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鸿章第一次见马克沁机枪,没问价格却先问这句话,实在让人心酸

李鸿章第一次见马克沁机枪,没问价格却先问这句话,实在让人心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725 更新时间:2023/12/19 13:39:29

鸿章生于1823年,他从小聪慧过人,在24岁时就高中进士,随后入京当官。他的一生在整个清朝历史上都是不可复制的,其成就主要在于领导了洋务运动,率领国人西方学习技术,而后又组建了北洋水师,致力于推动清朝的崛起。

可惜李鸿章生不逢时,清朝自诩天朝大国,封闭而不思进取,到了晚清时期朝政更是腐败不堪。当权者的不作为,是没办法通过一个大臣的努力就能改变的。在慈禧太后的旨意下,他奉命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背上丧权辱国的千古骂名。

但其实李鸿章是一个非有远见的人,他在军事上的能力也是一时无人能与之匹敌。在19世纪90年代,李鸿章曾经为了给清朝军队加强武器和装备,亲自前往德国进行实地考察,在这里他第一次见到了威名远扬的马克沁机枪。它和一般的枪支造型不同,不仅体积较大,而且是支架在地上进行射击的,这马上引起了李鸿章的注意。

这款机枪由海勒姆·史蒂斯·马克沁于1883年制造。他是一名枪械类设计师,为了立足于发明设计界,他一直想设计出一款实用而威猛的新式武器。这款马克沁机枪就是这样一种产物,它不仅射速快,更是能一次性装满333发子弹。因投入到一战中使用,威力巨大而被全世界熟知。

在索姆河战役中,德军使用马克沁机枪作战,曾经创造出一天击杀6万名英军的记录,这让它被称之为“黑寡妇制造者”。李鸿章考察时,这把枪刚问世不到十年,能够使用它的国家军队并不多,如果能率先为清军配备上这样的威猛枪支,对于清朝加强军事作战实力是大有裨益的。

李鸿章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他要求德方用这把枪进行实地演示,对方一听闻觉得他可能会代表清朝进行大批购入,于是马上给一把枪上膛了子弹,对着前方的木靶进行射击。李鸿章只见这把枪的射速很快,在十几秒之内一块完好的木靶被打成稀烂,身后同行的几位清朝大臣纷纷拍手叫好,李鸿章却陷入了沉思。

随后,他向德方代表问道:“这种枪一分钟能打出多少枚子弹?”对方骄傲地回答:“它的射速非常快,平均每分钟打出500-600发子弹。”闻言李鸿章叹了口气,低声说道:“这个射速的确厉害,但是子弹消耗量太大了,大清国无力承担。”

说完这句话,原本欢呼雀跃的那几位大臣也纷纷哑口无言。最终李鸿章还是没有购入马克沁机枪,他恋恋不舍地看了它几眼,带着随行的人离开了。泱泱大国,一边是为军队配备新式武器的弹药钱都拿不出,另一边是皇宫内奢侈成风,歌舞升平,实在是让人唏嘘。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死前为何留遗诏把江山还给李家?两百年后才发现她有多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死后,尸体被葬在乾陵,没留下什么贵重东西,单单留下一块无字碑。对于这块墓碑,很多人都认为,武则天生前极具远见和智慧,死前作下的决策也必然是具备前瞻性的。武则天非常狡猾地用了皇后的身份写下了一封遗诏。她深知,自己一旦死亡,李氏掌权后,必然会重翻旧账,给她打入黑名单。武则天生前那么辉煌,死后肯定不

  • 李鸿章恳请扩大北洋水师规模,并与刘铭传争夺四艘军舰归属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李凤苞(摄于奥地利维也纳)海军衙门很快奏复,称李凤苞办理交涉尚称熟悉,惟识力未定,不免轻率任意,现在出使任期将满,经办各船,需要数月方可完成,应待其如期验收各船完毕后,再行饬令交卸回华,依议行。1886年1月3日,旧历十一月二十九。李鸿章致函醇亲王奕譞,反复恳请扩大北洋水师规模及筹办旅顺船坞。并报告

