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诸子为何非要争皇位,以他们的身份当个王爷,享清福不好吗?

康熙诸子为何非要争皇位,以他们的身份当个王爷,享清福不好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62 更新时间:2024/3/10 0:27:03

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皇子夺位之战更加精彩,那么这些皇子为非要争皇位呢?

荣华富贵,非易事

康熙皇帝算得上是一位难得的帝,在他的治理下,国泰民安,出现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

谁能接手这个盛世,并且将它治理得更好,在后世,想必也能名垂青史,当然皇子们为的不仅仅于此。

康熙一生有二十四个皇子,几乎所有皇子挤破了头都想当这个万盛之君,然而最后竞争到决赛圈的也就那么几位,当然,竞争失败的下场自然不必多说。

穷尽心血,为了皇位值得吗?安安心心当个闲散王爷不好吗?

王之争在今人看来着实费解,如果把目光放在那个朝代,想必诸君能够理解清朝的皇子们了。

清朝的王爷并不是想当就能当的,就算身为皇子,想要当王爷也只能通过恩封或者是军功。

恩封这样的殊荣就是看和皇帝的关系,皇上如果非喜欢或者倚重某一位皇子,会对其进行封赏,一个王爷爵位的封赏自然不在话下。

军功就很好理解,自战国以来就有军功爵制,只要在战场上有战功,就可以加官进爵。

比如十三阿哥胤祥,皇位争夺战中,他选择支持四阿哥,最后四阿哥登基,赐封胤祥为怡亲王,这就是恩封。

同时,清朝虽有爵位世袭制,但是会世袭递降,也就是说每承袭一辈,爵位就会降一级。

降到最后,可能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镇国公,有名无实,可能过得都没有一位普通的朝廷官员滋润。

所以这些皇子们,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自己的后代着想,只有坐上那最高位,才不会到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无处摆烂

当不上王爷,退而求其次,当个贝勒总能享清福吧。

那这个想法就大错特错了,清朝的皇室贵胄与其他朝代的相比,待遇什么的算得上差的了。

差到什么地步呢?这么说,没有爵位的宗亲,和平民没有什么区别,皇帝不会派发银两给他们生活,日常所需都得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获得。

当然毕竟是皇室,也不能让他们过得太惨。康熙皇帝会让自己喜欢的皇子做一些重要的事情,身居要职也是不在话下。而那些不受宠,默默无闻的皇子,就没那么好运了。

说到这里就先得说说清朝皇子们的收入构成,主要是爵位收入、职务收入和内务府的赏赐。

默默无闻的皇子,没有爵位,职务又低,内务府的赏赐可以忽略不计,平日里还要打点关系,这样算下来,可以用清贫来形容这些皇子。

受宠的皇子各项收入自然是颇高的,皇子之间的生活水平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为了生活过得更好,皇子们的竞争意识自然会加强。

想要安享清福的前提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所以清朝的皇子们,纵使有一颗摆烂,不上进的心,但是生活压力给到这里,想摆烂也无处摆烂。

伴君如伴虎

除了不能坐享荣华之外,皇子们还要受到皇帝的猜疑。

尤其是在雍正年间,雍正皇帝对宗室的猜忌最为严重,可能是雍正的皇位来得颇具争议,他对于自己的宗亲尤为严格。

他会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对宗亲进行惩罚,罚俸、降爵习以为常,甚至会将王爷的爵位夺走之后圈禁起来。

比如,康熙夺嫡时期,没有参与竞争的十二阿哥,他被康熙帝封为贝子爵位,雍正登基后,为了拉拢他,将十二阿哥封为郡王,可是郡王的位置还没待多久,雍正就随便找了个理由将十二阿哥的爵位夺走。

直到雍正晚年,十二阿哥的爵位才得以恢复。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要想安安稳稳当一个享清福的王爷是不可能的,身家性命都捏在皇帝的手中,想要安稳,要么得到皇帝的信任,要么就成为皇帝。

再比如康熙的第二十个皇子,皇位争夺时期他还没成年,没有机会参与其中,等到长大成人,雍正封他为贝勒,当贝勒总不会有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了吧?答案是否定的。

人家贝勒刚当上没几天,就被雍正派去深山老林,为康熙的皇陵当看守,二十阿哥不想去,称病推辞,雍正直接给人降为镇国公。直到乾隆继位,他才恢复爵位。

但是乾隆又让他给雍正守陵,尝过苦头的二十阿哥,这次只好答应下来,去为雍正守陵。

这个皇子的遭遇其实就是所有皇子的一个缩影,“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皇命大于天,不遵从皇帝的意愿,皇帝会认为你蔑视皇威,有不臣之心,就会对你“格外关照”。

如果遵从皇帝的意愿,做得很好还颇有建树,这时皇帝也会生疑,毕竟功高震主的人最后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因此,康熙的皇子们拼命地争夺皇位,为的不仅仅是身份地位,荣华富贵,还有在登上皇位之后所享受的权力。

搏一搏说不定命运会就此改变,不拼一拼,等到他人登上皇位,任人宰割的就是自己了。

结语

历史证明,康熙的皇子,就算不争夺皇位,最后也难享清福,而且还要活得处处小心谨慎,时刻提防皇帝的猜忌。

为了自保的同时也为了权力,所以要么成为食物链顶端的人——皇帝,要么就成为与皇帝亲密无间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相对富贵且平安

