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八路军中的“活吕布”:身高1.92米,单挑27个鬼子,晚年大笑而终

八路军中的“活吕布”:身高1.92米,单挑27个鬼子,晚年大笑而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552 更新时间:2023/12/14 11:56:04

但是在抗战时期,依然涌现了许多有勇有谋的爱国志士,其中特别出色的一位战士,他的事迹甚至被多次改编进入荧幕,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当然,这其中也不缺乏一些想象和夸的成分。所以今天就让我们客观的走进这位被称作“军中吕布”的抗日猛将——吕俊生身边吧。

军中吕布

吕俊生于1907年出生在河北邢台县,作为一个贫苦家庭的子弟,吕俊生家可以说是祖孙三代都是贫农。因为家庭拮据,吕俊生很小就被迫出来讨生活,他先后做过很多杂活,比如替别人修鞋子,贩卖羊皮,给有钱人家做长工,甚至还做过一段时间的镖师。由于当时中国的国内国外大环境都不好,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风雨飘摇的环境下,因此吕俊生为了活下去,四处奔波,走过了中国的许多地方。

河北来注重武术的发展,而且这个地区的人往往身手都相当不错而且体格也是属于高大威猛这个类型的,因为地域的特性,吕俊生也学会了一些武艺。虽然在一片混沌中长大,但是意外的是吕俊生竟然长到了一米九几的个子,这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是十分不多见的,而这样的体格,也为吕俊生惊人的战斗力提供了基础的身体条件。

1937年,中日矛盾彻底爆发,也正式开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那时候许许多多的爱国有志青年都纷纷投笔从戎,献身疆场。同样满腔热血的吕俊生为了保家卫国,毅然决然的决定参军抗战,而他传奇的军旅生涯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一开始刚刚进入部队的吕俊生还不是很适应部队的作战方式,他之前并没有接受过什么军事训练,而且传统的武术在近战战场上也不是很实用的。但是偏偏,吕俊生学过一些武术,而且天赋异禀地将其和战场近战融会通了,这让当时和吕俊生同期入伍的战友很是开了眼界。

在吕俊生参军后不久就迎来了一次重大考验。当年的夏津战斗,当时吕俊生所在的部队和日军正面迎击,很快双方的补给都被用完了,只能进入赤身肉搏的阶段。这个时候,就是考验双方赤身武力值了。可想而知,当时的日军由于受过良好的军事训练,同时在各个近战方面都进行过严格的培训,他们近身作战的能力自然不容小觑。根据后来的很多资料来看,那个时期的日军近身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尤其是在拼刺刀的方面,他们可以说是元老级的水平了。

可是满眼都是对敌人愤恨的吕俊生哪里管得了这么多,对他来说,这些人都是沾满他同胞亲友鲜血的刽子手,自己对他们的满腔怒火正愁没地方发泄呢!只顾着冲锋陷阵,一腔孤勇地愣是让他给他杀出了一条血路。他带头冲入敌人的队伍当中,手起刀落,快刀斩乱麻,无所畏惧,满腔热血。很快,战友们看到吕俊生的奋勇杀敌的模样,顿时士气大,大家齐心协力奋勇冲刺,最终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打败了日军。

更让人震惊的是在战后统计中,吕俊生一个人就杀死了27名日军,身上也有多处负伤,而他在第一次上战场的情况下,就能拿出这么亮眼的成绩,无疑是很让人钦佩的,因此他的英勇事迹也在军队里传播开了,当时整个部队都知道军中有这么一位超级英雄。

由于这次亮眼的表现,吕俊生也被评了一等功,就在人们对吕俊生的光辉事迹啧啧称奇的时候,他却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而是不断地用行动去谱写了一个又一个的抗日传奇。

之后的许多战斗中,吕俊生又有许多突出亮眼的表现,就他一个人的战斗力就击伤了60多名日伪军,后来在一次战斗中,更是一次性击杀17名日军。由于吕俊生和吕布同姓,而且二人的战斗力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吕俊生也就在军中获得了“军中吕布”的美名。

仅仅在参军后的一年里,吕俊生已经获得过一等功很多次,整个部队都知道他是一员猛将。而且以上战场,吕俊生就像上了发条一样总是勇往向前,身先士卒地冲锋陷阵,就算是面对敌人猛烈的攻击,吕俊生也总是毫不退缩。

后来在攻打高邑的时候,吕俊生又再一次身先士卒,始终率领战友正面冲击,面对敌人猛烈的炮火,作战经验丰富的吕俊生立马率人炸掉了敌人的防御工事,然后冒着枪林弹雨,为后续的战友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之后的将士们看到吕俊生的英姿更是士气大涨,一鼓作气顺利攻下了敌人的碉堡。

但是在战场上只有一腔孤勇是没用的,只靠武力是远远不能打胜仗的,还得有谋略的加持才能在战场上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吕俊生因为幼时家境贫寒导致他无法上学,但是好在他特别能吃苦耐劳,而且非地勤奋好学,再加上当时部队里非常重视对于战士们的培养,这种指导不仅仅是针对战士们作战技术上,还包括在战士们思想上和指挥才能等方面的指导。

