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炎建立魏国时,曹魏王朝为何选择与西晋为敌,做出了什么选择

司马炎建立魏国时,曹魏王朝为何选择与西晋为敌,做出了什么选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310 更新时间:2024/2/6 18:49:45

公元243年,曹丕继位,统一东汉,建立魏国,定都洛阳,史称“开基”;公元250年,司马昭称帝,自立为帝,建立晋朝,史称“建兴”。从此,司马家族在经历三个朝代之后,最终成为东汉时期最后的一个势力,“建兴三年(225年)”即为其建立以来的第二个中兴皇帝。司马炎称帝前,朝廷中大部分的官员并没有掌权,但司马炎却将这些原本不用负责的官员强制收到了自己的府中,任由其自行决定任用,还强行拉拢了司马昭的心腹、曹魏中央权臣荀勖。也就是说,司马炎建立魏国,不是曹魏,但却又与曹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建兴三年”时,晋武帝司马炎称帝,建立魏国,时间在“建兴十二年”。

建兴三年到建兴四年这一年,司马炎开始实行一系列强悍的统治手段,强迫魏国大臣、亲信,都与晋武帝共享荣华富贵,还对西晋开始采取排斥手段。那么这一年,西晋诸位重臣为何选择与西晋为敌呢?“建兴三年”时,司马炎称帝,建立魏国,时间在“建兴十二年”。我们先来看曹芳建立魏国时,这些西晋大臣具体做出了什么选择。第一点是,在司马炎的统治下,曹魏王朝已经完成了统一北方的目标。曹芳是司马炎嫡长子,从小到大,司马炎都是以正官的面相接见曹芳,让曹芳熟悉自己。当时,曹芳曾经想要与西晋作国交,但得不到西晋国王的任命。于是,曹操便对曹芳进行了一番劝说,希望曹芳明白,天下只能由一个政权来统治,在这以前,魏国是没有正统的政权的。

但曹芳却坚决拒绝了曹操的劝诱,依旧选择投奔了西晋,这显然是违反了西晋的国策。曹魏虽然在北方的威名赫赫,但东吴在南方的实力也是非常强大的,此时再支持曹魏,就无法保卫自己的东吴了。在西晋的统治下,曹魏王朝已经完成了统一北方的目标,此时再支持曹魏,不但是不利的,反而会激发西晋国人不安的情绪。第二点是,虽然魏文帝司马昭的威望与西晋曹睿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但西晋司马昭的统治也是出名的狠辣,这也是魏晋时期统治最狠、最凶残的朝代。曹睿是曹操和司马懿的第五子,因为继承了曹操的遗志,他没有投降晋朝,而是选择背叛大魏。

他先是发动了“十六国之乱”,逼退了西晋的势力,然后又把自己掌握的兵权以极严厉的手段,夺走了。之后,司马昭一手扶植司马炎,一手扶植司马衷,让西晋从东晋的控制下独立了出来,此时司马炎已经无权处理后方的军政大权了。在西晋司马炎的统治下,曹魏王朝已经完成了统一北方的目标,此时再支持西晋,就无法保卫自己的东吴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才女:从《诗经》到清朝,才艺双绝的女诗人,你知道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宋代朱熹认为,从《诗经》开始就已经有了女性诗人,《诗经·鄘风·载驰》的作者是春秋时期卫国宣姜之女,后来嫁给了许国国君穆公,因此被称为许穆夫人。除此之外,《王风》里的《伯兮》、《郑风》中的《山有扶苏》等,似乎都是女子所作,只可惜没能留下姓名。时间往后推移,楚汉争霸,西楚霸王项羽被刘邦围于垓下,四面楚歌

  • 司马炎将女儿封地置于蜀汉旧都,晋王司马炎气疯了,魏征气疯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魏建安十九年(224岁)曹魏高平陵政变后,司马师以司马师自己的个人能力在群臣斗争中取得胜利,于建安二十年(229岁)正式废黜曹芳立为太子(265岁)。此后司马师一直担任曹魏的尚书令等级别的官职,直到其后司马昭接手曹魏之位。司马师的权力大大加强,在之后的司马炎时期因为司马炎执政期间,不听从群臣劝谏,有

