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名将李陵之后北周到隋朝辉煌一时,忠君报主无一人有篡权称帝之心

名将李陵之后北周到隋朝辉煌一时,忠君报主无一人有篡权称帝之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167 更新时间:2024/2/6 19:01:36

李陵是当户的遗腹子。李广殉职后,李陵以长孙身份继承遗职,也成长为一名战将。在汉武帝组织汉军抗击匈奴的一次战斗中,李陵孤军深入,身陷重围,在血战九昼夜之后,因粮尽矢绝,寡不敌众,被迫投降匈奴,从此与子孙们都在北方少数民族的汗国中为官。到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间,北方鲜卑族拓跋部日益强大起来,并完成了统一北中国的历史任务。

晋武帝太元十一年(386年),鲜卑部首领拓跋硅建立了北方大一统政权,史称“北魏”。李陵的后人李富、李斌父子,都是拓跋魏的开国功臣。后来,李富在西征的一次作战中战死,被魏太武帝拓跋熹追封为宁西将军、陇西郡守荣誉衔。李富的儿子李斌承袭父职,继续领兵西征。

陇右平定以后,北魏政权在原安定郡高平县设置军政合一的地方最高管理机构高平镇(今宁夏固原原州),李斌被任命为高平镇将,于是李贤家族从祖父时起,便落籍高平。李贤的父亲李文保,因早逝没有建功立业,后被追赠为泾、原、秦三州刺史、司空等荣誉衔。

李贤祖辈世系如下:

李贤(502一569年),西魏、北周大臣,字贤和。也有资料称其为李唐皇室和大诗人李白的先祖。李贤出生在安定郡高平城(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北魏正光五年(524年)四月,胡琛发动高平民族起义,占据原州城。武泰元年(528幼,北魏派雍州刺史尔朱天光率军征讨义军。当时民族军另一部首领万俟丑奴正在围攻歧州(今陕西凤翔境内),只留下万侯道洛等部据守大本营高平。尔朱天光秘密派人前往原州(这时高平城已被改制为原州)联络李贤,要他在城内想办法配合官兵做内应。

李贤巧妙利用民族军的矛盾,采取调虎离山计策,把盘踞在原州城内的民族军头目万侯道洛部众6000人引诱出城,使尔朱天光的部队顺利收复了原州。尔朱天光任命李贤为原州主簿。万俟丑奴的余部达符显带队反攻原州,李贤又冒死出城到雍州(今陕西西安西北)向尔朱天光求援,解救了原州。李贤因功授威烈将军、殿中将军、高平令。

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大将军宇文泰西征进驻原州,任命李贤为都督,全权镇守原州。当年七月,西魏政权诞生后,宇文泰升李贤为左都督、安东将军,加封上邽县公,继续镇守原州。

西魏大统二年(536年),原州人豆卢狼杀死都督大野树儿等守将,再次据城反叛。李贤组织敢死队,亲率300名勇士,平定了叛乱,李贤升任原州刺史。大统十二年(546年)以后,李贤先后从征凉州、打败茹茹(柔然),抚慰河西五郡,屡建功勋,被封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位极人臣,步入统治集团的最高核心圈子。

李贤曾与北周政权的奠基人,时任西魏大将军的宇文泰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宇文泰凡到原州,必在李贤家中“欢宴终日”,甚至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寄养在李贤家中,交由李贤的妻子吴辉照管多年,其中一个儿子就是后来北周王朝的皇帝宇文邕,另一个是北周齐王宇文宪。宇文邕做上皇帝之后,曾于保定三年(563年)七月至九月西巡原州,特意探望李家。他对儿时生活的地方有着深厚的感情,触景生情,多为感慨,便把李贤当作北周的“皇亲国戚”看待,对李家大加表彰和奖赏。

由于与北周皇室的特殊关系,李贤受到格外重用,曾担任使持节、河州总管、洮州(今甘肃临潭)总管,统领三州七防军诸军事、河州刺史、洮州刺史等要职,成为北周政权西边陲的守护神,“虏遂震摄,不敢犯塞”。

