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蒋介石带走的十幅画,每幅都代表了一个时代!

被蒋介石带走的十幅画,每幅都代表了一个时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118 更新时间:2024/2/6 18:59:01

书画文化

被蒋介石带走的十幅画,每幅都代表了一个时代。

在蒋介石的整个政治生涯中,确实始终秉持"教育为立国之本"的理念。他在论述教育是立国之本时说:"立国之道,千头万绪,然着手所在,不外提高国民之道德、知能和体力,养成人人皆为健全之国民,俾人人能担当应负之任务,然后生活得以改进,国力由此增加,即国民教育为一切之根本是已。"蒋介石认为现代国家的生命力有教育,经济,武力三个要素构成,而教育是根本,"三者之中,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只要教育不破产即有办法,若教育无希望,则真正无办法。"

可以看出,身为政治家的蒋介石对于教育与文化的重视,所以在他统治时期虽频受战火洗礼,却始终没有将千年遗留下来的瑰宝丢失,这点受到了两岸同胞的极高评价。

十幅作品中的三幅宋代山水画可谓是国宝中的国宝——《溪山行旅图》、《早春图》和《万壑松风图》,他们共同代表着宋代山水的黄金时期。

1、溪山行旅图

溪山行旅图 范宽 206.3x103.3cm

这幅画是北宋画家范宽的作品,此图是他传世的惟一真迹,也是台北故宫的天字号重宝。打开《溪山行旅图》,一座大山矗立眼前,和山水一起映入人们眼帘的,还有不少收藏者的题款,而这些题款,就成了揭开名画流传千年的唯一线索。

局部

范宽把签名藏在右下角的树丛中,原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霖灿先生于 1958 年在画作上发现了"范宽"的这个字款,确认为范宽真迹。

这幅画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气势雄强。巨峰壁立,几乎占满了画面,山头杂树茂密,飞瀑从山腰间直流而下,山脚下巨石纵横,使全幅作品体势错综。巍峨的高山顶立,山头灌木丛生,结成密林,状若覃菌,两侧有扈从似的高山簇拥着。树林中有楼观微露,小丘与岩石间一群驮队正匆匆赶路。细如弦丝的瀑布直泄而下,溪声在山谷间回荡,景物的描写极为雄壮逼真。全幅山石以密如雨点的墨痕和锯齿般的岩石皴纹,刻画出山石浑厚苍劲之感。

2、早春图

早春图 郭熙 158.3x108.1cm

这是北宋著名画家郭熙的代表作,画面描写的是早春即将来临的山中景象:冬去春来,大地复苏,山间浮动着淡淡的雾气,传出春的信息。

局部

郭熙出身平民,早年信奉道教,游于方外,以画闻名。山水师法李成,山石创为状如卷云的皴笔,后人称为"卷云皴"。于画论方面亦有建树,总结出对四季山水的审美感受及山水构图三远法等,其子郭思纂集其画论为《林泉高致集》。

创作活动旺盛的时代正是宋神宗在位的熙宁、元丰间( 1068-1085 ),深受神宗的恩宠,有"神宗好熙笔","评为天下第一"之说。

3、万壑松风图

万壑松风图 李唐 188.7x139.8cm

美术史上,李唐是作为"南宋四大家"闻名于世的。其实,李唐艺术的盛年正逢朝代更替,他算是襟带两宋的一代大家。《万壑松风图》作于 1124 年,是李唐南渡前的作品,应该算是北宋时代的巨迹,也是李氏自立面目开宗创派的奠基之作。画面上堆满了山,一大堆如铜铁铸成的山,沉甸甸地压向大地;稷稷的万壑松风,从山间啸荡而来,吹得乱云浮动;而一滩流水,独守山下的静谧,沛然流出岁月的太息——好大气势的山,好大气势的人。

