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总是缺粮,为何战国七雄打了几百年也没见缺粮?核心在一点

诸葛亮总是缺粮,为何战国七雄打了几百年也没见缺粮?核心在一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128 更新时间:2023/12/14 10:13:52

[var1]

[var1]

[var1]

诸葛亮的军事才华不得不让人敬佩不已,仅以弱小的益州为根基,竟敢不断的挑战实力雄厚的曹魏,但在多次的北伐过程中,由于粮草的问题,诸葛亮还是占据了下风,并不得不退兵。其实按照当时的记载,蜀汉的全部人口也不到100万人,而真正需要供养的军队也仅有10万人,这其中还包括了4万的官吏,可即使是这样,为诸葛亮在北伐的时候总是缺粮呢?而战国打了几百年也没有出现这种情况,相比之下,这核心还在这一点。

[var1]

首先来说说战国时期,在战国时期,几乎是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战事了,而且从公元前453年到公元前221年,这期间战国七雄之间不知道打了多少场战役,小战伤亡数千,大战则有伤亡数十万的情况,就比如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一战,光阵亡的将士们就多达40多万了,而且七雄中为弱小的韩国来说,都有30万的兵力,要知道当时的韩国其领土并不是很大,有30万兵力已然是相当了不起了,相比三国时期的蜀汉来说,它的领土可比韩国大的多了,但蜀汉所能供养的兵力却还不如韩国呢?

[var1]

谈及缘由,还得从兵制说起了。在战国时期所施行的是全民兵役制,简单来说,只要国家遇见了战乱,只要健全的男人都得去战场中厮杀,要是在平时期,国家并不需要这么多的兵力,所以除了要塞守城的兵力之外,其他的兵都会被解散回去,并继续种地屯粮。而到了三国时期,这种情况便大大的改变了,各国战争之间靠的是职业的兵,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男人是不可以充当兵力上战场的,而且这所谓的职业兵是不参与任何农业生产的,他们的任务就是负责打仗。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诸葛亮缺粮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运输粮食的问题,首先蜀汉本是属于地势险要之地,西川蜀道难,要想运粮其成本十分的大,纵使诸葛亮发明了木流牛马,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说就算诸葛亮粮食充沛,也很难将其运往前线。

更多文章

  • 赵魏韩三家分晋后,晋国的国君下场和汉献帝一样,只是没遇到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家分晋赵魏韩如何处置晋国国君,汉献帝听到刘备登基后的反应,汉献帝刘协简介

    [var1][var1]到晋出公时期,晋国卿大夫还剩四个家族分别是智氏、赵氏、韩氏、魏氏。在这四个家族中,智氏实力最为强悍。由于多年各个家族的内斗使得国力大损,对外无法争霸,到了晋出公时,智氏族长伯瑶主政晋国,连年内斗国力大损的晋国在智伯瑶的治理下国力大幅上升。但也因此智伯瑶野心膨胀,希望削弱赵、魏

  •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前,赵国情况究竟危急到什么程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国胡服,赵国国君赵武灵王图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原因

    甚至在此时的时候,秦国,楚国,齐国,魏国,燕国曾经分别各派1万精兵,曾经来参加过赵肃侯的葬礼。虽然说赵肃侯再生前并不是一个伟大的君主,但是按理来说其他五国愿意过来派人出席他的丧礼,可以说是赵国的荣幸,但真的只是这样吗?其实是个人都能看出来,他们只是在借机来发动自己不纯洁的目的。[var1]在当时可以

  • 刘备儿子被诸葛亮杀死,临死前撂下1句狠话,刘备大笑:还好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是三国枭雄,纵横天下,匡扶汉室,那么刘备究竟想不想称帝呢?一开始刘备的小心思没有表现出来,直到他给儿子取了名字之后,他的野心才暴露了出来。刘备的长子叫做刘封,刘备的次子叫做刘禅,父母再给儿子取名字的时候,包含了父母对儿子的期望之情。刘备给儿子取名为“封禅”,他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想要当皇帝。封

