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传世的唯一书法真迹?就俩字,有人说如见曹操本人,真能扯

曹操传世的唯一书法真迹?就俩字,有人说如见曹操本人,真能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465 更新时间:2023/12/14 2:55:26

“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这是《三国志》对曹操的评价,曹孟德文武以全,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大诗人。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河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的《观沧海》,他一生南征北战却又笃好文学,读书手不释卷,持节秉槊驱驰于戎马间,犹不忘吟咏,情之所至,辄为激楚之音,所谓沉雄竣爽,时露霸气者足也!

《三国演义》第48回《宴长江曹操赋诗锁战船北军用武》,平定北方后,曹孟德亲率83万大军,直抵长江北岸,欲扫灭孙刘联军,一统天下。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曹操下令晚上在船上摆酒设乐,酒酣,横槊船头,慷慨而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钟嵘《词品》评曹诗曰:”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宋敖陶孙说:“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确实,读曹操的诗,如见一幽燕老将,一世之雄。但要说就凭两个据说是曹操手书真迹的字就能“想见其人”,那是胡扯。

衮雪!

就俩字儿,就“如见其人矣”,还“魏武精神”,余秋雨《笔墨历史》中批他说:“在我看来,这种美言,牵强附会。曹操不会在山水间沉迷太久,更不会产生这种有关狮子和浪花的幼稚抒情。”

余老师批别人挺靠谱,自个儿矫情起来不太靠谱——“大丈夫做什么都有可能,唯独不会做小文人。曹操写字,立马可待。他在落笔前不会哼哼唧唧,写好后也不会等人鼓掌。转眼已经上马,很快就忘了写过什么。”

你一码字儿的,动不动“小文人”挂嘴边,损谁呢这是?再说了,“大丈夫”写东西就得大大咧咧?写完从不管另人怎么评价?

这不更是胡扯淡嘛!

你再看看余老师怎么鉴定这俩字儿的——“八年前我访问陕西汉中,当地朋友说那里有曹操书法碑刻,要我做一个真伪判定。我连忙赶去,碑刻在栈道的石门之下,仅有两字,为‘衮雪’。字体较近隶书而稍简,比不上钟繇,但也显现一点功力。我看了一下河道和栈道,立刻告诉当地朋友,这大概是真迹。因为把此地风光概括为‘衮雪’,在文学功力上正像是他。而且,处于蜀地,别人伪造他题词的理由不太充分。我觉得这是他于匆匆军旅间的随意笔墨,应景而已。”

这简直就是信口开合了,你看看字儿,再看一眼河道和栈道,就敢“立即告诉当地朋友,这大概是真迹”?!

你这胆儿可真大!

更搞笑的是余老师的理由是——把此地风光概括为“衮雪”,“在文学功力上正像是他”!!!

为啥这就像曹操?为啥就不像李白?为啥就不像诸葛先生?

曹操的书法作品早无存,连疑似拓本也没有,根本就没有可对照的。就以俩字儿的文学解读,来判定是哪位古人的书法真迹,还“立即告诉朋友大概是真迹”,余老师这学问真盖了!

关于“衮雪”这俩字儿的民间故事解读,那就更有“故事会”的范儿了。

据说公元219年,曹操发兵汉中,看到褒谷中水浪激石,如白雪翻滚,便欣然写下“衮雪”两个大字,令人刻于褒河水中的大石上。

相传当时有人问曹操:“您这衮雪为何不写三点水啊?”曹孟德揽须大笑说:“江中之水甚多,何必画蛇添足!”

说得真有道理!民间还有个顺口溜:“狂涛巨浪流石边,‘衮’字旁边不用点。”

咱们国家像这样玩“脱口秀”的民间故事简直多如牛毛,听上去都有鼻子有眼的,就跟现场实录似的。可惜大多不是本人说的,是后人给他编的。

其实“衮雪”这个用法古时不稀奇,杜甫的《登高》,咱们熟悉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早期的版本是“不尽长江衮衮来”。

“衮雪”石刻最早有文字记载,是在南宋时,但并没有说是曹操写的。

清同治十三年(1874),金石学家吴大澂在《石门访碑记》中提及衮雪也认为:“其原刻在江中巨石下,湍流迅急,舟不得近,隐约可辨,相传为汉刻,旁有魏王二小字,想系宋人伪刻。”

吴大澂只说“相传为汉刻”,认为“想系宋人伪刻”,这是做学问的态度,而陪同吴大澂访碑的当地褒城县教谕罗秀书就不同了,在《褒谷古迹辑略》中想方充法愣往曹操头上引。

不但“惟浪中石尖所刻似魏王手笔”,还“今见其书如此,如见其人矣”。真是瞎JB扯!

