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傅玄

傅玄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339 更新时间:2023/12/5 21:28:55

傅玄(公元217年-278年),字休奕。北地郡泥阳县(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东南)人。魏晋时期名臣及文学家、思想家。傅燮之孙、傅干之子。出身北地傅氏。少年随父逃难河内,专心经学,开始撰写《傅子》等书,后虽显贵,而著述不废。初举孝廉,太尉辟,都不至。州里举其为秀才,除郎中。后参安东、卫将军军事,转温县令,再迁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任内颇为称职,曾数次上书,陈说治国之策。五等制建立后,傅玄封鹑觚男。司马炎为晋王,以傅玄为散骑常侍。西晋建立后,进爵鹑觚子,加附马都尉,与散骑常侍皇甫陶共掌“谏职”。后拜侍中,因事免职。又任御史中丞,提出了有名的“五条政见”。泰始五年(公元269年)升任太仆,转司隶校尉,因当众责骂谒者及尚书被劾免。咸宁四年(公元278年),傅玄去世,年六十二,谥号“刚”。后追封清泉侯。

基本资料

本名:傅玄

别名:傅休奕

字:字休奕

所处时代:三国→西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北地郡泥阳县

出生日期:217年

逝世日期:278年

主要作品:《傅子》

主要成就:屡进谏言;哲学贡献

官职:司隶校尉

爵位:鹑觚子→清泉侯(追封)

谥号:刚

典故:台阁生风

家世:北地傅氏

人物生平

刚劲亮直

傅玄的祖父傅燮,曾任东汉汉阳太守。父亲傅干,是曹魏的扶风太守。傅玄少时孤苦贫寒,但博学多识,文采出众,通晓乐律。他的性格刚强正直,不能容忍别人的短处。

傅玄最初在郡里任计吏,两次被推举为孝廉及太尉府的征召,他都不就任。后被州里举为秀才,任郎中,与东海人缪施都因当时美名被选拔为著作郎,奉命撰集《魏书》。

受封鹑觚

傅玄后来参安东、卫将军军事。转任温县令,又升任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任内颇为称职,多次上书陈说治国之策,都时事多有匡正。

咸熙元年(公元264年),五等制建立后,傅玄受封为鹑觚男。同年,司马炎继位晋王,以其为散骑常侍。

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公元266年2月8日),司马炎受禅,建立西晋。进封傅玄为鹑觚子,又加官驸马都尉。

共掌谏职

司马炎刚即位时,广纳直言,傅玄与散骑常侍皇甫陶共同掌管谏官之职。傅玄于是上疏请求推荐贤才,司马炎同意,并让傅玄草拟诏书献上。傅玄上疏认为:应该撤除闲散无用的职位,并建议统一规划天下若干人分别为士人、农民、工人、商人。尊崇儒道崇尚学术,以农业为贵,以商业为贱。又提起先前皇甫陶建议任命散官都要经考核事的上奏,认为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考核天下官员,缩短居官时间,以鼓励他们建立良好的教化,争着做一些政绩。还认为应该将恢复儒学看做当务之急。书上奏后,武帝下诏褒赏。不久,傅玄升任侍中。

最初,是傅玄推荐皇甫陶的,但等到入朝后两人就有抵触,傅玄因政事与皇甫陶争执,被有关部门弹劾,两人都因而获罪免官。

上言五事

泰始四年(公元268年),傅玄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当时州郡多有水涝旱灾,傅玄又上疏陈述应做的五事:

在用牛问题上,应该以雇佣士兵用官府的牛给予利润十分之四,用私人的牛则与官府平分。

应该重申汉代对于开垦农田不务实,验证后便诛杀二千石俸禄官员的旧典,以警戒天下郡县,都用死刑督促他们。

应该重新选用河堤谒者,并将其分为五部,使他们各自精通分掌的职事。

应该询问河堤谒者石恢关于水利和农田方面的得失,会对现今的田税制度有所补益。

应该在高平川再设一郡,让安定西州都尉征募乐意迁徙的百姓,以大量免除徭役之数来补充,这样来打通北行的道路,渐渐充实边境,以防羌胡屡次反叛。又建议将安定和武威二郡归秦州刺史胡烈统管。