其实,争夺皇位就像是一场豪赌,赢了就万人之上,输了就万丈深渊,这样的事情也是无奈,奈何他们生于帝王之家,注定是不能有安享清福的日子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鸿章第一次见马克沁机枪,没问价格却先问这句话,实在让人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李鸿章生于1823年,他从小聪慧过人,在24岁时就高中进士,随后入京当官。他的一生在整个清朝历史上都是不可复制的,其成就主要在于领导了洋务运动,率领国人向西方学习技术,而后又组建了北洋水师,致力于推动清朝的崛起。可惜李鸿章生不逢时,清朝自诩天朝大国,封闭而不思进取,到了晚清时期朝政更是腐败不堪。当权

  • 武则天死前为何留遗诏把江山还给李家?两百年后才发现她有多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死后,尸体被葬在乾陵,没留下什么贵重东西,单单留下一块无字碑。对于这块墓碑,很多人都认为,武则天生前极具远见和智慧,死前作下的决策也必然是具备前瞻性的。武则天非常狡猾地用了皇后的身份写下了一封遗诏。她深知,自己一旦死亡,李氏掌权后,必然会重翻旧账,给她打入黑名单。武则天生前那么辉煌,死后肯定不

  • 李鸿章恳请扩大北洋水师规模,并与刘铭传争夺四艘军舰归属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李凤苞(摄于奥地利维也纳)海军衙门很快奏复,称李凤苞办理交涉尚称熟悉,惟识力未定,不免轻率任意,现在出使任期将满,经办各船,需要数月方可完成,应待其如期验收各船完毕后,再行饬令交卸回华,依议行。1886年1月3日,旧历十一月二十九。李鸿章致函醇亲王奕譞,反复恳请扩大北洋水师规模及筹办旅顺船坞。并报告

  • 唐朝科举舞弊,安禄山将此情况报告皇帝,结果皇帝的做法引发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只是参选人员互相议论,可能这件事就会被吏部压下去,就此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偏巧,这件事被一个叫做苏孝愠的人知道了。苏孝愠曾经做过范阳郡的蓟县县令,他在政治上依附于当地的军事将领安禄山,安禄山对苏孝愠也非常信任,把他视为自己人。朝廷上出了这样的事情,苏孝愠自然将此事汇报给了安禄山。安禄山觉得事关重

  • 清朝第一批官派留学生:10岁左右,留学美国15年才回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个耶鲁毕业的中国人,励志让更多的人去美国留学容闳,广东香山县人。现在香山县已经没有行政区划。清朝时期,香山县包括澳门。当地有很多传教士开办学校、医院等,吸引当地人信教。容闳在7岁时,去澳门就读于传教士设立的女子教会学校,容闳是属于其中的一个男生班。1839年,中英交恶,容闳失学。1843年,进入

  • 晋朝最窝囊皇帝:向外宣称自己不能生育,嫔妃怀孕还被强行堕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桓温战功赫赫且素有异志,摊上这样的臣子,司马奕只好认命,对桓温百般恭迎,要钱给钱,要物给物。桓温正妻南康公主突发急症去世,司马奕不惜自降身份,亲往桓府悼念,丧事办完,又送给桓温一大笔钱。桓温像所有权臣一样,猜忌之心极重。司马奕越是主动示好,桓温越觉得他在演戏—韬光养晦,别有用意。为消除潜在威胁,桓温

  • 李鸿章首次觐见慈禧,回家便对其子说了8个字,眼光堪称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晚清历史上,外号“老佛爷”的慈禧太后成为清末的实际统治者后,就开始了她一系列的祸国殃民行为。纵观她的一生,除了争权夺利、卖国求荣外,对她来说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享受生活。慈禧太后生活之奢侈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据说慈禧一顿饭就有100多道菜,而且每道菜只尝一口。许多大臣对她骄奢淫逸的生活都

  • 他是唐朝宰相,说话总跟皇帝对着干,皇帝表面欣赏私下却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任宰相之前,韩休担任虢州(今河南西部)刺史,因地处洛阳与长安之间,马车、兵车到达后,经常征收草料税,加重了本州的税收。韩休向中央请求把税赋分摊到其他的州郡去。宰相张说说:“把虢州的税赋分摊到別的州,这不过是韩休为了自己的利益罢了。”韩休义无反顾地坚持自己的意见,饱经宦海险象的老吏说这样做会得罪宰相

  • 和珅真正的靠山,并不是乾隆而是他,他若不死,嘉庆不敢杀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也有人很痛恨和珅,因为他为官期间贪污了很多的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贪官。最终,他也得到了应有的结果,嘉庆三年的时候,乾隆刚死不久,和珅就被嘉庆给杀了。由此,很多人说和珅的靠山一倒,他就不行了。其实,这样的说法多少有些局限性,因为和珅的靠山并不单纯是乾隆,他还有另外一个靠山。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

  • 唐朝一骗子敲诈官员,后骗子落网,被敲诈官员为何也遭贬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骗子一看,认为机会来了,便来到韦家求见,对韦厪说:“我法术无边,可满足您的任何要求!”韦厪一听,立即来了兴趣,并详细询问具体办法,骗子煞有介事地一一做了讲解。韦厪升官心切,信以为真,当天晚上,便按照骗子的要求,在院子里设立祭坛、请骗子做法。骗子先是装模作样地祷告了一番,然后对韦厪说:“现在,请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