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这个人极具雄才大略,不但英勇善战,而且会管理自己的团队

清朝这个人极具雄才大略,不但英勇善战,而且会管理自己的团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813 更新时间:2023/12/30 0:45:23

天命六年(1621年),迁都辽阳。天命七年,夺取广宁、义州、锦州等四十多个城堡。天命十年,迁都沈阳。天命十一年,就在努尔哈赤洋洋得意攻打宁远的时候,碰到了一个大茬――袁崇焕。努尔哈赤一直认为区区一个小小的宁远城堡就是手到擒来的事,可他碰到的袁崇焕偏偏是个犟脾气。袁崇焕面对牛逼哄哄的努尔哈赤的劝降书,临危不惧,及时召开中层干部大会,对他们说,没事,老子有葡萄牙的大炮,谁来就灭谁!并且当面写下血书,要与宁远共存亡。

努尔哈赤从正月二十三日开始进攻连攻5日,均被袁崇焕用大炮炸了个稀里哗啦,自己也受了重伤。无奈之下只好宣布退回沈阳。退回沈阳后,努尔哈赤郁闷至极。而那袁崇焕也是狂的没法治,写了封信派了个喇嘛刺激他一下,说他:“你这老家伙很牛,天天横行天下,但到头来不还是败了俺手里,并且败了还不止一次!”(老将横行天下久矣!今日败于小子,岂其数耶!)面对袁崇焕的冷嘲热讽,努尔哈赤却又无可奈何,心中怒火无处发泄,伤口也逐渐恶化,天命十一年八月十一日终于在愤懑中郁郁而死。

好了,努尔哈赤是死了,咱来给他做一下总结吧。政治上招贤纳士,厚待功臣,言必行、行必果、议既定、定即行。对待属下以“抚”为主,就是算犯了错,也看在功劳的面子上轻轻责罚一下便是。总体是奖大于罚,这样一来,所有的人都死心塌地的跟着他打江山。最出名的莫过于费英东额亦都、何和里、扈尔汉、安费扬古等五大臣。军事上注重军事革新,重视侦查、临机善断,收缴明朝的火器后,自己也率领众将对其进行研究加以改良。制度上创建八旗制度,让各旗主分别掌管军事、行政、生产、司法、宗族等职能,把自不同地区、凝聚力涣散的女真各部民整合为一组织纪律性很强的社会整体。文化上努尔哈赤在蒙文的基础上研发了满文并在其队伍中强推。上述来看,努尔哈赤极具雄才大略,不但英勇善战,而且会管理自己的团队,他的出现改变了整个亚洲的格局,也为大清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更多文章

  • 清朝格格最可怜,大多不能生育,子女全是小妾所生,原因一言难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事实上,古代的公主最为可怜,大部分都是为了政治联姻,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被家族安排嫁人。在公主的成长时光中,父爱也是缺失的,一方面是因为皇帝政务繁忙,另外一方面,皇帝的子女太多,根本无暇顾及。但最可怜的还是清朝的格格,清朝皇室为了彰显自己的高贵,在康熙皇帝以后,就很少出现和亲的公主,当公主到了适婚

  • 乾隆派和珅去赈灾,和珅却下令往粥里掺沙子,谁知灾情迅速被控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文/史说新故事在古代只要一遇到自然灾害农民就连饭都吃不上了,小农经济存在脆弱性,而作为天下之主的皇帝在此时就必须展示他的风范,而且在这个时候不能犯错,正是获得民心的好时机。一到闹饥荒朝廷就得赈济救灾,只有保证了老百姓的饥饱朝廷才能顺风顺水,否则朝廷对百姓不管不顾就会闹事,所以朝廷这个时候特别注重自身

  • 清朝官员在上朝时,为什么会有“宁可挨饿,也不吃饱”的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实际上大部分官员根本就没资格进殿。而且在上朝的时候天一般都还没亮,一般是在卯时开始朝会。所谓点卯就是卯时开始点名,卯时就是凌晨五点到七点,五点的时候大部分时间天还黑着呢。大臣们一般在4点就要洗漱准备上朝,距离皇城远的官员有时候3点就要赶着去朝会。实际上起早贪黑的赶路仅仅是是刚刚开始,到了紫禁城并不能

