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代十国到底多乱?历史书避而不谈,带你看清真实的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到底多乱?历史书避而不谈,带你看清真实的五代十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314 更新时间:2024/2/2 2:06:08

五代疆土则以后梁最小,后唐最大。而十国的疆土则南平最小,南唐最大。

五代十国,指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几十年的历史时期,这期间中原地区出现了五个疆域比较大的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所谓五代。五代之外有众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称制立国(称王或称帝)的割据政权,称为十国。当然,全部割据政权远远不止这15个,历史似乎又回到了春秋战国众多诸侯的时代。

唐末,群雄割据。907年,梁王朱温废唐哀帝李柷,自行称帝,建都开封,国号为大梁,史称后梁,这是五代的开始。

923年,晋王李存勖称帝,国号仍然是十几年前的唐,是为唐庄宗,史称后唐。同年唐军攻克开封,朱温之子朱友贞自杀,后梁灭亡。

李存勖的祖父叫朱邪赤心,因功被唐懿宗赐国姓李,名为李国昌。李存勖之父李克用,割据河东,封为晋王。现在李存勖建立唐国,意思是作为李姓,延续唐朝国脉。后唐兼有后梁、晋国、燕国等国国土,疆域比后梁大幅扩大。

唐废帝李从珂之姐夫石敬瑭谋反,为了胜利,石敬瑭向北方契丹求援,将包括北京在内的燕云十六州许诺给契丹,而且每年进贡大批财物,最无节操的是,以儿国自称,称契丹为父国。

936年,石敬瑭引契丹兵攻入洛阳,后唐灭亡。辽太宗耶律德光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改元天福,国号大晋,史称后晋。石敬瑭称辽太宗为“父皇帝”,自称“臣”,为“儿皇帝”国号晋,来源一是春秋时期的霸主晋国,二是兼并三国魏蜀吴的晋朝。

石敬瑭引狼入室,认贼作父、卖国求荣,他用燕云十六州换来自己的统治地位,连他身边的将领都非常不满,刘知远曾说:“以金帛赂之,称臣借兵可矣,但以父事之太过,许其土田更是大患。”

942年,石敬瑭去世,养子石重贵即位,立即拨乱反正,不再向契丹称臣,也不再贡献岁币,此举引发契丹军连年南下。

946年,契丹军攻破汴梁,石重贵被俘虏到北方,后晋灭亡。后晋如此容易灭亡,与其说契丹军善战,不如说后晋军心涣散,此时后晋军阀割据,最大一股势力是太原王刘知远。

948年,刘知远在各地军民支持下,逐渐收复契丹所占领土,将后晋的领土统一,建立汉国,史称后汉。刘知远姓刘,意思是希望继承刘邦建立的汉朝国脉。

951年,仅仅3年后,后汉大将郭威在澶州(今河北濮阳)兵变,引大军返回开封,废刘知远之子,后汉隐帝刘承祐,自己称帝,建立周国,是为后周太祖。周国的意思是延续周朝的国脉,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存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长达八百年。

后周短短9年,却有3位皇帝,后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时只有7岁,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后周也必然会重蹈前面历史的覆辙,想取后周而代之的将领大有人在。

960年,殿前都点检(禁卫军最高长官)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迫使周恭帝让位,建立宋朝。宋这个国号也有着显赫的发源,宋是商朝后裔所建之诸侯国,春秋战国之宋国是也。如果算上商朝,宋国的国脉延绵一千多年,赵匡胤选了一个好国号。

宋朝建立,五代十国就到此为止,宋之所以不是六代十国之一,因为宋灭亡了中原其他割据势力,基本上完成了统一。

赵匡胤和其弟赵光义,是为宋太祖和宋太宗,两人用了30多年时间,完成了大部分的统一工作。但是包括北京在内的燕云十六州,仍然控制在辽国手中,这是宋朝的心病。后来北宋屡屡北伐,努力去收复燕云十六州。

五代十国混乱,大将弑君夺权的情况时有发生,赵匡胤自己就是佣兵夺权,他吸取此前的教训,杯酒释兵权,取消多位帐下大将的兵权。这一举措结束了混乱的局势,但也给宋朝带来一个负面影响,宋朝虽然经济强盛,军力却始终上不去,一有大将冒尖,就遭朝廷无情打压,杨继业,岳飞等人,莫不如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抄和珅家时没找到一分钱,嘉庆讲了2个字,2天后拉出几十车金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流芳千古的人物数不胜数,他们无一外乎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是因为这样,千百年后,他们的名字仍然被人们广泛提起,当成榜样。不过人与人的选择不尽相同,有流芳千古就有遗臭万年,在有些人的一生中,他们选择了为所欲为,迫害百姓,造福自己。清朝的大奸臣和珅就是遗臭万年的典型代表,贫苦出身的他好