武帝下诏回报说:“得到你所陈奏的应办之事,谈到农事的得失和水利官员的兴废,以及安定边境抗御胡夷政事宽严的事,你的陈述周详完备,一应俱全,这的确是治国的根本大事,当今的迫切任务。你的论述都很正确,朕深知你忠心王室,你要更广泛地思考应做的事,并把情况告诉朕。”

因事免职

泰始五年(公元269年),傅玄任太仆。当时连年五谷不登,西羌胡人骚扰边境,武帝下诏让公卿讨论这些事。傅玄应答武帝所问,陈述事理恳切率直,他的建议虽然没有全部施行,但时常得到宽容。后转任司隶校尉。

咸宁四年(公元278年),景献皇后羊徽瑜驾崩,在弘训宫设立祭丧的位置。按旧制,司隶校尉上朝时应该在端门外面独坐一席。而进入殿内,便按司隶校尉的官秩在众卿之下,按次序就坐,与人同坐一席。而谒者认为弘训宫是在殿内,于是把傅玄的位置设在卿位之下。傅玄大怒,大声呵叱谒者。谒者假称是尚书安排的,傅玄又面对百官大骂尚书并离席。御史中丞庾纯劾奏傅玄大不敬,傅玄自己的上表又不合事实,因而坐罪免官。

傅玄天性严峻急躁,碰上事情不能有所宽容;每次有奏疏检举,有时候时间已经很晚,他便手捧奏章,整饬自己的冠带,焦躁不安地不睡,坐着等天亮。于是那些王公贵族都对他感到畏惧屈服,使得台阁之间风气清廉。不久,傅玄在家中去世,享年六十二岁,朝廷赐谥号为刚。

后来被追封为清泉侯,其子傅咸世袭爵位。

主要成就

思想

哲学

傅玄的思想成就主要有唯物论的哲学思想,认识论上的朴素唯物主义。在自然宇宙观上,认为“元气”是构成自然界事物的基本元素,自然界的生成不是靠“造物主”、“神”、“天”等神秘力量。丰富和发展了古代元气一元论的自然观,充分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指出了人性的可塑性。

关于傅玄的哲学思想的独到贡献,钟泰先生在其所著《中国哲学史》中,认为傅玄能够发前人所未发,能够认识到道家对法家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钟先生评价傅玄云:“老庄之用,在于申韩。晋人言老庄者多,而知申韩者少。故吾尝言晋人未能得老庄之全,以是蒙其害而不获其用。既得《傅子》读之,觉其尚公道,重爵禄,犹有法家之意。”

政治

傅玄的政治思想成就,主要是“民本”思想。认为“国以民为本”,民安则国安,民危则国危。傅玄总结秦亡的教训,指出要实现长治久安,统治者须息欲富民,“民富则安乡重家,敬上而从教;贫则危乡轻家,相聚而犯上,饥寒切身,而不行非者寡矣。”具体提出分民定业、兴修水利、公平役赋、“官民同耕”、裁汰冗员等主张;反对腐化,提介简朴,严肃吏治,注重德治,充分体现了民本思想。

文学

傅玄的文学著述颇丰,诗赋、散文、史传、政论无不擅长。傅玄文学的突出成就在诗歌方面,现存一百多首,绝大多数是乐府诗,独树一帜,成就最高。

傅玄的文辞之美,深为世人所赞,足可以与《杨子》《墨子》《孙子》《孟子》齐名。

在赋役租税问题上,主张应根据客观需要来决定轻重,调动生产者积极性,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在文学上,傅玄以乐府诗体见长,今存诗60多首,其中以反映妇女问题的作品最为突出。

