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在弥留之际,留下三个遗愿,至今仍被人唾骂,到底是什么遗愿

慈禧在弥留之际,留下三个遗愿,至今仍被人唾骂,到底是什么遗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398 更新时间:2024/2/9 2:23:12

11月14日,早已被软禁的光绪皇帝驾崩,根据记载,死于腹部绞痛,疑似长期服用砒霜所致。

11月15日,慈禧在没有太多征兆的情况下,突然离世。

光绪的离世,对于清廷来说,并没有太多影像,无非就是再立一个傀儡皇帝,最大问题就是立谁罢了。但是慈禧的离世,对于清廷来说还是比较致命的,毕竟慈禧驾驭这艘破船已经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航行了近50年,突然换一个船长,突然之间还真无法去驾驭这条破船。这是后话,就不展开了。

按照《慈禧外记》中的记载,慈禧在临终前,留下了三道遗言:

1、立载沣年仅3岁的孩子溥仪为帝,载沣为摄政王监国,重大事件协同隆裕太后协处理。

2、以后勿再使妇人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有违,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

3、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

关于慈禧这三道遗言,站在正常的角度来说看也没啥问题。

立溥字辈为帝,这是没什么问题的。毕竟同治和光绪均为载字辈,再立皇帝必然不能再立载字辈,这不符合封建时代父死子继的传统。本来,慈禧为了继续弄权,在同治之后强行立同辈的光绪已经就引发了大臣的不满,还有人为此死谏。所以,光绪之后,立溥字辈没问题。

至于为什么是3岁的溥仪,这也是慈禧权衡之下的选择。在当时的背景下,慈禧与醇亲王一家关系最为密切,从醇亲王一家选择皇嗣,可以避免以后对她的秋后算账。再者,在慈禧眼中,新任的醇亲王载沣是皇族年轻一代中最出色的存在,立载沣儿子为帝,载沣代为掌权最好不过。

而后面这两条遗言,这就是有点问题了。

禁止女人和太监干政 ,在封建时代本就是常规操作,毕竟女人和太监乱政的例子比比皆是,诸如西晋时期的贾南风,明末的魏忠贤。清朝的祖训也是严禁后宫和太监干政。

但是,这两条慈禧自己都违背了。

后宫干政就更不用说了,慈禧自己以太后的身份执掌清朝大权长达47年,先后废立3帝,这个就是典型的后宫干政,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干政,直接把皇帝都变成傀儡了。

太监干政这条罪名慈禧也逃不掉。安德海和李莲英先后作为慈禧身边宠幸的太监,权势滔天,连前朝重臣都得巴结他们。李莲英或许还好一点,安德海那可是嚣张跋扈。慈禧更是违背祖制太监不得私自出宫的规定让安德海前往江南为其采购。

所以,慈禧在临终前这两条遗言,自然是招来了非议,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不许百姓点灯。

更多文章

  • 慈禧冬天最喜欢做的2件事:太监吓得腿发抖,宫女恨不得逃出皇宫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闭关锁国,不思进取,自诩为天朝大国的慈禧,却浑然看不见,任你外界如何哀鸿遍野,自己仍淡定自若,每天上百个菜吃着,牛奶浴侍候着,奇珍异宝把玩着,好不乐哉。权利在握,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慈禧的性格不同于一般平常百姓家的老太太,她生性专横,残忍,自己认定的事情谁也不能违背,一言堂的作风,重点是,不思

  • 看完《东周列国·春秋篇》,再看《狂飙》,太上头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追着电视剧《狂飙》的热播,很多人都很喜欢张译和张旻文组成的CP,但他们不知道。 领导班子徐忠、吴刚和赵立冬鲍大志曾经是《东周列国春秋篇》的老CP。[var1]在《东周列国春秋篇》中,鲍大志一个人扮演了两个角色。 其中,先是与妹妹文姜私通的齐国君主齐襄公,最后是刚愎自用的吴国末代君主吴王夫差。[var

  • 古人如何找工作?有关系的找人推荐,没关系的毛遂开始自我推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现在有很多应届毕业生都有很深的经验,那就是找工作太困难了,因为现在的大学生到处都是,竞争很激烈,所以在古代,这些古代人发现工作怎么样?当时受过教育的人并不多,因此找工作可能更容易。毕竟,每个人都没有受过教育,那么他们如何找到工作?[var1]如果他是一个文人,他肯定会在找工作时优先考虑担