局部

李唐的这幅画,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奇峰耸峙,险峻巍峨。高大的主峰傲然屹立,似乎要顶破苍穹。周围,有数座刀劈斧削的险峰环抱,更加衬托出主峰的博大雄强。山顶上林木蔚然,险峻中不乏神秀华润。视线到了山半腰,只见白云缭绕间,有一大片古松,茂密苍翠,白云浮游飘渺,幻化出一个蜃蜃渺渺的境界。远处,山麓以至山顶,也是一片片苍郁的松林。而山下近处的松林,就如同秀挺在眼前一般,在统一和谐中显现出一种五彩斑斓的韵味。松树干用中锋勾出,背部的松鳞刻画得细腻传神。松针用细笔快写,笔笔挺拔利落。树叶用大面积的浓墨渲染,又破以淡墨,使人感觉满目苍绿,郁郁葱葱。又有各种姿态的小枝穿插其间,整个松林平添了一种有风吹过的动感。

4、雪滩双鹭图

雪滩双鹭图 马远 60x38cm

古代画家是用"澄怀观道"的宇宙观来认识世界,体察万物,写胸中逸气,求得一种心灵的解放,从创造的角度看,创造者将艺术视为沟通自己和鉴赏者对象的通道;从鉴赏者的角度看,鉴赏者在创造者有意的设计中,豁然之间发现了一个新世界,会有更深刻的审美感受。这种审美感受可以从南宋著名画家马远的山水画《雪滩双鹭》中得以体现。

局部

和前代的全景山水有很大的不同,在"以小见大"这一点上,于前代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拓展。他的画多取寥寥一角,微微一隅,景物少,用笔简率。在马远的山水画轴里,或直上不见其顶,或直下不见其脚,无非在表现山形山势的奇峭高耸,如此构图,正所谓气势溢出画幅之外,咫尺可有万里之势。

5、唐人宫乐图

唐人宫乐图 48.7x69.5cm

这件作品并没有画家的款印,原本的题标为《元人宫乐图》。仔细观察画中人物的发式,有的发髻梳向一侧,是为"坠马髻",有的把发髻向两边梳开,在耳朵旁束成球形的"垂髻",有的则头戴"花冠",凡此,都符合唐代女性的装束。

局部

这是后宫嫔妃聚会的图景,后宫嫔妃十人围坐于一张巨型的方桌四周,茶汤是煮好后放到桌上的,之前备茶、炙茶、碾茶、煎水、投茶、煮茶等程式应该由侍女们在另外的场所完成;饮茶时用长柄茶杓将茶汤从茶釜盛出,舀入茶盏饮用。茶盏为碗状,有圈足,便于把持。可以说这幅画是典型的"煎茶法"场景的部分重现,也是晚唐宫廷中茶事昌盛的佐证之一。

6、双喜图

双喜图 193.7x103.4cm

此画为为北宋画家崔白传世之作,画中描绘了两只山喜鹊,向一只野兔鸣叫示警的场景。山喜鹊属鸦科鸟类,有卫护领域的习性。一只腾空飞来助阵,一只据枝俯向鸣叫,并向闯入者张翅示威,野兔知道这是威胁性不太大的鸟类,无需像遇到鹰隼那样紧张,故伫足回首张望。三者动态与呼应之关系,有律动感。还有树木的枝叶、竹、草均受风而有倾俯之姿,更增添了活泼生动的声势与神韵。

局部

崔白的题字隐藏在树干中

前人的意趣很是优雅,《双喜图》原题是《宋人双喜图》,后因在图中树干上发现有"嘉祐辛丑年崔白笔"的题识,故归于崔白名下。"嘉祐辛丑"为宋仁宗嘉祐六年( 1061 年),此时正是崔白画艺的成熟时期。

7、双松图

双松图 吴镇 180x111.4cm

《双松图》为"元四家"之一的吴镇四十九岁时的作品,是他传世的画迹中署有年款最早的一件画作。两松平地直立,上顶天,下立地,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两树均挺拔茂盛、枝叶桠槎、形势奇古。左松树身中下部曲成弧形,卧于地,中部挺直、劲健,顶部突然探向右方;右松直立挺拔,上部一个近于直角的弯曲,伸向右,于左松一树枝的上方又一个近于直角的弯曲,然后冲向高空。这样两松空中交插,成为X形,一种挺拔、孤傲、相依相扶的形象展示于画面。两松枝叶间点缀以清溪茅舍、远山丛树,更显出双松的高大、雄伟。

局部

吴镇早年常临摹北宋名家的山水画,五十岁以后,画风逐渐成熟。幅左款题:泰定五年( 1328 年)春二月清明节,为雷所尊师,吴镇。全作的笔力雄劲,墨气沈厚,别有一番平淡天真的韵致。

