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铠甲给人以刀枪不入之感,但是看似简陋不堪的棉甲的防护力度更佳。明朝乃是火器发展的鼎盛时期,不仅有诸多大将致力于普及火器,还出现了专门的研发人员。在《武备志》中光记载的火箭种类就多达几十种,更不用说其他火器。明朝时火铳及火炮的应用最为广泛,有三眼铳和四眼铳,它们可以连续释放多次,火力密集。对于骑兵而言,这种打击是致命的,而清军最大的优势便是骑兵。他们行动迅速,马上作战,几乎无往而不利。应对火铳,金属铠甲不仅因厚重影响行动,还易被火器穿透,可是棉甲则不然。
其次天气原因。
谁都知道,满清入关之前都是在北方苦寒之地作战。相比明军的进攻,寒冷同样是很大敌人。
在之前的作战中,满清冻死冻伤的军人,并不亚于作战的伤亡。
而棉甲本质也是一件棉衣,具有相当好的保暖能力,适合北方的天气。
再者优势是造价低廉,棉花要比铁更容易获得,八旗军所处的东北地区是国内重要的棉花产地,因此八旗军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棉花供给。而钢铁的制造成本比较高,制作过程也比较复杂,远不如棉甲更加的经济实用。棉甲的制作成本低,意味着八旗军队可以装备更多的棉甲,棉甲的质量也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早期八旗军队的棉甲重量往往在20斤以上,防备刀剑的能力也丝毫不亚于钢铁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