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宋东阳保卫战,千余人对抗三万北魏骑兵,刘宋在东线战场的胜利

刘宋东阳保卫战,千余人对抗三万北魏骑兵,刘宋在东线战场的胜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126 更新时间:2024/2/6 18:50:14

竺夔的坚壁清野,让北魏军队无法在青州就地补充粮草。这时,刁雍在邺城拜见魏主拓跋嗣,拓跋嗣询问道∶“以前听说过你家有人曾捆绑过刘裕,是你的什么亲戚?”刁雍回答∶“那是臣的伯父。”拓跋嗣笑道∶“刘裕父子大概会害怕你吧。”他又说∶“朕派遣叔孙建进攻青州,百姓都藏匿起来,东阳城池也还未攻陷。既然宋国忌惮你们父子,百姓又信服你,我打算派你去青州帮助叔孙建,你要努力!”于是,拓跋嗣任命刁雍为镇东将军、青州刺史、东光侯,让他一路上招募军队。此时,围攻青州的北魏军已有五六万骑兵,刁雍又招募了五千多人,将东阳城团团包围。

当叔孙建率领三万骑兵进逼东阳城时,城内文武官兵仅有一千五百余人,一半人还是羌族、蛮夷流民,城内一片恐慌。竺夔、垣苗全力防守,北魏军刚到城下的当夜,竺夔派遣司马车宗率领五百人出城偷袭,将敌人击退。两天后,北魏军主力全部抵达东阳城下,将东阳城包围了四层,阵营纵深达十余里,向宋军示威以后,到黄昏的时候,北魏军又撤离东阳二十里以外,开始制造攻城器械,每天分出步骑军前来侵扰。竺夔看出敌人的出击路线,深夜命令殿中将军竺宗之、参军贾元龙等率领一百人,提前在杨水口两岸设伏。第二天清晨,敌将阿伏斤率领三百人渡河,宋军伏兵一时俱起,杀伤敌人数十人,斩阿伏斤。不久以后,北魏军又在距离东阳城西北四里的河南岸扎下了大营,准备将东阳城一口吃掉。

竺夔派人出城开挖了东、西、南三道壕沟,北魏军在城北三百余步处构筑了一道长墙。竺夔派参军闾茂等率领五十名神射手,依托敌人建的长墙朝北魏军射击,北魏军数百骑兵朝长墙扑来,敌人下马仰攻,城上刘宋军弓弩齐发,将敌人打散。北魏军又将刘宋军城外的壕沟填埋,拖来四座瞭望射击高楼,二十辆虾蟆车(古代攻城车,上面裹着犀牛皮防御滚石)放置到长墙以内。竺夔提前在城北开挖了三条地道,通往城外的壕沟,在城内又开挖了内壕沟,在城外距离城墙两丈处还开挖了小壕沟,他派遣三百多人从地道中突出,打算将敌人的攻城器械烧毁。不幸的是,当这支突击部队从城内杀出时,天上刮起了旋风,无法点燃,北魏军一阵砍杀,宋军死伤惨重,无功而返。

北魏军很快就将城外的三道壕沟填平,只剩下城墙根的小壕沟,由于虾蟆车难以接近还依然存在。北魏军用撞车猛撞东阳城墙,竺夔命人在城上垂下大磨石砸撞车,又派人从地道中突出,在小壕沟内用粗绳将撞车捆住,掀翻毁坏。北魏军又在城南构筑了长墙,攻势更加猛烈。幸亏竺夔谨慎,垣苗果决,因此,东阳城一直没有被敌人攻破。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战斗,东阳城墙开始崩塌,宋军士兵伤亡殆尽,形势十分危急。镇北将军檀道济率军进抵彭城以后,由于虎牢关与东阳城同时告急,而自己的部队人数又不足以兼顾两地,并且,东阳城距离较近,竺夔的兵力薄弱,于是,他决定与徐州刺史懿一起火速北上,全力解救竺夔。

