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贵妃同款香囊:唐代文物暗藏“黑科技”

杨贵妃同款香囊:唐代文物暗藏“黑科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234 更新时间:2024/2/1 16:36:33

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侯宁彬(右)为陈坤、许丹睿讲述文物历史。

何家村出土的两瓮一罐。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汉乐府《孔雀东南飞》描述的刘兰芝的居室,装饰十分精致不说,还香气扑鼻,颇有韵味。可见早在汉代,古籍中就有关于“香囊”一词的记载。一提起香囊,你会想起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装有香料的熏囊,还是《红楼梦》里林妹妹为贾宝玉做的“谁也不许拿”的女红?在9月16日晚播出的《闪耀吧!中华文明》节目中,发起人陈坤和追光伙伴许丹睿开了唐长安城的文明探索之旅,看到了何家村窖藏出土的数百件文物,其中有一件国宝级文物——葡萄花鸟纹银香囊。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介绍,这个杨贵妃同款香囊,不管外部如何翻转,香料都不会倾洒,简直就是唐代的“黑科技”。

古人用香由来已久

古人使用香料的习惯由来已久,屈原在《离骚》中就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当时使用的香料是辟芷、秋兰。

先秦时期,青年面见父母要佩戴香囊,以表示尊敬。后来,无论是向心仪的人表达爱意,还是离别的时候表达不舍,古人都喜欢赠送香囊作为信物。此外,端午时节佩戴香囊,还有防暑、驱蚊虫的作用。

文学作品里常有关于香囊的诗词典故,最著名的一个桥段发生在《红楼梦》里,即林黛玉剪香囊——贾宝玉在大观园里展示了文采,得到了贾政的赞许,被小厮们趁机“拦腰抱住”求打赏。众人获得每人一吊钱的许诺仍不满足,把宝玉身上的荷包、扇囊等所佩之物“尽行解去”。这一下捅了马蜂窝,让林黛玉误以为自己送给宝玉的香囊也被转送他人,回房之后赌气去剪正在缝制的另一个香囊。其实,林黛玉口中“谁也不许拿”的香囊,被宝玉藏在贴身衣兜,并未送人。一个小小的香囊,是少年情窦初开的见证。

回望古人使用香囊的历史,不得不提唐代,何家村遗址出土的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带人穿越回大气磅礴的长安城。当时,熏香文化盛行,不仅香炉种类繁多,有塔形、豆形、狮形及圈足、多足等众多样式,还有香囊、熏笼等熏香器具供不同场合使用。熏香不仅有祛秽除害、净化空气的用途,还是大朝会、敬神礼佛、祈祷发愿时的必备之物,礼仪的庄重感、达官贵族的精神追求及生活意趣,都在小小的香囊中融为一体。

杨贵妃佩香囊玉殒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出土之后,最初被称作“熏球”。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两件相同的器物,同时出土的物帐碑中记有“香囊两枚”,人们这才顿悟,原来唐人将这种球状的精致小物件也称为香囊。此外,在成都博物馆展厅里,还有一件唐代镂空金香囊,金光闪闪,熠熠生辉,同样是唐代香囊中的匠心之作。

由于香囊精巧玲珑,便于携带,除了放在被褥中熏香外,贵族妇女还喜欢将其佩戴在身上,无论狩猎、出行、游玩,均随身携带。所过之处香气袭人。除此之外,在唐代,佩戴香囊绝非贵族女性的专利,男性尤其是贵族也有佩戴香囊的习惯。在敦煌莫高窟盛唐时期的壁画中,常有仕女、供养人腰间系着香囊的精彩描摹。

侯宁彬介绍,这种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杨贵妃也拥有一件同款。《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安史之乱,玄宗皇帝逃离长安,途经马嵬坡,赐死杨贵妃,并葬于当地。叛乱平定后,玄宗返回长安,念及旧情,密令改葬。当挖开坟冢时发现,贵妃“肌肤已坏,唯香囊犹在”。

颇有诗才的张祜感叹此物,提笔写下了《太真香囊子》一诗,传诵至今:“蹙金妃子小花囊,销耗胸前结旧香。谁为君王重解得,一生遗恨系心肠。”

专家们由此推测,香囊或许是当时后妃贵妇们日常生活的必备之物,杨贵妃使用的香囊应该也是如此。

外部翻转香料不洒

1970年10月,何家村窖藏被发现,两个陶瓮、一个银罐里装着千余件异宝奇珍,让人们窥见盛唐长安当时的风俗文化,不论是葡萄花鸟纹银香囊,还是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无一不珍贵,无一不精巧。

侯宁彬透露,这件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最奇妙的地方在于,无论香囊挂在人身上还是马车上,无论如何旋转,里面的香盂始终保持平衡状态,不会出现香灰倾覆现象。

这源于唐代的“黑科技”,工匠竟然使用了“陀螺仪”的原理。这件香囊的设计十分巧妙,在它的下半球体内有两层双轴相连的同心圆机环,外层机环与外球壁相连,内层机环分别与外层机环及金质香盂相连。人们佩戴香囊的时候,由于香盂本身的重力作用和两个同心机环的机械平衡,无论怎样转动,内部的香盂始终保持平衡,香盂内燃烧香料的火星、香灰不会溢出,令人拍案叫绝。

