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国“神算子”林庚白,能够算尽天下人,却破不了自己的死局

民国“神算子”林庚白,能够算尽天下人,却破不了自己的死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049 更新时间:2024/2/7 19:23:00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往往这种时代会涌现许许多多能人异士,比如思想先进,决心改变中国的革命军,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了祖国的将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可是除此之外,在民间和社会上却出现了这样一种人,他们号称可以通晓古往今来,能够算尽天下任何人的旦夕祸福,俗称“算命先生”。

这两种人似乎是对立的,可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却兼顾这两种身份,他就是民国时期的“神算子”,林庚白一方面是先进的革命者,可是他在算命方面又很有成就,他曾因算出袁世凯的结局而一“算”成名。可是这样的一位大师却没能算出自己的结局,他自己处在死局却又不知,最后惨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林庚白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林庚白出生在福建一个小山村的普通农家。他从很小就成了孤儿,一直由姐姐照顾他长大,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林庚白也不例外,他从小就很懂事,并且在学习方面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成了远近闻名的“小神童”。慢慢的他想寻求更多的知识。

于是,当时年仅八岁的林庚白就独自前往北京求学。来到北京后,林庚白进入了当时的北京师范大学堂,除了学习知识,此时的林庚白还接触到了革命思想,他逐渐开始信仰三民主义,于是他多次写文章批判旧礼教,认为孔孟之道已经不适合当时的国情。

这对当时读四书五经长大的老师们来说是不能忍的,可是林庚白根本不听他们的,依旧我行我素,加上林庚白本来就文笔好,老师们又辩不过他,索性上报学校,开除了这个不听话的学生。

退学后林庚白还是没有学习,他想办法来到天津北洋客籍学堂,因为他当时未满十八岁,他怕被学校拒之门外,所以他把自己的年龄填成十八岁,这才侥幸又入了学。可是好景不长,他又因为同样的理由被学校开除。

事不过三,两次不好的事情过后总会有一次好运吧。林庚白决定背水一战,报考了京师大学堂,也就是今天北京大学的前身。经过考试,林庚白以第一名的成绩金榜题名。进了京师大学堂之后,林庚白总算开了眼,当时这个学校可谓大师云集,比如梁超当时就在京师大学堂任教。

当时林庚白早已秘密加入了京津同盟会,此时林庚白手里只有笔杆子,为了能够握住枪杆子,他又和朋友创建了一个组织。这个组织的目的很明确:暗杀满清余孽。所以,林庚白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书生。那么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神算子”称号的呢?

林庚白之所以开始研究算命术,还是因为“二次革命”的失败,虽然他在此后依旧跟随孙中山先生参加护法运动,可是当时的革命形势已经大不如前,革命军中也不再有以前那么多有识之士,大多数都是想着窃取革命果实的投机分子。

就在这样的情形下,林庚白慢慢开始退居二线,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时间很快来到一九一五年,当时袁世凯倒行逆施,竟然自称皇帝。这让曾为革命一腔热血的林庚白不能忍受,他经过一段时间推算,咬定袁世凯很快就会死于非命。

结果我们都知道,袁世凯做了八十几天皇帝就暴毙了,此事一出,天下人都夸赞林庚白的本事,于是许多人慕名而来,找林庚白为自己算命。据说当时大诗人徐志摩就曾找过林庚白,而林庚白也算出徐志摩有厄运,可是徐志摩没有信,结果徐志摩坠机身亡。

除了徐志摩,还有许多高官都找林庚白算过命,像大军阀孙传芳,汉奸汪精卫等,林庚白给他们算的结果也都一一应验。他的“神算子”的称号也在社会上开始流传了起来。那林庚白自己的结局如何呢?为什么说他是在死局中?

实际上林庚白给自己算命可不止一次,而且每次结果都差不多,那就是自己有一件好事与一件坏事。好事就是自己会有一个郎才女貌的妻子,坏事就是自己只能活到五十岁。首先来看他的妻子。

林庚白有过两任妻子,和大多数民国时期的人一样,前妻是包办的,对方是自己的表妹。第二任妻子是他离开家乡之后认识的一个女子,她叫张璧。两人属于一见钟情,林庚白喜欢张璧的美貌与贤淑,张璧则被林庚白的才华折服。

所以为了张璧,林庚白选择和原配妻子离婚,为了表达自己的愧疚,他选择了净身出户,没有要一分财产。就这样,林庚白和张璧正式在一起了,可是这个张璧并非善类,一段时间之后她选择和林庚白分手,这事对林庚白的打击不小。革命和爱情的双重失败让他心灰意冷。

