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顺治问高僧:大清能传多少年?高僧的回答没人懂,溥仪恍然大悟

顺治问高僧:大清能传多少年?高僧的回答没人懂,溥仪恍然大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324 更新时间:2024/1/22 16:46:46

宋徽宗的嗜爱书法绘画,成就一代文帝。嘉靖皇帝信奉道教,任其左右一生。而清朝的皇帝却偏爱佛教,一身礼佛,信任佛寺高僧,顺治帝在位时期曾问一位大师:大清国运几何?高僧一席话神秘莫测,无人能够听懂,等到溥仪皇帝在位之时才彻底领悟高僧所言。

顺治之年,朝廷重臣多尔衮在一次围猎过程中遭人设计陷害,从马背上摔下,不治身亡,从此顺治皇帝便不再受到多尔衮的操纵把持。顺治此时已14岁,终于能够将朝中政权握在自己手中。成亲后便正是长大成人,开始治理清朝。

然而此时清朝早已摇摇欲坠,民间动荡不安,难民移民处处煽风点火,发起叛乱,当时的百姓对清王朝怨声载道,对顺治皇帝多有不满。在多尔衮把持朝政期间,一直奉行的是“以武制暴”的准则,对待叛乱分子,通通斩杀,毫不留情,使得民愤越积越多。

而顺治此时能够统揽全局,采用的确是“招安”,他深知安抚政策远比武装更能抚慰民心,于是处处招揽能人义士,入朝为官,且大力发展经济,整顿官场及地方行政区域,颁布一系列惠民政策,终于让百姓安定下来,将清王朝送上繁荣强盛的道路。

国家安定后,顺治皇帝闲来无事,开始找新鲜事。佛教深得圣心,顺治皇帝信任佛教高僧,经常与各类佛教大师交谈,礼佛拜佛,乐此不疲,接受佛教思想的熏陶,最终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出了家去追寻自己理想的生活。

其实,顺治虽然在位期间把清朝治理得井然有序,然而他始终认为自己并不适合当皇帝,面对朝臣的恭维与百姓的称赞,顺治帝不仅没有感受到身在高位的快感,反而认为“高处不胜寒”,他与董鄂妃的旷世爱恋更是将其叛逆的隐藏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最终,他受高僧指点,放弃皇位,去追寻自己热爱的生活。

话说回来,其实佛教大多数高僧都只是半吊子,虽然表面上看破红尘,超凡脱俗,但每当顺治帝为他们加以赏赐时,脸上的笑容一览无余,顺治帝也装傻称愣,不愿戳破这种假象。顺治十五年,顺治皇帝终于找到了一位称心如意的人生导师-玉林秀。

玉林秀是江南报恩寺的住持,精通佛法道理,常常能够让迷惑不解的人豁然开朗,深得民心,并且他看破红尘,尘世间早已没有东西能够入得他的眼,可谓真正的得道高僧。顺治皇帝赞许有加,多次派人诚心邀请大师进宫,玉林秀被顺治皇帝诚心打动,决心北上北京。

玉林秀进京之后,受到沿途官员与百姓的热烈欢迎,顺治帝以国师之礼款待玉林秀。此后两个月与大师彻夜长谈,逐渐不理朝政,这两个月中,顺治帝自己平时阅读佛经遇到不解之处,均会诚心请教玉林秀,大师也逐一解答。

两个月后,玉林秀以寺中事物积累颇多为由,决意回江南。顺治帝十分不舍,再次挽留玉林秀多待半月。在这半月之内,顺治帝终于趁机问出心中最想问的问题,他问玉林秀:“大清能延续多少代呢?”玉林秀思考片刻后,答道:“十帝在位九帝囚,还有一帝在幽州。”

顺治帝瞬间傻眼,“莫非大清只能留存十代?”,玉林秀指了指天,意思是“天机不可泄露”,顺治皇帝无奈,却始终无法参透这句话的真意。朝廷大学士也难以解答,直到溥仪登上历史舞台,谜底才被解开。

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宣统皇帝,便是大名鼎鼎的溥仪,他出生晚清,从小命运便不在自己手中,在时代更替阶段,他本可以顺应潮流,接受新思想,成为新民。然而溥仪却选择了与日本同流合污,成为了全民公敌,做了伪满洲国的皇帝。

等到溥仪发现日本人的狼子野心时为时已晚,等到后来,抗日战争取得省全面胜利,溥仪被带到了战犯管理所进行全面改造,正好顺应了玉林秀那句“还有一帝在幽州”,指的便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将被禁锢幽州。幽州在古时有时候指抚顺,正是溥仪接受改造之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用一招让唐高宗离不开她,清朝慈禧照搬,效果果然明显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而慈禧则是清朝咸丰皇帝的妃子,她也是在咸丰皇帝死后,当上太后,最后独揽大权你。虽然武则天与慈禧在历史上的评价差异很大,但如果对比这两个人的人生经历的话,就会发现她们之间的一些共同点。她们都是皇帝身边的女人。对于武则天与慈禧而言,如何得到皇帝的欢心,让皇帝对她们寸步难行,是她们后来得以成功的第一步。不

