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陇右文库文献《甘肃金石录》第三编晋魏南北朝敦煌篇目录

陇右文库文献《甘肃金石录》第三编晋魏南北朝敦煌篇目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991 更新时间:2024/1/16 0:33:06

卷044 晋魏南北朝甘肃敦煌金石卷

77 敦煌寿昌县印

78 敦煌前秦乐樽碑

78 敦煌铜佛造像铭

78 炖煌张氏墓志铭

78 敦煌人索守猪墓志铭

78 炖煌人阴猛之墓志铭

78 敦煌太守裴岑碑

78 敦煌克让修莫高窟佛龛碑

79 敦煌人虎墓志铭

79 敦煌大同造像石幢

79 敦煌位至三公凤纹镜

79 敦煌位至三公夔纹镜

79 敦煌君宜高官凤纹镜

79 敦煌人索泰墓志铭

卷073 隋唐甘肃敦煌金石卷1

198 唐敦煌人米钦道墓志铭

198 敦煌张氏武嵩之墓表

198 敦煌张氏鼻儿之墓志

199 敦煌人张茂弘墓志铭

199 敦煌人张进墓志

199 敦煌张正则墓志

199 敦煌郡人康哲墓志

199 敦煌令狐熙碑铭并序

199 敦煌人索纲墓志铭

200 唐敦煌董夫人墓志铭

200 唐沙州故西关镇将张君志铭

200 敦煌翟家碑

200 敦煌刘金霞和尚迁神志铭并序

200 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

200 唐敦煌人僧空墓志

200 唐右金吾郎将马君夫人敦煌令孤氏墓志铭

201 敦煌前沙州释门故索法律智岳邈真赞

201 敦煌人索礼墓志铭并序

201 敦煌人唐段子英墓志

卷074 隋唐甘肃瓜州金石卷

201 瓜州唐沙州报恩寺刘姓和尚神志铭并序

202 瓜州人右羽林大将军公神道碑奉敕撰

202 瓜州修堰碑

202 瓜州苦峪城断碑

203 瓜州后裔张掖郡公冯师训碑

203 瓜州人赠凉州都督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郭君碑奉敕撰

204 瓜州阿育王寺碑后记

204 瓜州康姓后裔唐博陵郡北岳恒山封安天王之

卷075 隋唐甘肃敦煌金石卷2

204 敦煌陶制镇墓魌头

204 敦煌红陶镇墓兽和镇墓俑士

205 敦煌张芝砚

205 敦煌武周残碑

205 敦煌李君莫高窟佛龛碑并序

207 敦煌吴僧统碑

207 敦煌后裔李德墓志铭

207 敦煌周孔公浮图铭

208 敦煌大唐陇西李氏莫高窟修功德记

209 敦煌曹惠琳墓志

209 敦煌索法律窟铭

209 敦煌李僧录赞

卷076 隋唐甘肃敦煌金石卷3

210 敦煌住三窑禅师伯沙门法心赞

210 敦煌人张叔度及夫人陇西太君李氏祔葬墓志

210 敦煌河西管内都僧统邈真赞并序

210 敦煌王景翼邈真赞并序

211 敦煌阎英达邈真赞并序

211 敦煌张禄邈真赞

211 敦煌李光庭莫高灵岩佛窟碑并序

212 敦煌凝公邈真赞

212 敦煌张族庆寺文

213 敦煌沙州释门故张僧政赞

213 敦煌都僧统唐悟真邈真赞并序

213 敦煌沙州释门故阴法律邈真赞并序

214 敦煌令孤公邈真赞

214 敦煌张兴信邈真赞

214 敦煌辞弁邈生赞

215 敦煌故阴处士邈真赞并序

215 敦煌勾当三窟僧政曹公邈真赞

215 敦煌都僧政曹僧政邈真赞

卷077 隋唐甘肃敦煌金石卷4

215 敦煌金光明寺索法律邈真赞并序

216 敦煌张潜建和尚修龛功德记

216 敦煌吴和尚赞

216 敦煌张淮深造窟功德碑

217 敦煌张淮深墓志铭

218 敦煌京兆杜氏邈真赞并序

218 大唐宗子陇西李氏再修功德碑记

220 敦煌唐沙州龙兴寺上座沙门俗姓马氏香号德胜宕泉创修功德记

220 敦煌乡信士贤者张安三父子敬造佛堂功德记

221 敦煌社人平诎子等宕泉建窟功德记碑

221 敦煌于当居创造佛刹功德记

222 敦煌阴善雄墓志铭并序

222 敦煌河西都僧统阴海晏墓志铭并序

222 敦煌莫高窟功德记

223 敦煌罗盈达墓志铭并序

223 敦煌莫高窟再修功德记

224 敦煌孟授上祖庄上浮图功德记并序

224 敦煌创建伽蓝功德记并序

225 敦煌创于城东第一渠庄新造佛堂一所功德记并序

225 敦煌报恩吉祥窟记

226 敦煌周故南阳郡娘子张氏墓志铭并序

227 敦煌大蕃沙洲释门教法和尚洪辩修功德记

227 敦煌瑞兽葡萄纹镜

227 敦煌雀绕花枝镜

《甘肃金石录》

关于《甘肃金石录》

《甘肃金石录》系甘肃陇西人石锡铭先生个人独资编纂。

《甘肃金石录》是石锡铭先生从1998年始搜集。八易其稿,至2022年再次印刷,历时24年。包含秦前、秦汉、晋魏南北朝、隋唐、宋(含西夏、五代十国)、元、明、清、中华民国、1950年后、待断代、补遗等各一编,分十二编、373卷,上、下两册。共计230.4万字,存目4535条。

