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刘峻

刘峻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546 更新时间:2023/12/15 9:17:35

刘峻(462年—521年),南朝梁学者兼文学家。字孝标,本名法武,平原(今属山东德州平原县)人。以注释刘义庆等编撰的《世说新语》而著闻于世,其《世说新语》注引证丰富,为当时人所重视。而其文章亦擅美当时。《隋书·经籍志》著录其诗文集六卷,惜今所传为数有限。刘峻才识过人,著述甚丰,所作诗文颇有发明。其《世说新语注》征引繁博,考定精审,被视为后世注书之圭臬,流传。据《隋志》所载,刘峻另有《汉书注》一百四十卷,还编撰《类苑》一百二十卷,惜二注均已亡佚。刘峻生平行迹历来不得其详。

基本资料

本名:刘峻

别名:刘孝标、刘法武、玄靖先生

字:孝标

所处时代:南北朝

出生地:平原(今属山东德州平原县)

出生日期:462年

逝世日期:521年

主要作品:《广绝交论》《辨命论》

主要成就:注《世说新语》

人物生平

刘峻生不及一月,曾任宋始兴内使的父亲刘珽病逝,母亲许氏不得不带着他及哥哥刘法凤回到故乡。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年),北魏攻占青州,刘峻母子为乱兵所掠,作为奴隶卖到中山。富人刘宝悯惜刘峻,以束帛赎出,并教他读书。此时刘峻的叔父刘怀珍仍在宋为官,并以军功累迁至黄门郎领虎贲中郎将。北魏实行民族隔离政策,对南朝有戚属者尤甚,因此再徙刘峻母子到更为僻远的代地。

刘峻母子衣食难继,因此到寺庙为僧为尼,还俗只是后来的事情。刘峻却非常好学,在“居贫不自立”的情况下,燃麻杆为灯;夜读昏困,就用麻杆燎发须,“及觉复读”。齐武帝永明四年(486年),刘峻母子不堪忍受民族歧视,由桑乾回到建康。

自东晋偏安江隅以来,建康一直为中国文化的中心。至建康,刘峻自感少时的读书不博,加之生性鲁钝,不胜愧叹:“黉中济济皆升堂,亦有愚者解衣裳。”此时刘峻已届25岁,“于是博及群书,文藻秀出”(《南史》本传)。

梁初建,刘峻曾被召“入西省,与学士贺琮校点秘阁”。然而刘峻率性而动,于学于识方面均不让梁武帝萧衍。一次“会策锦被事,咸言已罄,帝试呼峻”,刘峻“忽请纸笔,请疏十余事”。萧衍“不觉失色。自是恶之,不复引见”。萧衍对刘峻的忌恨一直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当刘峻编纂的《类苑》成,萧衍则另外组织一班文士编《华林遍略》“以高之,竟不见用”(《南史》本传)。这是造成刘峻由中年及老年坎坷、淹蹇的根本原因。

刘峻并不屈服于命运,可是刘峻的命运却是这样的舛讹,甚至几次到了“疏薄遭弃”的境地,不能不使他良多慨叹,由己及人、由今及古思索有关命运的课题。

偶然他听到梁武帝萧衍对管辂“有奇才而位不达”的议论,于是接过话题,洋洋洒洒写成了《辨命论》一文。刘峻认为前人的辨命存在着许多不足,如王充只是论其末却“蔽其原”,司马迁辨惑而终为惑所蔽,李康“论其本而不畅其源”,郭象能“语其流而未详其本”。刘峻本着“仕而不易,则谓之命。命也者,自天之命也”的角度,逐一予以辨蔽。

《辨命论》虽然属于哲学方面的论文,然而却是用华丽的骈俪文体写成的。特别是刘峻写作《辨命论》“盖以自喻”(刘瑶:《梁典》),浇铸着他的不平之气,从而使之音节精壮,辞彩飞扬,辨锋犀厉,情致淋漓,较之李康、郭象等前人之作显现出另一番慷慨激越的特色。而刘峻这一论文面对现实,面向人生,与南朝文风大相径庭,故而有“足杜浮竞”(李善:《文选注》)之效。诚然,《辨命论》从总体上言仍然囿于儒家“天命不可知”的思想体系,然而较之前人有所开拓,有所恢宏,故张溥击节称赏:“辨命六蔽,善言天命。”(《刘户曹集题辞》)至于刘峻于其中首先倡言:“天下善人少,恶人多;暗主众,明主寡”,吐出了封建社会诸多失意文人内心的愤懑,故而千百年来有着许多的知音。

