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诛他三族却漏了一个,百年后其后人夺走司马王朝

司马懿诛他三族却漏了一个,百年后其后人夺走司马王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970 更新时间:2024/1/24 11:26:35

桓范于建安末年入丞相府。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为羽林左监,因为有才学,与王象等共撰《皇览》。明帝时任中领军、尚书,后迁征虏将军、东中郎将,使持节都督青、徐诸军事。任内与徐州刺史郑歧有房屋纠纷,桓范意图用使持节的职权斩杀郑歧,被郑歧上奏告发而免官。后迁任兖州刺史又不得意。随后要迁任冀州牧,但桓范因为当时的镇北将军吕昭比他迟出仕,而他的职官却比自己高,桓范于是称病不上任。

在高平陵之变中,曹爽军师、大司农桓范又是一个关键性人物。当时,他冒死逃离都城洛阳,来到高平陵给曹爽献计,让他挟持魏少帝曹芳许昌去。结果被曹爽拒绝了。曹爽决定向司马懿投降,交出权力被软禁了,后来曹爽他们被安上了造反罪名,直接诛灭三族。

曹氏宗亲本来就人才凋零,经此役被司马懿杀得差不多了,余下的都不足以对司马懿再产生威胁,并且支持曹氏的势力也被司马氏以各种方式除去,或夺兵权、或免职、或杀之。司马氏以为后代篡魏扫清了道路,却不曾想到在诛杀桓范一族时,漏掉了桓范的小儿子桓楷,所以桓楷最后隐姓埋名才得以生存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桓氏家族开始逐渐发达起来,以至于手掌朝廷大权,如曹操一般“挟天子以令诸侯”。等司马懿去世之后,桓氏经过几代繁衍,也慢慢的出现在众人面前。像桓范的玄孙桓温,三次北伐是王导“克复神州”口号的付诸实践,恢复了部分失地,打击了氐族、羌族、鲜卑族的统治者残暴统治,并以实际行动支持了北方各族人民的反压迫斗争,这些是符合当时中原人民愿望的。后来直接罢黜了司马奕这个皇帝,而桓温的儿子更牛,直接逼着晋安帝禅位,自己登上皇位,建立了桓楚政权。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年曹操掌握实权不称帝,后来儿子曹丕则当了皇帝;司马懿有实权也没有称帝,还是后代做了皇帝。而当年司马懿杀死了桓范,却没想到又被桓范后人夺了江山,如果他地下有知,不知道他是否会后悔?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晚年武则天:权力是欲望的催化剂,吞噬了多少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700年,洛阳城突然传来了一个消息,皇帝要“选美”了,在漫长的皇权时代,这样的事情经常上演,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的。但这次的消息很特别,因为这次是要选男人,在位的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这已经是女皇统治这个国家的第十个年头了。大唐风气豪放,妇女地位比较高,有钱有地位的女性,养个面首什么的,也

  • 史上最厉害的寡妇:项少龙为了她不肯穿越,秦始皇为了她破例下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寻秦记》里面的琴清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女子,知书达理,刚拜堂成亲的晚上丈夫就被叫走去打仗,可惜最后死了,所以她就成了寡妇。从现代穿越回去的项少龙因为和她两情相悦,到后来即使能够回到现代,也为了她放弃了这个机会,于是才有了后来的“焚书坑儒”和项羽的出世。虽然《寻秦记》内容不全为实,但真正历史上却有着琴清

  • 李白和杜甫都写了王昭君,“诗仙”和“诗圣”谁写得更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究其原因,诗人们为什么总是“钟情”于王昭君,无外乎3点理由,一是昭君是一个大美人,没有哪个诗人天生就喜欢写丑女的。二是昭君“怀貌不遇”,在诗人看来,等同于他们的“怀才不遇”。三是昭君出塞,使边塞“鸣镝无声五十年”,她是和平的天使,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么李白和杜甫谁写得更好呢?先看看杜甫的《咏怀古迹