石锡铭先生一人之力,半生心血,独资编纂《甘肃金石录》,一言以蔽之:为甘肃文史做出突出贡献。央视编导徐而缓在《甘肃金石录》的序中写道:“石锡铭先生是当今中国难得的、具有文化自觉的金石学家。他用二十多年的时间,静下心来磨一剑,精心打造《甘肃金石录》,仅凭一家、一己之力,完成了本该是甘肃大学、甘肃社会科学院、甘肃文物局或甘肃文史委等单位集众人之力、多年才能完成的一项工作。”(《甘肃金石录序》)。

《甘肃金石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版权局”的“作品登记证书”的登记号:国作登字-2022-A-10010575。

《甘肃金石录》作品登记证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杜甫——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杜甫一生留传下来一千四百多首诗,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杜甫的一生,太沉重,想用简短的笔墨写下来,太难了。写的断断续续,写了好久,并不很满意。大家姑妄看之。希望能对杜甫生平有个简单的了解。杜甫!提起笔,写下这个名字,就觉着莫名的沉重,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想起沧桑嘶哑的声音“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

  • 清朝时期,中国铁路史上第一次火车相撞,至今不知伤亡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其研究价值很高,对我国的铁路发展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1889年,这条铁路发生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场火车相撞事件。由于年代久远,信息资料缺失,直到今天我们都不知道这场车祸中的具体伤亡人数。迟到的火车、醉酒的司机1887年,津沽铁路修建完成,此条铁路是由伍廷芳,詹天佑参与设计的。津沽铁路的起始和终点站

  • 在唐代,郎官是尚书省六部二十六司的郎中、员外郎的统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尚书省“上承君命,下行百司”,为行政执行机构,六部郎官分而行之,政治地位“清要”。研究唐代的郎官,首先需要梳理郎官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沿革。同时,在具体分析郎官六部二十六司的具体职掌基础之上,论析其政治地位的演变。唐代郎官制度的沿革。关于郎官历史沿革的梳理,严耕望

  • 孙殿英入乾隆墓后,把乾隆的牙齿打碎,只为取得一宝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孙殿英,名魁元。一般人都叫他孙老殿,因其脸上出过天花,因而也把他叫做孙大麻子。1889年正月,孙殿英诞生于河南永城县西扬楼村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民家庭。幼年丧父,其母对他溺爱娇惯,自幼养成调皮捣蛋的性格。1928年,正是军阀混战、国穷如洗、民不聊生的荒乱年月,国民党的杂牌军孙殿英部,被蒋介石另眼相看,克

  • 柳宗元丨合山水之乐,成君子之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他写出过《小石潭记》的清新,也写出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绝世孤独。他并不追求闲适的生活,而是通过山水诗词诗意,转移他的愤慨悲哀抑郁的情绪,使心得以释然,得以寄托。苏东坡评价柳诗云:“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之厚之流是也”。南湖野客评柳宗元:柳公子厚出身名门,少负才名,

  • 同是帝王,为何阎君对李世民躬身相迎,李渊父子却只能成游魂野鬼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盂兰盆法会上,观音菩萨领过如来佛祖的法旨,前往大唐东行途中,工作效率很高,很快组建成了一个取经团队,只待取经人的出现。当天,观音菩萨和惠岸行者来到长安城,天色已近傍晚。大市街外的一处土地庙神祠里,土地爷正准备收拾下办公桌下班时,忽然看到了观音菩萨和惠岸尊者的到来。土地神看到观音菩萨和惠岸尊者,虽然不

  • 清朝最不受待见的孝惠章皇后,一生无子无宠,为何稳居后位64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孝惠章皇后孝惠章皇后是清世祖顺治帝的第二任皇后,也是第一任皇后的侄女,还是当时孝庄太后的孙侄女,而顺治帝的第一位皇后,是蒙古科尔沁部落亲王吴克善的女儿--博尔济吉特孟古青。与孟古青的这段婚姻,是自己的叔叔多尔衮指派的,当时的顺治帝只是徒有一个皇帝虚名,军政大权全都掌握在摄政王多尔衮手里,一直被压制的

  • 唐朝诗人小传(2)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苏味道】(648——705年)赵州栾城(今属河北)人。乾封进士。圣历初居相位。后因亲附张易之兄弟,中宗时贬为郿州刺史。少时与李峤以文辞齐名,号“苏李”。所作诗今存十余首。原有集,已失传。【王勃】(约650——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麟德初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海南探父,因

  • 杨贵妃同款香囊:唐代文物暗藏“黑科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侯宁彬(右)为陈坤、许丹睿讲述文物历史。何家村出土的两瓮一罐。“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汉乐府《孔雀东南飞》描述的刘兰芝的居室,装饰十分精致不说,还香气扑鼻,颇有韵味。可见早在汉代,古籍中就有关于“香囊”一词的记载。一提起香囊,你会想起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装有香料的熏囊,还是《红楼梦

  • 太平天国灭亡的导火索:一个暴发户老农引发的血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洪秀全进入天京之后,一头扎进后宫,整日沉迷于酒色,不问政事。大大小小的事务全权交给杨秀清处置,不必禀报。杨秀清大权独揽,日渐膨胀起来。太平军连破江南江北大营之后,杨秀清的声望达到了顶峰,他将教权、政权和军权都掌握在了手里,更是骄狂到了极点,甚至连老大洪秀全他也不放在眼里了。东王府的人仗着杨秀清的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