  • 慈禧去世之前,为什么非要杀掉光绪?其实是有原因的,不毒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光绪皇帝自从亲政以后,他和慈禧太后的政策就一直不和,皇帝怎么说也算是一个改良派?而且还是积极奋进的那一种,而太后就是思想顽固,非常保守,所以两个人处理国事的方法是不一致的,作为一个年轻有抱负的皇帝,光绪帝肯定想实现自己的愿望,所以他想要实现自己的方法,就发动了变法,不过慈禧却不允许那么做,由于慈禧的

  • 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三朝元老”,其一是刘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三朝元老”,其一是刘裕,其二是梁孝王萧道成与南朝梁武帝萧衍,接下来则是后梁武帝梁恭、吴汉皇后萧淑妃和后梁世子萧淑妃与吴汉皇后萧皇后的后人。后梁萧皇后萧淑妃,为南朝梁孝王萧道成之女,萧道成有兄弟两人,长子萧,次子萧思道,因为生母是萧淑妃的姐姐,因此这一支也被称为“五兄妹”。公元435

  • 慈禧的红宠安德海是不是假太监?只有一件事可以证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说安德海是假太监的证据有二:一是说安德海在得到慈禧的宠爱后,经常在皇宫之中寻欢作乐,弄的当时皇宫之中流言四起,这些流言最后还传到了同治皇帝的耳中。听到传言的同治帝非常的气愤,于是让人留意太后的寝宫,终于有一次,安德海在寻欢作乐的时候,被同治皇帝抓住了,愤怒的同治皇帝狠狠地训斥了安德海。事后,安德海向

  • 《滕王阁序》背后主人:李渊老年得子,昏招迭出却躲过武则天追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上元二年,意气风发的诗人王勃路过江西南昌,恰逢新上任的洪州都督阎伯屿重修滕王阁,作为初唐久负盛名的才子,王勃应邀为这项盛事挥毫作序。时值金秋,王勃感念于身世沉浮,便一挥而就写出了爆文《滕王阁序》。《滕王阁序》采用骈体格式,通篇用典而不失自然,文辞华美却清丽典雅,一经问世便备受瞩目。直到一千多年后

  • 道光用文试和武试选子继位,残疾哥哥高人支招,靠一表情轻取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就是这两场比赛,四子继承了皇位,这令许多人不解,毕竟四子有残疾,走路不稳,有损国体,让人嗤笑,但是他的背后有高人支招,靠着一个表情完胜弟弟,轻取皇位。大家都知道,道光一生有后宫佳丽3千人,但独爱孝全成皇后,孝全成就是四子奕詝的母亲。孝全成皇后依仗道光的宠爱,和其婆婆孝和睿关系不好,最后被婆婆孝和

  • 唐代,郎官在其职司之内进行的职务活动,与当时文学发展相互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搜图唐初,科举的执掌之权在吏部考功郎中之手,在太宗贞观时期,改由考功员外郎知贡举。玄宗开元之后,知贡举之权才移交到礼部侍郎之手。吏部的郎官在士人及第以后,对其进行层层考核,方能给与官职。在此期间,及第的文人,游历各地,开阔视野,锻炼才能,丰富了诗歌的创作体裁和内容。在吏部的铨选之权当中,郎官对其

  • 道光有多抠门?皇后过生日只给一碗打卤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节俭自古以来都是人类的美德之一,勤俭持家才能致富,这是大家公认,可是这句话其实有时候并不适用。一味的节约,其实并非好事,打个比方,如果人人都是非常节俭,除了普通的吃喝,其他钱都是留着,那么哪些工厂制作的商品该卖给谁,最终肯定都是工厂裁员,很多人丢了工作,社会也没钱可赚,那么大家也只能务农了。清朝的道

  • 杨广和李渊最早因什么结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啦,李家人表面称之为“勤王”。杨广作为杨坚的继任者,他身上的问题是很多的,首先杨广并不是杨坚和独孤伽罗的嫡长子,本来皇位是属于杨勇的,可是杨广利用了母亲独孤伽罗的感情弱点,把太子抢了过来,这已经是第一个“污点”了。其次,杨广的继位充满着“阴谋”,因为杨坚到底是如何驾崩的,一直是历史上的谜,根据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