  • 曹爽刚死,司马懿得一块玄石,上刻四字,司马懿大惊:司马氏危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此时的天下仍然是曹氏的,司马懿心里明白:曹氏后人,早晚有一天,会有人站出来复仇。现在摆在司马懿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取代曹魏,自己坐天下。而此时的司马懿其实也已具备取代曹魏的实力,一方面曹氏子嗣凋零,后继无人,而司马懿有九个儿子,个个精壮成才、生龙活虎,司马师成为卫将军,是军界新贵,司马昭成为安西将

  • 武则天嫁给李治生四子二女,6个孩子有何结局?只有一人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为何要嫁给李治,武则天是怎么怀上李治的,武则天嫁给李治的时候多少岁

    初唐诗人宋之问就认为武则天在位期间施行的一些措施,比如奖励农桑、首创“殿试”等,对唐朝各方面发展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而北宋谏臣鲁宗道则认为武则天是危害大唐社稷的罪人,不仅篡夺大唐江山,任用来俊臣、周兴等酷吏搞得朝廷人心惶惶,还荒淫无道,豢养了不少面首。当然,双方是站在各自的立场上评价武则天,各有各的

  • 100人从匈奴几千铁骑旁边安然无事?也只有他能做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李广在上郡做太守的时候,有一次,他带着一百来人出城,没想到,竟然遇上了匈奴的兵马。李广大致看了一下,少说也有几千人。乖乖,匈奴兵本来就强悍,跟汉人打仗常常能够以一抵十,现在好了,多出自己几十倍的兵力,这不是死定了?就在李广手下的将士们都以为必死无疑的时候,李广命令他的部下,不要慌,我们距离匈奴部队也

  • 1300年前的国家一级文物,中国最早的唐代帽子,差点被武则天损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顶级的文物,唐朝文物特征有哪些,唐朝的强大代表文物

    导语:随着近年来关于文物的综艺节目的热播,很多观众对博物馆那些国宝了浓厚的兴趣,因为每一件文物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即使它们不会说话,但是它们确是历史最好的见证者,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件国家一级文物的故事。三梁进德冠的简介这件文物的名字叫做三梁进德冠,它被称为最早的唐朝帽子。从整体看来,这件文物和现在的鸭舌

  • 是什么让三十年都不立后的孙权有了想法,皇后又是怎样的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权的重要事迹是什么,孙权与二乔完整版,孙权吴象

    19岁时继承了其兄孙策之位,招揽了大量贤才。诸葛亮出使东吴,智激孙权,最终孙权同意了在赤壁与曹操作战。平生最喜周瑜又是大孝之人,惟周瑜和吴国太命是从,结果妹妹孙仁假戏做真嫁给了刘备。刘备入蜀后,孙权接回妹妹,并夺荆州(属刘备)、斩关羽,招致刘备东征。孙权派书生陆逊为大都督,督军大破刘备。曹丕称帝后,

  • “虎豹骑”是曹操的精锐部队,那么这支部队有哪些战绩?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一、南皮之战公元205年,曹操和袁绍之子袁谭爆发了南皮之战。此战,曹操进攻龙凑时,袁谭弃寨,趁夜撤回南皮,在附近的清河下寨。袁谭撤军使平原无备,曹操入城并控制了全郡。此时,袁氏的世交盟友、北部的乌桓以苏仆延为首的部落准备发五千骑兵来助袁谭。曹操出使乌桓的使者牵招在苏仆延的王庭对公孙康派来的使者韩忠示

  • 及时“制怒”,防止肝气上逆,在这方面,唐太宗武则天等堪称表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黄帝内经》在论述人的“七情”时指出,肝属木,“怒伤肝”。怒为肝志,喜条达,忌抑郁。若大怒不止,则肝气上逆,血随气而上溢,表现为面赤、气逆、吐血、呕血,甚至昏厥。因此,告诫人们一定要及时“制怒”,勿使肝气郁结上逆导致不测。为避免大怒伤肝,一些达官显贵往往以“制怒”为戒。纵观历史,大凡明智之君,都能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