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梦到下棋,却怎么也下不赢,狄仁杰解梦:你也该赦免太子了

武则天梦到下棋,却怎么也下不赢,狄仁杰解梦:你也该赦免太子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79 更新时间:2024/2/6 18:37:38

武则天称帝时,已经年过六旬。因此她一直在犹豫,到底是传位于自己的侄子武三思,还是把皇位还给已经贬为庐陵王的李显

为了阻止武则天收回成命,狄仁杰可谓是煞费苦心,磨破了嘴皮,一开始,狄仁杰走了武则天男宠张易之的路子。张易之凭美貌得幸于武则天,朝臣们对他既不屑,又厌恶。张易之明白,只要武则天一死,自己人头就将不保。因此,张易之向狄仁杰请求,希望他能告知保命的方法。对此,狄仁杰回答:

“唯劝迎庐陵王可以免祸!”

张易之一听,确实有理。因为庐陵王正处于人生中最困苦的时刻,如果能将他迎回,必能结恩于他。等李显继位,自己的项上人头和富贵也有可能保住。于是,张易之不断在武则天面前吹枕头风,让武则天对李显的印象大为转好。

除了走男宠的路子,狄仁杰还利用了武则天的一个弱点,那就是迷信。一天,武则天做了个梦,梦到自己下双陆棋,却无论如何也下不赢。第二天,武则天将此梦讲给了狄仁杰听,对此狄仁杰突然拜伏在地:

“双陆不胜,无子也!天其意者以儆陛下乎!且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危矣。”

听了狄仁杰的话,武则天颇有感悟。

又过了几天,武则天梦到了一只鹦鹉,却没有了双翼。对此,武则天又让狄仁杰解梦。狄仁杰回答:

“武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则两翼振矣。”

言下之意就是,武则天没有两个儿子李显、李旦的辅弼。如果起用二子,两只翅膀就能飞了。根据史书记载,武则天听了此言,竟羞赧地涨红了脸,毕竟她曾迫害了自己的儿子,实在有违人伦。

经过五次三番的劝说,武则天的天平逐渐倾向于李显一边。一次,武则天向狄仁杰摊了牌——到底立李显,还是立武三思。对此,狄仁杰讲了一个农村老太太都能理解的道理:

“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

简单翻译来就是,到底是姑侄亲还是母子亲?陛下立子,千秋万岁之后,都能在太庙享受香火。而立侄子呢?我从未听说有人会给自己姑姑立庙的。

狄仁杰之所以如此劝谏,是因为他看出了武则天的心结。武则天非法篡夺李唐皇位,按照古代礼法完全是大逆不道。若让李显复位,难保不被清算。因此,还不如立武三思为皇嗣比较安全。至少千秋万代之后不会留下骂名。

然而狄仁杰直接否定了武则天的想法。他一开始便点出,武则天虽然夺了儿子的皇位,但是母子毕竟是母子。即使武则天逊位,难道李显就不是她的儿子了?李显的皇位合法性直接源于武则天,绝对没有反攻倒算的道理。因此,李显不仅不会否定武则天,反而还会让她的香火传至千秋万代。

而武三思则不同了,历史上从无姑姑传位于侄子的先例。武三思若称帝,只会祭拜自己的父亲,而绝不会让武则天享受香火。况且,武则天实际并不喜欢武三思的父亲武元庆。甚至武元庆,直接就死在武则天的手上。若武三思继位,必然会尊武元庆为皇帝。那么整死武元庆的武则天,又算什么呢?

武则天一听,觉得狄仁杰说到了她的心坎上。于是她再也不考虑武三思,而是下令将李显从庐陵接回洛阳,并封其为皇嗣。

等李显到了洛阳,武则天故意命他躲在帷幄之后。然后武则天再次召见狄仁杰,并向他讲述庐陵王之事。而狄仁杰果然跪在地上,不住地恳求,希望武则天能早日迎还庐陵王,恢复大唐江山社稷。说着说着,狄仁杰竟泪流满面,哭不能止。

武则天见此,立即命李显走出帷幄,并对狄仁杰笑着说:“我把太子还你了!”随后狄仁杰建议:“太子归来,但大家都不知道,人言纷纷,谁信呢?”于是武则天让太子住在龙门,以盛大的礼节将他迎还,百姓们果然欢呼雀跃,中外大安。

就这样,狄仁杰几乎以一己之力,恢复了李唐江山。公元700年,狄仁杰去世,享年71岁。对此,武则天痛哭道:“朝堂空矣!”此后,朝廷每有大事不能决断,武则天都会想起狄仁杰,叹道:“老天为什么要这么早夺走我的国老。”

但是武则天怎么也想不到,仅仅5年后,狄仁杰所举荐的大臣张柬之发动了神龙政变,将她赶下了台。不知政变当天,武则天到底会如何看待狄仁杰。

李显复位,是为唐中宗。但可悲的是,李显似乎并不领狄仁杰的情。在他看来,皇位本来就应属于自己,和狄仁杰的极力保护无关。对此,他曾冷酷地说:

“乃是狄仁杰树私惠,想讨好我!”

