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世人都知“既生瑜何生亮”,后面还有一句,才是真正体现周瑜胸襟

世人都知“既生瑜何生亮”,后面还有一句,才是真正体现周瑜胸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741 更新时间:2024/1/7 5:04:05

小编觉得既然生了我周瑜,又何必生出诸葛亮来气我呢。你不死的话,我是不会放心的,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既然有我周瑜在世,为什么老天还要一个诸葛亮啊?”周瑜是三国演义中虚构的,这是周瑜在临死前对自己的才华比不过诸葛亮的一种叹息,因为草船借箭周瑜输给了诸葛亮,后来诸葛亮又设计了计谋三气周瑜,使得周瑜在箭伤未愈的情况下一口老血喷出,直接倒在马下,回营后大叫“既生瑜何生亮”而死。

现多用于褒义词,多用于体育竞技,当有两个实力相近的选手出现对决时,作为观众对失败者的惋惜之情!当然历史上的周瑜胸襟广阔,气度宽宏。老将程普因周瑜年轻,对他不服,多次当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计较,程普最后被周瑜的才华和品德所折服。

感动得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和他成为好友。《三国演义》描写的心胸狭窄的周瑜是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而刻意塑造的配角形象,是艺术处理,不可当真,“三气周瑜”当然就更是毫无历史根据,周瑜最后是病逝于出征途中的。

其实历史上周瑜和诸葛亮是根本没有交集的两个人物,诸葛亮出山时周瑜早已是东吴的开国功臣,威名远扬,而诸葛亮当时只是个默默无名的小人物。赤壁之战也是周瑜一人指挥的,与诸葛亮完全无关,而演义为了美化诸葛亮,甚至捏造出一个“借东风”的故事来,把诸葛亮写得像个神仙,按鲁迅的说法,演义是“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三国演义”用了8回的篇幅写“赤壁之战”。这既是为了充分的表现这场在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突出这场战役在“三国鼎立”中的关键作用;也是为了充分展示诸葛亮的“智绝”。

舌战群儒,智激孙权和周瑜,草船借箭,定计火攻,七星坛祭风,智算华容。

周瑜只是诸葛亮的侧面陪衬,蒋干中计、苦肉计都被诸葛亮识破,此后三气周瑜,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周瑜自恃才高,眼中没有对手,却步步让诸葛亮占有先机。而周瑜年长于诸葛亮,所以在临终前,发出这样的感叹“既生瑜、何生亮”。

尽管很喜欢诸葛亮,可还是要对周瑜表示十二分的惋惜。

小说这样写固然精彩,可一方面亏欠了历史上真正的周瑜,另一方面也给了解历史上周瑜真正面目的人们留下一丝遗憾。不过,也许这种遗憾也是小说种种的魅力之一吧!

凡事都要有主角有配角,历史如此,小说也如此。周瑜就是所有不甘心做配角人物的缩影,“既生瑜,何生亮”就是所有不甘心做配角人物们的心声。

东汉后期,曹操称雄一方向北灭了大敌袁绍统一了北方。之后几经展转灭的大大小小数个诸侯。但与此同时枭雄刘备为了自己的势力也在不断努力,但终不敌曹操而败北……谋士诸葛亮提出联孙抗曹之论,被刘备采纳了。果然说服了孙权后,凭借着诸葛亮,周瑜之智,以及庞统徐庶等的协助终于在赤壁大败曹操。此时,兴奋之余孙刘联盟节立灭曹,但是终归在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

可怜的周瑜还不知道…想要一举占据曹操的荆州势力,但却被聪明的诸葛亮抢了先…尽管他妄图强攻但是还是被赵云的部队射回,而且他也中了箭,周瑜总是不甘心,几次追要荆州总是无功而返,孙权爱惜周瑜让鲁肃替他去要荆州但仍是无功而反。情急下周瑜想到了美人计,但是反被诸葛亮识破使得其赔了夫人又折兵。当周瑜再次与刘备方面谈判时,刘备以取下西川为约再度粉碎了周瑜的思想。

终于,他要和刘备翻脸了。他想借假道伐蜀之计,灭了刘备。但是这个计谋还是逃不过诸葛亮的眼睛。终于周瑜又失败了,但是聪明的诸葛亮却认为还是不够,因为他要去掉这个劲敌。于是乎诸葛亮又落井下石的在信中讥讽周瑜。终于,随着一声既生瑜,何生亮的叹息,周瑜去了,以上就是既生瑜,何生亮的来历。当然在现在他的寓意已经引申为叹息一山还比一山高的意思。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司马懿死后留一计,千年后竟被一农民识破,终究比不过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在演义中周瑜与诸葛亮针锋相对,但是总是被诸葛亮压一头,最后临死前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虽然演义有一定程度贬低了周瑜,但是在正史中,周瑜也确实是英年早逝,司马懿隐忍一生,成为三国最大的赢家,但是司马懿算计一生,死前还留下一计,但是他万万没想到,千年后竟被一个农民识破。司马懿的一生可谓是坎