傅玄博学能文,虽显贵,而著述不废,曾参加撰写《魏书》;又著《傅子》数十万言,书撰评论诸家学说及历史故事。傅玄作诗以乐府诗体见长。今存诗60余首,多为乐府诗。其中虽有一些宗庙乐章和模拟之作,但是也有不少作品继承了汉代乐府民歌的传统,反映了社会问题。其中尤以反映妇女问题的作品最为突出。如《豫章行·苦相篇》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现象和妇女的痛苦。《秦女休行》描写庞烈妇的正义复仇举动,《秋胡行》表现秋胡妻的贞烈、鞭挞了秋胡的轻薄行径,都从正面歌颂了妇女的高贵品质。他还有一首《墙上难为趋》,将贵族和贫士对比,有针砭社会的意义。傅玄的诗不求华艳,风格比较雄健,如《秦女休行》,后人就誉为“音节激扬,古质健劲”(《采菽堂古诗选》),颇有汉魏风韵,但语言有时流于艰涩。傅玄还有一些描写爱情的小诗,如《西长安行》《车遥遥》篇、《云歌》等,善用比兴,宛转清巧,语简情深。象《云歌》这类长短句的形式,对鲍照的诗歌创作有一定影响。

傅玄年少时在河内避难,专心读书,其后虽然显达富贵,但著述没有荒废。撰述著作评论治国的三教九流以及三史旧事,评断得失,各为条例,书名叫《傅子》,分为内、外、中三篇,共有四部、六录,合共一百四十首,几十万字,连同文集一百余卷流行于世。傅玄当初写成内篇,儿子傅咸交给司空王沈看。王沈给傅玄的信中说:“看到您所著的书,言辞宏富道理齐备,筹划治理国家大事,重视儒家教化道义,足以堵塞杨朱、墨翟学说的放浪形迹,可以跟往古的荀况、孟轲相比并。每次开卷,没有不感慨叹息的。‘不见贾谊,自己认为超过他,现在才知道比不上’。真是这样啊!”

《隋书·经籍志》载“晋司隶校尉《傅玄集》15卷”,今佚。明人张溥辑有《傅鹑觚集》1卷,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又《傅子》已佚,今存辑本。清代严可均在《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辑录傅玄的散文和辞赋,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辑录其全部著作,清《四库全书》辑录其大量诗文,近现代出版的《汉魏六朝诗选》《汉魏六朝散文选》《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等书,选收傅玄不少诗文。

书法

傅玄工书法,善篆隶,其作品今无存。

人物评价

《文心雕龙》:傅玄篇章,义多规镜;长笔奏,世执刚中;并桢干之实才,非群华之韡萼也。

《晋书》:①傅玄体强直之姿,怀匪躬之操,抗辞正色,补阙弼违,谔谔当朝,不忝其职者矣。及乎位居三独,弹击是司,遂能使台阁生风,贵戚敛手。虽前代鲍、葛,何以加之!然而惟此褊心,乏弘雅之度,骤闻竞爽,为物议所讥,惜哉!古人取戒于韦弦,良有以也。②鹑觚贞谅,实惟朝望。志厉强直,性乖夷旷。

亲属成员

祖父:傅燮,东汉末年汉阳太守,以忠节闻名,谥号“壮节”。

父亲:傅干,三国曹魏时官至扶风太守。

妻子:杜氏

儿子:傅咸,西晋名臣,曾任司隶校尉。

史料记载

《晋书·卷四十七·列传第十七》

标签: 傅玄

更多文章

  • 傅咸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傅咸

    傅咸(239年—294年)字长虞,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西晋文学家。曹魏扶风太守傅干之孙,司隶校尉傅玄之子。曾任太子洗马、尚书右丞、御史中丞等职。封清泉侯。他为官峻整,疾恶如仇,直言敢谏,曾上疏主张裁并官府,唯农是务;并力主俭朴,说“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元康四年去世,时年56岁。死后追赠为