据悉,由河南卫视和优酷联合推出、封面新闻媒体战略合作的文化探索纪实节目《闪耀吧!中华文明》持续引发关注。文明追光者陈坤携手许丹睿深入三星堆、秦始皇帝陵、唐长安城、南海一号、殷墟、敦煌六地考古现场和文博秘境,带领观众解密六大历史谜团。

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图据河南卫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灭亡的导火索:一个暴发户老农引发的血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洪秀全进入天京之后,一头扎进后宫,整日沉迷于酒色,不问政事。大大小小的事务全权交给杨秀清处置,不必禀报。杨秀清大权独揽,日渐膨胀起来。太平军连破江南江北大营之后,杨秀清的声望达到了顶峰,他将教权、政权和军权都掌握在了手里,更是骄狂到了极点,甚至连老大洪秀全他也不放在眼里了。东王府的人仗着杨秀清的权势

  • 任见:香喷喷的花季少女扑进二姨夫李治的怀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任见:香喷喷的花季少女扑进二姨夫李治的怀里-《大唐上阳》210 第五十三章 一箭多雕既然天地交媾,诱发降雨,小贺兰逸之就娇喘吁吁地攀着李治,要皇上阴阳冲合,以降甘露。有了雨露滋润,草木得以茂盛,五谷得以丰收,社稷得以振兴,民族得以强盛。就此意义而言,大唐真是幸运啊,弘文馆真是幸运啊,小贺兰逸之真是幸

  • 清朝最后一位太监:嫔妃洗澡从不用手,过程让现代人难以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封建王朝的一步步巩固,太监也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伴随着封建王朝的戛然而止,延续千年的太监制度由此落幕。在历史的洪流中,太监也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有七下西洋的郑和,有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改进者蔡伦。当然也有颠覆一个王朝的罪魁祸首,指鹿为马的赵高,“九千岁”魏忠贤等等。即使在统治者看来,渺小如太监

  • 清朝亡了111年,为啥现在还有人守皇陵,谁来发工资?他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追溯历史我们不难得出,在中国的古代一直都处于被封建王朝统治时期,期间出现过500多为皇帝,这些皇帝是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他们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活着的他们主宰整个国家,掌握着人们的生活和生存,而他们死后则是下葬皇陵。和普通百姓不同的是,皇帝死后不仅仅是

  • 清朝最大牢房,俄国人当监狱长,女犯最多,逍遥自在床让人恐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监狱是关押罪犯的地方,是法律最好的威慑武器,所以每一个国家监狱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有了它才能让罪犯对于违法的事情避之不及。当然监狱的功能并非只有关押犯人,还是各教化和审讯犯人场所。特别是在古代,监狱的各种刑具那是数不胜数,有的都不用实行,其实看一眼其他人受刑就恐惧不已了。在光绪年间,就建立了一座最大

  • 任见:暗渡偷欢适合情种李治也更适合浪漫女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 清朝统治时期,一个普通的县,品级官员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古代的,历史上朝廷大多都是采用封建集权制度,权利是层层下发,最到最后其实最上面和最下面其实关联不大了,管制力度不够的话,那么很容易出现贪官污吏。天高皇帝远说的就是如此了,特别是一些小县令,除了上级能压的住,在县城能估计就是土皇帝了。那么一个县令的权利到底多大呢?他手下有品级的官员到底有多少?就清

  • 西晋抵御汉赵进攻之时仍在勾心斗角,灭亡也属必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于赵汉崛起期间,西晋仍在内斗,晋怀帝司马炽和东海王司马越争夺中枢实权,号召天下诸侯讨伐司马越,司马越的人望本亦不高,亦非什么忠臣,只是很不巧那时不适合内斗,司马炽此举把司马越活活气死,司马越的十万大军失去了主将,遭到石勒、王弥趁机进攻,几乎全歼,使西晋在北方的军事力量彻底瓦解。此前西晋跟汉赵还打得有

  • 晚清权臣肃顺:彻查科场黑幕,整顿官场贪污,咸丰帝死后被斩立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原创不易,不要吝啬给个鼓励~~1861年11月8日,寒风凛冽,京城内外一片萧索,唯独菜市口挤满了人,两旁的酒楼茶馆也人头攒动,甚至有人“驾车载酒,弛赴西市观之”,在众人火辣辣的目光中,一位穿着丧服的囚犯被带过来,民众怒不可遏,小孩子也往这人脸上砸土块、鸡蛋、烂菜叶,这人很快就面目模糊。行刑前,这人破

  • 武则天著名的四个男宠下场均十分悲惨,唯有沈南璆之死与政治无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薛怀义:因获宠一步登天,因失宠获罪被杀薛怀义本名冯小宝,本是市井出身,原是洛阳卖药的小货郎,因身材结实魁梧,再加上能说会道而被千金公主的侍女看中,进而勾勾搭搭。结果,两人在公主府幽会时被千金公主发现,薛怀义后被千金公主送入宫中,献给了武则天。《旧唐书》有载,武则天对于薛怀义极为满意,“有非常材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