8、秋庭戏婴图

秋庭戏婴图 苏汉臣 197.5x108.7cm

此画为北宋画家苏汉臣所作。画中庭院里,姊弟二人围着小圆凳,聚精会神地玩推枣磨的游戏。两人无论从头发、眉目,衣饰,都精心刻画,丝染兼备,而且变化极为丰富,以长而圆润的线条,画出衣纹,再仔细点染衣服上的花纹,不仅画出质料的柔软细致,更赋予衣服华丽的质感,这些细微的处理,使得子孩丰润、柔软、细致的模样,跃然于纸上。

局部

值得注意的是,画面中庭院景色占了近二分之一的空间,主角二人却被安排在角落一隅。这种看似"喧宾夺主"的做法实则正是画家技艺高超的体现:将二人周围大面积留白,舍去干扰,可谓匠心独运,深谙谢赫六法中"经营位置"的巧妙。同时,借助孩童的精神和眼神以及花卉山石的态势向观者呈现出"气韵生动"的场景。

9、罗汉图

罗汉图 刘松年 117x55.8cm

此画作者是南宋四大家之一的刘松年,隋唐以来,不少画家画过《罗汉图》,宋代更为盛行。他创作的《罗汉图》受禅宗思想的影响,把佛教壁画中守护在菩萨身边的罗汉,变成游山玩水的世俗僧人,称得上是山水画和人物画完美结合的成功之作。画《罗汉图》不是用以供奉礼拜,而是为了赏玩,是把宗教题材世俗化,这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大变迁。

局部

该画构图严谨,笔法精妙,形象生动,艺术水平较高。其中人物衣纹用铁线描,笔笔中锋。面部及肌肉用线条勾出,再用淡墨及色彩渲染,树石多用中锋之笔勾划轮廓,然后用干笔皴擦点染。枝叶疏密得体,笔法爽朗劲健,层次鲜明,工而不板,十分完美。

10、秉烛夜游图

秉烛夜游图 马麟 24.8x25.2cm

马麟的这幅作品幽雅而又富诗情。朦胧的幽雾,伴随着鹅黄的月光,轻轻地降临人间。黝黑的短亭、长廊前,一朵朵犹如淡抹著胭脂、醉卧在绿沙中的海棠花们,深深地吸引着屋内主人的目光。他唤来了仆人,点起了蜡烛;在烛光映衬下,他满足地倚坐于亭内,望着这万重绰约如仙的红颜,看得都痴了。

局部

宋人爱花成痴的傻劲儿,是令人称奇,也令人称羡的。其中,又以素有"花中神仙"之称的海棠,最令宋人钟情、痴狂。海棠激发了宋人赏花的热情,不仅不分晴雨,也不分昼夜。古人燃烛夜赏芳华,或为牡丹,或为梅花;但能令宋人"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烧银烛照红妆"的,却独独只有海棠。

高突的短亭与低回的长廊,呈现了宋人园林建筑的典雅;庭园里辽绕的香雾,若隐若现的海棠,既破除了建筑的沉厚单调,也引人萌生置身仙境的遐想。

蒋介石本人亦是爱好收藏,在退守台湾时带走的这些作品,每一幅都代表了一个时代,这些作品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可否认,这些珍品文物在台湾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谢谢阅读,一起分享艺术和生活的喜悦

免责声明:转自 网络...

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鲁迅:我要骗人

一部被禁30年的纪录片,揭开1972年幕后真相!

探秘 | “贵州茅台酒”五个字,是谁写的,你知道吗?

曾是浙江卫视一姐的她,因为这十一个男人消失了

独居43年,死后,他房间整理出15000张诡异插画

他拯救了《中国诗词大会》,是二代“丰子恺”...

