,勤俭持家才能致富,这是大家公认,可是这句话其实有时候并不适用。一味的节约,其实并非好事,打个比方,如果人人都是非常节俭,除了普通的吃喝,其他钱都是留着,那么哪些工厂制作的商品该卖给谁,最终肯定都是工厂裁员,很多人丢了工作,社会也没钱可赚,那么大家也只能务农了。清朝的道

  • 杨广和李渊最早因什么结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啦,李家人表面称之为“勤王”。杨广作为杨坚的继任者,他身上的问题是很多的,首先杨广并不是杨坚和独孤伽罗的嫡长子,本来皇位是属于杨勇的,可是杨广利用了母亲独孤伽罗的感情弱点,把太子抢了过来,这已经是第一个“污点”了。其次,杨广的继位充满着“阴谋”,因为杨坚到底是如何驾崩的,一直是历史上的谜,根据史

  • 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才37岁,而且有3个儿子,为何仍被强制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当我们步入封建社会的轨道时,这样的制度却还没有被取消。明朝的朱元璋,就下令要求在自己死后,后宫之中所有没有子嗣的妃嫔都要给自己殉葬。这样的制度一直延续到明英宗朱祁镇时才被废除。可是到了努尔哈赤时,这样的制度又被重新启用。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才37岁,有3个儿子,为何会被强制殉葬呢?只不过努尔哈赤做

  • 慈禧有一副画,百年来无人看懂,放大5倍后,网友:越看越渗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过去的朝代中,不乏描述鬼魂的诗歌和歌曲。韩愈在唐代的《原始幽灵》中说:“幽灵无形,幽灵和神灵也是”。蒲松龄原本想用科举进入官场,但没有重复,只能靠教书谋生。蒲松龄的故事很多。在撰写本文时,蒲松龄以爱情故事和科举制度为背景,主要写了读者与女鬼之间的爱情。《聊斋志异》问世后,受到热烈追捧,甚至慈溪也很

  • 隋炀帝真是个昏君吗?其实并不是。他的昏庸名头是受后世批判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一点是,文学作品是经过选材并且艺术加工的,并不能完整的表现出一个人物的真实一面,而隋炀帝的后世被人全盘否定的悲剧也大多由来于此。虽然隋炀帝是亡国之君,但是他在位期间,却真正的凭借着自己的雄心和魄力做了不少的实事,比如说修大运河、开创科举制等等,这是历代帝王身上很少能有的,他同时也有一

  • 安史之乱有多残酷?8年战争大唐人口减半,长安户口剩下不到一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的版图是中国古代的极限,曾东到日本海,西到咸海,北到贝加尔湖,南到交趾,达到125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人口史》统计,唐玄宗年间全国人口在8000万以上,当时全世界人口才刚过2亿,大唐几乎是人类总数的半壁江山。唐朝分盛唐、中唐、晚唐,盛唐时期无论文化、经济还是军事都在世界称雄。但是到了中唐和晚唐

  • 安史之乱后,唐朝又出了一个昏君,盛极一时的帝国再无力回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李唐的皇帝,诸位最熟悉的大抵就是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或迎来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而若提起李适,大部分人可能都有一个疑问,他是谁?李适,唐朝第九位皇帝(武则天和唐殇帝除外),唐代宗李豫的接班人。天宝元年(742),时年十五岁的皇长孙李豫迎来自己的长子李适。当时,李唐的天下正处于繁盛之中,唐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