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原创在战国的那群雄主之中,谁一直都在扮演着列国的“武林盟主”?

原创在战国的那群雄主之中,谁一直都在扮演着列国的“武林盟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474 更新时间:2024/2/4 5:26:19

其实,你知道吗,在我们历史上的战国时期,也曾有过一位这样扮演过“武林盟主”的雄主。

[var1]

他为人任侠,雄才大略,常常以抑强扶弱为己任,颇有侠士之风,受到诸国尊崇,俨然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武林盟主”。同时,他也如同古代侠士一般,过于看重儿女私情,最后在立储问题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不仅他的两个儿子兵戎相见,而且他本人也在这场动乱之中去世,后人因此将其称之为“侠王”。

你猜到这位“侠王”是谁了吗?

答案就是赵武灵王赵雍

[var1]

赵武灵王赵雍,即位于公元前326年,他的父亲是那位叱咤风云、英雄盖世的赵肃侯,曾带领赵国与老牌强国魏国、新兴强国秦、楚、齐等国连年恶战而不落下风。上述诸国的君王得知赵肃侯去世的消息后,组成了五国联军(魏、秦、楚、齐、燕),打着为赵肃侯吊唁的旗号,兵临赵国。这个时候,赵武灵王刚刚十五岁。

一时之间,赵国上下笼罩在亡国的阴云之中,年轻的赵武灵王在老臣肥义的协助下,迅速调集了赵军主力前往边境与各国大军对峙,摆出了攻击势态,做好了鱼死网破的准备。随后,在肥义的授意下,赵武灵王遣使联合韩国、宋国、越国、楼烦在联军的身后搞起了小动作。

不久,楚国迫于越国的压力、燕国迫于楼烦的压力纷纷撤军,只留下了吊唁赵肃侯的使者,而秦、魏、齐三国只能放弃了趁火打劫赵国的想法,参加完赵肃侯的葬礼后便将大军撤离,赵国因此转危为安。

[var1]

刚刚即位的赵武灵王并没有具有一颗侠义之心,他只想效仿父亲一般,率领赵军南征北战,使得赵国国威远扬。可是,此时的秦、齐、楚等国依然是今非昔比,公元前318年,三晋联军在修鱼之战中被秦军重创,当时双方损失的兵力将近二十万,战场之上可谓是“流血漂橹”,作为联军主力,精锐尽出的赵军在此战之中无疑是遭到重创。

赵武灵王得知战果之后,看到曾经那个被天下所不齿的弱秦,如今在义渠寇边之时,竟然还能够血战三晋而不落下风,这不禁让赵武灵王痛定思痛。于是乎,赵武灵王主动放弃“王”的称号,重新称“君”,时刻警醒着自己,随后,赵武灵王便开始了那场“胡服骑射”。

此时秦有秦惠文王、张仪君臣,楚有楚怀王、屈原君臣,齐有齐宣王匡章君臣,三国皆为当世一流强国,赵武灵王为了抗衡三国便在其余诸国之中扮演起了“武林盟主”的形象。

[var1]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了子之之乱,燕太子平与燕相子之相互攻伐,而后,齐国打着帮助燕太子平的旗号出兵干涉燕国内政,使得燕王哙自缢、燕相子之被杀、燕太子平死于乱军之中,齐军占领了燕国全境。

赵武灵王为了抗衡齐国,拉拢燕国,主动接回了质韩的燕国公子职,与齐国针锋相对。但是由于当时的赵国刚刚经历了“胡服骑射”,国力尚在虚弱期,无法与齐国硬碰硬,于是便让公子职前往秦国,向外祖父秦惠文王哭诉,请求秦惠文王出兵燕国,驱逐齐军。秦惠文王看到自己的外孙来向自己求援,心中自是不忍,加上秦惠文王也不愿看到齐国吞并燕国,从而实力大增,于是便调集大军,借道赵国,进入了燕国境内。与此同时,赵武灵王派遣精兵护卫公子职回国继位。不久,齐军败退,在秦赵两国的保护下,公子职登基即位,是为燕昭襄王。

无独有偶,战国历史上另一位赫赫有名的“昭襄王”也是赵武灵王所立。

公元前306年,秦武王嬴荡在周王畿扛鼎,绝膑而亡,因其膝下无子,秦宣太后与惠文后分别支持秦惠文王的一个儿子登基,秦国陷入内乱之中。就在这个时候,赵武灵王派人从燕国接回了早年质燕的秦国公子稷,随后派兵趁秦国内乱之时,连续攻占了秦国北境数座要塞,威逼秦国。

此时秦宣太后一系在秦国内乱之中获胜,赵武灵王遣使要求秦宣太后立她的长子,也就是公子稷为王。秦宣太后迫于赵国压力,只能答应了赵武灵王的要求,随后,公子稷被礼送回国,继位为王,是为秦昭襄王。