对于这样的昏君,笔者实在无话可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再寻旧巷悲回辙| 《国家重器:张之洞》上市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在实业、教育、军事、文化等领域都有巨大贡献。他创办了多所学堂,其中三江师范学堂是如今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等校前身。一直以来,对张之洞的评价都褒贬不一,但毋庸置疑的是,对张之洞的一生进行回顾在当下依然有其现实意义。晚清人物

  • 药王——铸铜孙思邈人物雕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西魏大统七年(541年),孙思邈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 。他从小就聪明过人,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隋开皇元年(581年),见国事多端,孙思邈隐居陕西终南山中,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

  • 向传奇英雄致敬,《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出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侵六次大的战争中,收复新疆和谅山—镇南关大捷是仅有的两次胜利,都与左宗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一书主要描写了左宗棠晚年经营西北、收复新疆的这段历史,成功塑造了左宗棠鲜明的人物性格,展现了这位英雄传奇的人生历程,填补了百余年来在左宗棠传记写作中的缺憾和不足,并

  • 【书画欣赏】 唐朝 李北海 三绝碑《麓山寺碑》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大书法家李邕(李北海)的碑刻《麓山寺碑》,这个一千多年的石碑仍大部分保存完好。麓山寺始建于西晋泰始四年(268年),初名“慧光明寺”,为竺法崇所建;自此湖南始有佛寺,故被称为“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之称。唐朝初期改名“麓山寺”,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灭佛时,麓山寺殿堂全部被毁,唐宣宗大

  • 康熙瓷器,为什么这么火?看国内三大拍卖行成交记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十二月令花神杯康熙瓷器到底好在哪?康熙时期的瓷器毫无疑问是古代艺术品市场里的硬通货,康熙瓷器从瓷质到画面再到釉色无疑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画面不像明代瓷器那么豪放,胎质也不像明代瓷器那么厚重,康熙瓷器可以说胎土很薄,胎质洁白细腻,胎质号称糯米胎,就是像糯米一样白糯,釉色素有紧皮亮釉之称,康熙瓷器也是市

  • 55句李商隐的诗词名句,带你了解他的美丽哀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除了爱情诗,李商隐的咏史诗也十分出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就是他的咏史名句。今天,一起来读一读李商隐的诗词名句,了解他的美丽哀愁!1.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

  • 千古第一情痴,元稹的诗与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元稹,中唐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也是最令人感伤的情人。他是《西厢记》里张生的原型,与莺莺有过一段缠绵缱倦的恋情。他和妻子韦丛的半缘情深也为人津津乐道。他和唐代两大女诗人刘采春与薛涛都有过一段未了情。他的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人。而多情才子元稹到底是千古第一情痴?还是一个负

  • 李莲英“上色照”曝光:面露阴狠,一脸脓包,为啥还独受慈禧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其实太监这个群体在古代也是有官职的,一般情况下都被称作宦官,而宦官这个群体频繁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应该就是明清时期,可以说明清时期宦官的权利和对政治的影响力达到了巅峰。比如在明世宗时期,由于世宗沉迷仙道,所以那时就出现了秉笔太监和司礼监太监协助皇帝批阅奏折,甚至内阁首辅严嵩有事都要和这些人商量。事

  • 火烧圆明园背后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马勇《百科知识》在北京西北角有一组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圆明园与附近相连的长春园、绮春园(又称万春园)组成“圆明三园”,占地5000亩,规模庞大,气势辉煌,融合了东西方各式园林风格,被中外园林学家一致判定为世界园林艺术巅峰之作,是中国古典园林平地造园、堆山理水的典范,为“万园之园”。然而遗憾的是,这

  • 曾国藩:耐烦之人必成大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PART01耐烦之人必成大器 淮军创建之初,李鸿章推荐的三个人才,前来拜见曾国藩。曾国藩没有立即接见他们,只是站在暗处悄悄地观察着。半个时辰过去后,曾国藩发现,那三个人当中,已经有两个人等得不耐烦了。其中一个东张西望,看屋内的摆设;另一个虽规规矩矩地站在庭院里,却神色焦急。只有一个人,神态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