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张廷玉,为何晚年备受乾隆打击?

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张廷玉,为何晚年备受乾隆打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582 更新时间:2024/3/11 1:38:04

论贡献和资历,张廷玉称得上是一代名臣。康熙39年(1700年)张廷玉高中进士,从此官运亨通,步步高升,为清朝奉献一生,得到了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的高度赞扬,尤其是雍正皇帝对张廷玉赞赏有加特地许诺他死后可以配享太庙。

也正是雍正的这个承诺,成为了后来乾隆借机打击张廷玉的借口。

何谓配享太庙?太庙就是古代皇帝的宗庙,最初只供奉皇帝的先祖,后来皇亲国戚和有功之臣的神位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不过皇亲国戚要进太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必须要皇帝的近亲或者作出巨大贡献的皇亲才行。至于大臣要进太庙就更不容易了,必须要功勋卓著得到皇帝的特许才可以,因此能够配享太庙乃是清朝臣子一生莫大的荣幸。

张廷玉作为一代名臣,可以不要钱,不要其他任何东西,但是配享太庙这个天大荣誉他是绝对不会放弃的。

1748年,已经77岁的张廷玉向乾隆请求辞官退休回乡,哪里知道乾隆借机发难,十分不高兴地对张廷玉说道:“你两朝受恩,皇考遗命又答应你配享太庙,怎么能想退休就退休呢”?张廷玉不知所措,还没有意识到乾隆要拿他开刀了,于是便引经据典的说前朝也有配享太庙的大臣退休的先例。

乾隆不依不饶:“诸葛亮还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呢”,张廷玉趁机卖个乖奉承乾隆道:“诸葛亮受命于危难之间和今天天下太平的情形不可同日而语呀”。

乾隆其实早就想打击张廷玉了,只是张廷玉一生行事谨慎,奉行“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原则,所以乾隆一直抓不到机会,如今好不容易抓到张廷玉的小辫子岂可轻易放过?乾隆不但不高兴,反而对张廷玉勃然大怒:“你既然身受重任,更不应该因天下太平而独自安逸,否则都像你一样,谁还肯为朝廷办事”?

张廷玉此时才突然明白:万里江山万里尘,一朝天子一朝臣,今非昔比了,他赶紧闭上了嘴。

哪里知道乾隆直接将他二人的对话整理成纪要发给朝廷的各个官员看,并且罢免了张廷玉在吏部的职位。这对于一个已经77岁的三朝老臣来说简直是莫大的羞辱和打击,张廷玉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狼狈与不堪,再也不敢提退休的事情。

乾隆为何要借配享太庙一事打击张廷玉呢?原因有两个。

一是因为朋党,乾隆皇帝一生最讨厌朋党。然而张廷玉在清朝当官50多年,可谓是树大根深,即使张廷玉本人没有结交朋党的意思,但是这几十年依附他的门生故吏,亲戚朋友已经形成一张巨大的势力网,这张庞大的势力网让乾隆感受到了威胁。

早在乾隆六年(1741年),就有人(刘统勋)上书乾隆说张廷玉的家族姻亲遍布朝堂,权力太盛,乾隆虽然没有对张廷玉下手,但是却肯定了刘统勋的说法。但是那时乾隆已经谋划对另一个人动手了,这个人就是与张廷玉同为顾命大臣的鄂尔泰,乾隆七年,鄂尔泰的门生左副都御史仲永檀死在监狱中,借仲永檀一案,乾隆对鄂尔泰之势力全面打压。

此时的张廷玉从鄂尔泰身上嗅到了不祥的气息,于是开始处处小心,不越雷池半步,以至于乾隆找不到任何的借口向他发难,一直到他申请退休。

二是因为《圣祖实录》,张廷玉之所以受到雍正如此重用还许诺配享太庙,跟张廷玉编修《圣祖实录》有着莫大的关系。特别是对于康熙晚年雍正继承皇位这件事,张廷玉做了大量的工作,处理得十分“恰当”,让雍正相当满意。