北周天和四年(569年)三月,李贤在京师长安病故,享年68岁。周高祖宇文邕亲往吊丧,悲恸之情,哀痛之声,使左右闻者都流下泪水。同年,李贤归葬原州。北周朝廷追赠李贤使持节、柱国大将军,谥曰桓,子李端嗣。

李贤有五子:长子李端、次子李吉、三子李崇、四子李孝轨、五子李询(亦书李回方、李元方),均官至刺史、大将军等要职,人人封侯、封公,荣极当朝。李崇有子名李敏,字树生(亦书李穆子)。北周时袭封广宗公爵,后与北周末代皇帝周静帝妹妹、周宣帝后乐平公主之女娥英结为夫妻。进入隋朝,隋炀帝视之如附马,由广宗公改封为经城县公(为避杨广之讳)。李敏历任幽、金、歧等州刺史和屯卫将军,光禄大夫,加柱国显位。后遭奸臣诬告,伏除。

李贤还有两个弟弟,大弟李远,生卒年月不详,字万岁,少年时期就是当地的娃娃头,平时爱玩战斗、布阵游戏,乡人多预言“此小儿必为将帅,非常人也”(北史·李贤传驸)。北魏正光间(520一525年,天下大乱,胡琛、万俟丑奴义军占据高平,李远自告奋勇组织乡民实行自卫,配合官兵充当内应。

因功初授武骑常侍、长城郡守、高平郡守等职。魏孝武帝时(532一534年),李远被加封安定县伯。西魏大统元年(535年),魏文帝即位,李远晋升公爵,授都督、原州刺史、河东郡守,都督义州、弘农等21郡诸军事,官至尚书左仆射和柱国大将军,位居当朝文、武最高职务,还加封阳平公爵。在北周宫廷争权夺利的斗争中,李远成为牺牲品,被迫自杀。北周建德元年(572年),李远得到平反,恢复原官爵,加太保衔,谥“忠”,到隋朝再追赠上柱国,改谥为“怀”。

李远有二子,长子李植,初任相府司禄,升梁州刺史,但在北周宫廷变乱中与其父一同遇难,建德元年又与其父同时平反。次子李基,字仲和,因系功臣之后,被招为 驸马,与义归公主结成夫妻,封建安县公、清和郡公,官至大都督、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敦煌郡、阳平国世子等,后因受父兄案牵连,论罪当死,但在叔父李穆的活动下,朝廷看在公主的份上,免死,贬任江州刺史。

如此巨大的政治和生活上的落差,使他难以适应和接受,于保定元年(561年)忧愤而死。宣政元年(578年)平反,追赠使持节、上开府仪同三司、大将军、曹徐谯三州刺史、敦煌郡公,谥曰孝,其官爵由儿子李威承袭。李威,字安民(后来的史书因避唐皇李世民之讳,改为“安人”,承袭祖父李远的阳平郡公爵位,加上开府。大象末年(580年)进升为柱国。隋朝开皇初(581年)再进上柱国,封黎国公。

李贤的二弟李穆(509一586年),字显庆,初任宇文泰部将,在北魏孝明帝时(516一528年),因平定原州事件,与兄李贤、李远共同立功。后又迎魏孝武帝(532年),再立新功,授都督,封永平县子爵。因屡建奇功,摧授武卫将军、膘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安武郡公、侍中等显职,还特赐“铁券”,享受“免十死”的豁免特权,并赐皇族姓拓跋氏。

进入北周时,李穆官至开府仪同三司,任并州总管,后因受到二哥李远和侄儿李植一案的牵连,被免去一切职务,后又与兄侄一同得到平反。北周末年,他带头支持杨坚篡夺北周政权,进入隋朝便官居太师,成为权倾朝野、位列百官之首的煊赫大臣。

李氏族众虽然手握兵权,权重如山,但在那武力横行,动辄废君自立称王的动乱年代,李家子孙上下坚持儒家操守,忠君、报主,无一人有僭越之心。

镇墓武士俑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宾川杨柳村发现清朝八品“寿官”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碑文正中镌刻“漠赠逸哀前清恩贡八品寿员乡评敏达德配宜人吉年百有余岁董公讳槐董母张氏之寿墓”。碑文左侧“前清岁贡进士杨洪元击首拜题,前清小学廪员杨鱣耀书丹”。碑文右侧刻有子孙名字(略)。碑文两侧线刻云龙纹图案。落款“一九一八年岁在丁巳仲冬月中澣榖旦”。碑框两侧刻有序文。【序文】从来男子秉乾之刚,贻燕翼