至于又有一帮货跟上去,“尽透魏晋风骨”、“后人多有模仿、临摹者,却没有人能够书写出曹操那种雄视天下的气势”的猛拍,更是不着调。

这圆润流丽的笔势,哪有一丝孟德“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的气势?

像这种“扬我县威”的写法,在国内多了去了,县志之类的东西你得打很多折,再拦腰砍,才能凑合看。

说穿了,“衮雪”视为曹操真迹,至今不过百来年。

两千年没人提,突然冒一惊人的说法,这就是曹操写的!无凭,无据,就当地教育部门一官员拿嘴这么一说,谁信哪?

“信”的多了!

因为利益相关,当地文化部门把这个弄成了文化标志,商家注册商标,更搞笑的,还有当地文人写论文分析曹操创作这个“衮雪”时的心态的!

虽然有人经过笔法对比,认为写“衮雪”的更可能是宋汉中南郑县令晏袤。但没人理,就是曹操!

多年前,中日文化部门联合搞《三国志大展》,“曹操存世的唯一一件书法作品”就是当时媒体的一个聚焦点。

“衮雪”刻石原在褒斜栈道重要的隘口褒谷口,石门摩崖南约半里的褒河水中一巨石上。1970年修建石门水库时被整块儿凿下来,运到汉中博物馆保存。跟“石门颂”、“石门铭”、“大开通”等13幅摩崖石刻专建一室,名为“石门十三品”。

还有100多方摩崖石刻则永远沉于水下。

曹操的书法所说很好,汉末章草五大家之一,张华《博物志》说:“汉世,安平崔瑗、瑗子寔、弘农张芝、芝弟昶并善草书,而太祖亚之。”

在历代著名书法家中排中等,这已经挺不错了。至于形容曹操书法“金花细落,遍地玲珑,荆玉分辉,瑶若璀粲”,你听得懂这说的什么吗?

古人这么玩文字的太多了,其实就一堆莫名其妙的形容词,啥都没说。

这已经够虚无缥缈的了,无凭无据,愣给“衮雪”挂上曹操的名儿,更无聊透顶。

更多文章

  • 曹操设“摸金校尉”得财无数,曹丕遗诏留“盗墓笔记”胆颤心惊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诸侯联盟讨伐董卓,曹操也“散家财,合义兵”,组了支五千人的军队。从此,赶干越大,越聚人越多。人多了花销就是个大问题,征战天下要钱啊,没钱谁给你卖命干活,曹操本来就有头疼病,一说到钱头更疼。后来不知道谁给他出了个主意:找那些有钱,又没地花的!咱帮他花!一番比较,梁孝王刘武脱颖而出。刘武是刘邦的孙子,汉

  • “敢笑荆轲胆如鼠,好呼南八是男儿”,大唐第一奇男子-南霁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正史包括新旧唐书都把南霁云、雷万春等人放在忠义列传当中记述,虽然文字简短,但同样忠勇大义,褒扬之意跃然纸上,“烈士徇义,见危致命。国有忠臣,亡而复存”(《旧唐书》)。[var1]【胡骑已践中原地 汉帜方张细柳营】南霁云是魏州顿丘人(现河南濮阳清丰县),现在清丰还有“唐将军南霁云”跃马开弓的雕像。南霁

  • 曹操有25个儿子,一般人知道的就这两个半人,两个半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一辈子共有13个妻妾、25个儿子、7个女儿,其中8子早薨。他的长子曹昂,早年战宛城时,为掩护父亲曹操,被乱箭射死,让曹操伤心了很多年。曹丕是老二,曹植是老三,他们三个都是卞氏所生。这么多儿子中以曹冲、曹植最为聪明,“曹冲称象”是个非常有名的神童故事。当时孙权送了头大象给曹操,曹操很想知道这头象有