  • 东晋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说实话,这个王朝的存在,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因为东晋的11位皇帝中,有10位都是傀儡!还有个寿命太短,只在位2年。权臣当道,士族横行,这就是东晋王朝走向灭亡的主要原因。很多人将东晋的灭亡,归罪于北方胡人不断作乱。其实恰恰相反,如果没有北方胡人在搞事情,其实东晋早就被权臣篡夺了江山,哪里能延续104年

  • 杨贵妃身肥体胖,却深得皇帝宠爱,只因她有一技之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如今讲究颜值的时代“瘦”成了大家争相追求的目标,而减肥也成了当下的热词。不过不同的时代大家对美的定义也不一样,而唐朝以胖为美也是众所周知的,其中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更是获得“肥环燕瘦”的美喻,她也因此深得当朝皇帝唐玄宗的厚爱。《长恨歌》中将其写为“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足见当时的

  • 李建成如果上皇帝,也能开创出贞观之治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首位太子李建成就是这样的人。他是唐高祖李渊的嫡长子。在遵循嫡长子继承制的帝制时期,他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李渊器重他栽培他,他也不负众望,帮助李渊太原起兵,建立牢固的东宫班子。可以说,在皇位继承上他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但这位天生的赢家,最后输了,输得一败涂地。唐太宗皇帝继位后,出于政治需要和个人

  • 为什么隋朝之前皇帝称“帝”,之后的皇帝却称“祖”和“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这里是所说的“帝”与“宗”其实就是一个谥号与庙号的区别。称“帝”是按照谥号来的,比如汉景帝、汉武帝、隋文帝等等,其中景、武、文这些都是谥号。所谓谥号,乃是人死后,由别人对于其一生功过做的一个总结性的评价,起到的是一个盖棺定论的作用。所以不同的谥号,代表着不同意义,有好坏褒贬之分。前面所说的景、武、文

  • 慈禧早上3点就起床8点上朝,中间这5个小时她都在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前言: 大家对于慈禧太后想必都不陌生,垂帘听政是她,一顿饭吃108个菜是她,卖国求荣也是她,作为晚清时期政权的把持者,在国家生死存亡之刻,不但不变革制度,励精图治,反而祸国殃民,也因此被世人所唾弃,遗臭万年。而慈禧身为当时的统治者,也贵为慈禧太后,自然有着其奢迷的生活,作为曾经封建王朝的统治者,身居

  • 慈禧一生只写了1首诗,却被编入小学教材,如今大家耳熟能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无限的权力会毁掉它的占有者。-----威 皮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一个人拥有过大的权力之后便会变得利欲熏心,从而失去自己的初心。确实,我国古代历史上的统治者大部分都是这个样子的。就从清末期说起,当时慈禧仗着自己的权利,每日只顾着享乐,却从不管国家大事,最后酿成了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对她的印象绝大部分都

  • 康熙和乾隆为何长寿?他们从不碰一样“嗜好”,别的皇帝却做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千古帝王,悠悠万事,难逃天地人寰,是非功过自有百姓言”。在清朝,老百姓们对于每个皇帝的丰功伟绩都会私下议论。有的皇帝昏庸无道,有的皇帝贤明开阔,有的皇帝甘愿做傀儡,唯有对康熙和乾隆在位时歌功颂德,称为“康乾盛世”。而康熙和乾隆也是清朝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也是最长寿的皇帝,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俩做

  • 刘裕开了一个不好的头,为何纂位后,没有善待东晋皇室司马一族?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刘裕之前,中原王朝纂位者几乎无一例外的都会善待前朝皇帝和皇族,比如曹丕之于汉献帝、司马氏善待刘禅、曹奂和孙皓莫不如此,即使是王莽纂汉也没有杀害孺子婴,那么刘裕和司马氏有什么仇什么怨,开了一个这样不好的头,为何纂位后没有善待东晋皇室司马一族?我们来分析一下。第一,刘裕生于公元363年,死于公元422年

  • 司马懿死后留下的祸患,困扰后代两朝400余年,直到唐朝才被解除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懿大家都知道,唯一可以与诸葛亮抗衡的人物。但是这样一个雄才伟略的人,因为一时疏忽,为后世的子孙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这个隐患就是后来不断骚扰中原的高句丽。因为司马懿的疏忽,以及为了争夺中原的政权,给了这个民族生存的空间以及时间,导致其后来成为中原的一个巨大外敌。单从政治才能来说,司马懿是很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