吕俊生作为部队看好的好苗子,肯定是培训的重点,因此他多次在部队的领导下进行学习,虽然他化水平不高,但是最终凭借着顽强的毅力,极大的提升了自己的思想觉悟还有很多方面的作战能力,尤其是他的指挥能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顺利的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指挥员。

在后来的几次战斗中,吕俊生已经晋升为连长,有一次他率领的连队和日军狭路相逢,吕俊生巧妙地利用了地理优势,与敌人正面迎击,战斗结束后,吕俊生的连队只有一个人受了轻伤,共歼灭敌人一百多人。这样出色的成绩在当时实属难得,由此可见吕俊生的指挥能力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经此一役,他的连队被封获得了英雄连的称号,顺理成章地吕俊生也成为了英雄连的英雄连长,大家都觉得这个称号实至名归、名副其实。

自从加入部队之后,吕俊生始终把自己作为一个很普通平凡的战士,尽管后来他的身上加上了太多的光环,对他来说这些都像是过眼云烟一样,他唯一执着的就是要保家卫国。在部队上,尽管吕俊生的军职很高,但是他为人却从来没有什么架子,他会很自然地帮助底层战士背重的行,面对上级吩咐的任务,他也总是毫无怨言地出色完成。在他看来,在国家大义面前个人的生死和利益都是可以置之度外的,就如他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一样,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战士,就要有随时牺牲生命的准备。

没有高大上的空口号,吕俊生总是实实在在地身体力行着自己说过的话,而很多时候在他面前的的困境,远不是只言片语所能传达的。后来的一次战斗中,他所在的部队突然遭到敌军袭击,当时吕俊生担任的是部队的队长。

为了能够突出重围大败敌军,吕俊生毫不犹豫地选择牺牲自己,孤身一人闯出村子,把敌人的注意力全都引到了这边。在艰苦的环境之下,他一个人没有食物,也没有水,为了活下去就只能去啃树皮,喝污水。

然而就是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吕俊生凭借惊人的意志力,顺利的把掩护任务完成了,正是在他身上的这些难得的品质,才能让他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脱颖而出。

就是因为有无数像吕俊生一样的战斗英雄的存在,才让中国转危为安,完成了从被奴役到彻底解放的伟大飞跃。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没有忘记这些流血受伤的战斗英雄们。后来为了表彰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战斗英雄们,北京召开了一次特别的授奖会议,当时有几百名代表出席,其中有获封部队战斗英雄称号的人就将近300人,这些都是为了表彰他们在这个国家动荡不安时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作为北方军区的战斗英雄代表,吕俊生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在他参与战斗的一生中,竟然总共立过8次一等功。就算是在一众英雄里面,吕俊生的光芒也没有被埋没。据说当时的相关领导人在大会上特意找到吕俊生,和他握手并夸奖道:“我知道你,你很厉害。”

英雄落幕

纵观吕俊生的一生,可以说是为国为民,纵身疆场的一生,他这一辈子无愧于心更无愧于人民和国家。但是由于他常年冲锋陷阵,导致身上多处受伤,自从抗战结束之后,由于身体在之前劳损太过严重,吕俊生决定早早归家,为家乡的发展多做实事。就是因为这种淡泊名利的缘故,这一生吕俊生错过了太多应该授予他的荣誉和奖项。按照吕俊生的功绩来说,他值得被后人铭记和崇拜,但是他本性淡泊名利,对这些身外之物并没有太多的执念。

当吕俊生回到家乡之后,因为心中一直牵挂着家乡的人民,他积极参与到了家乡劳动,在家乡出任委员,积极投身建设规划当中,在家乡的建设活动中,吕俊生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初心,尽最大努力发光发热。后来吕俊生在观看抗战电影的时候,由于看到兴头上,对日军的狼狈姿态哈哈大笑,结果不幸引发了心脏病,最终在医院因为抢救无效而去世,年仅63岁。

军魂不朽

吕俊生去世之后,他的骨灰被放置在了华北烈士陵园,一生戎马,终得归宿。吕俊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作为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吕俊生为祖国和人民完完整整的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正是因为那时的中国有无数像吕俊生一样的爱国志士,才能打败侵略者,保卫国家领土安全,维护民族尊严。同样在吕俊生的身上,闪耀着的是一个出色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和人格的光芒。

吕俊生从人民中走来,身上笼罩着无数的光芒,但他从来没有没有脱离过人民,他真正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直到今天,吕俊生虽然已经离我们很远了,但是他的光荣事一直流传至今,让人热血沸腾,相信会有更多的人了解到当时的英雄,中国其有幸,有这样一批舍生忘死的先烈和爱国志士!

