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味道】(648——705年)赵州栾城(今属河北)人。乾封进士。圣历初居相位。后因亲附张易之兄弟,中宗时贬为郿州刺史。少时与李峤以文辞齐名,号“苏李”。所作诗今存十余首。原有集,已失传。
【王勃】(约650——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麟德初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惊而死。少时即显露才华。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他和卢照邻等皆企图改变当时“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的诗风(见杨炯《王子安集序》)。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亦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但有些仍流于华艳。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杨炯】(650——693?)华阴(今属陕西)人。十岁举神童。上元三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官盈川令。为“初唐四杰”之一。擅长五律。其边塞诗气势较胜,但有些作品未能尽脱绮艳之风。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盈川集》。
【刘希夷】(约651——678?)字延之(一作庭芝),汝州(今河南临汝)人。上元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原有集,已失传。
【宋之问】(约656——712年)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上元进士,官至考功员外郎。曾先后谄事张易之和太平公主。睿宗时贬钦州,赐死。诗与沈佺期齐名,多歌功颂德之作,文辞华靡。放逐途中诸诗则表现了感伤情绪。律体形式完整,对律诗体制的定型颇有影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宋之问集》。
【沈佺期】(约656——714?)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上元进士,官至太子少詹事。曾因贪污及谄附张易之,被流放。诗与宋之问齐名,多应制之作。流放时期的作品,则多对其境遇表示不满。律体谨严精密,对律诗体制的定型颇有影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沈佺期集》。
【郭震】(656——713年)字元振,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附近)人。咸亨进士。大足元年(701)任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州大使。神龙中迁安西大都护。先天元年(712)任朔方军大总管。次年因事流新州,旋又起为饶州司马,病死途中。《全唐诗》录存其诗十八首。
未完待续……
本号是一个传播优秀文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阅读是一件重要的小事,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