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四君子之首的信陵君,为何惨遭罢黜,最终死于酒色?

战国四君子之首的信陵君,为何惨遭罢黜,最终死于酒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843 更新时间:2024/3/1 11:09:25

战国时期有四位名满天下的贵族封君,他们礼贤下士、广纳人才,皆是当时名满天下的风云人物,后世将这四人称为战国四君子。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便是四君子之首。

信陵君魏无忌待人宽厚、谦恭有礼,从不因自己身份高贵而轻视他人,因此士人都愿意投入他门下。因为魏无忌在魏国,其余诸国都不敢侵犯魏国,其声威可见一斑!

可就是这么一位名声显赫的信陵君,晚年的下场却极为凄惨,不仅被魏罢黜官职,最终更是死于酒色之中。这其中究竟有什么缘故呢?

展现锋芒惹出猜忌

魏无忌和当时魏国的国君魏安釐王是兄弟,不过却不是一个母亲。

[var1]

魏安釐王剧照

有这么一天,闲来无事的兄弟二人一起下棋。正下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有人仓皇来报:“大王大王,不好了,赵国入侵边地了!”听得此事,魏王哪里还顾得上下棋,急忙起身要召集文武百官商讨对策;一旁的魏无忌却风轻云淡道:“老哥,不慌!赵王不是来入侵我们,他就是闲着没事打猎呢。来来来,咱们接着下。”魏王也只好稳住心神,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下棋,其实心里早就七上八下了。

[var1]

没过多长时间,又有人来报:“大王大王,赵王是来玩呢,不是攻打我们魏国。”这一下魏王好奇心可就上来了,忙问:“老弟,这事儿你咋知道的?”魏无忌将其中缘由这么一说,魏王可就坐不住了。

原来赵王身边有魏无忌的手下,赵王的一举一动都瞒不过他。老李估计魏王心里是这样想的:你小子这么牛掰,赵王身边都有你的人,寡人身边是不是也有呢?嘶,细思极恐啊!因此,魏王便对魏无忌生出了忌惮。

违抗君命盗符杀将

后来,秦国发兵攻打赵国;嗯,秦国就是这么不讲道理,说打你就打你,理由都懒得找。赵国呢,虽然说实力也不算很弱,可到底干不过秦国,都被人打到首都了。赵国便派使者向邻居魏国求援。

魏王本来人都派出去了,可秦王给了他一句话:“赵国就快被我弄死了,你小子要是敢救他,等我空出手来看我怎么收拾你!”魏王此人,胆子不大,消息一到立马听话,连忙让已经在半路的军队原地待命。

[var1]

平原君赵胜剧照

这么一来,赵国急了:大哥你再不来我就嗝屁了!赵国的平原君赵胜连忙派人求到了小舅子信陵君头上。没错,四君子里的信陵君和平原君是姐夫和大舅哥的关系。信陵君一琢磨,我魏无忌做事素来仁义当先,绝不能见死不救!

可问题是救人需有兵,调兵需兵符,没有兵马一个人直接去莽那纯粹是死路一条啊!魏无忌的宾客候赢给他出了个主意,魏王的宠妃如姬曾受魏无忌的恩惠,便让如姬替他把兵符偷了出来,这就是著名的“信陵窃符”。当魏无忌拿着兵符赶到军中,统兵的大将晋鄙却对他产生了怀疑并拒绝交出兵权;无奈之下,魏无忌便命手下朱亥把晋鄙给弄死了。

[var1]

《虎符传奇》如姬剧照

结果,魏无忌在邯郸城被破之前顺利赶到,挽救了危在旦夕的赵国。赵国得救了,魏无忌的好名声也有了,可魏王却气的半死。你要我的女人给你偷我的兵符,还杀了我的大将,用我的大军去成全你的好名声,真真是气煞我也!