赵武灵王的所作所为,在保证了赵国利益的同时,充分展现了侠士之风,可是,也因他身上的侠士之风,使得他晚年在长子赵章与次子赵何斗争之中屡屡犯错,最后酿成了自己被活活饿死在沙丘宫中的惨剧,实在是可悲,可叹呐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操那么聪明,诸葛亮草船借箭时为何不放火箭?原来有这么多忌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原因一:造价太高,不划算。影视剧里,在箭头处裹上易燃物,点燃,然后发射出去就是火箭。其实这个就简单化了,历史上真正的火箭制作工艺非常复杂,涉及到的材料主要有硫磺、火油等,这些东西来源不易,价格昂贵,一般只有在攻城略地中遇到攻坚或者防守危急情况时才会使用,如郝昭守陈仓时,曾经用少量火箭射杀登云梯的蜀汉

  • 东汉末日:曹操屯田固本强基,吕布多变进袭徐州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最忌杨奉,既得除去,很是喜慰,于是上表荀彧为侍中尚书令;荀彧之子荀修为军师,郭嘉为司空祭酒。两荀皆颍川名士,智略俱优。郭嘉,字奉孝,也是颍川人氏,少有远图,往投袁绍幕下,及见袁绍多谋少决,乃离开袁绍还乡。曹操令荀彧访求才俊;荀彧即荐郭嘉才能,召与曹操对话,相见恨晚,曹操谓郭嘉必佐成大业,郭嘉亦谓

  • 关羽的谥号“壮缪侯”究竟是美谥还是恶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关羽的称号二十六字,现今关羽后人,关羽死后曹操反应

    关羽死后四十年都未曾有过谥号,仿佛众人都把他遗忘了,直至蜀汉景耀三年(260年)九月,刘禅才追谥关羽为“壮缪侯”。而这个谥号历来也备受争议,有人认为是美谥,也有人认为是恶谥号,我们一起来看看双方的理由。持恶谥看法的人是从字面意思上理解的。所谓壮:威德刚武曰壮;赫围克服曰壮;死于原野曰壮;胜敌克乱曰壮

  • 三国演义中,曹魏五子良将有三人惨死,膝盖中箭而亡的张郃排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TOP、5乐进乐进是曹操招贤时最早投靠的武将,可惜在作品中整体表现并不出色,常与另一魏将李典共同登场,曾与吕布部将臧霸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有一次曹操称其部下四名将领“勇不可当,虽岑彭、马武不及也”,当中包括乐进。赤壁之战前夕,曹操任命乐进为“马步左军”主帅,以青旗为旗号,后来与李典一同充当副将协

  • 假如你出生在三国,下面兵器7选1,你会选哪件作为自己的兵器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是乱世,却又是个让很多人向往的乱世,只因为,那里有英雄。假如你出生在三国,下面兵器7选1,你会选哪个作为自己的兵器?7、七宝刀七宝刀,刀长一尺二寸七分,其上嵌饰七色宝石,光华夺目。此刀极其锋利,有切金断玉之能。七宝刀就放在案头,刀已出鞘,灯火映照下刀身上流转的光芒使一旁黄金打造的刀鞘也黯然失色。

  • 三国第一搅屎棍,没理想没抱负,却能左右风云,深受曹操佩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提到贾诩,好多人都知道这是曹操身边的谋士之一,挺有名气但是并不像郭嘉、司马懿那么出名,但是贾诩的计策几乎都奏效,他生于乱世间,也在左右着乱世。董卓的暴政被推翻后,董卓的部下被当做同党处理,董卓当时的手下李催、郭汜都变成了朝廷通缉的要犯,这兄弟俩恨不得亡命天涯,想各自跑路。这时候贾诩给他们出了个计策,

  • 三国演义里,他聪明绝顶却被曹操杀害,只因其犯的错不可饶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恃才放旷的才子,其死因是很多因素集成的结果。作者在描写曹操下令斩杀杨修之后,用倒叙手法、洗练文字,把其中的桩桩件件说得很是明白。应该看到,无论“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还是“一合酥”与“一人一口酥”,都远远不足以引发杨修的杀身之祸——曹操毕竟是有着较高段位的封建时代大政治家,这种

  • 若郭嘉未死,曹操是否一统三国,答案其实很明显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曹操阵营原本是谋士和猛将如云,却还是在赤壁之战中败给了刘备和孙权联盟。有许多人认为是天意如此,大汉气数已尽,谁也没有办法改变罢了,我不这么认为,实际上赤壁之战无非就是翻版的官渡之战,同样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并没有那么可怕。只是我觉得,在这场战役中因为郭嘉已经死去了,曹操身边可以真正意义上靠得

  • 三国中身体异于常人的3位牛人,司马懿狼顾,刘备长臂,他最奇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漫谈三国/文喜欢历史的朋友,都会发现,东汉末年的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这段时期不仅诞生的很多英雄盖世的武将,也有很多堪比张良管仲乐毅的谋臣!所以很多人都对三国有着特殊的喜爱!然而今天暂且不谈发生在三国中传奇事件,只谈谈三国中那些长相与众不同的人!都有谁呢?我们一起来盘点下!01司马懿司马懿,司

  • 三国最聪明的谋士,非郭嘉,如果曹操能听他的话,早就统一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称不上三国最聪明的人,小范围的胜利并不能解决蜀国难进难处的困境,六出祁山北伐也未曾取得瞩目的成就,只有诸如木牛流马、孔明灯等的一些小发明可令时人震惊一番,就连毛主席也曾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远征他国还分散兵力,并且一分就是三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