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雍正最疼爱的儿子,母亲是家喻户晓的皇贵妃,乾隆自愧不如

他是雍正最疼爱的儿子,母亲是家喻户晓的皇贵妃,乾隆自愧不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544 更新时间:2024/1/29 23:46:00

不过,在原先太子落马后,所有皇子之中实力最强的就是四阿哥胤慎与八阿哥胤禩了,二人斗智斗勇,可以说是经过了一番相当激烈的皇储之战。而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后来胤慎登基大统后生了诸多个皇子,包括弘历、弘时等,虽然最后是弘历继承了雍正的皇位,但在雍正的所有皇子里面,最深得他喜爱的却恰好是八皇子,他的名字叫做爱新觉罗·福惠,人称八阿哥。

福惠的生母是年氏,也就是家喻户晓的皇贵妃“年世兰”。在生下他时,年氏还只是个侧福晋,而胤禛则还是个雍亲。年氏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人物了吧?她曾在多部热门影视剧中出现过,她既是《宫锁心玉》里才貌双全的年素颜,也是《甄嬛传》中让人又爱又恨又同情的华妃年世兰,编剧们之所以会这么喜欢刻画她是因为她在雍正皇帝的后宫中确实占据着相当高的位置。

年贵妃的家人却个个都很出彩,父亲曾官至巡抚,算是封疆大吏,而其哥哥年羹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是个颇有能力手段及野心的人,巅峰时期被人们称为西北大将军,权倾朝野,功高震主。

虽然雍正宠爱年氏,不可否认有拉拢年羹尧之意,但后宫里家世显赫的女子何止她一个,年氏一生有四子,从生育数量来看,年氏在雍正后宫占据重要地位。换言之,雍正对年氏是带着一颗真心的。

福惠是年妃所生的第二个儿子,也是年妃所生孩子中活得最久的一位,他出生于康熙六十年,亡于雍正六年,8岁去世。雍正喜欢福惠大部分是因为贵妃年氏的原因,而福惠也的确有让雍正喜欢的资本。历史记载他自幼就聪明过人,且性格宽厚有原则,显然是个很有前途的皇子。虽然雍正选择了他的哥哥弘历为皇储,但这并不代表雍正喜爱弘历更甚于福惠,雍正是出于年龄方面的原因考虑的,因为皇室子女容易早夭,福惠太小一切尚未可知,而彼时弘历已经年少了,夭折的风险不大。

雍正的担忧不无道理,福惠长到八岁的时候还真的因病逝世了,雍正表现得非常悲痛欲绝,一向勤政的他因福惠的死,宣布暂时停止上朝,同时他还给福惠举办了一个亲王规格的葬礼,要知道当时最被看重的弘历都还没有享受到亲王的待遇呢。

乾隆继位后曾经说过一句话,自愧不如八阿哥得宠。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自己的皇阿玛对八阿哥福惠的疼爱是超越了所有皇子的,包括乾隆本人也不及八阿哥受宠”。

出于手足之情,乾隆登基后,正式把福惠追封为了亲王。想来逝世的雍正心里也是赞赏弘历所做的一切的吧?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朱元璋非要传位给朱允炆?农村人:我们懂朱元璋怎么想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炆简历,允炆的衣服,朱元璋死前下旨传位给允炆

    个人觉得原因: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客观因素,朱标综合能力达标,朱元璋亲自培养,确实寄托了感情!想不通的原因1朱标早逝,这是客观事实,不是皇子夺嫡造成的,朱元璋不会因为这一点而怀疑其他皇子的人品问题吧?2朱允炆尚小,但是朱元璋这样雄才大略的开国皇帝肯定想传万世,为了基业稳固为何不传给更加有执政能力的朱棣?