  • 傅亮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傅亮

    傅亮(374年~426年),字季友,北地郡灵州县(今陕西省耀县)人。南朝宋开国功臣,西晋司隶校尉傅玄玄孙。傅亮博涉经史,尤善文辞。东晋时期,起家建威参军、荆州中军参军,累迁黄门侍郎。宋武帝刘裕即位后,迁太子詹事、中书令,受封建城县公,转尚书左仆射。宋武帝临终,遗命谢晦、傅亮、徐羡之、檀道济四位大臣辅

  • 庾亮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庾亮

    庾亮(289年-340年2月18日),字元规。颍川郡鄢陵县(今河南省鄢陵县)人。东晋时期名臣、名士,丞相军谘祭酒庾琛之子、明穆皇后庾文君之兄。出身颍川庾氏。早年被琅邪王司马睿召为西曹掾,先后任丞相参军、中书郎等职,因其姿容俊美,善谈玄理,且举止严肃遵礼,颇受器重。其妹庾文君又嫁世子司马绍(晋明帝)为

  • 杨修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杨修

    杨修(175年—219年),字德祖,东汉文学家,司隶部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太尉杨彪之子。杨修出身汉魏名门弘农杨氏,为人恭敬好学,博学多才。建安年间(196年—220年)被推选为孝廉,不久改任郎中,后改任丞相府曹操的主簿。后杨修数次助曹植通过曹操的考验,在曹植与曹丕争夺魏太子的事件中,杨修选

  • 杨恽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恽

    杨恽(?~前54年),字子幼,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西汉时期大臣,丞相杨敞之子,史学家司马迁外孙。本名:杨恽字:子幼所处时代:西汉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主要作品:《报孙会宗书》、《拊缶歌》主要成就:公布《史记》杨恽是当时著名的士大夫,他轻财好义,把上千万财物分给别人

  • 虞羲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虞羲

    虞羲,南朝齐梁间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阳(李善《文选注》引《虞羲集序》),一说字士光(《南史·江淹任昉传》)。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市)人。虞羲的诗以《文选》所录《咏霍将军北伐》最为有名。这首诗写沙场烽火,如“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飞狐白日晚,瀚海愁云生。羽书时断绝,刁斗昼夜惊”,颇有气势。本名

  • 赵至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至

    赵至(约244年-281年),字景真,后改名浚,字允元,代郡人,寓居在洛阳。约魏嘉平初,至晋武帝太康末之间在世,年三十七岁。论议精辩,有纵横才气。赵至出身微贱,然而从小就立志要勤学以求显达,荣养双亲,使他们远离劳作之苦。与嵇康兄子嵇蕃善,康甚称之。后向辽西占户,幽州三辟从事,断九狱,以精审见称。太康

  • 欧阳建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欧阳建

    欧阳建(?-300年),字坚石,渤海郡南皮县(今河北省南皮县)人,西晋时期文学家,司徒石苞的外孙,卫尉石崇的外甥。世为冀方右族。有才藻思理。擅名北州,后为贾谧“二十四友”之一。辟公府,累迁山阳令、冯翊太守。赵王司马伦专权,建每匡正,由是有隙。及伦篡位,劝淮南王司马允诛伦。事泄被杀。临刑作《临终诗》。

  • 蔡邕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蔡邕

    蔡邕(133年-192年),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一说为河南尉氏县、也有说法为河南杞县)人。东汉时期名臣,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蔡邕早年拒朝廷征召之命,后被征辟为司徒掾属,任河平长、郎中、议郎等职,曾参与续写《东观汉记》及刻印熹平石经。后因罪被流放朔方,几经周折,避难江南十二年。董卓掌权时,

  • 刘峻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峻

    刘峻(462年—521年),南朝梁学者兼文学家。字孝标,本名法武,平原(今属山东德州平原县)人。以注释刘义庆等编撰的《世说新语》而著闻于世,其《世说新语》注引证丰富,为当时人所重视。而其文章亦擅美当时。《隋书·经籍志》著录其诗文集六卷,惜今所传为数有限。刘峻才识过人,著述甚丰,所作诗文颇有发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