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打量这块牌匾的话就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这块牌匾上的“院”字少了一横。按理来说,咸丰皇帝的文学素养还是非常高的,为什么会写错这个“院”字呢?是他故意为之,还是说当时有特殊情况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原来在咸丰八年(1859年),咸丰皇帝亲自光临独乐寺礼佛,当地的方丈趁机让皇帝为报恩院提字。咸丰皇帝自然也不客气,于是当即写下了“报恩院”3个大字。实际上,所谓的“报恩院”有着两种含义,其一就是自从乾隆十八年之后,该地的方丈都是皇上亲自册封的,因此方丈要知恩图报;而另外一重含义则是指佛家要报的四重恩情,它们分别是佛恩、父母恩、众生恩和国土恩,而很显然咸丰皇帝的恩情属于第四种。
因此,咸丰皇帝写完之后,故意将“报恩院”的“院”字少写一横,也有着他自己的解释。按照他的说法,人的恩情一辈子是报不完的,更何况是世受皇恩的报恩院呢?因此咸丰皇帝认为这一笔不能写完,是想让当地方丈明白,清朝皇室的皇恩上高于天,是不能忤逆或者违背的。无奈之下,当地方丈明知道咸丰皇帝写错了一个字,也不得不接受这一结果,160年来无人质疑这一微小的文字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