更多文章

  • 三国有两场“新城之战”:失败一方都和诸葛亮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南阳之战简介,东兴新城之战,觉醒之战有诸葛亮吗

    一、新城之战(司马懿平孟达之战)公元220年,因为遭到了刘封的欺凌,加上担心被刘备追究不救关羽的责任,孟达选择投降了曹魏。对于孟达这位降将,曹丕选择了重用,任命他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而且,曹丕还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为新城,以其为新城太守,这是给予充分的信任了。曹丕在位期间,孟达且与

  • 神医扁鹊为何会被移除课本?学者:你看他病人年龄是多大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医者本着救死扶伤的原则,上到皇亲国戚,下到黎民百姓,都一视同仁。从我国古代人对几大名医的描述中就可以看出,他们是深受百姓爱戴的。[var1] 我国古代四大名医华佗、张仲景、扁鹊、李时珍的故事流传至今,我们也接受着他们的精神洗礼。而四人中的扁鹊却莫名被移出了课本,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事实真相跟他的病人有

  • “罪己”等于知错?看汉朝“罪己诏“界定,罪己诏真是用来悔过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罪己文,罪己之诏只有皇帝能写吗,汉朝的霸气宣言

    罪己诏是帝王向上天承认自身错误的晓谕天下臣民的文书。最早可追溯至禹汤罪己,但正式出现并形成固定格式却是在汉代,汉代罪己诏实际上共有82份,是中国历史上数量最多的朝代。根据汉代罪己诏颁布的原因及内容,可以分为自然灾害型、异象型、政治失误型、外族入侵型以及混合型。 自然灾害型又可细分为地震、旱灾、水灾、

  • 三国演义中,为何很多敌将看到赵云掉头就跑?看看张郃怎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在刘备缺兵少将时期,赵云的加入让先主有更强劲的战斗力,逐步摆脱了被动的局面。猛将如云的三国时代,很多将领听到其他武将异常勇猛时,会激起心中的斗志。然而,这些武将在听到赵云的名号之后,通常都会噤若寒蝉。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便是张郃,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从他与赵云对战的经历便可以体会到子龙的恐怖之

  • 秦朝末年,赵佗割据岭南独立了九十年,汉朝:尽量争取和平回归!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汉武帝一声令下,很快,南方的汉朝军队,兵分四路,开始向南越国发起总攻。一路由伏波将军路博德率领,从湖南省桂阳县出发,直接顺江而下,杀向广州;第二路由楼船将军杨仆统领,从江西南昌出发,沿汉水南下,经由赣县杀向广州。第三路汉军,则是由之前归降汉朝的两位南越将军,戈船将军和下厉将军,率兵从湖南省零陵区

  • 黄桥决战:“韩若攻陈、黄必攻韩”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黄桥之战是谁具体指挥的,围魏救韩是哪一个战役,黄桥决战黄必攻韩是什么意思

    1940年10月初爆发的黄桥决战,关系到党中央开辟苏北、发展华中抗战局面的整个战略任务,意义极为重大。如果打得好,将顺利实现党中央的战略意图,夺取我在苏北的抗日领导权;如果打不好,面对韩德勤的三万多顽军,陈粟的七千人马很可能被“赶到长江去”,意味着“皖南事变”提前上演。这是一场必须打而又输不起的决战

  • 张飞只顾逃跑忘带嫂子,事后刘备说一句话,如今竟成兄弟义气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耳熟能详的“桃园三结义”在史书中就找不到相关记载,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三兄弟间真挚的兄弟情义所感动。刘备只是个卖草鞋的,虽心中志向高远,奈何囊中羞涩,这时张飞伸出援助之手提供了资金支持,后来被朝廷通缉多年的关羽也加入其中,三人在张飞的桃花庄园中结义,拉开了三国纷争乱世的序幕。自从与刘备结义之后,关

  • 孙策临死前托孤于张昭,为何孙权称帝后,却土封、火烧张昭家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东吴的君主虽然是孙权,但东吴基业的真正奠基人却是孙策,在《三国演义》中,孙策临终前曾嘱咐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但在史料记载中,孙策临终真正托孤的只有张昭一人。作为东吴的托孤大臣,张昭却不像蜀汉诸葛亮那样闻名后世,究其原因是孙策赋予张昭的使命是保证孙氏集团的权力平稳过渡,虽

  • 孔子为什么被叫做“孔老二”?破坏总是简单,建设太难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孔子名丘,字仲尼,排行老二。这是常识,根本不需要长篇大论。问题是“孔老二”这种称谓,带有鄙视乃至侮辱成分,并不是谁都敢叫。几千年来,孔子是圣人,甚至是神人,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从皇帝到百姓,从庙堂到乡间,人们敬之唯恐不及,谁会这样侮辱他呢?五四以来,主流学界长期打着科学

  • 如果三国时最后是刘备打赢了天下,他会杀诸葛亮和关羽张飞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备张松,刘备孙子刘谌,刘备取西川完整版

    君王心事难以揣测,大业既定诛杀功臣,是许多古代帝王为了稳定自己江山而经常使用的手段。刘备先祖刘邦就是典型人物之一,韩信、彭越、英布、卢绾等功臣都被先后屠杀。那么,三国时期,一向崇拜高祖的刘备是否也会过河拆桥,功成名就后,就取了孔明、关张等好兄弟的项上人头岌岌可危呢?个人认为玄德是不会这么做的。这要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