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第一次看见灯泡,大喊了两个字闹出笑话,如今我们也在这样喊

慈禧第一次看见灯泡,大喊了两个字闹出笑话,如今我们也在这样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584 更新时间:2024/3/23 17:09:03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竹枝词》

我国古代清朝末年,迂腐老旧又愚昧无知的状况可谓是达到了让全世界都觉得可笑的地步。虽然清朝能够得以建立的确是我国古代史上波澜壮阔的一页,但是这与清朝令人啼笑皆非的结局似乎根本无法关联上。而清朝的统治者在明知世界的发展早已是今非昔比,却依然坚持着自己的闭关锁国与固地自封,实在是放到现在令人无法理喻的行为。最终也导致清朝沦为了任人欺负的走狗。

清朝皇室蠢而不自知,作为旧制度的拥护者,他们就算是到死的那一刻,都保持着自己的本分与腐朽,这宛如欧洲旧时代贵族一般的自负愚昧,现在看来,到颇有一番趣味。有人就因为自己的愚昧闹出了笑话,这个笑话甚至还诞生了我们现如今还在频繁运用的词汇。当然,在这里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清朝皇室,这之中还是有那么一两个异类的。一位名为德龄的公主就曾跟随其父亲在国外游历,见多识广的她回国之后还被李鸿章亲自登门拜访过。《清史稿》中如实记载到,作为清朝政廷一把手的李鸿章都会是不是地来向裕德龄公主请教许多的西方问题以及礼教问题。

当然,像裕德龄公主这样的异类笔者也举不出第二位来了,相反的,清朝那些受到了封建礼数的摧残,最终被封印在了那些迂腐教条中的人,正可谓数不胜数。这次所要提到的这位,也正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她就是慈禧太后。周遭的环境都被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所渗透着,慈禧最终也不得已变成了一位无可救药的守旧派。裕德龄公主时常会来向慈禧介绍国外的种种先进发明以及种种发达。

一次,裕德龄公主与慈禧太后聊到了西方的摄影技术,据说只需要眨眼的功夫,就可以将那一瞬的影像永久地保存下来。随即,便抬上来一台巨大的摄像机想与慈禧太后合影留念。但是,慈禧看到摄影机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对它感到惧怕,甚至不敢睁眼直视。这还是在裕德龄公主的指导和纠正下,慈禧太后才渐渐地敢睁眼拍照。自此,慈禧遇到摄像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她被保存下来的珍贵影像中,大多都是严肃又僵硬的表情,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因为慈禧太后威严端庄,殊不知,这只是因为慈禧太后不敢摄像,感到紧张罢了。

因为旧的摄像机在按下快门的时候,都会伴随着刺眼的强光,这道强光也只是为了给相片中构造的场景补光。因为慈禧太后拍照的时候面无表情,甚是吓人。裕德龄公主还专门教慈禧太后拍照的时候喊出茄子,这样的话最好定格的表情刚好是个微笑。本只是一个好心的分享,最终竟然酿出了一个笑话。

1879年,上海的租界来了一个英国的工程师,据说他可以通过蒸汽技术来搭建自激式直流发电机,以此来点亮灯泡。裕德龄公主盛情邀请这位工程师来到了京城内,专门给慈禧太后的寝宫中搭建发电机,并点亮灯泡。本来这会是一个惊喜,在慈禧太后面前展露西方的先进科技。没想到慈禧太后一出现,看到灯泡被点亮的瞬间,竟误以为是拍照,下意识地喊出来了两个字:茄子。工程师当下便在心中暗生嘲笑,电灯泡这种在国外早已司空见惯的事务,来到中国的京城内,竟然还是难得一见的新玩意儿,真是可悲又可笑。

慈禧太后这一洋相,闹的在场众人无不忍俊不禁,但是宫廷中的宫女太监又怎敢放肆讪笑,裕德龄公主连忙向慈禧太后解释,现场一度非常尴尬。而这件事,也将慈禧太后的守旧愚昧,暴露的一览无余。似乎城墙之外的世界与自己无关。只要大秦帝国还存在,自己也永远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可是,谁给慈禧太后的这般自信呢?想必,也只能是那些封建的教条给她的自信了。

结语:

作为大清的太后几十年,她靠的是自己的城府与心机吗?还是自己的学识与天赋?其实都不是,慈禧太后靠的是那套清朝上百年一直亘古不变的老把戏与旧手段,靠的是封建统治下迂腐的思想,以及闭关锁国后两耳不听窗外事的自信。西方世界的民主与开放是慈禧未曾想象过的,最终,也因为这一点闹出了洋相。不过,慈禧太后也并非毫无作为,国度虽已消亡,但是拍照时口中道出的这句茄子,却一直流传至今,现在也还被我们频繁地使用着。慈禧太后也只是清朝的一个缩影罢了,纵观整个清朝政廷,其实还有无数的人连慈禧太后的境界都还没能达到,最终亡国也只是个必然的结局罢了。

参考献:

