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本着救死扶伤的原则,上到皇亲国戚,下到黎民百姓,都一视同仁。从我国古代人对几大名医的描述中就可以看出,他们是深受百姓爱戴的。
[var1]
我国古代四大名医华佗、张仲景、扁鹊、李时珍的故事流传至今,我们也接受着他们的精神洗礼。而四人中的扁鹊却莫名被移出了课本,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事实真相跟他的病人有关系。
扁鹊医术高明
扁鹊在被移除课本之前,我们都学习过他的一个小故事,就是扁鹊为蔡桓公治病的故事,蔡桓公对扁鹊的话不以为然,结果生生耽误了治病的时机。
当时扁鹊在蔡桓公的开设的宴席上吃饭,远远望见了蔡桓公,就看出了一丝异常。好心提醒他身体可能有疾病,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觉得很扫兴,扁鹊也再没说什么。
后来蔡桓公觉得身体有点不太舒服,请扁鹊来看看。扁鹊只是上下大量了他一眼,便说现在您的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蔡桓公大怒,认为扁鹊徒有一身虚名。扁鹊走后不久蔡桓公果然病情加重,赶忙请扁鹊前来医治。
[var1]
哪知扁鹊来只是远远的观望直说已经回天乏术了,便转身走了。又过了不久,蔡桓公就在痛苦中死去。
扁鹊通过对人外在的观察,就可以断定他可能有着身体上的病症。这就是望闻问切的故事,之所以要提到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小故事,是因为扁鹊跟蔡桓公之间发生的这件事情与另一件事起了冲突,这也遗憾得造成扁鹊的退居课本。
扁鹊之“神秘”
《史记》当中有过记载,扁鹊是半路出家做的医生,之前的职业相当于酒店管事的。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医学并且做到学有所成,医术了得。接着扁鹊开始行走江湖,为各处人民医治疾病。
扁鹊刚开始踏入江湖就遇到了晋国的权臣赵简子,赵简子患有五日不醒之症,被扁鹊给医好了。同时扁鹊还留在赵国住了一段时间,为妇女们医治妇科问题,深受百姓们的尊敬。
这本是《史记》当中实实在在记录的事情,但关键的问题是赵简子治病的时间与蔡桓公所在的时期相矛盾。如果扁鹊是蔡桓公时期的人物,那赵简子就是早于了扁鹊100多年,扁鹊离奇地回到100年前去给人治病,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var1]
这一方面证明了《史记》当中的记载也不是百分百完全正确的,毕竟很多关于民间的故事只是经过别人之口才整理记录的,很难做到事无巨细。
另一方面我们也对扁鹊生平事迹的真实性有所怀疑,甚至为蔡桓公治病的和为赵简子进行诊治的是否是同一个人,都尚不确定。
而后人为扁鹊整理的另外一些故事,那就更是让这个医术高超却又神秘的人的真实面目扑朔迷离。
三、扁鹊被课本删除
扁鹊曾为鲁公扈和赵齐婴做换心手术。目前医学发展到现在,心脏移植手术都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而放在没有精密仪器的古代,扁鹊的换心术实在太过玄乎。
说是当时鲁公扈和赵齐婴身体都不太好,扁鹊为他们两人看过之后就让他们服下汤药,换心。换心完成后,两人各自带着对方的心脏回到了对方家中。
还有扁鹊也曾为虢国太子治病。扁鹊在路过虢国时,太子突然死亡,而扁鹊这时从人群中站出来说可以医治好太子。起死回生简直是不可能的事,而扁鹊还真就做到了。扁鹊为太子实施针灸,不一会太子就醒了。
[var1]
除此之外,后世还流传着扁鹊自己服用汤药30天便可看清活人的五脏六腑,而这种事情确实匪夷所思。于扁鹊身上,古人对他的记载是玄妙得很,是很不符合现代人崇尚的科学理念的。因此扁鹊才被逐渐地移出了课本。
对于扁鹊一些离奇的事迹,有些人也给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换心术不过是鲁公扈和赵齐婴本身没什么疾病,可能只是拿扁鹊找乐子,而扁鹊不慌不忙,让两人服下了可以致人昏厥的汤药,两人醒后误以为是进行了换心手术。
虢国太子暴亡其实只是出现的假死现象,古人都误以为是死亡,实际上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救治的。古人对某些神奇的事情抱着信以为真的态度,所以就越传越邪乎了。
[var1]
从古代流传下来许多奇特的传闻逸事,让现代人都听得是唏嘘不已。当然古代人的知识水平有限,无法对他们所不了解的事情进行一个合理的解释,便认为是真实存在的。因此我们在面对这些知识的时候,不能全然地相信,在接受古人一些有益的思想和文化的时候还是应该实事求是,对其进行分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