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才女:从《诗经》到清朝,才艺双绝的女诗人,你知道多少?

古代才女:从《诗经》到清朝,才艺双绝的女诗人,你知道多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361 更新时间:2024/2/6 18:39:51

宋代朱熹认为,从《诗经》开始就已经有了女性诗人,《诗经·鄘风·载驰》的作者是春秋时期卫国宣姜之女,后来嫁给了许国国君穆公,因此被称为许穆夫人。除此之外,《王风》里的《伯兮》、《郑风》中的《山有扶苏》等,似乎都是女子所作,只可惜没能留下姓名。

时间往后推移,楚汉争霸,西楚霸王项羽被刘邦围于垓下,四面楚歌大势已去,赋《垓下歌》,慷慨悲壮,虞姬也赋歌相和,歌罢自刎,是为霸王别姬,后项羽突出重围,退至乌江,却感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拔剑自刎。

再往后,西汉,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的卓文君出场了,她和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令人感慨,一首《白头吟》:“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亦传唱至今;四大美人的王昭君也登场了,四大红颜祸水的赵飞燕也登场了,相传她们都有诗歌传世。

东汉最著名的女诗人当属蔡文姬,虽然传世之作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一首,但其强烈的感染力、浓郁的浪漫色彩,已经足以让她名列四大才女了。

传说是《洛神赋》原型的甄皇后,也有一首《塘上行》流传,毕竟是曹操的儿媳妇儿、曹丕的老婆、曹植的绯闻女友,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不会作诗才奇怪。

晋朝那“咏絮之才”的谢道韫小姐姐,每每提起都让我心向往之。

唐朝就更不必说了,《全唐诗》中就有数百首女诗人的作品,大概是历代以来女诗人最多的时代,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颇有佳作,“万仞高岩藏日色,千寻幽涧浴云衣”,就作诗的水平来说,已经超越唐太宗了。

四大才女又一位也生在唐朝,接着武则天走过来的就是上官婉儿,她不仅能作诗,还代朝廷主持风雅,品评天下诗文,她对律诗的格调形成还有特别的功绩,这个咱们放到以后细说。

唐朝还有薛涛、鱼玄机这样芳华绝代的才女,薛涛是成都歌伎、鱼玄机是女道士,薛涛是被元稹伤害过的可怜女子,鱼玄机是那个时代独立女性的代表。

五代十国不可不提花蕊夫人,她是后蜀皇帝孟昶的妃子,在皇帝的带领下举国投降时,只有这个女人吟出了令所有男人汗颜的:“二十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宋朝自是李清照的时代,她是四大才女最后出场的,也是文学成就最高、最为人熟知、最圈粉的,李清照诗词俱佳、还批评过北宋文学天团,苏轼秦观等大佬无一幸免,也算一段趣闻。

还有仅次于李清照的朱淑真,相传是朱熹的侄女,只可惜这位才女的文稿在她早逝后,都被其父母付之一炬,只有数篇侥幸存留。唐婉凭借一首《钗头凤》也得以榜上有名,不过我们更感兴趣的似乎是她和陆游之间的爱情八卦。

此后元明清各朝,也都有不少女诗人,只是名气都不能和前辈们相比,一定要提的话,明末清初的柳如是算是一个,虽是风尘女子,除了弹唱诗画俱佳,还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不失为秦淮八绝之一。

我之所以提出“古代女诗人”这个话题,并非是刻意要把“女性”从古代诗人群体中剥离出来,绝无此意。

只是有一个事实摆在眼前——古代社会中,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女性地位很低,日常生活方方面面都受到许多限制,宋明以后更是提出了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鬼话。

由于种种封建礼教的束缚,就导致了女诗人的才名,大多不出闺阁,所作的诗也大多限于闺中,偶尔看到一些不错的“女儿诗”,多半还是男性诗人托女性的口吻所作。

但“大多限于闺中”不代表“仅限于闺中”,比如许穆夫人的《载驰》,就是她吊唁亡国的作品,许穆夫人也被视为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谢道韫的“咏絮之才”也绝非只是闺阁之才;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其诗作多少也有点帝王气象;李清照更是能写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千古绝唱……

总之,这些历代的女诗人,不论她们所写的是个人身世、家国情怀,还是离愁别绪、闺阁爱情,这都是她们内心情感最自然且强烈的流露。

我们这个诗歌的国度里,虽然男性诗人在古代一直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女诗人也为这瑰丽的诗歌宫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果她们被遗忘,是对女性的不公平,也是古典诗歌的遗憾。

因此,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古代女诗人”或者说“古代才女”这个话题,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诗词爱好者,在创作过程中肯定有不少缺点,甚至错误,甚至严重的错误,还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以便我改正完善。