  • 清军入关后统一全国,但是从未踏入过澳门,直至清朝覆灭,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那个时期,明朝、清朝、大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当时正处明末,就跟所有面临末路、气数将尽的朝代一样,朝廷腐朽,帝王不作为,百姓流离失所,天灾、战乱蜂拥而至,不过哪个时期都不缺少英雄豪杰,李自成就带着一帮农民起义了。李自成一路势如破竹,直接就攻打到了明朝京城。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天下即将易主,李自

  • 陇右文库文献《甘肃金石录》第三编晋魏南北朝敦煌篇目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卷044 晋魏南北朝甘肃敦煌金石卷77 敦煌寿昌县印78 敦煌前秦乐樽碑78 敦煌铜佛造像铭78 炖煌张氏墓志铭78 敦煌人索守猪墓志铭78 炖煌人阴猛之墓志铭78 敦煌太守裴岑碑78 敦煌李克让修莫高窟佛龛碑79 敦煌人宋虎墓志铭79 敦煌大同造像石幢79 敦煌位至三公凤纹镜79 敦煌位至三公夔纹

  • 杜甫——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杜甫一生留传下来一千四百多首诗,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杜甫的一生,太沉重,想用简短的笔墨写下来,太难了。写的断断续续,写了好久,并不很满意。大家姑妄看之。希望能对杜甫生平有个简单的了解。杜甫!提起笔,写下这个名字,就觉着莫名的沉重,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想起沧桑嘶哑的声音“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

  • 清朝时期,中国铁路史上第一次火车相撞,至今不知伤亡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其研究价值很高,对我国的铁路发展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1889年,这条铁路发生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场火车相撞事件。由于年代久远,信息资料缺失,直到今天我们都不知道这场车祸中的具体伤亡人数。迟到的火车、醉酒的司机1887年,津沽铁路修建完成,此条铁路是由伍廷芳,詹天佑参与设计的。津沽铁路的起始和终点站

  • 在唐代,郎官是尚书省六部二十六司的郎中、员外郎的统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尚书省“上承君命,下行百司”,为行政执行机构,六部郎官分而行之,政治地位“清要”。研究唐代的郎官,首先需要梳理郎官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沿革。同时,在具体分析郎官六部二十六司的具体职掌基础之上,论析其政治地位的演变。唐代郎官制度的沿革。关于郎官历史沿革的梳理,严耕望

  • 孙殿英入乾隆墓后,把乾隆的牙齿打碎,只为取得一宝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孙殿英,名魁元。一般人都叫他孙老殿,因其脸上出过天花,因而也把他叫做孙大麻子。1889年正月,孙殿英诞生于河南永城县西扬楼村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民家庭。幼年丧父,其母对他溺爱娇惯,自幼养成调皮捣蛋的性格。1928年,正是军阀混战、国穷如洗、民不聊生的荒乱年月,国民党的杂牌军孙殿英部,被蒋介石另眼相看,克

  • 柳宗元丨合山水之乐,成君子之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他写出过《小石潭记》的清新,也写出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绝世孤独。他并不追求闲适的生活,而是通过山水诗词诗意,转移他的愤慨悲哀抑郁的情绪,使心得以释然,得以寄托。苏东坡评价柳诗云:“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之厚之流是也”。南湖野客评柳宗元:柳公子厚出身名门,少负才名,

  • 同是帝王,为何阎君对李世民躬身相迎,李渊父子却只能成游魂野鬼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盂兰盆法会上,观音菩萨领过如来佛祖的法旨,前往大唐东行途中,工作效率很高,很快组建成了一个取经团队,只待取经人的出现。当天,观音菩萨和惠岸行者来到长安城,天色已近傍晚。大市街外的一处土地庙神祠里,土地爷正准备收拾下办公桌下班时,忽然看到了观音菩萨和惠岸尊者的到来。土地神看到观音菩萨和惠岸尊者,虽然不

  • 清朝最不受待见的孝惠章皇后,一生无子无宠,为何稳居后位64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孝惠章皇后孝惠章皇后是清世祖顺治帝的第二任皇后,也是第一任皇后的侄女,还是当时孝庄太后的孙侄女,而顺治帝的第一位皇后,是蒙古科尔沁部落亲王吴克善的女儿--博尔济吉特孟古青。与孟古青的这段婚姻,是自己的叔叔多尔衮指派的,当时的顺治帝只是徒有一个皇帝虚名,军政大权全都掌握在摄政王多尔衮手里,一直被压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