《辨命论》成,中山刘沼不尽同意刘峻的观点,曾往来致书诘难,刘峻并一一作答。过了很久很久,刘沼没有音信、而刘峻值儿子病死内心戚戚惶惶不能前去相访。有人来拿着刘沼的复信给刘峻看,并言及这是刘沼于病中写成只是因为死未及发出。刘峻面对刘沼遗文,如睹故人,不胜悲悼,写作《追答刘沼书》以相吊。该书不及200字,只是借典实来说明刘峻的相哀相念之情。

如结末说:“冀东平之树,望咸阳而西靡;盖山之泉,闻弦歌而赴节。但悬剑空垅,有恨如何!”书中所用之典,意谓人死之后既有所感应,便想象着刘沼在九泉之下等待着刘峻的回答。于是刘峻就面对着苍冥,追思刘沼昔日的殷殷候答之情,仍然作了答书。刘峻说,当他再看到刘沼的复信,就如同秋菊春兰一样,芬芳之香充溢,英华之才流淌。只此一语就回答了刘沼。这种答死者书,“甚是创格”(许连:《六朝文絜》)。可是刘峻那里不知道人死魂灭,结末一语用季子悬剑徐君墓树的典实,使之属辞凄惋缠绵,“俯仰徘徊,无限悲切。”这封答书,在创格之中表达了对刚逝去朋友的哀悼,表现了与朋友讨论问题的真诚态度,最后深表失去挚友的遗恨,意味至为深永。

刘峻不独重友谊,而且还特别重视为人交友之道。梁武帝天监七年任昉死于新安任所,任昉吏风清正,不喜营物。任昉的儿子“东里、西华、南容、北叟并无求业,坠其家声。

兄弟流落,不能自振,平生旧交莫有收恤。西华冬月著葛帔练裙”;道逢刘峻,刘峻“泫然矜之,谓曰:‘我当为卿作计’乃著《广绝交论》以讥其旧交”(《南史》本传)。

《广绝交论》取主客问答的形式,循着东汉朱穆的《绝交论》的思路写成。不过《广绝交论》更突出了对“利交”的揭露及“利交”种种表现形式,其一为势交,其二为贿交,其三为谈交,其四为穷交,其五为量交。这五种“利交”的形式,“义同贾鬻”,并且滋生出三衅:“败德殄义,禽兽相若,一衅也;难固易携,仇讼所聚,二衅也;名陷饕餮,贞介所羞,三衅也。

古人知三衅之为梗,惧五交之速尤,故王丹威子以槚楚,朱穆昌言而示绝”,都是有着远大的眼光的。至于现状较之朱穆写成《绝交论》时尤甚。

刘峻通过任昉生前与死后境遇的完全不同,不胜感慨地说:“呜呼!世路险巇,一至于此。太行孟门,岂云崭绝。是以耿介之士疾其若斯,裂裳裹足,弃之长鹜。独立高山之顶,欢与麋鹿同群,皦皦然绝其雰浊,诚耻之也,诚畏之也。”不止应象朱穆所示的那样“绝交”,而且还要广绝交,从而扩大了朱穆的观点。由于该论现实针对性强,似到溉“见其论,抵几于地,终身病之”(刘璠:《梁典》);而且还似烛照诸种丑恶行为的镜子悬挂中天,成为不胫而走的名篇。至千百年后,尚有“郈成、季札,遗风在焉”(张溥:《刘户曹集题辞》)的盛誉。

由于萧衍的忌恨,刘峻虽为萧秀征为荆州户曹参军,最终却选择了金华山为栖地的归隐之路。他一方面设帐授徒,一方面筛选收集自己的文章,并写成一篇《自序》总结他的一生。其中发出“魂魄一去,将同秋草”,将为“世不吾知”的悲叹!不过历史是有选择的。

在他死后,他的学生私谥为“玄靖先生”,作品亦不胫而走,影响深远。

主要影响

注世说新语

刘峻采用裴松之注《三国志》的办法,进行补缺和纠谬的工作。刘峻征引繁富,引用的书达四百余种。后人注释该书的,有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徐震谔《世说新语校笺》、杨勇《世说新语校笺》。日本德川时代的学者著有几种《世说新语》注。还有马瑞志的英文译本、目加田诚等的多种日文译本和法文译本。

文学

刘峻的文在南朝作家中颇有特色。其代表作《广绝交论》和《辨命论》,在当时的骈文中引人注目。其中《广绝交论》是推广汉代朱穆讽刺文章《绝交论》的论点而写成。文章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对南朝士大夫阶层的人情世态作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文笔尖锐犀利。曾作《辨命论》反对鬼神之说,《辨命论》的主旨是说明人的穷通都由天命决定,既非人事,也不是鬼神所能影响的。

目录学

因齐末兵火战乱,延及秘阁,藏书散失。梁建国初,缺书甚多。秘书监任昉领职于秘阁内,亲加校点,使刘孝标等人重加校勘,分术数之文,更为一部,请祖暅撰写名录。又于文德殿内,编撰《梁文德殿正御四部目录》4卷,著录图书2968帙,23106卷。为梁代皇室藏书目录,今已佚。以文学著称,作有《山栖志》、《辩命论》,文辞优美。