  • 此人是隋唐好汉中的“棍王”,仁义赛秦琼,以一己之力救天下好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他就是隶属于隋唐时期的人:雄阔海,但于其他人不同,他只是一位被世人所虚构出来的人物,他所使用的武器便是一条重量达到300斤的棍子。他在隋唐时期可谓是一位英豪人物,虽然占据了一座山创立了自己的组织,但是根本不服从当时绿林好汉的老大单雄信的调遣,而且他对于武学方面的造诣比武松更甚。根据相关的资料所描述,

  • 清朝20个藩属国结局:10个消亡,1个坚持朝贡到1935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藩国的制度从那时起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才结束。自古以来,藩属国都有属于自己的政权和经济。后来藩属国从自主设立变成了其他周边国家前来归附的形式。因此中国与周边国家形成藩属关系是不争的事实,清朝的时候一共有20个藩属国,他们向大清纳贡、接受册封。但由于清末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藩属国的意义也终止了。那么大

  • 此人是隋朝名将,为何被斩杀于朝堂之上?网友:都怪名字太张扬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正因如此,许多人就错误认为,或许隋朝就没有拿得出手的将军,其实这种观点大错特错,比如能征善战的史万岁,能力和战绩都很突出,立下不朽之功,不管是古代六十四名将,还是七十二名将的名单之中,都有史万岁的名字。令人惋惜的是,史万岁忠心耿耿,却被斩杀于朝堂之上,究竟为何呢?网友说:都怪名字太张扬!真的是这样吗

  • 中天命理学论民国总理钱能训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钱能训(1869一1924年),字溪丞,浙江嘉善魏塘镇人。幼承家教,博览群书。1898年中进士,翌年留馆为翰林,先后任多种职务。1913年任北洋政府内务次长,1915年被授为中卿。1918年10月任国务总理。此后任苏浙太湖水利工程,组织中华懋业银行,1920年被骋为外交顾问,1924年6月5日病逝于

  • 缅怀伟人,孙中山诞辰156周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原标题:缅怀伟人,孙中山诞辰156周年

  • 唐太宗当皇帝后,为何不再重用程咬金、尉迟恭等秦王府旧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贞观年间,在秦王府旧将之中,能够继续领兵出战、立下赫赫战功的,几乎寥寥无几。他们有的郁郁不得志,逐渐销声匿迹;有的甚至因为谋反罪而被杀。而像李靖、李勣这样的人,原来既不隶属于亲王府,也没有参加过“玄武门之变”,却能够屡立战功,显赫一时。尉迟恭、程咬金等人的境遇,与李靖

  • 左宗棠文昌平凉府 柳湖春叠翠关陇道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平凉市旅游局官方)寸寸丹心照北庭清代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左宗棠由泾州进驻平凉,接陕甘总督印。他和当地人民关系融洽,百姓称赞他有“孔子之雅风”。《清史稿》亦载:“(左宗棠)善于治民,每克一地,招徕抚绥,众至如归。论者谓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则以王道行之,信哉。”左宗棠(1812年—1885

  •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6周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弘扬伟人精神激发奋进力量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6周年2022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6周年纪念日,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香山公园碧云寺孙中山纪念堂开展“弘扬伟人精神 激发奋进力量”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6周年活动。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的伟大缘于他为中华民族毕生奋斗、鞠躬尽瘁、死

  • 武则天发现一个人才,为唐玄宗开启盛世推开大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姚崇年轻时参加科举,考中下笔成章科,从名称可以看出,姚崇中举的这一科比较厉害,中举者的文章在速度和质量上都要上好佳。姚崇果然名不虚传,契丹反叛时,朝廷里军机事务繁忙,姚崇负责处理这些事务。他条分缕析,把看似杂乱无章的军机处理得井井有条,并按轻重缓急进行上报。通过这件事,武则天发现姚崇是个人才就给他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