好啦,我是随手谈诗,下期咱们就从许穆夫人的《载驰》,正式开“古代才女”这个话题,如果你对才女感兴趣,请给我个一键三连,这对我非常非常非常重要,下期再见,拜了个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司马炎将女儿封地置于蜀汉旧都,晋王司马炎气疯了,魏征气疯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魏建安十九年(224岁)曹魏高平陵政变后,司马师以司马师自己的个人能力在群臣斗争中取得胜利,于建安二十年(229岁)正式废黜曹芳立为太子(265岁)。此后司马师一直担任曹魏的尚书令等级别的官职,直到其后司马昭接手曹魏之位。司马师的权力大大加强,在之后的司马炎时期因为司马炎执政期间,不听从群臣劝谏,有

  • 慈禧去世之前,为什么非要杀掉光绪?其实是有原因的,不毒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光绪皇帝自从亲政以后,他和慈禧太后的政策就一直不和,皇帝怎么说也算是一个改良派?而且还是积极奋进的那一种,而太后就是思想顽固,非常保守,所以两个人处理国事的方法是不一致的,作为一个年轻有抱负的皇帝,光绪帝肯定想实现自己的愿望,所以他想要实现自己的方法,就发动了变法,不过慈禧却不允许那么做,由于慈禧的

  • 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三朝元老”,其一是刘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三朝元老”,其一是刘裕,其二是梁孝王萧道成与南朝梁武帝萧衍,接下来则是后梁武帝梁恭、吴汉皇后萧淑妃和后梁世子萧淑妃与吴汉皇后萧皇后的后人。后梁萧皇后萧淑妃,为南朝梁孝王萧道成之女,萧道成有兄弟两人,长子萧,次子萧思道,因为生母是萧淑妃的姐姐,因此这一支也被称为“五兄妹”。公元435

  • 慈禧的红宠安德海是不是假太监?只有一件事可以证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说安德海是假太监的证据有二:一是说安德海在得到慈禧的宠爱后,经常在皇宫之中寻欢作乐,弄的当时皇宫之中流言四起,这些流言最后还传到了同治皇帝的耳中。听到传言的同治帝非常的气愤,于是让人留意太后的寝宫,终于有一次,安德海在寻欢作乐的时候,被同治皇帝抓住了,愤怒的同治皇帝狠狠地训斥了安德海。事后,安德海向

  • 《滕王阁序》背后主人:李渊老年得子,昏招迭出却躲过武则天追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上元二年,意气风发的诗人王勃路过江西南昌,恰逢新上任的洪州都督阎伯屿重修滕王阁,作为初唐久负盛名的才子,王勃应邀为这项盛事挥毫作序。时值金秋,王勃感念于身世沉浮,便一挥而就写出了爆文《滕王阁序》。《滕王阁序》采用骈体格式,通篇用典而不失自然,文辞华美却清丽典雅,一经问世便备受瞩目。直到一千多年后

  • 道光用文试和武试选子继位,残疾哥哥高人支招,靠一表情轻取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就是这两场比赛,四子继承了皇位,这令许多人不解,毕竟四子有残疾,走路不稳,有损国体,让人嗤笑,但是他的背后有高人支招,靠着一个表情完胜弟弟,轻取皇位。大家都知道,道光一生有后宫佳丽3千人,但独爱孝全成皇后,孝全成就是四子奕詝的母亲。孝全成皇后依仗道光的宠爱,和其婆婆孝和睿关系不好,最后被婆婆孝和

  • 唐代,郎官在其职司之内进行的职务活动,与当时文学发展相互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搜图唐初,科举的执掌之权在吏部考功郎中之手,在太宗贞观时期,改由考功员外郎知贡举。玄宗开元之后,知贡举之权才移交到礼部侍郎之手。吏部的郎官在士人及第以后,对其进行层层考核,方能给与官职。在此期间,及第的文人,游历各地,开阔视野,锻炼才能,丰富了诗歌的创作体裁和内容。在吏部的铨选之权当中,郎官对其

  • 道光有多抠门?皇后过生日只给一碗打卤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节俭自古以来都是人类的美德之一,勤俭持家才能致富,这是大家公认,可是这句话其实有时候并不适用。一味的节约,其实并非好事,打个比方,如果人人都是非常节俭,除了普通的吃喝,其他钱都是留着,那么哪些工厂制作的商品该卖给谁,最终肯定都是工厂裁员,很多人丢了工作,社会也没钱可赚,那么大家也只能务农了。清朝的道

  • 杨广和李渊最早因什么结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啦,李家人表面称之为“勤王”。杨广作为杨坚的继任者,他身上的问题是很多的,首先杨广并不是杨坚和独孤伽罗的嫡长子,本来皇位是属于杨勇的,可是杨广利用了母亲独孤伽罗的感情弱点,把太子抢了过来,这已经是第一个“污点”了。其次,杨广的继位充满着“阴谋”,因为杨坚到底是如何驾崩的,一直是历史上的谜,根据史

  • 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才37岁,而且有3个儿子,为何仍被强制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当我们步入封建社会的轨道时,这样的制度却还没有被取消。明朝的朱元璋,就下令要求在自己死后,后宫之中所有没有子嗣的妃嫔都要给自己殉葬。这样的制度一直延续到明英宗朱祁镇时才被废除。可是到了努尔哈赤时,这样的制度又被重新启用。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才37岁,有3个儿子,为何会被强制殉葬呢?只不过努尔哈赤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