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耐烦之人必成大器

曾国藩:耐烦之人必成大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440 更新时间:2024/2/4 22:23:34

PART

01

耐烦之人必成大器

淮军创建之初,李鸿章推荐的三个人才,前来拜见曾国藩

曾国藩没有立即接见他们,只是站在暗处悄悄地观察着。

半个时辰过去后,曾国藩发现,那三个人当中,已经有两个人等得不耐烦了。

其中一个东张西望,看屋内的摆设;另一个虽规规矩矩地站在庭院里,却神色焦急。

只有一个人,神态自然。 那人相貌虽然平庸,却器宇轩昂,背负双手,仰着头看天上的浮云。

仔细观察完后,曾国藩对如何使用这三人,已经有了成算。

他对李鸿章说:“你推荐的这三个人当中,只有一个人才堪大用。”

李鸿章忙问:“老师是如何得知的?”

曾国藩捻着胡须,微微一笑说: “做大事,最重要的是耐烦。这三人当中,只有一人耐得烦,必成大器。”

事实证明,曾国藩的判断是非常准确的。被他看中的那个人,就是日后的淮军名将、 中法战争中的大功臣刘铭传

PART

02

耐烦之人每临大事有静气

曾国藩曾经说过,“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

其实,不仅当官要能耐烦,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要能耐烦。

耐得住烦是一种修行,也是为人处事的重要条件。

“能耐”不如能“耐”,耐烦的人, 能够包容人事物境的纷扰,不怕烦难,不惧干扰,锲而不舍,坚忍不拔。

“耐得千事烦,收得一心清”,耐烦的人,能够掌控自己的杂念妄想,消融烦恼,保持温和平静。

PART

03

古人云:每临大事有静气,稳住阵脚心不慌。要义就是“耐烦”。

遇到大事,危急时刻,怨天尤人不是办法,只有静下心来冷静思考、慎重处理才是根本之道。

不然的话, 心急如焚,莽撞行事,只会使事态的发展更混乱,更控制不住局面。

PART

04

耐烦之人待人接物有度量

做人耐烦,才能拥有一个好人缘。

有一次,曾国藩接到弟弟曾国荃的一封信, 信中说:“仰鼻息于傀儡膻腥之辈,又岂吾心之所乐。”

曾国藩谆谆告诫弟弟不要不耐烦,这样将来恐怕难以与人相处。

耐烦,与人相处才能容人,待人接物才有度量。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何况是人呢?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德性,对志同道合者就真心结交, 对膻腥奸诈之辈可以不予理睬,但也无须招惹。

PART

05

耐烦之人面对不快有雅量

古人说:世上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人的一生经常处在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情况下,去工作,去沟通,去协调,去联络。

怎样才能面对诸多的不快而笑对人生呢?要的就是修为,就是雅量,就是“耐烦”。

耐烦,看似普通二字,却大有学问。

面对亲朋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邻里之间,或语言冲撞,或言辞冲突,或见解差异, 或亲疏远近,或厚此薄彼等等,用“耐烦”的功夫都能一一化解。

这样的人生才能乐观豁达,可将所有不快,如清风拂面,一带而过,不留痕迹。

PART

06

曾国藩留给我们的家训有千千万,给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然而作为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曾国藩小时候的天赋并不高,甚至有人说他是“笨鸟”。

有一天他在家读书,一篇文章就读了很多遍还在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

正在他奋力背诵之时,家里来了一个小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想等他读完睡觉后能偷点东西, 可是等了许久,曾国藩就是不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这篇文章。

这个贼实在忍耐不住,怒气冲冲地跳出来说, “你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把那篇文章背诵出来,扬长而去。

这个贼很聪明,在想着偷东西之余还能背文章,然而他终究是个贼。而曾国藩虽然读了很多遍都没能背诵, 但他孜孜不倦地学习,用勤奋弥补了记忆力上的不足,终成人才。

自胜之力,就是人的忍耐力,是人能够克服困难、承受打击的基本素质。

曾国藩通过阅读古代典籍,认为能够承受压力、承受打击,即自胜之力甚强,是成大事者必备要义之一。

曾国藩晚年回忆说: “平生受尽屈辱和谩骂,但矢志不移。”后人评价曾国藩“坚忍成功”,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

曾国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坚忍。青少年时期的曾国藩,靠坚忍的苦读博取了功名,取得了进身之阶。到中年以后更是靠“忍耐”战胜了重重磨难。

曾国藩的这一智慧,值得我们学习!