  • 为了母亲而休妻,前妻再嫁他还想重修旧好,陆游像不像渣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陆游的出身其实算的上是在当时非常有名望的,祖上就在朝中做官,也是远近闻名的藏书世家。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之中,父母对他的要求自然也是十分严格的,希望他以后能像父亲还有其他先祖一样,也能入朝为官。不过在重文抑武尤为厉害的南宋,很多人都想要通过科举考试来改变生活,即使是朝中有父亲的陆游,想要考中也是比较难的

  • 两江总督每天都吃白菜,雍正听后下旨:“把他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人们都喜欢当官,因为只有当了官才能成为一个人上人,改变自己未来的一切状态,让自己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收到他人的尊重,所以范进多年努力一朝中举会高兴成那个样子。清朝的时候朝廷腐败,很多官员都会通过自己的一点点职务捞油水,那个时候民不聊生,百姓的怨声还是很多的。但是那个封建王朝除了王公

  • 宋江:儒家思想的牺牲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宋江卒后的墓牌牌文: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宋公明。而绝无可能是:山东郓城县押司宋公明。我想应该是这样,读书人学而优则仕,腹有诗书千万,卖与帝王家,读书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当官作人上人。宋江是读书人,深受儒家思想的毒害,官念严重,兹事体在,面子荣誉最大。宋江上梁山前是郓城县的押司,相当于写公文、

  • 甲午战争后,全世界都知大清输了,为何大清百姓还饿着肚子庆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甲午海魂,甲午中日战争简介,甲午是什么意思

    他们中甚至还有不少人认为,日本是侵略国,中国在法理上占有优势,又是一个人口大国,应该会取得最终胜利。为了反击日本的侵略,清政府派遣了96万的北洋海军,而相比之下,日本海军只有24万。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场压倒性的战争时,清军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损失了一大半的军力,仅仅只抵抗几个月,就输得彻彻底底

  • 【战略经典】苏洵:《权书·项籍》——古之取天下者,常先图所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项籍后人,三字经关于苏洵的句子,项籍不肯竟学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项籍》是《权书》中的一篇论文,针砭北宋时

  • 乾隆微服私巡问老农谁是奸臣,老农的回答竟惹得乾隆哈哈大笑!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他问这个农民这些人里面哪个是忠臣哪个是贪官。乾隆让这些官员,全都站成一排,然后安排让们进去,然后让农夫去看,然后看看谁忠谁奸?农户就挨个的看,挨个的问姓名。不要说农夫这样一个小人物了,就是他们的上司在遇到这样的事情时,也需要考虑考虑。但对农夫来说,更是一个难题,毕竟县官不如现管的,所以如果他说不好,

  • “逢迎小人”延续了大明气数,还是张居正的偶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人民日报评价张居正,张居正死后家人结局,风雨张居正全集

    笔者认为,看人要看主流,张璁是有一些毛病,但没有人说的那么坏,他攻击杨一清,除了他气量不大、胸襟不够宽阔外,主要还在于他跟杨一清政治理念不一致,张璁不想在改革中有个拖后腿的同僚。他的主流不是勾心斗角、打击同僚,而是操心国事,改革弊政,体现了一股不畏艰难、敢于担当的精气神。说实话,要推动利益格局调整的

  • 乾隆微服私访,一小孩问:你家有多少地?他:只有一亩三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下江南,微服私访,走进一家农户,这家农户里面有老有小,大人见了乾隆只见其气宇轩昂,觉得他不是个大官就是有钱人,所以对他说话还是毕恭毕敬的,不敢有所冒失,乾隆在和老农谈话的时候,也闲聊到了家中的田地,这时候一直在旁边听大人说话的小孩子突然跑到乾隆皇帝身边问他:“你家有多少地?”乾隆也笑了笑,说到:

  • 如果没有万历三大征,那么明朝对付后金是否会压力小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万历三大征,对于巩固疆土还是有益的,但是这三场战争也严重消耗了明朝的财力,据统计,这八年间国家的军事开支高达一千一百六十余万两白银。除了钱之外,人员的消耗同样是巨大的。战争必然是会死人的,尽管明朝政府赢了,但不代表没有损失。因而在万历后期,东北的后金崛起了,努尔哈赤反明,而且一步步消耗了大明,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