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奇事:去老妇家吃饭,因座位与老妇发生争执,后赏黄马褂

康熙奇事:去老妇家吃饭,因座位与老妇发生争执,后赏黄马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912 更新时间:2024/1/27 5:36:48

历史上有很多的奇人异事,大多数都皇上有关,毕竟他们是最大的掌权者,也是大家最津津乐道的话题。

传说康熙就有这么一段故事,他微服私访,去了草原上的牧民家里,接待他的是一位农妇,没想到两个人在坐座位的时候发生了一点小争执,事后那位老妇人才发现这个男子竟然是康熙,康熙最后也赏给了那位老妇人一件黄马褂。

发生争执,误会康熙

康熙是历史上那种少有的明君,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关心黎民百姓,也做了很多有用的实事,百姓都很爱和推崇他。

对于康熙来说,虽然他身在朝堂,但是心却在广大的田间地头,积极和老百姓打交道,理解他们的困难,所以,他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微服私访。

康熙微服私访的时候总是以大掌柜的身份出现,其他大臣则是他的随从,他们隐藏起了真实的身份,所以能更好地调查情况。

有一次,康熙带领着自己的手下和随从来到了内蒙古大草原,探访那儿的游牧人家,大草原一望无际,特别辽阔,康熙的心情也很不错。

这个时候,走了一天的康熙也累了,所以他们打算找个人家去喝点水吃吃饭,稍微休息一下。

于是他们来到了一户人家的蒙古包前面,敲了敲门,康熙走在最前面,出来迎接他们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人。

在看到康熙的第一眼,那位老妇人就觉得眼前的这个男子气宇轩昂,仪表堂堂,最主要的是有一种独一无二的气质,看起来绝对不是普通人。

在和康熙简单交谈了几句之后,那位老妇人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这群人绝对不是普普通通的人,而是非富即贵。

在听说了这群人从中原来之后,老妇人对他们更加敬佩了,认为他们很有才华和能力,中原也是一片非富庶的地方。

因此,老妇人就热情地招待他们,她随口让康熙随便找个地方坐下,没想到康熙却挑了一个很特别的地方。

那是一个五斗柜,柜子上面好像放着一幅大画像,只不过这幅画像被绸缎给围了起来,具体内容是什么,大家也不知道,也没有来得及问老妇人。

康熙皇帝随便找了个椅子,放到了这幅画前面,直接安安稳稳坐下了,还环顾着蒙古包的四周。

没想到康熙还没有把屁股坐热,老妇人就尖叫了起来,嘴里还说着罪过罪过,马上命令康熙起来,表情也很严肃,一副气鼓鼓的样子。

康熙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于是他打算开口问问。

康熙还没有来得及口,那位老妇人就怒气冲冲问他是什么身份,竟敢坐在这个位置,那个位置是给最尊重的客人留的,普通人是不能随便坐的。

康熙一想,难道这儿还有比他更尊贵的人?所以他就回答说自己就是那个最尊贵的人,所以当然可以坐。

听了康熙的解释,那位老妇人丝毫没有松口,反而是更加怒气冲冲,直接命令康熙站起来,并用扫帚把他们这些人都给赶了出去。

露出真容,御赐黄马褂

之后的老妇人看见康熙他们这些人还不死心,还想进门,于是她在一气之下揭开了桌子上的那块布,上面画得似乎是一位皇上。

老妇人这个时候开口说:“你们看见是谁了吗?他就是康熙,你们竟然这么不知好歹,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真的是不想要小命了”。

除此之外,老妇人还补充说康熙就如同他们的保护神,是整个草原上最雄伟的鹰,保卫着大草原上的子民,所以这个位置是留给康熙的,其他人根本没有这样的权力。

这个位置是北门的,按照当地的风俗,就是北面最尊贵,所以也应该让最尊重的客人来坐,一般就是指康熙,除此之外,别无他人。

这样一来,康熙马上有了兴致,他说画像上的那个人根本就不像康熙,只不过是画家照猫画虎罢了。

这位老妇人听了,立马精神起来,同时对康熙投去了不一样的目光,老妇人想按照这个男子的意思,那就是他应该见过当今的圣上,所以他的身份自然也不一般。

最后在大家的好说歹说下,老妇人才答应让大家进门,同时也给他们做了一顿饭,虽然是家常便饭,但是康熙却特别满意,认为有独一无二的风味。

最终,在临走的时候,老妇人对康熙还是没有什么好脸色,毕竟康熙之前坐的位置不对,惹下了老妇人。

最后,康熙在临走的时候给了老妇人一件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黄马褂,当作是饭钱,康熙虽然在宫里面衣食无忧,所有的东西都是他的,但是微服私访的时候,该给的还是要给的。