  • 唐朝科举舞弊,安禄山将此情况报告皇帝,结果皇帝的做法引发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只是参选人员互相议论,可能这件事就会被吏部压下去,就此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偏巧,这件事被一个叫做苏孝愠的人知道了。苏孝愠曾经做过范阳郡的蓟县县令,他在政治上依附于当地的军事将领安禄山,安禄山对苏孝愠也非常信任,把他视为自己人。朝廷上出了这样的事情,苏孝愠自然将此事汇报给了安禄山。安禄山觉得事关重

  • 清朝第一批官派留学生:10岁左右,留学美国15年才回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个耶鲁毕业的中国人,励志让更多的人去美国留学容闳,广东香山县人。现在香山县已经没有行政区划。清朝时期,香山县包括澳门。当地有很多传教士开办学校、医院等,吸引当地人信教。容闳在7岁时,去澳门就读于传教士设立的女子教会学校,容闳是属于其中的一个男生班。1839年,中英交恶,容闳失学。1843年,进入

  • 晋朝最窝囊皇帝:向外宣称自己不能生育,嫔妃怀孕还被强行堕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桓温战功赫赫且素有异志,摊上这样的臣子,司马奕只好认命,对桓温百般恭迎,要钱给钱,要物给物。桓温正妻南康公主突发急症去世,司马奕不惜自降身份,亲往桓府悼念,丧事办完,又送给桓温一大笔钱。桓温像所有权臣一样,猜忌之心极重。司马奕越是主动示好,桓温越觉得他在演戏—韬光养晦,别有用意。为消除潜在威胁,桓温

  • 李鸿章首次觐见慈禧,回家便对其子说了8个字,眼光堪称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晚清历史上,外号“老佛爷”的慈禧太后成为清末的实际统治者后,就开始了她一系列的祸国殃民行为。纵观她的一生,除了争权夺利、卖国求荣外,对她来说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享受生活。慈禧太后生活之奢侈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据说慈禧一顿饭就有100多道菜,而且每道菜只尝一口。许多大臣对她骄奢淫逸的生活都

  • 他是唐朝宰相,说话总跟皇帝对着干,皇帝表面欣赏私下却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任宰相之前,韩休担任虢州(今河南西部)刺史,因地处洛阳与长安之间,马车、兵车到达后,经常征收草料税,加重了本州的税收。韩休向中央请求把税赋分摊到其他的州郡去。宰相张说说:“把虢州的税赋分摊到別的州,这不过是韩休为了自己的利益罢了。”韩休义无反顾地坚持自己的意见,饱经宦海险象的老吏说这样做会得罪宰相

  • 和珅真正的靠山,并不是乾隆而是他,他若不死,嘉庆不敢杀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也有人很痛恨和珅,因为他为官期间贪污了很多的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贪官。最终,他也得到了应有的结果,嘉庆三年的时候,乾隆刚死不久,和珅就被嘉庆给杀了。由此,很多人说和珅的靠山一倒,他就不行了。其实,这样的说法多少有些局限性,因为和珅的靠山并不单纯是乾隆,他还有另外一个靠山。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

  • 唐朝一骗子敲诈官员,后骗子落网,被敲诈官员为何也遭贬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骗子一看,认为机会来了,便来到韦家求见,对韦厪说:“我法术无边,可满足您的任何要求!”韦厪一听,立即来了兴趣,并详细询问具体办法,骗子煞有介事地一一做了讲解。韦厪升官心切,信以为真,当天晚上,便按照骗子的要求,在院子里设立祭坛、请骗子做法。骗子先是装模作样地祷告了一番,然后对韦厪说:“现在,请把

  • 皇帝为何不怕贴身侍卫被人买通?乾隆:你看看他们都是啥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这里面的原因很多,皇太极曾经说过一段话,可以说很好地解释了这个问题的答案。皇太极他介绍自己的御前贴身侍卫的时候说到:“朕侍卫四十员,乃太祖在时免役者。或叔伯兄弟之子,或蒙古贝子之子,或官员之子,或朕包衣之子。”这里把清朝选御前侍卫的标准讲了出来,我们看了他们的身份之后,立马明白了为什么皇帝会对他们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