注:以上图文由第一收藏_可欣整理自网络。

第一收藏_可欣,一个可爱的姑娘,硕士学历,毕业于上海知名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学期间,她就开始考察文玩玉器市场,立志将来做她热爱的传统文化事业。

曾参与撰写过两本收藏文化学术书籍,大胆创新的她,立志要做“大家买得起的精品文玩”,经过这几年的学习钻研,现在在收藏圈也小有名气。

她说,做玉器文玩这一行,了解产品是最重要的,性价比要做到极致,审美必须要好,每一件宝贝都是独一无二,永久保真的。

许多客户已经连续在第一收藏1cang购买了好多年,公司作品多,所以成本也就低很多。所有客户都一对一服务,第一收藏1cang要让所有客户买的放心,买的实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西安挖开唐代公主墓,墓中发现超级奢华的凤冠,墓志铭却让人心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据考察,这片古墓距今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而更让人惊讶的是这座古墓的主人竟然是一位女性。要知道在古代重男轻女的社会里,能拥有这样庞大墓群的女主人身份一定不一般,在考古家们长时间的取证下,终于查清了这座古墓的女主人:李倕。她是唐朝的一位公主,是李世民的第四代孙女。所以这让考古家们十分兴奋,因为这

  • 北洋军阀曾经十分勇猛,为何后来却变得不堪一击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北洋军阀在历史上是有一席之地的,当初他们能够击败清军,并且让人闻风丧胆,足以见得在全盛时期,北洋军阀的实力还是很强的,可即便如此,后来北洋军阀还是被国共两党合作击败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曾经风靡一时的北洋军阀,在遇到国共两党的军队之后,立即变得不堪一击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北洋军阀如此不堪一击呢?北

  •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若想当官,不仅得拼爹,还得拼爷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的世族充斥官场,把控朝堂,使得寒门庶族难以出头。在那时若没有一个好出身,除非被人赏识,否则根本没有出头之路。若郭嘉没有荀彧的举荐,也就不会流传青史。但世家子弟就不用如此费心,有事没事的串串门,拜见下长辈的朋友,与同辈的“才俊”交流下,大家互相把名声传出去。然后就等着县郡州的举荐、征召,甚至皇帝的

  • 拍卖征集:嘉庆绿地粉彩海棠瓶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清嘉庆 绿地粉彩海棠瓶「大清嘉庆年制」款h 23 cm类似藏品有《故宫博物院珍品全集:景泰蓝粉彩瓷器》中的北京故宫博物院花瓶装饰》,香港,1999,p. 第141页,第123 页。又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青绿底粉红色家瓶两件,货号中瓷004090N000000000,货号中瓷004091N0000000

  • 隋唐中有一高人,隐居后曾三次现身,其中两次救下裴元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靠山王摆下的长蛇阵,瓦岗阵营只能到北平府去搬请罗成前来破阵,就在罗成前往瓦岗寨的途中,正巧与前去隋营帮阵的定彦平在旅店相遇,因为定彦平跟罗成之父罗艺是把兄弟关系,所以双方在互相了解身份后,罗成便倒头就拜并一口一个义父地称呼定彦平,当然,由于定彦平对罗成此行的目的并不清楚,因此没有防备的定彦平,在

  • 看《长安十二时辰》,浅析唐朝间谍活动,军事情报和政治情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扮演的“不良人”其实就是相当于现在的“便衣警察”或类似于情报部门人员,小乙是不良人安插在葛老身边的暗桩,相当于警察在黑社会安插的间谍、卧底。如果说,不良人是官府征用的有劣迹的地痞、混混之流帮助破案,维护社会治安;那么在《长安十二时辰》中,陆三、檀棋双重身份,就是间谍行为了;李

  • 乾隆晚年堪称古代社会最腐败的时期,你认为对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而乾隆因从小才智过人,勤奋好学,所以他在位时,平定缅甸,准格尔,在他的统治下清朝版图大大扩张,到乾隆三十年大清帝国王朝国库充实,百姓生活富裕,史称乾隆盛世。但是乾隆到了晚年的时候就变了。晚年的乾隆最昏聩的时候无疑是太上皇的那三年。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乾隆让出皇位,自为太上皇帝,但此时乾隆却只

  • 李世民不惜金钱美女求和突厥,完全印证了当今的一个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中华上下五千年,无论是朝代更迭还是战争和平,虽然纷纷扰扰,但是成功者和失败者之所以成功和失败的道理却是相通的。今天要探讨和分析的是李世民成功的道理。李世民,在古代帝王中,是最宽仁的皇帝,也是最有手段的皇帝。所以,李世民在帝王中,足够伟大,也足够让人仰慕。在封建君主中,李世民的成功确实不易。宣武门之变

  • 乾隆八年出现的“最热的夏天”,究竟热到什么程度?超乎你的想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清朝乾隆年间,也曾出现过异常炎热的高温天气,仅仅12天,就热死了上万人,被称为”最热的夏天”。酷热的天气,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影响呢?为何这一时期,会有如此炎热的天气?极端酷热天气的影响乾隆八年,发生了一场载入史册的事件,在那年,清朝出现了极端酷暑的天气,也造成很严重的旱灾。不仅如此,这场灾难还将上万

  • 《康熙王朝》:康熙罚容妃刷了14年马桶,为何死前却执意与她合葬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容妃和康熙的女儿蓝齐公主,是康熙最疼爱的女儿,但这母女俩最终都没有得到好的结局。容妃为了完成孝庄太后临终交代的任务,不惜跟康熙皇帝对着干。惹恼了康熙,于是被废去位分,罚去刷马桶,干最低贱的工作,连太监都瞧不起她,对她的称呼也从容妃娘娘,变成了容婆子。然而容妃在暴毙之后,康熙却突然下令以皇后的身份厚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