此时,北魏军东路军的娥清、周几、闾大肥已经与叔孙建分军,这三人负责抢夺青州、兖州的土地,北魏军先后进抵湖陆、高平一线。高平民众屯聚在坞堡之内,朝北魏军放箭,娥清大怒,命令闾大肥率领三千骑兵攻破高平所辖的高平、方与(今山东省鱼台县以北)、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亢父(今山东省济宁市以南五十里)等五县,屠杀了两千户百姓,将男人杀死,掳掠妇孺上万人。兖州刺史郑顺之戍守在湖陆,因兵力太薄弱,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北魏军的暴行却无能为力。冠军将军申宣戍守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距离高平二百余里,他害怕北魏军来袭,将外城和城外的居民全部转移到小城。

北魏军一直在猛攻东阳城,将东阳北城城墙撞塌了三十多步。竺夔已经预料到城池很快就会陷落,已经命人在城内开挖地道,通往城外的涧水,作为退路。刁雍对叔孙建说∶“此城已经拿下了,应当立即入城,要不城内守军就逃完了。”叔孙建却担心将士们伤亡,没有同意,刁雍又说∶“如果你担心官军伤亡的话,我可以率领我的义兵率先进城。”但叔孙建还是拒绝了。而恰在这时,传来了檀道济、王懿的援军即将到来的消息,刁雍再次对叔孙建建议道∶“敌人害怕我军的骑兵,所以才将战车用链子连接起来。大岘山以南山路崎岖,道路难行,请求让我率领本部五千人马,占据险要,可一举将其击败。”

当时已经到了夏季,北魏军大多水土不服,不少将士生病。叔孙建说“我军将士水土不服,多半人都得了传染病。如果继续相持下去,士兵们仅生病就死光了,还说什么战斗!如今保全大军安全撤离,这才是上策!"四月三日,檀道济的援军进抵临朐,四月六日,北魏军即焚烧营垒和攻城器械西撤,当天,檀道济所部进入东阳城内,但因军粮吃尽,城内也没有现成的粮食,于是,城内军民一起开挖深埋在底下洞窟内的存粮,洞窟深达数丈,等到取出粮食,将士们吃饱喝足以后,已经过去了两天两夜,敌人已经跑远,追也追不上了。竺夔看到东阳城已经非常残破,就将治所迁移到不其城(今山东省即墨县西南、青岛市崂山区西北)。竺夔以固守之功,进号前将军,封建陵县男,食邑四百户。

叔孙建率领的东路军离开东阳以后,即向西运动到滑台。檀道济自己驻军在湖陆,命令王懿率军北上尹卯。王懿在行进途中听说北魏军已经远去,就率军回到了湖陆,而刁雍趁机占领了尹卯,召集当地五千多户流民,设立了二十七个营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慈禧为何死后一年才下葬?下葬时为何恶臭熏天?难道是防腐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外国记者镜头下的慈禧送葬队伍要问,慈禧为何死后一年才下葬?根据一些史料上记载,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个就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事,慈禧和光绪皇帝的死,中间只隔了两天时间。两个人几乎同时的突然去世,让清庭也是手忙脚乱。不管怎么说,光绪名义上是清朝的皇帝,虽然他是一个傀儡皇帝,没有实权,但是在名义上还是要

  • 司马家族建立晋朝之后,为什么会开启了黑暗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晋朝皇族司马家,他们被大多数后人定义为“罪人”,盖因为在晋朝建立之后,司马家众人第一时间不是考虑如何控制在中原内部渐渐“恢复”过来的胡人势力,反而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展开内斗,不仅不提防胡人,甚至还借助胡人的力量。所以“八王之乱”爆发的那一刻,当司马颖、司马、司马泰开始引入胡人力量的那一刻,这场权力斗争