  • 清朝官员为何饿着肚子上朝?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你别小看立规矩,清朝皇帝对于明朝是怎么亡的,琢磨的透着呢!咱们现在说是集权,实际上就是都听我的话。怎么让手底下人都听话?除了不听话就打就杀,最重要的还是立规矩。比如上朝,就是规矩。上朝就像现在的公司开例会,甭管有事没事儿,周一的例会不能缺。各部门该总结总结,该计划计划。有事大家一起讨论,没事就听领导

  • 清朝一皇帝没有出现在皇帝表上,龙袍在身,葬在乱坟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清朝一皇帝没有出现在皇帝表上,龙袍在身,葬在乱坟岗!在古代喜事丧事都是十分重视的,尤其是对于皇帝来说,不管是哪个朝代的皇帝都有自己的陵墓,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金银财宝陪着自己下葬。。但是古代上,就有这样一个皇帝有例外,这个皇帝就是成宗义皇帝。成宗义皇帝其实并不是一个真正的

  • 清朝皇帝后宫三千,为啥儿子越来越少,真不是电视剧中的演的那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历任皇帝的后宫,十三岁女孩进入清朝后宫,清朝后宫女子脖子上的白布

    清朝初期的皇帝,儿子倒是挺多的,但有个怪事,康熙前10个儿子,有8个早夭;雍正10个儿子,去世了7个;乾隆17个儿子,去世了13个。看来投胎投到皇帝家是个身手,然则能活上去还真不随便。皇帝儿子少,启事首要有这3点:远亲婚姻满族的等第轨制战争易近族不雅不雅念异常强,这就决定了满汉不存在通婚的可以或许,

  • 高氏逝世后画像与富察皇后一样挂入寝殿,她如何能得到乾隆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电视剧《延禧攻略》还没有播出很多观众就知道了,剧中高贵妃性格要强好胜,骄纵跋扈,才貌双全善昆曲,不仅博得皇上欢心,更颇为太后宠溺,在后宫一时风头无两。而历史上的慧贤皇贵妃高氏为人温柔和善,她与皇后富察氏是“同心益友”,也“佐助中宫”。她与爱好文学的丈夫乾隆皇帝也很有共同话题,他评价高氏“尤耽文翰”,

  • 和珅为何能成为乾隆的第一宠臣?原因有5点,还有一个小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和珅如果随乾隆去了也是一代名臣,和珅为什么能得到乾隆的宠信,和珅为什么独得乾隆恩宠

    按照真实情况来讲的话,乾隆作为一国之主,肯定在朝廷上上下下都有自己的眼线,所以说乾隆肯定知道和珅受贿贪污的事情,那么为何明明知道他贪污,为何还那么宠信他呢?其实和珅也是很有才能和背景的。一、根据史料记载,和珅虽然早年间就丧母,可是他的曾祖父可是钮枯禄氏,是个开国功臣,他的外祖父也是一个镇武将军,到了

  • 清朝最惨烈的一场战斗,三万对八千,自己全军覆没而对方只死五个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在清朝晚期时节发生了一场最为惨烈的战斗——八里桥战役。战争开始的时候清军的人数是有3万多精良战士们参战,其中还包含1万多名配备精良的骑兵,而对方的英法联军仅有8000多名敌人来打这场战役。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一场人数有着较大优势的战役却以清政府全军覆没而告终。反观英法联军在战争结束过后仅以死了五名人

  • 清朝科举入仕的难度有多大?一层一层克扣,怪不得范进会疯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范进个人简历,范进荀玫,范进的岳父大结局

    这就要说一下清朝时期的社会现象了。就说说范进考中的这个第七名代表着什么吧。虽说总有人把高考称为现代的科举,但其实这二者是不可相提并论的,在古代科举对人生活的影响更加的大。首先就是阶级完全的改变。在清朝考中举人之后会有一系列的特权,衣服可以用皮毛、锦绣等装饰,而平民百姓无论多有权势都是不允许的。再有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