老妇人虽然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但是黄马褂她还是听说过的,当然她也不知道这个东西是不是真的,只能将信将疑地接下。

最后,康熙还嘱咐她,这个衣服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还是非常有分量的,甚至价值千金,当别人来索要的时候,千万不要给,除非对方拿出一山沟的羊或者牛去换。

老妇人的脸上虽然充满了疑惑,但最终还是相信了,郑重地把那件衣服给收下了,并且好好保存。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她逐渐对康熙很信任了,说不定他就是当今的圣上,只不过是她有眼无珠。

之后,老妇人就呆呆地守着那件黄马褂,直到过了几天,一群官兵来到了她的家里,带头的就是巴林府的人。

那个人说他是皇上的人,前几天皇上路过这儿,吃了他们家的一顿饭,以黄马褂作为抵押,如今,应该把黄马褂退回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老妇人如同遭受了晴天霹雳,吓得连一句话也不敢说,大气也不敢喘,原来当时的那个人就是皇上,她还用扫帚打了他,并且出言不逊。

如今看来,确实是她不想活了,得罪了圣上,不仅让她掉脑袋,这也是株连九族的事情,永世不得翻身。

但是过了一会儿,老妇人似乎并没有听到康熙下令解决她的事情,那个首领也只是说要让她还回黄马褂。

老妇人一开始也打算马上把黄马褂给送回去,毕竟这个是圣上的东西,突然,她想起了康熙当时的嘱咐。

所以,老妇人如同得到了什么力量一样,面对人多势众的官兵首领,她勇敢地说出来不,还反问这些人有什么理由让她交出来,除非给她一山沟的羊或牛。

听到这样的话,那些官兵确实是拿不出来,所以最后也就让老妇人保存起这件衣服了。

无比珍贵,至上荣耀

在古代,能够拥有一件黄马褂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这不仅代表着君主的赏赐和鼓励,更是一种莫大的身份与地位象征。

当然,这样的赏赐机会也是来之不易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必须是做出巨大的贡献。

在古代,能够获得黄马褂一共有三种途径,第一种就是皇上的侍卫,负责保护皇上的安全,威风凛凛,也很光鲜亮丽。

第二种是皇上打猎时的随从,在古代,大多数的皇上都喜欢外出打猎游玩,当他的手下捕捉到猎物的时候,就会使龙颜大悦,这个时候的皇上就会赏他们一件黄马褂。

这也是极难得的,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陪伴皇上去打猎,也不是每一次打猎都会收获到丰富的猎物,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收获到猎物,所以黄马褂的重要性才被凸显出来。

最后一种也是极其低概率的一种,那就是皇上的赏赐,一般能够得到这种赏赐的,都是功臣之家,战功赫赫,非常有名,并且能得到皇上的认可和赞许。

通常是一些立了军功的大臣,才有这种殊荣,而且要立很大的功劳,非常难得。

千古佳话,永久流传

这样看来,那位农妇的黄马褂来得就有很多巧合,她并不是什么大功臣,却得到了这么贵重的东西,也算是一个传奇。

最主要的是,这件黄马褂保存到了今天,十分珍稀,当然,这也体现了康熙的明爱民之处。大家还有看法?欢迎留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神龙革命后,武则天被迫退位,儿子李显如何对待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在继位初期还是比较贤明的。虽然她杀了一大批反对她的人,但她在政治上还是选贤任能、奖励农桑,为大唐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但到了晚年时,她渐渐生出骄奢淫逸之心,还让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进入朝堂。张易之兄弟二人,仗着武则天的宠爱,在朝堂飞扬跋扈。不仅陷害宰相魏元忠,而且还害死了武则天的孙女永泰公主

  • 孙中山后人:人各有命大不同,离散四方难相见,40年后终重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回望中华民族曾经的历史,我们必然会时时刻刻牢记一位伟人,孙中山先生。为了改造新中国孙中山先生一生尽心尽力,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他的后代也是人才辈出,却因为各自使命离散四方,再见比登天还难。 一、孙中山先生的婚姻 孙中山先生生长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深受文化思想熏陶;同时又由于曾在檀

