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军入关后统一全国,但是从未踏入过澳门,直至清朝覆灭,为什么

清军入关后统一全国,但是从未踏入过澳门,直至清朝覆灭,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905 更新时间:2024/3/16 9:52:13

在那个时期,明朝、清朝、大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

当时正处明末,就跟所有面临末路、气数将尽的朝代一样,朝廷腐朽,帝不作为,百姓流离失所,天灾、战乱蜂拥而至,不过哪个时期都不缺少英雄豪杰,李自成就带着一帮农民起义了。

李自成一路势如破竹,直接就攻打到了明朝京城。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天下即将易主,李自成则会成为新朝皇帝。

谁曾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北方的游牧一族也对此虎视眈眈……

棋差一步,便是满盘皆输

1644年3月17日,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意义的一个日子,尤其是对明朝人所言,这代表着他们失去家人,失去一切,沦为阶下囚的一天。

李自成攻入了明朝首都,当时明朝的皇帝崇祯在绝望之下选择自缢。

李自成在城墙之上插满了他大顺朝的旗帜,而这也证明了处在陌路的明朝终于走向了它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

所有的人,包括李自成自己都认为他打拼了15年,终于成为了一代帝王。没有任何人意识到在北方还有一个民族正悄无声息的,极具威胁的隐匿在暗处。

李自成更是不知道自己的存在竟然是一个马前卒,最后因为得罪了吴三桂,所以,他的命运更是从此发生了变化。

吴三桂和清军里应外合。就这样,李自成败了,清朝入关以后迁都于北京,自此以后,便开了清朝长达近300年的统治。

清朝不仅武力值高,他们还非常的有智谋,在成功的入驻中原以后便开始雷厉风行地肃清各地的势力。

当时明朝虽然灭亡了,但是还是有许多明朝的各大势力,他们只是在各地为战。

为了尽快平定天下,清朝杀鸡儆猴,与此同时,他们也开始一步一步地融合中原的化,直至清朝越来越强大,最终一统江山。

不过,有一个地方,直到清朝走向了灭亡,都不曾有清军靠近一步。

这个地方就是澳门。

它并非是什么边关要塞,更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驻守。不过就是一个沿海的城市而已,为何清军直至灭亡都未曾靠近呢?

澳门的历史

澳门最早的命名是来源于我们中国的神话故事中的一个女神,就是“妈祖”。

传说中,在一个渔民出海捕鱼之时,本来晴空万里,海上更是风平浪静。

可谁曾想,当他正准备返航之时,突然雷声大作,狂风暴雨蜂拥而至,在这么危险的时刻下,他所在的不过是一叶扁舟,根本就抵挡不住。

也就是这个时候,从天而降一个美丽的女子,海面也慢慢的平复了下来,就这样,这个渔民成功的回到了岸上,这名女子也在一缕光桥的照射下慢慢的离去。

这件事情传出之后,当地人给女子取名为“妈祖”,为了感谢她,渔民们在岸上修建了一座神庙,专门用来供奉她。

而此庙就叫妈祖阁,也是为了感念她,这个渔村也自此改名为澳门。

当时因为西方航海技术的成熟,各大洲之间的联系也紧密起来。

后来,澳门更是成为了葡萄牙的天下,在16世纪中旬,葡萄牙人通过贿赂收买当地的官员,越来越多的人移民到了澳门。

在当时,澳门还是被明朝所统治着,因为葡萄牙人在当地与明朝政府干过仗,失败后被遣送出境,可葡萄牙人却不依不饶,最后为了不被驱逐出境,他们便给朝廷送了许多先进的武器,火炮就此出现。

就这样,明朝对他们越来越放松,没了警惕,葡萄牙人也开始猥琐发育,不断地扩张着自己的势力。

不曾收回澳门原因

其实明朝在最后的阶段之时,葡萄牙人还在一直帮助明朝,不过他们是有心无力。只能“自保”。

当时清朝虽然统一了江山,但是他们也是知道关于西方武器的威力。

后来,也是因为担心在澳门的那些极具威慑力的大炮,所以清军采取了温和的手段,就是包围了澳门,然后与之进行谈判。

从谈判中,葡萄牙人认为明朝的灭亡对他们而言并没有太大影响。

因为当时的清朝政府依旧允许他们居住于澳门,只不过他们要付出的代价便是消灭那些海盗,而且每年都要支付一笔非常高昂的租金。这样的条件,在他们看来,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毕竟清朝没有要求要收回澳门。

可是谁曾想到后来清朝的国力慢慢地衰退,这时候那些可恶的侵略者才露出他们那贪婪的嘴脸。

后来葡萄牙人的军事力量慢慢地强大,而这个时候新政府再想要收回澳门的话,所要付出的代价是非常巨大的。此事便不再有人提及。

后来英国人和荷兰人都对澳门有所图谋,一旦生活在澳门的葡萄牙人离开,那么海上防御力量将是一个非常大的缺口。

所以清政府在出于综合考虑之下,他们不得不放弃将澳门收回的这件事情。而这也导致一直到清朝灭亡了,澳门也没有回归祖国。

此事不得说,真的乃国人之遗憾。

其实清政府在最开始的时候,他有能力将澳门收回,但是他放弃了一个最好的时机。

所幸有些事情具有两面性,就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澳门之所以不受战乱的侵扰,那是因为葡萄牙人给予了日本人极大的利益,所以澳门才得以完善其身。