标签: 刘峻

更多文章

  • 刘歆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歆

    刘歆(约公元前50年-公元23年),字子骏,后改名刘秀。西汉宗室、大臣、经学家,楚元王刘交五世孙,经学家刘向的儿子。汉成帝时,刘歆以通《诗》《书》,能属文而被召为黄门郎。河平元年(前28),奉命与父刘向领校秘书,讲六艺传记,举凡诸子、诗赋、数术、方技无所不究。后为中垒校尉。汉哀帝初,大司马王莽荐为侍

  • 刘铄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铄

    刘铄(431年-453年9月17日),字休玄,小字乌羊,彭城郡彭城县(今江苏省铜山区)人,刘宋宗室大臣,宋文帝刘义隆第四子,宋孝武帝刘骏、宋明帝刘彧异母兄弟。元嘉八年(431年),生于建康宫,封为南平王,在文帝朝历镇南豫州、豫州等地,并在元嘉北伐中立有战功,后入朝为抚军将军、领军将军,负责石头城防务

  • 潘尼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潘尼

    潘尼(约公元250年—约公元311年),字正叔,荥阳中牟(在今河南省中牟城关镇大潘庄)人,西晋文学家。祖父潘勖为东汉东海相,父潘满为平原内史。西晋文学家潘岳(即潘安)的堂侄。潘尼少有才,与潘岳俱以文章知名,并称“两潘”。潘尼生情稳静恬淡,不与人争利,安心研读,专志著述。本名:潘尼字:正叔所处时代:西

  • 潘勖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潘勖

    潘勖(xù)(?—215),字元茂,初名芝,改名勖,后避讳。本名:潘勖别名:潘芝字:元茂所处时代:东汉民族族群:汉族逝世日期:215年籍贯:陈留中牟职位:尚书右丞文章志曰:勖(一作勗)字元茂,初名芝,改名勖,后避讳。或曰勖献帝时为尚书郎,迁右丞。诏以勖前在二千石曹,才敏兼通,明习旧事,敕并领本职,数

  • 卢谌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卢谌

    卢谌(284年~351年),字子谅,范阳涿(今河北涿州)人。晋朝文学家,曹魏司空卢毓曾孙,西晋卫尉卿卢珽之孙,尚书卢志长子。出身范阳卢氏。清敏有才思,初任太尉掾。永嘉之乱后,随父投奔姨父并州刺史刘琨,途中为汉赵刘粲所掳。辗转来到并州,拜司空从事中郎。并州失守后,随刘琨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为幽州别驾。

  • 鲍照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鲍照

    鲍照(416年?—466年),唐人或避武后讳而作“鲍昭”,字明远,祖籍东海(今山东省郯城县),南朝宋文学家,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元嘉三大家”。鲍照家境贫困,因而年少时曾从事农耕;元嘉十二年(435年),鲍照献诗言志而被刘义庆擢为临川王国侍郎,之后又先后入刘义季和刘濬幕府,随

  • 繁钦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繁钦

    繁钦【póqīn】(?-218年),字休伯,东汉颍川(今河南禹州)人。曾任丞相曹操主簿,以善写诗、赋、文章知名于世。本名:繁钦字:休伯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东汉颍川主要作品:《定情诗》、《远戍劝戒诗》、《杂诗》主要成就:主簿辞赋:《暑赋》繁钦(?-218年),字休伯,东汉颍川(今河南禹州)人。曾与避

  • 谢朓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谢朓

    谢朓(464年—499年),字玄晖,斋号高斋,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南齐诗人,出身陈郡谢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南齐建元四年(482年)“解褐入仕”,为豫章王萧嶷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487年),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任其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永明十年(492年

  • 谢庄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谢庄

    谢庄(421-466年),字希逸,陈郡阳夏县(今河南太康)人,南朝宋时期大臣、文学家,太常卿谢弘微的儿子,诗人谢灵运的族子。门荫入仕,起家太子冼马。元嘉二十六年(449)出任随王(刘诞)记室参军,迁太子中庶子、司徒左长史。孝武帝即位,除侍中、左卫将军、吏部尚书,因病辞职。大明年间,历任都官尚书、吏部

  • 谢混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谢混

    谢混(?-412年),字叔源,小字益寿,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时期名士、外戚大臣,太保谢安的孙子,会稽太守谢琰第三子,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女婿。出身陈郡谢氏,年轻时颇有美誉,善于文章,袭爵望蔡县公。迎娶晋陵公主,授驸马都尉,历任中书令、中领军、累迁左仆射。义熙八年(412年),勾结荆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