  • 古代大多重男轻女,为何武则天例外,偏爱女儿太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有的公主可能因为母亲受宠,可能因为是皇帝的老来女,可能因为从小聪明伶俐,所以受到皇帝的宠爱。但她们始终没法与皇子们相比,最多皇帝也只能做到儿女公平对待。但历史上有一个人就不同了,她就不爱自己的儿子,甚至还要亲手谋害儿子。不过,她却对自己的女儿百般疼爱,这个人就是武则天。那么为何武则天会成为例外

  • 千古一帝康熙有多荒淫?意大利人写了一本书,揭露他荒诞的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位皇帝,每位皇帝的经历都极为丰富。他们当政的过程中有很多奇妙的故事,但也并不是每位皇帝都能被后人铭记且赞许有佳的。康熙是大家都比较了解的皇帝,他不仅是人们心中的好皇帝,一生中还有许多丰功伟绩。无论是铲除鳌拜平定三藩,还是挫败沙皇俄国,为清朝扫除南方的割据势力,都令人印象十分深刻。就是

  • 乾隆成为太上皇后,是如何做到架空嘉庆帝3年之久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六十年(1795年),清高宗乾隆帝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定于明年归政,改为嘉庆元年。禅位时,乾隆帝已是85岁高龄,按说到了这个年纪成为太上皇,应该是退居二线,好好颐养天年之时,但是权力的滋味一旦尝到,就不是那么好放弃的了,虽然乾隆帝表面上又是禅位,又是归政的,但是依旧通过“训政”方式实际掌握大

  • 唐朝年间,此人竟用鹅叫声掩护了九千多号人马,直接攻入敌人老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南北朝时,司马楚之在北朝任荆州刺史。他善治军且有智谋。一年寒冬,他带领部队为征讨柔然的大军督运军粮,突然有人潜入军内割去了一只驴耳。部下来报告此事,司马楚之说:“这必定是敌探来到,割去驴耳作为凭证,敌人可能马上要来劫我军粮!”于是,他紧急下令,赶快砍伐柳树扎牢为城,围住军粮。并下令浇水,霎时一座冰城

  • 乾隆一朝弘皙谋逆案,实际是就是弘皙篡位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在登基之后,多次对外宣称,祖父康熙很是喜欢他,乃至于雍正登基也是由于自己的原因,这一点乾隆显然在吹牛,康熙是有最喜欢的孙子不假,但这人不是乾隆,而是原废太子的次子弘皙,弘晳是康熙长孙,比乾隆大17岁,几乎是两代人了,弘晳自幼与受康熙帝栽培养育宫中。无论身份地位都远胜于乾隆。可以说,康熙亲自抚育时

  • 唐朝灭亡的根儿并不在黄巢,而在这个家家户户都要用的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起兵叛唐,并进攻中原地区。当时的平原太守颜真卿为了抵抗安禄山的叛军,需要筹措大量军饷,于是他用政府资金垄断了当地的盐业市场,先将食盐全部收购,然后高价卖出,赚取了足够的军费。颜真卿的做法是战时不得已而为之,但“安史之乱”后,却被唐朝庸官们奉为至宝,把这当成政府发

  • 民国天才少年,16岁考上清华,3年后被学校开除,29岁因贫困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朱湘乃是父母的幺子,幼年受尽宠爱,只可惜他还未长成父母就接连离开人世,年幼的他跟着兄长生活,但是他与兄长感情一般,又失去了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性格有些冷僻。不过虽然性格不讨喜,但是朱湘却是个少年天才,16岁就考上了名校清华,在学校也是一位风云人物。说起他的婚姻,倒也有一番特别的故事。幼年时,其父母为

  • 晋朝大将军,能以最少兵力取得最大胜利,骑马射箭却连士兵都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可问题来了,条款是精练了,但法律这东西容易引起歧义,出现误会怎么办?作为学霸,杜预早想到了这一点,他勤勤恳恳地写了近三千条注解。详细到什么程度呢?包括某条是什么意思,某条和某条哪里类似,某条和某条不能混用……当时交通不是特别方便,富平津那一片(今河南孟县西南、孟津东北)处在黄河中下游,水势湍急,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