功高盖主又遭反间

干了这档子事儿,魏无忌心里也清楚,魏国是绝对回不去了。所幸的是,赵王知恩图报,给了他一块封地——鄙邑。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秦国又出来欺负小朋友了,这次却是魏国遭了殃。没办法,生气归生气,魏王还是不得不请便宜弟弟回国救援。

回到魏国后,魏王将全国兵马交给魏无忌,让他成为抵抗秦军的最高统帅。听到这个消息后,其余诸国也纷纷派兵帮忙,使魏无忌成为各国联军的最高指挥者。各国都被秦国欺负过,这一回可真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var1]

信陵君魏无忌剧照

人少毕竟比不得人多,强如秦国这一会也被逼的不得不逃回函谷关。嚯!信陵君成功打了秦国的屁屁!此事一经传扬,魏无忌的声望顿时达到了顶峰。

话说这边秦国为了对付魏无忌,使出了歪招——离间计。秦国派遣到魏国的间谍不遗余力地在魏王面前诽谤魏无忌。时间久了,魏王也对魏无忌产生了怀疑。依老李看,离间计之所以生效,最主要的还是因为魏无忌的的确确对魏王的王位产生了威胁。

果不其然,魏王最后还是夺了魏无忌的兵权,将他罢黜。离开朝政的魏无忌因此郁郁不得志,只能靠整日饮酒作乐缓解内心深处的无奈与痛苦。不良的生活方式,加之心情郁结、愁绪难解,魏无忌不久就在酒色中死去。

老李认为魏无忌的结局可以说是一种必然,对坐在王位上的魏王而言,魏无忌那名震天下的声势和举世无双的威望始终是高高悬在自己头顶的一把利剑。任谁是魏王也不能完全信任魏无忌。

再者,魏无忌的不幸与他的性格有脱不了的干系。既然没有谋反的心思,就应该学会收敛。棋局上的那番话以及对赵国的救援都是魏王后来下决心罢黜他的因素。当然,魏无忌若是真如老李所说那般,或许,他便不是那位万古流芳信陵君了。

以上皆为老李一家之言,各位对信陵君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留言评论,和大家一同探讨!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老李笑谈古今事!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更多文章

  • 慈禧在弥留之际,留下三个遗愿,至今仍被人唾骂,到底是什么遗愿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慈禧后宫的情史,香港版慈禧,免费观看慈禧电影完整版

    11月14日,早已被软禁的光绪皇帝驾崩,根据记载,死于腹部绞痛,疑似长期服用砒霜所致。11月15日,慈禧在没有太多征兆的情况下,突然离世。光绪的离世,对于清廷来说,并没有太多影像,无非就是再立一个傀儡皇帝,最大问题就是立谁罢了。但是慈禧的离世,对于清廷来说还是比较致命的,毕竟慈禧驾驭这艘破船已经在波

  • 慈禧冬天最喜欢做的2件事:太监吓得腿发抖,宫女恨不得逃出皇宫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闭关锁国,不思进取,自诩为天朝大国的慈禧,却浑然看不见,任你外界如何哀鸿遍野,自己仍淡定自若,每天上百个菜吃着,牛奶浴侍候着,奇珍异宝把玩着,好不乐哉。权利在握,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慈禧的性格不同于一般平常百姓家的老太太,她生性专横,残忍,自己认定的事情谁也不能违背,一言堂的作风,重点是,不思

  • 看完《东周列国·春秋篇》,再看《狂飙》,太上头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追着电视剧《狂飙》的热播,很多人都很喜欢张译和张旻文组成的CP,但他们不知道。 领导班子徐忠、吴刚和赵立冬鲍大志曾经是《东周列国春秋篇》的老CP。[var1]在《东周列国春秋篇》中,鲍大志一个人扮演了两个角色。 其中,先是与妹妹文姜私通的齐国君主齐襄公,最后是刚愎自用的吴国末代君主吴王夫差。[var