  • 汉高祖推翻暴秦,在史上名声不佳,外国史学家却对其评价很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答案是否定的!能够在秦末乱世一统天下,驾驭天下各类奇才,缔造四百年国祚的大汉王朝,他绝对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人物,与其拾人牙慧倒不如自阅史书。历史上那些对刘邦有偏见的名人大都是以世俗价值观的态度来审视他们心中的“明君圣主”。很显然不事生产、没有文化、贪酒及色、脸厚心黑的刘邦与传统明君价值观背道而驰,更

  • 三国五大最强军师排行榜,周瑜仅能上榜,第一有些出人意料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周瑜是三国时期东吴的谋士,是赤壁之战的总指挥。历史上的周瑜并不是像现在很多电视和小说中所说的那样,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相反,周瑜的气量宏大,文武双全,年纪轻轻就成为了东吴的大都督。四、法正法正是刘备手下一位十分重要的谋士,在跟随刘备的时候,为刘备出谋划策,取得了很多战争的胜利,深得刘备的喜欢,可惜却

  • 古代名人智慧:韩信背水一战灭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04年,韩信乘胜东下井陉攻击赵国。赵王歇、成安君陈余听到这一消息后,立即集结重兵到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劝说成安君道:“韩信乘胜远道而来攻打们,全军士气正旺,其锋芒不可阻挡。井陉这个地方的路,车不能两辆并行,骑兵无法成列,他们的粮食一定在军队的后面。请借给我三千骑兵,从间道断绝他们

  • 三国演义里,刘备从草根到帝王,成功的原因大概在这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是到了刘备这一代早就没落了,生活还不如普通人。但是胸有大志,早期通过结交好友认识了不少有威望的人,其中卢植和公孙瓒就是其中两位。后来通过讨伐黄巾军,董卓逐渐有了自己的名声。不过刘备的发达之路并不顺利,和孙权曹操相比刘备可谓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孙权有江东基业为基础,这份基业

  • 谁才是三国第一勇士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一,魏国:1,典韦,手持双短戟,为曹操第一贴身保镖.濮阳城外,曹操被吕布骑兵围住,典韦取十数小短戟,冒箭前行,呼从人曰:"贼来十步乃呼我."从人曰:"十步矣"韦曰:"五步呼我"从人曰:"五步矣."韦取小戟掷去,立杀十数骑,布军皆骇散.韦翻身上马,执双戟冲入布军,步诸将皆不能挡,各自逃去.操乃得救回营

  • 战国绞肉机白起伏尸百万的背后,隐藏了什么历史玄机和兴衰密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战国时期争议最大的名将,非白起莫属了。一方面,他北摧长平,七十余战,从未败绩,用途几千里,其战功之显赫,纵观史册都罕见。而另一方面,他杀戮太深,仅六场战役就杀敌过百万,以一己之力屠戮了整个天下三分之一的青壮年。特别是在昌平之战中,一次性就坑杀四十万赵军,简直令人毛骨悚然。这杀人效率连近代的凡尔登

  • 秦始皇并非嬴政,原来另有其人,只是我们搞错了两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是秦国君王,秦王家族姓嬴,秦始皇名政称谓自然是嬴政,这难道还有错吗?这按照现代中国人称谓姓在前名在后是没有问题的,可秦始皇不是现代人。称谓不能用现代人的姓在前名在后的方式。难道古代中国人称呼和现代西方人一样,名在前姓在后吗?追本溯源回到2000多年前,当时处于先秦时代、周礼文化、等级森严、尊卑

  • 对比三国时期的货币制度,魏国的最“仁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首先是魏国。三国的钱,要数魏国的最"仁义"了。魏文帝曹丕下令,恢复汉五铢钱的使用。但是仅仅过了一年,就因谷价猛涨,客观上造成货币严重贬值,最后涨得五铢钱基本不能用了。曹丕没办法,只得下令废掉五铢钱,让老百姓以谷子和纺织品为货币。但是如今以老百姓自产的东西作为货币本位,问题就出来了。问天下

  • 平定嫪毐第一功,秦始皇的表叔昌平君,秦相十年为何最终反叛大秦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朝嫪毐简介,秦始皇为啥抹杀昌平君,昌平君生平简介

    随着电视剧《大秦赋》的播出,战国末期秦灭六国,气吞山河的壮丽场面再一次被人们热议,剧中赳赳老秦,全体尚武的古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秦始皇吞并六国是大势所趋,符合历史的潮流,但是天下自东周开始就已经动乱纷争了几百年,为了弥合和消灭这种纷争,秦始皇采取了很多措施。最著名的就是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