  • 赵奢仅仅打赢过秦国一次,为什么还能被称为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奢为什么成为名将,秦国名将桓齮,赵国名将赵奢父亲

    [var1][var1]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历史上确有包拯其人!公元999年出生于安徽庐州,字希仁,北宋名臣,一代清官!28岁中进士,先后知天长、扬州、庐州等,后升

  • 李世民康熙都反对的长城,究竟有何用?西方:秦始皇就是个害人精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后人毁誉参半,有人说其雄才大略,有人说这无关紧要,奇怪的是唐太宗、清康熙竟也是长城的反对者。尤其康熙认为长城只是个摆设,与其修建长城建立军事防御依托点,不如恩威并济,制裁蒙古人军事实力,联姻施恩蒙古贵族,以人为长城,比以墙为长城靠谱。就反对阵营来看,甚至有人在网上发出疑问,说

  • 长平之战赵军兵力被夸大十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军长平之战最佳兵力,长平赵军,长平是现在哪里

    冷兵器研究所发表《都说古代打仗几万几万的死人,那么多尸体都哪去了?》一文后,有读者表达了这样的疑问:赵国真能投入45万大军参战,最多只有数万战斗兵,其余的都是民夫吧?此说看似有理,却跟战国的社会背景不合。[var1]长平之战是战国最惨烈的战争,没有之一。赵国因为这场惨败失去了争天下的资格。而关于此战

  • 长平之战后,如果秦王听从白起的建议,能提前灭掉赵国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白起长平,长平之战后秦国能不能灭掉赵国,大秦帝国白起出征长平

    [var1]一,赵国并非毫无还手之力,秦国实力也并非绝对强大,虽然说长平之战赵国战损四十五万之多,可以说得上是大伤元气了,但是长平之战之前的长期对峙,加上长平之战赵军的拼死冲锋,以及最后的困兽之斗也是给予了秦国莫大的损失,从最后战损来看秦军60万人马,最后也是伤亡了一半。所以说秦国的实力并不是绝对的

  • 长平之战后白起为什么不将俘虏直接送回秦国做徭役,而是选择直接坑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平白起,大秦帝国白起攻长平,长平一战白起坑杀40万赵军

    [var1]那么问题来了,对于那个生产力主要靠人力的时代,为什么主帅白起不将这四十万赵卒压回国内,当作劳力使用,反而做出如此有害于自己名声以及如此血腥之事呢,其实啊,主要原因以及考量有以下几点:公元前262年至公元前260年间发生的这场决定着秦赵两国的国运之战,同时也是登顶天下一统的至尊宝座的角逐之

  • 长平之战,秦国如果不派白起为帅,赵括还能击退秦军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长平之战白起和赵括,大秦帝国赵括与白起,大秦帝国白起赵括

    那当时那样一种状况之下,其实秦国和赵国两国在军事实力上面的差距并不是十分的大,虽然说从综合国力上面来讲的话,当时赵国他不能够和秦国相比较。[var1]但是如果单单从打仗这方面的经验来讲的话,其实赵国和秦国这二者之间没有太多的悬殊。如果说在打仗的状况之中赵国能够一直坚守阵地的话,那么秦国很有可能会取得

  • 诸葛亮儿子死前说1句话,戳破蜀汉灭亡的原因,诸葛亮也曾劝刘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死讯传来刘禅哭了,诸葛亮临终前对儿子说的4句话,诸葛亮去世前告诉刘禅的话

    都说虎父无犬子,可是刘备的儿子刘禅和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直接推翻了这句话。刘备手提三尺之剑,在乱世中艰苦奋斗,最终三分天下,打下了一片江山,可谓是三国第一人杰。反观刘备的儿子刘禅,在位期间不思进取,毫无作为,崇信宦官,导致蜀汉灭亡。诸葛亮帮助刘备三分天下,奠定基业,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美名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