康熙皇帝在位整整61年,经过张廷玉对《圣祖实录》的编修,总共就只剩下了300卷,而反观乾隆皇帝在位60年,《高宗实录》却多达1500卷,这是极不符合常理的,这说明张廷玉在编修《圣祖实录》时删除了大量的内容,也正是因为如此雍正称赞张廷玉为“第一宣力之大臣”。

然而乾隆对于张廷玉的这种做法未必是赞成的,所以雍正死后,乾隆虽表面尊敬张廷玉,但实则已经不再像雍正那样对张廷玉宠信有加了。

1748年,惶恐不安的张廷玉再一次向乾隆提出了退休,他已经意识到如果再不撤退可能就无法善终了。这一次乾隆似乎心情很好,竟然爽快地答应了,如果就此打住,恐怕张廷玉的晚年就不会凄凉不堪了,可是张廷玉却念念不忘一件事,结果再次激怒了乾隆。

这件事就是配享太庙。是个人似乎都有欲望,张廷玉也是一样,退休的事情乾隆答应了,可配享太庙的事乾隆竟然一字未提,对于张廷玉来说没有什么比配享太庙这件事更重要了。

于是张廷玉又找到乾隆谈配享太庙的事,还一定要乾隆作出承诺,此举让乾隆十分不爽,但是乾隆还是答应了。这下张廷玉心愿达成了,高兴了,可是高兴过了头,忘了去谢恩。乾隆心里本来就不爽,顿时大怒,命人写圣旨质问张廷玉:“你到底是愿意告老还乡还是愿意死后配享太庙”?

可是这道圣旨还没发出去,第二天一大早张廷玉就吓得满头大汗魂不守舍的前来谢恩请罪了。

此举彻底触怒了乾隆,对于乾隆来说,他的圣旨还没有发就有人提前将消息透露给了张廷玉,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也从另一面印证了张廷玉能量之大,这下乾隆下定决心要狠狠的打击张廷玉了。

首先乾隆对张廷玉一阵痛骂,丝毫没有给这位三朝元老一丁点面子,随后又下令罢免了张廷玉的门生汪由敦,接着乾隆又质问张廷玉到底是谁通风报信。张廷玉只得叩头请罪,乾隆下令革去了他的爵位,但仍准许他死后配享太庙。

这样的处罚对于张廷玉来说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几年后本以为风平浪静的张廷玉准备奏请回乡,哪里知道再一次遭到了乾隆的打击。

乾隆以皇子永璜病逝,张廷玉(曾做永璜的老师)不悲伤为理由再次发难,质问张廷玉到底有没有资格配享太庙?

此时张廷玉终于大彻大悟了,立即上书乾隆,请求停止自己配享太庙的资格。乾隆遂革去了张廷玉所有的职务,仅留一个大学士的空头衔。不久后张廷玉的姻亲朱荃匿丧赶考,贿买生员,乾隆大怒再一次对张廷玉进行打击,下旨查抄张廷玉的家产,并勒令张廷玉交出历年皇帝所赐的东西。

可惜张廷玉为清朝奉献一生,到最后一无所有地回到桐城老家。真是做人难,做官更难,要想善终更是难上加难。1755年,张廷玉在凄凉中去世,乾隆皇帝最终还是满足了张廷玉的愿望让他配享太庙,这对于张廷玉来说恐怕是唯一的安慰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音乐漫谈67 | 隋唐的音乐机构、音乐家和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音乐机构我们前文已经提到,隋唐时期的宫廷燕乐发展迅猛而且规模宏大,相应的,隋唐时期的音乐机构也呈现出了非常雄伟而且严格的规模。隋炀帝在关中设立教坊,唐玄宗又首创梨园的建制,从而使隋唐宫廷拥有自身隶属的音乐机构,它们与政府管理的音乐机构平行存在,相互补充,为隋唐时期的燕乐发展提供了雄厚的人才资源,而严