后来由于各种特殊的原因,直至1974年,我们才得以正式宣布澳门乃是中国人的领土并非是殖民地,中国的领土完整不可分割,直至1987年中葡于北京签订协议,于1999年12月20日正式收回澳门。

在这一天,举国同庆,在外已久的孩子终于回家了。

在零点到达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在欢呼雀跃,欢迎入驻澳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件牵扯了全国人民的心事至此落下帷幕。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陇右文库文献《甘肃金石录》第三编晋魏南北朝敦煌篇目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卷044 晋魏南北朝甘肃敦煌金石卷77 敦煌寿昌县印78 敦煌前秦乐樽碑78 敦煌铜佛造像铭78 炖煌张氏墓志铭78 敦煌人索守猪墓志铭78 炖煌人阴猛之墓志铭78 敦煌太守裴岑碑78 敦煌李克让修莫高窟佛龛碑79 敦煌人宋虎墓志铭79 敦煌大同造像石幢79 敦煌位至三公凤纹镜79 敦煌位至三公夔纹

  • 杜甫——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杜甫一生留传下来一千四百多首诗,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杜甫的一生,太沉重,想用简短的笔墨写下来,太难了。写的断断续续,写了好久,并不很满意。大家姑妄看之。希望能对杜甫生平有个简单的了解。杜甫!提起笔,写下这个名字,就觉着莫名的沉重,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想起沧桑嘶哑的声音“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

  • 清朝时期,中国铁路史上第一次火车相撞,至今不知伤亡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其研究价值很高,对我国的铁路发展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1889年,这条铁路发生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场火车相撞事件。由于年代久远,信息资料缺失,直到今天我们都不知道这场车祸中的具体伤亡人数。迟到的火车、醉酒的司机1887年,津沽铁路修建完成,此条铁路是由伍廷芳,詹天佑参与设计的。津沽铁路的起始和终点站

  • 在唐代,郎官是尚书省六部二十六司的郎中、员外郎的统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尚书省“上承君命,下行百司”,为行政执行机构,六部郎官分而行之,政治地位“清要”。研究唐代的郎官,首先需要梳理郎官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沿革。同时,在具体分析郎官六部二十六司的具体职掌基础之上,论析其政治地位的演变。唐代郎官制度的沿革。关于郎官历史沿革的梳理,严耕望

  • 孙殿英入乾隆墓后,把乾隆的牙齿打碎,只为取得一宝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孙殿英,名魁元。一般人都叫他孙老殿,因其脸上出过天花,因而也把他叫做孙大麻子。1889年正月,孙殿英诞生于河南永城县西扬楼村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民家庭。幼年丧父,其母对他溺爱娇惯,自幼养成调皮捣蛋的性格。1928年,正是军阀混战、国穷如洗、民不聊生的荒乱年月,国民党的杂牌军孙殿英部,被蒋介石另眼相看,克

  • 柳宗元丨合山水之乐,成君子之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他写出过《小石潭记》的清新,也写出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绝世孤独。他并不追求闲适的生活,而是通过山水诗词诗意,转移他的愤慨悲哀抑郁的情绪,使心得以释然,得以寄托。苏东坡评价柳诗云:“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之厚之流是也”。南湖野客评柳宗元:柳公子厚出身名门,少负才名,

  • 同是帝王,为何阎君对李世民躬身相迎,李渊父子却只能成游魂野鬼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盂兰盆法会上,观音菩萨领过如来佛祖的法旨,前往大唐东行途中,工作效率很高,很快组建成了一个取经团队,只待取经人的出现。当天,观音菩萨和惠岸行者来到长安城,天色已近傍晚。大市街外的一处土地庙神祠里,土地爷正准备收拾下办公桌下班时,忽然看到了观音菩萨和惠岸尊者的到来。土地神看到观音菩萨和惠岸尊者,虽然不

  • 清朝最不受待见的孝惠章皇后,一生无子无宠,为何稳居后位64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孝惠章皇后孝惠章皇后是清世祖顺治帝的第二任皇后,也是第一任皇后的侄女,还是当时孝庄太后的孙侄女,而顺治帝的第一位皇后,是蒙古科尔沁部落亲王吴克善的女儿--博尔济吉特孟古青。与孟古青的这段婚姻,是自己的叔叔多尔衮指派的,当时的顺治帝只是徒有一个皇帝虚名,军政大权全都掌握在摄政王多尔衮手里,一直被压制的

  • 唐朝诗人小传(2)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苏味道】(648——705年)赵州栾城(今属河北)人。乾封进士。圣历初居相位。后因亲附张易之兄弟,中宗时贬为郿州刺史。少时与李峤以文辞齐名,号“苏李”。所作诗今存十余首。原有集,已失传。【王勃】(约650——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麟德初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海南探父,因

  • 杨贵妃同款香囊:唐代文物暗藏“黑科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侯宁彬(右)为陈坤、许丹睿讲述文物历史。何家村出土的两瓮一罐。“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汉乐府《孔雀东南飞》描述的刘兰芝的居室,装饰十分精致不说,还香气扑鼻,颇有韵味。可见早在汉代,古籍中就有关于“香囊”一词的记载。一提起香囊,你会想起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装有香料的熏囊,还是《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