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梁山排名十二,没有背景却官至节度使,为什么?

此人梁山排名十二,没有背景却官至节度使,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909 更新时间:2024/2/6 18:37:15

在水浒的最后,征讨方腊的梁山好汉们所剩无几,接受朝廷封赏的人更少,只有二三十人。在这些做官者中,宋江、卢俊义被害,吴用、花荣自缢,阮小七、柴进等人辞官回乡。蒋敬、朱武等人不是修道,就是为民,做官的只有孙立、呼延灼、关胜、朱仝等人。

当时的局势,能留下做官的人,只有两种人。

一种是孙立,只是小小的提辖,无关大局,没人会关注他;一种是呼延灼,祖上是开国功臣,将门出身,皇帝信任。关胜的情况与之相同,毕竟祖上是关羽,宋代已经多次敕封关羽,宋徽宗就封了两次。

与呼延灼和关胜相比,朱仝并不具备这些条件。然而,朱仝最终却能重用,一路升到节度使,这却是为何呢?他凭的是什么呢?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就因为朱仝没有黑点,而且很重视义气。

上梁山的好汉中,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点问题。鲁智深、武松是因为打抱不平,报仇而杀人;卢俊义、杨雄家庭不好,老婆背着他们与别的男人在一起,还想害他们;林冲被高俅所害,但自己性格也不够强势。

这些人中,唯独朱仝可以说是没有任何黑点。

他曾为了义气,释放晁盖和宋江,这两人分别是梁山的第二三任寨主;后来,他还放走了雷横,而雷横是个孝子。这几件事,可以说能反映出朱仝的忠、孝、义。

水浒中有两位关羽,关胜是貌似关羽,仅仅是相貌、坐骑和兵器方面像,除此之外就没有了。而朱仝是神似关羽,他不仅样貌像,连内在的忠孝、义气也像关羽。

因为释放雷横,朱仝被刺配到沧州。沧州知府对朱仝也很看重,根本不让他坐牢,而是让他陪自己儿子玩。对了,连四岁小衙内都喜欢朱仝。从这里也能看出来,朱仝太有魅力了,不论到哪里,也不管是大人小孩,人人都喜欢他。

小衙内之死,可以说是朱仝的失误,但是相信谁也想不到,李逵会那么残忍地杀死无辜的孩子。

另外,朱仝的家庭也很完满。他有老婆,有孩子。他被逼上梁山前,宋江就派人把他一家接上山了。

一个内在外在都酷似关羽的人,一个毫无黑点的人,怎么会被皇帝猜忌呢?宋徽宗重视都来不及呢!也正是因此,所以纵然猜忌、高俅奸诈,也不敢迫害朱仝,就像他们不敢对付呼延灼和关胜一样。

也就是因为被皇帝信任,重视,所以朱仝能一路做到太平军节度使。

如果对比之前的徐京、韩存保、王焕等节度使来看,朱仝的节度使完全是位高权重。显然,皇帝对他极为信任,完全能跟呼延灼和关胜比肩。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赵舒翘:曾经的好官,为效忠慈禧背弃良知操守,下场悲惨发人深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光绪五年,河南发生了一起冤案。此案原本并不复杂,但禁不住官场黑手的层层叠加,最终演变成惊动慈禧的晚清著名冤案。晚清时节的河南,尽是末世的景象,民不聊生,盗贼猖獗。官府为了控制地面,鱼龙不分,大量招募衙役捕快。盗贼们从中窥见了空子,恶狼披上羊皮,纷纷蒙混进来,干那白皮黑心的勾当。这其中,河南南阳府镇平

  • 高句丽国隋炀帝李世民攻打几次而不果,最后被谁征服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隋炀帝公元612年——614年,隋炀帝杨广和高句丽之间进行了三次战争。 这三次均为御驾亲征。当时看起来兴师动众,但结果却与隋炀帝的愿望背道而驰。三次大规模的征战,不仅严重损耗了隋朝的国力,也造成了国内百姓的民不聊生,严重激发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了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后来隋朝就在这滚滚洪流中寿终正寝了

  • 【玉融史话】叶向高、林则徐:福清“一邑两文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谥号,是指古代皇帝、皇后、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的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谥号,可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和功过。《逸周书·谥法解》言,“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

  • 浅谈隋朝:30年辉煌?30年荒唐?为堪比秦皇汉武的帝王正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秦隋短命,而汉唐则长寿,这一短一长之间,几乎就形成了中国历史的断代分水岭和政治制度之变革。短命之秦朝,上承三代春秋战国,下启两汉魏晋南北朝。短命之隋朝,上承南北朝之动乱,下启唐宋元明清。(中国朝代表)秦始皇创立的秦制,为后续的汉朝及各个朝代所沿袭,郡县制的影子几乎贯穿中国历史。而隋文帝创造的隋制,也

  • 【福清头条】福清发现康熙四十九年立石墓志铭!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系清代早期福建对日文化传播重要文物康熙四十九年立石的墓志铭。近日,黄檗书院研究员王赞成在进行黄檗遗迹考察时,发现一块康熙四十九年立石的墓志铭。这块墓志铭记载了墓志铭主人何葵在日本传播五经大义的经历。墓志铭还记载了清代早期福建对外海上交往的历史,是福建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文物。墓志铭主人何葵,福清龙田人

  • 太平公主本来是韦后势力,为何叛变去帮李隆基,又死于李隆基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如今人在研究武则天晚期至李隆基初期这段唐皇室秘史的时候,总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太平公主不学着武则天一样称帝?而且我们了解一下唐朝皇室就会发现,太平公主的父亲是皇帝,母亲是皇帝,哥哥们也都是皇帝,侄子李隆基更别说了,一家人除了她外,全是皇帝,要说她对皇位没有一点想法,可能吗?当然不可能,太平公主之所

  • 李世民:大唐何时亡?袁天罡:猪上树之时,结果没想到真是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的李世民已经是晚年了,朝气已经不再有,身上也有了各种各样的疾病,于是他的心里就开始各种各样的胡思乱想,他就怕自己死了以后孩子们守不住皇位,最后被其他人窃取,于是他叫来了袁天罡,让他为国算上一算,看看什么时候大唐会亡,好早作准备,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当时袁天罡算完以后,十分的淡定,就说了这样一句

  • 被蒋介石带走的十幅画,每幅都代表了一个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书画文化被蒋介石带走的十幅画,每幅都代表了一个时代。在蒋介石的整个政治生涯中,确实始终秉持"教育为立国之本"的理念。他在论述教育是立国之本时说:"立国之道,千头万绪,然着手所在,不外提高国民之道德、知能和体力,养成人人皆为健全之国民,俾人人能担当应负之任务,然后生活得以改进,国力由此增加,即国民教育

  • 道光得知英国女王只有23岁后,问了三个问题,注定清朝悲剧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近代以来,中国饱受西方列强欺凌,而且还被迫签订很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致使我国渐渐的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也丧失了领土主权和完整,出现这种局面,除了清朝本身依然保持着传统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以外,也离不开统治者个人愚昧无知的原因。就比如在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已经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而

  • 五代十国到底多乱?历史书避而不谈,带你看清真实的五代十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五代疆土则以后梁最小,后唐最大。而十国的疆土则南平最小,南唐最大。五代十国,指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几十年的历史时期,这期间中原地区出现了五个疆域比较大的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所谓五代。五代之外有众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