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如果要细细道来十本书可能都不够,但想要从某些重要的节点来分析还是不会太难。
乾隆年间的人口激增
我们都知道,乾隆年间中国人口有一次大规模的增长,这是由于清朝历经康雍乾三朝的战争而换来的。
每逢战争年代,普通百姓便面临生存的问题,大规模战争会加大人口死亡,减少粮食产出,这是每个朝代都要面临的问题。当这个问题解决之后,百姓生活逐渐走向安稳,便开始出现粮食的增长,人口的增长。但是由于古代没有合理的人口管控制度,所以人口增长到一定阶段便又再次面临粮食短缺的问题。因为土地就那些,而人口一直在增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民不聊生,百姓食不果腹,最后产生农民起义,阶级的矛盾日益增加。
所以从乾隆后期开始这样的问题愈发突出,直至清朝灭亡都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正是这种巨大的问题将清朝推向了深渊。
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东南互保条约》可以说是清朝满洲贵族与汉人政权矛盾的制高点!
从清朝入关统治中国的第一天起,这个异族王朝便对汉人实行了镇压和轻视。
八国联军侵华后,东南各省领导人团结一致,坚决不对北京的清政府实施救助,而是空前一致的支持列强的行动。
这一互保行动从一定意义上表现出了此刻汉人政权对清政府的彻底脱离,也是汉人对这个异族王朝统治不满的直接表现。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清政府常年对汉人的不信任在这一刻彻底崩溃,从而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当1840年英国敲开中国大门的那一刻起,近代世界与封建王朝的战争便开始打响。
起初的清政府并不明白这次世界变革的重大影响,他们还沉浸在世界中心的幻梦之中。
直到列强一次次的逼迫这个王朝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之后,他们才开始清醒,才开始进行洋务运动的改革。
只不过这场改革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失败的。它将大部分力量集中在海军军队的建设,为的只是可以抵挡列强的一次次侵入,保证这个王朝可以继续依照以往的方向发展。
它没有像日本一样看的那么透彻,而是至始至终都在为保全这个旧的封建王朝而努力,并不是有决心的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所以洋务运动进行到数十年以后,这个王朝依然没能真正走向复兴的道路。
所以它注定在历史的混流中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