这时候他那命中注定的情人也终于出现了,她叫林北丽,是大名鼎鼎的才女林徽因的表妹,也就是他陪着林庚白走到了生命尽头,这两人在一起后同甘共苦过了很久。

后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林庚白多次写文章登报,鼓励全国军民抗日,也算是为抗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时候有一次林庚白为自己算命,显示大凶,于是他决定先找个安全点的地方,之后他就带着林北丽来到香港避难。可是他依旧没有躲掉,有一天他和林北丽在香港大街上走,突然被迎面而来的几个日本宪兵乱枪射杀。林庚白当场身亡,时年四十五岁。林北丽被送到医院后捡回一条命。

林庚白是个复杂的人物,他既有革命者的大无畏,也有传统的一面。这样复杂的性格让他在那个乱世很难生存。替别人算的每一条都准确,可唯独给自己算的五十岁,却在四十五岁死于非命,实在令人为之惋惜。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是如何让强盛的大唐王朝走向衰落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早期是一个积极进取,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大唐王朝在他的励精图治之下走上盛世,开元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巅峰盛世。但后期的唐玄宗贪图享乐,纵情声色,朝政荒废,土地兼并严重,社会民生凋敝,大唐王朝出现了危机,安史之乱的发生唐玄宗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安史之乱是大唐从强盛走向衰弱的转折点,大唐从由此走上了衰

  • 清朝历史上最大的权臣鳌拜,为何不谋反,甘愿被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皇帝身边有一侍卫,只是在御前对鳌拜表现出一点不礼貌之意,鳌拜就找机会,以倭赫等人擅骑御马、取御用弓矢射鹿之罪将其处死,甚至倭赫一家也因鳌拜而家破人亡。皇帝身边的近侍,就这样被一个臣子直接处死,很明显没有给康熙一点点面子。再后来,鳌拜又要求两黄旗和两白旗置换土地,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

  • 独孤氏、杨坚、李世民、兰陵王高长恭都是什么亲戚?感觉怎么那么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北朝的历史传承关系,否则就是一头浆糊。西晋灭亡后,中国进入大分裂期,即“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五胡十六国时间很短,北方很快被拓跋氏的鲜卑政权所统一,而南方则是衣冠南渡后的东晋政权。再以后,北魏又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又被高氏建立的“北齐”所取代,西魏被宇文氏建立的“北周”所取代。

  • 民国一人,在外国花上百万买了一块土地,多年过去土地还是他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来讲一个民国时期的人物,此人已经不是简单购买房产那么简单了,他直接购买了一块土地,而且还是一个小岛,可见此人的财富确实是比较多的。那么,上百年过去了,这块土地还是他的吗?这个人大家并不陌生,他就是发起百日维新的人物之一康有为。在中学课本上,我们都学习过康有为的故事,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康有为

  • 唐朝的公荐制度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说这在处在完善科举制度时出现的公荐制度到底是什么,它在当时的唐朝又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呢?公荐制度是唐朝科举制度中的特有现象,在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它在对人才的选拔,中央的强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唐代科举考试盛行“公荐”制度,或称“通榜”,即主考官不以老师身份成绩为唯一依据,可以兼采

  • 林则徐留给伊犁的财富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是今天?因为180年前的12月10日,林则徐到达伊犁惠远戍所,开始了他在这里为期两年有余的流放生活。两年有余?万千历史弹指一瞬,这点时间听起来实在有些短暂。但其可贵,也恰在于它如此短暂,影响却又如此深远。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问采访对象:您认为,林则徐留给伊犁的最大的财富是什么?伊犁史地文化学者

  • 山西出土一古墓,揭示狄仁杰真实身世,专家:他不是汉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中华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2000年,山西太原一个砖厂在扩建时,意外发现了一座古墓。当然,对于这种情况,考古队也算是见怪不怪了,毕竟太原可是个有着2000

  • 乾隆驾崩之后,嘉庆随后将和珅拿下,他多年经营的党羽在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嘉庆办了和珅很快也很简单,至于和珅的那些党羽,其实没什么大的作为,都是利益关系,到了关键时刻没人愿意与和珅同生共死,随着和珅的倒台,树倒猢狲散,嘉庆也没遇到什么阻碍。嘉庆为啥讨厌和珅嘉庆小时候就与和珅有过接触,刚开始的时候和珅和嘉庆还有十格格处的关系都不错,和珅也经常帮助嘉庆。这么一来二去的时间久了

  • 千家诗 ‖ 杨广诗词作品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作品饮马长城窟行杨广〔隋代〕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缘岩驿马上,乘空烽火发。借问长城

  • 雍正临死前除掉一人,让乾隆稳坐60年江山,自己却遗臭万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从1636年到1912年,清朝总共出现了12位皇帝,但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是繁荣的康乾盛世中的三位皇帝。 1618年2月,六岁的康熙帝来到太和宫殿,他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早年,康熙皇帝因为皇权不稳,在孝庄太后的教导下韬光养晦,直到十四岁亲政,举拿下鳌拜和平定三藩。雍正的兢兢业业我们也都知道,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