《竹枝词》

《清史稿》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魏政权最终没能够称王,与曹芳投降和刘裕发动进攻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史上,曹魏政权一直被认为是最强的政权。在东汉王朝灭亡后,曹魏政权以一种自相残杀、战乱不断的方式将当年的汉王朝帝国一一击败,并在短短几十年间达到了极盛的状态,称大汉帝国。而曹魏政权的国内的混战更是激烈。此时,外敌的武力入侵、内部的权臣内斗。加上皇帝的昏,国内的混乱让曹魏政权变成了一个四分五裂、互相

  • 慈禧太后和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对话实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在他的《曾纪泽日记》里,完整记录了他和慈禧太后的一次对话,也许,我们可以从慈禧太后的对话里,大概管窥一下,慈禧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曾纪泽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这篇谈话里,学习一下慈禧太后和曾纪泽的说话艺术,这个对我们在公司、在单位平时说话做人,也有一些的学习参考的价值。好,今天大家

  • 司马炎建立魏国时,曹魏王朝为何选择与西晋为敌,做出了什么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43年,曹丕继位,统一东汉,建立魏国,定都洛阳,史称“开基”;公元250年,司马昭称帝,自立为帝,建立晋朝,史称“建兴”。从此,司马家族在经历三个朝代之后,最终成为东汉时期最后的一个势力,“建兴三年(225年)”即为其建立以来的第二个中兴皇帝。司马炎称帝前,朝廷中大部分的官员并没有掌权,但司马

  • 古代才女:从《诗经》到清朝,才艺双绝的女诗人,你知道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宋代朱熹认为,从《诗经》开始就已经有了女性诗人,《诗经·鄘风·载驰》的作者是春秋时期卫国宣姜之女,后来嫁给了许国国君穆公,因此被称为许穆夫人。除此之外,《王风》里的《伯兮》、《郑风》中的《山有扶苏》等,似乎都是女子所作,只可惜没能留下姓名。时间往后推移,楚汉争霸,西楚霸王项羽被刘邦围于垓下,四面楚歌

  • 司马炎将女儿封地置于蜀汉旧都,晋王司马炎气疯了,魏征气疯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魏建安十九年(224岁)曹魏高平陵政变后,司马师以司马师自己的个人能力在群臣斗争中取得胜利,于建安二十年(229岁)正式废黜曹芳立为太子(265岁)。此后司马师一直担任曹魏的尚书令等级别的官职,直到其后司马昭接手曹魏之位。司马师的权力大大加强,在之后的司马炎时期因为司马炎执政期间,不听从群臣劝谏,有

  • 慈禧去世之前,为什么非要杀掉光绪?其实是有原因的,不毒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光绪皇帝自从亲政以后,他和慈禧太后的政策就一直不和,皇帝怎么说也算是一个改良派?而且还是积极奋进的那一种,而太后就是思想顽固,非常保守,所以两个人处理国事的方法是不一致的,作为一个年轻有抱负的皇帝,光绪帝肯定想实现自己的愿望,所以他想要实现自己的方法,就发动了变法,不过慈禧却不允许那么做,由于慈禧的

  • 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三朝元老”,其一是刘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三朝元老”,其一是刘裕,其二是梁孝王萧道成与南朝梁武帝萧衍,接下来则是后梁武帝梁恭、吴汉皇后萧淑妃和后梁世子萧淑妃与吴汉皇后萧皇后的后人。后梁萧皇后萧淑妃,为南朝梁孝王萧道成之女,萧道成有兄弟两人,长子萧,次子萧思道,因为生母是萧淑妃的姐姐,因此这一支也被称为“五兄妹”。公元435

  • 慈禧的红宠安德海是不是假太监?只有一件事可以证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说安德海是假太监的证据有二:一是说安德海在得到慈禧的宠爱后,经常在皇宫之中寻欢作乐,弄的当时皇宫之中流言四起,这些流言最后还传到了同治皇帝的耳中。听到传言的同治帝非常的气愤,于是让人留意太后的寝宫,终于有一次,安德海在寻欢作乐的时候,被同治皇帝抓住了,愤怒的同治皇帝狠狠地训斥了安德海。事后,安德海向

  • 《滕王阁序》背后主人:李渊老年得子,昏招迭出却躲过武则天追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上元二年,意气风发的诗人王勃路过江西南昌,恰逢新上任的洪州都督阎伯屿重修滕王阁,作为初唐久负盛名的才子,王勃应邀为这项盛事挥毫作序。时值金秋,王勃感念于身世沉浮,便一挥而就写出了爆文《滕王阁序》。《滕王阁序》采用骈体格式,通篇用典而不失自然,文辞华美却清丽典雅,一经问世便备受瞩目。直到一千多年后

  • 道光用文试和武试选子继位,残疾哥哥高人支招,靠一表情轻取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就是这两场比赛,四子继承了皇位,这令许多人不解,毕竟四子有残疾,走路不稳,有损国体,让人嗤笑,但是他的背后有高人支招,靠着一个表情完胜弟弟,轻取皇位。大家都知道,道光一生有后宫佳丽3千人,但独爱孝全成皇后,孝全成就是四子奕詝的母亲。孝全成皇后依仗道光的宠爱,和其婆婆孝和睿关系不好,最后被婆婆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