  • 慈禧义女周莹:清朝首富,历史上她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她的前半生命运多舛,而后半生波澜壮阔。虽然只活了40多岁,但她凭借自身极高的商业智慧,在二十多年的打拼中,将自己推向了全国首富的宝座。她在商业中的战略手段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大家都有一种“难道她是穿越到百年前的现代奇才”的感觉。这个全国女首富的商业手段到底是什么?还有她是如何和慈禧撇上关系,又如何成为

  • 武则天的母亲,为何到44岁才出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李治去世之后,武则天废掉了皇帝,自己登基,建立了武周王朝。武则天的一生十分曲折,也非常有趣,而她母亲的人生也很有意思。武则天的母亲为荣国夫人,此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龄剩女,在44岁之时才出嫁。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却生下了千古一帝,并且流芳百世。荣国夫人杨氏出身隋朝宗室,她的父亲是杨达,伯父是隋朝

  • 慈禧咽气前赐给光绪一杯酸奶,众臣大惑不解,研究才知慈禧的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经常有人说慈禧是大清灭亡的导火索,慈禧按理说应当如光绪母亲这般,据记载,每天要吃108道菜的慈禧,经常树立“慈母”形象,挑选出好几样自己不喜欢吃的菜给光绪送去。皇帝犹如傀儡般被慈禧掌控,若哪天慈禧咽气了,大清又将交给谁来掌舵,就在慈禧气绝之前,她并没有安排什么后事,反而凭借着最后一丝力气,下旨给光绪

  • 一代名相褚遂良,为何郁郁而终?皆因步步错位的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褚遂良生活在唐朝初年。褚家是南朝名门,父亲褚亮在隋朝官至散骑常侍,投靠大唐后,李世民十分欣赏褚亮的才华,引为“秦王府十八学士”,成为李世民的心腹。在这种环境下,年轻的褚遂良学识日益精进,逐渐崭露头角。褚遂良像李世民登基后,对褚遂良这个大自己两岁的同龄人欣赏有加,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爱好,书法。李世民对东

  • 慈禧第一次看见灯泡,大喊了两个字闹出笑话,如今我们也在这样喊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竹枝词》我国古代清朝末年,迂腐老旧又愚昧无知的状况可谓是达到了让全世界都觉得可笑的地步。虽然清朝能够得以建立的确是我国古代史上波澜壮阔的一页,但是这与清朝令人啼笑皆非的结局似乎根本无法关联上。而清朝的统治者在明知世界的发展早已是今

  • 曹魏政权最终没能够称王,与曹芳投降和刘裕发动进攻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史上,曹魏政权一直被认为是最强的政权。在东汉王朝灭亡后,曹魏政权以一种自相残杀、战乱不断的方式将当年的汉王朝帝国一一击败,并在短短几十年间达到了极盛的状态,称大汉帝国。而曹魏政权的国内的混战更是激烈。此时,外敌的武力入侵、内部的权臣内斗。加上皇帝的昏,国内的混乱让曹魏政权变成了一个四分五裂、互相

  • 慈禧太后和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对话实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在他的《曾纪泽日记》里,完整记录了他和慈禧太后的一次对话,也许,我们可以从慈禧太后的对话里,大概管窥一下,慈禧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曾纪泽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这篇谈话里,学习一下慈禧太后和曾纪泽的说话艺术,这个对我们在公司、在单位平时说话做人,也有一些的学习参考的价值。好,今天大家

  • 司马炎建立魏国时,曹魏王朝为何选择与西晋为敌,做出了什么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43年,曹丕继位,统一东汉,建立魏国,定都洛阳,史称“开基”;公元250年,司马昭称帝,自立为帝,建立晋朝,史称“建兴”。从此,司马家族在经历三个朝代之后,最终成为东汉时期最后的一个势力,“建兴三年(225年)”即为其建立以来的第二个中兴皇帝。司马炎称帝前,朝廷中大部分的官员并没有掌权,但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