  • 古人如何找工作?有关系的找人推荐,没关系的毛遂开始自我推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现在有很多应届毕业生都有很深的经验,那就是找工作太困难了,因为现在的大学生到处都是,竞争很激烈,所以在古代,这些古代人发现工作怎么样?当时受过教育的人并不多,因此找工作可能更容易。毕竟,每个人都没有受过教育,那么他们如何找到工作?[var1]如果他是一个文人,他肯定会在找工作时优先考虑担

  • 慈禧一生对玉器爱不释手,你知道她的玉藕有什么用途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慈禧最喜欢的三样玉器,慈禧墓中的玉藕尺寸,慈禧玉藕是谁送的

    慈禧掌权四十多年,生活极尽奢靡,以各种手段获得了无数稀世珍宝。名气比较大的有夜明珠、翡翠西瓜、翡翠白菜、白玉莲藕等,这些皆是价值连城。可能大家都知道,慈禧一生对玉器情有独钟。但无论是用来收藏还是把玩,最终都随慈禧进入定东陵地宫。二十年后,军阀孙殿英让这些宝物重见天日。据李莲英的笔记记载,随葬慈禧的宝

  • 徐志摩婚礼结束后,梁启超写下一封信提醒林徽因:别忘记这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徐志摩完全没有机会了。首先,林徽因的母亲本来就饱受丈夫移爱的痛苦,目睹这一切的林徽因从道德层面上很难接受自己破坏别人家庭的事,她不像徐志摩那么浪漫,相反,理智也是林徽因的一大特点。其次,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相恋,既有父辈的促成,也有他们自己志趣相投的成分。1924年7月,两人和梁思成的清华同窗好友陈

  • 从管仲到范仲淹,化腐朽为神奇的治国之策让人拍案叫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范仲淹最终下场,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最著名古诗10首

    管仲智取天下01在中国古代,粮食的产量都比较低,一个国家基本上只够自己吃。管仲明白民以食为天,当时把握住粮食的命脉,就相当于把握住天下。所以一直以来都让百姓大力种粮。[var1]齐桓公有个爱吃的毛病,大家都知道。齐桓公想要统一天下,可一个楚国就很强大了,齐桓公很头疼。当时周围的几个诸侯国中只有楚国有

  • 孟子说500年必有圣人出,准不?如何看待2000年左右的时代节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孟子的七个预言,五百年必有圣人出典故,孔子认为500年必有王者兴盛对吗

    ,或者是一个规律性的现象——500年必有圣人出。孟子说:由尧舜到商汤,500多年;由商汤到文王,500多年;由文王到孔子,500多年。孟子的判断截止到孟子所处的时代,历史上基本上没有什么争议。回顾中国甚至是世界历史,孟子的判断也基本上是成立的。江山代有才人出,何况500年的历史长度!人类文明的每50

  • 成吉思汗为何如此痛恨此国?临终遗言:继位者一定要将其消灭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吉思汗时期为什么不攻打中原,成吉思汗继位背景音乐,成吉思汗的意思

    成吉思汗的征服事业,也并非一帆风顺,在此期间遇到过几次挫折,而有一个小国更是让他愤恨不已,临终前留下了继位者一定要将其消灭的遗言,这个国家就是西夏。成吉思汗为何非要将此国灭族呢?西夏是宋辽时期西北地区的政权,虽然国家很小,但是让人吃惊的是它依然延续了将近两百年,并未曾被宋朝、金朝、辽朝所消灭,这和它

  • 张居正儿子文才平平,考官有意奉承拟为第四,张居正:直接定榜眼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这一年五月,会试已毕,阅卷工作也顺利完成。当时的首辅张居正,因其次子张嗣修也参加了这次会试,按例应该回避,不能参与阅卷。阅卷之事由次辅张四维主持。张四维是万历三年(1575年)由张居正引见入阁的,不过张四维这个次辅说到底还是一个陪衬。张四维入阁时,太后以万历皇帝的名义下旨,曰:“张四维升任礼部尚书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