  • 清朝时期的汉地十八省,为何不包括辽东?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辽东归燕国所有;秦汉时期,朝廷在这里设立了辽东郡;然而至三国时期,据史书记载,司马懿为了解决辽东公孙氏割据问题,大肆屠杀辽东人口,司马懿此举确实解决了辽东割据之患,但是他的这一举动又导致了辽东地区人口大规模减少。致使后来的辽东地区,被鲜卑、高句丽、百济等相继侵占。尽管唐朝时期唐高宗发兵灭高

  • 清朝灭亡110年后,为什么还会有皇陵的守陵人?谁给他们发工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溥仪正式颁布了退位诏书,将权力移交给了刚刚成立的中华民国袁世凯政府。至此,清王朝结束了她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开始的296年国祚,正式宣告灭亡。如今,清王朝已经灭亡了110多年,封建特权王朝也早已是历史长河里的过往云烟,如果非要说还遗留着什么,那一定得是清王朝

  • 汉人唐朝影视解析:到底什么样的剧,才有资格热度值破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国产剧市场最近又热闹了起来。《罚罪》热度破万,全民玩起“猜大王”的游戏;《苍兰诀》VIP专享见面会热度空前,又将“诀人”拉回了快乐的限定夏天;《请君》上线一天热度破9000,打破爱奇艺24小时热度记录,年轻观众又嗑起“登陆夫妇”的糖。从第三方数据来看,爱奇艺多部作品表现抢眼,市占率累计超过40%,掀

  • 世界食疗营养学的鼻祖,出现在1400年前的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食疗本草/孟诜传说/孟诜孟余堂/孟余堂松元集/九香平/桃桂引《食疗本草》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孟诜(shēn)也是中医历史上系统论述“药食同源”的第一人,也是唯一的一个人。其他的古籍有一些相关论述,但都只言片言只字,或者并非以“食疗”为主题。但孟诜(shēn)在中医历史上的地位并不算高,他的师

  • 民国“神算子”林庚白,能够算尽天下人,却破不了自己的死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往往这种时代会涌现许许多多能人异士,比如思想先进,决心改变中国的革命军,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了祖国的将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可是除此之外,在民间和社会上却出现了这样一种人,他们号称可以通晓古往今来,能够算尽天下任何人的旦夕祸福,俗称“算命先生”。这两种人似乎是对立的,可是我们今天要说

  • 安史之乱是如何让强盛的大唐王朝走向衰落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早期是一个积极进取,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大唐王朝在他的励精图治之下走上盛世,开元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巅峰盛世。但后期的唐玄宗贪图享乐,纵情声色,朝政荒废,土地兼并严重,社会民生凋敝,大唐王朝出现了危机,安史之乱的发生唐玄宗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安史之乱是大唐从强盛走向衰弱的转折点,大唐从由此走上了衰

  • 清朝历史上最大的权臣鳌拜,为何不谋反,甘愿被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皇帝身边有一侍卫,只是在御前对鳌拜表现出一点不礼貌之意,鳌拜就找机会,以倭赫等人擅骑御马、取御用弓矢射鹿之罪将其处死,甚至倭赫一家也因鳌拜而家破人亡。皇帝身边的近侍,就这样被一个臣子直接处死,很明显没有给康熙一点点面子。再后来,鳌拜又要求两黄旗和两白旗置换土地,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

  • 独孤氏、杨坚、李世民、兰陵王高长恭都是什么亲戚?感觉怎么那么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北朝的历史传承关系,否则就是一头浆糊。西晋灭亡后,中国进入大分裂期,即“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五胡十六国时间很短,北方很快被拓跋氏的鲜卑政权所统一,而南方则是衣冠南渡后的东晋政权。再以后,北魏又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又被高氏建立的“北齐”所取代,西魏被宇文氏建立的“北周”所取代。

  • 民国一人,在外国花上百万买了一块土地,多年过去土地还是他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来讲一个民国时期的人物,此人已经不是简单购买房产那么简单了,他直接购买了一块土地,而且还是一个小岛,可见此人的财富确实是比较多的。那么,上百年过去了,这块土地还是他的吗?这个人大家并不陌生,他就是发起百日维新的人物之一康有为。在中学课本上,我们都学习过康有为的故事,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康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