  • 《大秦赋》嬴政追芈华,一个帝王权衡利弊的决定,却最终毁了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嬴政夫人芈华的下场,大秦赋嬴政追芈华的背景音乐,芈华对嬴政忠心吗

    《大秦赋》终于在万众瞩目下渐渐揭开了他所有神秘的面纱,嬴政的形象也开始慢慢变得伟岸起来,此前一直隐忍不发,被人认为是过于软弱的嬴政,终于展现出秦始皇威望霸气,一扫六合的一面。而回想起来,他的婚姻,尤其是他追求芈华的片段,处处显示出他高超的政治智慧,尽管表现出了儿女私情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对当时复杂环

  • 曹丕问下属“我和你妈同时掉水里你救谁”,被人直接喷他脸上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酒后春风一度甄宓误把曹丕当曹植,曹丕简介,曹丕封孙权为吴王

    曹丕没称帝前,有一天开PARTY请同志们吃饭,一下来了上百人。当然,都是些他认为不久的将来,对创建“皇帝圈”有用的人物。酒席筵上,大家开怀畅饮,胡吃海塞,还就一些不痛不善的社会话题纷纷发表高论,真是一次开心愉乐的聚会。曹丕不知道是吃饱了撑的,还是咋回事,突然给大家出了个问题:“各位,如果君王和父王同

  • “纸上谈兵”的赵括:一位被误解了2000多年的将帅之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谈及这场战争,人们往往惊叹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卒的勇猛,又嘲笑赵括“纸上谈兵”葬送几十万大军的无能。此战之后,山东六国再也无法抵挡秦国的攻势,历史已然成为定局。那么,这千古罪过真的要安在赵括一人头上吗?当然不是,当年那一战,绝非世人想象的那么简单。[var1]赵括剧照韩献“上党”《资治通鉴》载:武安

  • 探访争议中的“诸葛亮出生地”——山西临猗天兴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日前,山西临猗县天兴村成立诸葛亮文化研究会,并举办诸葛亮诞辰1839周年纪念活动,称天兴村是诸葛亮的出生地,村里还保留着诸葛亮出生时的土窑洞,引发争议。引发争议后,不少到访者前往引发争议的“诸葛亮出生地”山西临猗县天兴村探访。该村村口的牌楼上刻有孔明元素的对联,当地村民也积极介绍他们村世世代代流传下

  • 《大秦赋》吕不韦是如何一步步把自己作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大秦赋78集完整版免费在线观看,日本人看大秦赋之后的反应,大秦赋全集完整解说

    吕不韦不管在哪个阶段,都一直秉承赚得盆满铂金为准则,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实质是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权力和更高的地位,尤其是秦异人死后,少年嬴政继位初期,吕不韦一人独断专行所有国家大小事宜,完全不考虑嬴政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嬴政实际上是臣,吕不韦才是君。[var1]秦异人死之前,立嬴政为太子的同时,封吕

  • 一首诗,看透为什么曹操是关羽没法比的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对关羽的忠义评价,关羽曹操感动的片段,关羽怎么被曹操抓住的

    《三国演义》开篇: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亡后,楚汉相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这是一个英雄倍出的时代。所谓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自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第一个给曹操作传的史学家陈寿

  • “齐纨鲁缟”:面对齐国的货币冲击,鲁国应如何应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齐国和鲁国的关系,鲁国vs齐国,春秋齐国用丝绸收复鲁国的成语

    齐纨鲁缟是春秋时期齐国为了征服路过而采取的一种经济上的侵略,在春秋时期,小农经济具有很大的脆弱性,粮食的存量是一个国家采取各种行动最为重要的基础物资。因而齐王下令让大臣们无论上朝还是日常生活都要穿丝制衣服,期望更是自身带领宫内嫔妃一起穿上了丝绸,但同时却禁止国内种植桑树。 这就造成了国内丝价猛涨。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