湖北辞职书记陈行甲:官场混不下去的好人将87名干部和老板送进了监狱,包括当地的县长和副县长

转发朋友圈是对小编最好的鼓励

——书与画微信平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道光得知英国女王只有23岁后,问了三个问题,注定清朝悲剧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近代以来,中国饱受西方列强欺凌,而且还被迫签订很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致使我国渐渐的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也丧失了领土主权和完整,出现这种局面,除了清朝本身依然保持着传统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以外,也离不开统治者个人愚昧无知的原因。就比如在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已经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而

  • 五代十国到底多乱?历史书避而不谈,带你看清真实的五代十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五代疆土则以后梁最小,后唐最大。而十国的疆土则南平最小,南唐最大。五代十国,指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几十年的历史时期,这期间中原地区出现了五个疆域比较大的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所谓五代。五代之外有众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称制

  • 抄和珅家时没找到一分钱,嘉庆讲了2个字,2天后拉出几十车金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流芳千古的人物数不胜数,他们无一外乎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是因为这样,千百年后,他们的名字仍然被人们广泛提起,当成榜样。不过人与人的选择不尽相同,有流芳千古就有遗臭万年,在有些人的一生中,他们选择了为所欲为,迫害百姓,造福自己。清朝的大奸臣和珅就是遗臭万年的典型代表,贫苦出身的他好

  • 东晋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说实话,这个王朝的存在,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因为东晋的11位皇帝中,有10位都是傀儡!还有个寿命太短,只在位2年。权臣当道,士族横行,这就是东晋王朝走向灭亡的主要原因。很多人将东晋的灭亡,归罪于北方胡人不断作乱。其实恰恰相反,如果没有北方胡人在搞事情,其实东晋早就被权臣篡夺了江山,哪里能延续104年

  • 杨贵妃身肥体胖,却深得皇帝宠爱,只因她有一技之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如今讲究颜值的时代“瘦”成了大家争相追求的目标,而减肥也成了当下的热词。不过不同的时代大家对美的定义也不一样,而唐朝以胖为美也是众所周知的,其中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更是获得“肥环燕瘦”的美喻,她也因此深得当朝皇帝唐玄宗的厚爱。《长恨歌》中将其写为“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足见当时的

  • 李建成如果上皇帝,也能开创出贞观之治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首位太子李建成就是这样的人。他是唐高祖李渊的嫡长子。在遵循嫡长子继承制的帝制时期,他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李渊器重他栽培他,他也不负众望,帮助李渊太原起兵,建立牢固的东宫班子。可以说,在皇位继承上他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但这位天生的赢家,最后输了,输得一败涂地。唐太宗皇帝继位后,出于政治需要和个人

  • 为什么隋朝之前皇帝称“帝”,之后的皇帝却称“祖”和“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这里是所说的“帝”与“宗”其实就是一个谥号与庙号的区别。称“帝”是按照谥号来的,比如汉景帝、汉武帝、隋文帝等等,其中景、武、文这些都是谥号。所谓谥号,乃是人死后,由别人对于其一生功过做的一个总结性的评价,起到的是一个盖棺定论的作用。所以不同的谥号,代表着不同意义,有好坏褒贬之分。前面所说的景、武、文

  • 慈禧早上3点就起床8点上朝,中间这5个小时她都在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前言: 大家对于慈禧太后想必都不陌生,垂帘听政是她,一顿饭吃108个菜是她,卖国求荣也是她,作为晚清时期政权的把持者,在国家生死存亡之刻,不但不变革制度,励精图治,反而祸国殃民,也因此被世人所唾弃,遗臭万年。而慈禧身为当时的统治者,也贵为慈禧太后,自然有着其奢迷的生活,作为曾经封建王朝的统治者,身居

  • 慈禧一生只写了1首诗,却被编入小学教材,如今大家耳熟能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无限的权力会毁掉它的占有者。-----威 皮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一个人拥有过大的权力之后便会变得利欲熏心,从而失去自己的初心。确实,我国古代历史上的统治者大部分都是这个样子的。就从清末期说起,当时慈禧仗着自己的权利,每日只顾着享乐,却从不管国家大事,最后酿成了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对她的印象绝大部分都

  • 康熙和乾隆为何长寿?他们从不碰一样“嗜好”,别的皇帝却做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千古帝王,悠悠万事,难逃天地人寰,是非功过自有百姓言”。在清朝,老百姓们对于每个皇帝的丰功伟绩都会私下议论。有的皇帝昏庸无道,有的皇帝贤明开阔,有的皇帝甘愿做傀儡,唯有对康熙和乾隆在位时歌功颂德,称为“康乾盛世”。而康熙和乾隆也是清朝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也是最长寿的皇帝,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俩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