  • 慈禧一生对玉器爱不释手,你知道她的玉藕有什么用途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慈禧最喜欢的三样玉器,慈禧墓中的玉藕尺寸,慈禧玉藕是谁送的

    慈禧掌权四十多年,生活极尽奢靡,以各种手段获得了无数稀世珍宝。名气比较大的有夜明珠、翡翠西瓜、翡翠白菜、白玉莲藕等,这些皆是价值连城。可能大家都知道,慈禧一生对玉器情有独钟。但无论是用来收藏还是把玩,最终都随慈禧进入定东陵地宫。二十年后,军阀孙殿英让这些宝物重见天日。据李莲英的笔记记载,随葬慈禧的宝

  • 徐志摩婚礼结束后,梁启超写下一封信提醒林徽因:别忘记这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徐志摩完全没有机会了。首先,林徽因的母亲本来就饱受丈夫移爱的痛苦,目睹这一切的林徽因从道德层面上很难接受自己破坏别人家庭的事,她不像徐志摩那么浪漫,相反,理智也是林徽因的一大特点。其次,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相恋,既有父辈的促成,也有他们自己志趣相投的成分。1924年7月,两人和梁思成的清华同窗好友陈

  • 从管仲到范仲淹,化腐朽为神奇的治国之策让人拍案叫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范仲淹最终下场,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最著名古诗10首

    管仲智取天下01在中国古代,粮食的产量都比较低,一个国家基本上只够自己吃。管仲明白民以食为天,当时把握住粮食的命脉,就相当于把握住天下。所以一直以来都让百姓大力种粮。[var1]齐桓公有个爱吃的毛病,大家都知道。齐桓公想要统一天下,可一个楚国就很强大了,齐桓公很头疼。当时周围的几个诸侯国中只有楚国有

  • 孟子说500年必有圣人出,准不?如何看待2000年左右的时代节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孟子的七个预言,五百年必有圣人出典故,孔子认为500年必有王者兴盛对吗

    ,或者是一个规律性的现象——500年必有圣人出。孟子说:由尧舜到商汤,500多年;由商汤到文王,500多年;由文王到孔子,500多年。孟子的判断截止到孟子所处的时代,历史上基本上没有什么争议。回顾中国甚至是世界历史,孟子的判断也基本上是成立的。江山代有才人出,何况500年的历史长度!人类文明的每50

  • 成吉思汗为何如此痛恨此国?临终遗言:继位者一定要将其消灭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吉思汗时期为什么不攻打中原,成吉思汗继位背景音乐,成吉思汗的意思

    成吉思汗的征服事业,也并非一帆风顺,在此期间遇到过几次挫折,而有一个小国更是让他愤恨不已,临终前留下了继位者一定要将其消灭的遗言,这个国家就是西夏。成吉思汗为何非要将此国灭族呢?西夏是宋辽时期西北地区的政权,虽然国家很小,但是让人吃惊的是它依然延续了将近两百年,并未曾被宋朝、金朝、辽朝所消灭,这和它

  • 张居正儿子文才平平,考官有意奉承拟为第四,张居正:直接定榜眼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这一年五月,会试已毕,阅卷工作也顺利完成。当时的首辅张居正,因其次子张嗣修也参加了这次会试,按例应该回避,不能参与阅卷。阅卷之事由次辅张四维主持。张四维是万历三年(1575年)由张居正引见入阁的,不过张四维这个次辅说到底还是一个陪衬。张四维入阁时,太后以万历皇帝的名义下旨,曰:“张四维升任礼部尚书兼

  • 王安石最美的一首诗,看似是写梅花,其实写的是做人的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王安石最好的禅诗,二年级古诗梅花宋王安石,梅花王安石意思

    王安石一生最主要的是政治功绩,但他也是一位文采飞扬的大文豪,“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些都是王安石留给世人的经典诗句。王安石退居钟山期间心灰意冷,这时他看到了墙角的梅花,创作了一首短小精悍,却意蕴深远的诗。《梅花》宋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