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韩绛

韩绛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276 更新时间:2024/1/15 23:18:23

韩绛(1012—1088年),字子华,真定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人。北宋时期大臣,参知政事韩亿第三子、太子太保韩缜之兄。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及第,担任太子中允、陈州通判,累迁三司使。宋英宗即位,迁给事中,权知开封府。宋神宗即位,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出任建雄军节度使、知定州,授太一宫使、知河南府。宋哲宗即位,担任镇江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北京留守,册封康国公,以司空、检校太尉致仕。元祐三年(1088年),去世,追赠太傅,谥号“献肃”。

基本资料

本名:韩绛

字号:字子华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开封雍丘

出生时间:1012年

去世时间:1088年

官职:司空、检校太尉

爵位:康国公

追赠:太傅

谥号:献肃

祖籍:真定灵寿

人物生平

韩绛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高中进士甲科第三名探花(状元是杨寘,榜眼是王珪,第四名是王安石),除太子中允、通判陈州。历户部判官,擢右正言、知制诰,迁龙图阁直学士、翰林学士、御史中丞。

嘉祐年间,历知庆州、成都府、开封府,为三司使。

宋英宗即位,迁给事中。治平二年(1065年),权知开封府(《开封府题名记碑》)。

宋神宗即位,拜枢密副使。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罢知邓州,徙许州、大名府。

元丰元年(1078年),任建雄军节度使、知定州。又入朝授西太一宫使。

元丰六年(1083年),改知河南府。夏季,河南府突降暴雨,受灾的百姓十分之五、六。韩绛开仓赈济灾民,延城筑堤。数月后,大水又到来,百姓依赖新堤得以幸免。

宋哲宗即位,韩绛改任镇江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康国公,又任北京留守。黄河小吴埽再次决堤,都水监建议在大名府城旁凿渠,使其向东流至黄河下游的金堤,以分水势。韩绛说:“这个计划一定失败,白白浪费国力,而让大名人流离失所,这不是治河良策。”他上次向朝廷上奏,最终得以罢修河渠。

元祐二年(1087年),韩绛告老辞官,哲宗命其以司空、检校太尉致仕。

元祐三年(1088年)九月三日,韩绛去世,享年七十七岁。哲宗为他辍朝两日,追赠太傅,谥号“献肃”。关于其逝世月日,史料有三月初九、三月二日、九月三日三种说法。

人物评价

苏轼:而况卿出入四世,师表万民。身任安危,位兼将相。永惟三宗眷遇之重,宜极一品褒崇之荣。(《赐新除检校太尉守司空依前开府仪同三司致仕韩绛辞免恩命不允批答》)

范纯仁:公方严庄重,望其容貌,知其为大人、长者。而仁爱恺悌,即之益亲,居家烝烝,友睦亲族,内外无间。……立朝端方,刚毅任重,得大臣体。遇事果敢,临义勇发,不为后顾。乐善疾恶出于天性,故其论奏虽一时有行与不行,而读之皆知其心本出于忠义,感激而为之也。当时贤豪多出其门,其后往往至公相、列侍从。其未显时而指以为贤者,尚多有也。虽高年家居,犹与贤士大夫终日宴乐不厌。(《司空康国韩公墓志铭》)

王称:亿有子位公府,而行各有适。绛适于同,维适于正,缜适于严。呜呼,维其贤哉!(《东都事略》)

个人作品

《全宋诗》录有韩绛诗十三首。

亲属成员

辈分关系姓名简介家世曾祖父韩处均累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周国公。曾祖母李氏追封周国太夫人。祖父韩保枢累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陈国公。祖母郭氏追封陈国太夫人。周氏追封陈国太夫人。父亲韩亿历任参知政事、太子少傅。累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冀国公,谥号“忠宪”。母亲蒲氏追封冀国太夫人。王氏太尉王旦之女,追封冀国太夫人。平辈兄长韩纲官至知光化军,后因罪被除名,编管英州。韩综字仲文,官至刑部员外郎、知制诰。弟弟韩绎字仲连,历任秘书丞、职方员外郎等职。韩维字持国,历任门下侍郎、左朝议大夫等职,封南阳郡公。韩缜字玉汝,官至太子太保,卒赠司空,谥号“庄敏”。韩纬官至比部郎中。韩缅官至光禄寺丞。——妻子范氏太子太傅范质之曾孙女,先于韩亿逝世,追封韩国夫人。子辈儿子韩宗师字传道,官至集贤殿修撰、知河中府。女儿韩氏嫁进士范绅,早逝,追封仙居县君。孙辈孙子韩瑜曾为承事郎。韩璧曾为假(试衔官)承事郎

表格参考资料:

史料记载

《范忠宣集·卷十五·司空康国韩公墓志铭》

《名臣碑传琬琰集·韩献肃公绛忠弼之碑》

《东都事略·卷五十八·列传四十一》

《宋史·卷三百一十五·列传第七十四》

标签: 韩绛

更多文章

  • 吴充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吴充

    吴充(1021年12月18日卯时-1080年)字冲卿,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北宋大臣,礼部侍郎吴侍问次子,参知政事吴育之弟,与亲家王安石同年同月同日生。景祐五年,17岁的吴充考中进士,调谷熟县主簿。随后入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除集贤校理。其子吴安持娶王安石女蓬莱县君,其女嫁文彦博子文及甫。熙宁

  • 王珪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珪

    王珪(570-639年),字叔玠,扶风郿(今陕西眉县)人,唐初四大名相之一,南梁尚书令王僧辩之孙。出身太原王氏祁县房支乌丸王氏。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入召秘书内省,授为太常治礼郎。受叔父王頍牵连,逃遁终南山。唐朝建立后,历任世子府咨议参军、太子中舍人、太子中允,成为隐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后因杨文干事件被流

  • 蔡确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蔡确

    蔡确(1037年—1093年),字持正,泉州郡城人,北宋大臣,哲宗朝宰相,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支持者之一。举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进士,调任邠州司理参军。韩绛宣抚陕西时,见其有文才,荐于其弟开封知府韩维属下为管干右厢公事。本名:蔡确别名:蔡持正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泉州晋江出生日期:仁

  • 韩缜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韩缜

    韩缜(1019~1097年),字玉汝,真定灵寿(今属河北灵寿县)人。北宋时期大臣,参知政事韩亿第之子、司空韩绛之弟。庆历二年,中进士,起家合肥知县,除太常博士,监修《三班院编敕》,对北宋礼制有所补正。迁侍御史、度支判官,出任两浙、淮南、河北转运使,奉命出使西夏。韩绛执政,出任盐铁副使,知秦州,为政暴

  • 吕公著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吕公著

    吕公著(1018年-1089年3月17日),字晦叔。寿州(今安徽省寿县)人。北宋中期官员、学者,太尉吕夷简第三子。吕公著出身东莱吕氏。早年因恩荫补任奉礼郎,并进士及第,召试馆职,未赴任。出为颍州通判,累官龙图阁直学士。濮议时,因谏阻英宗贬谪谏官吕诲出京未果,出知蔡州。宋神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知通进

  • 吕大防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吕大防

    吕大防(1027年—1097年),字微仲,京兆府蓝田(今陕西蓝田)人,北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任冯翊主簿、永寿县令,县无井,饮水困难,大防将泉水引入县,县民名之曰“吕公泉”。英宗即位,改太常博士、监察御史里行。因参与濮议而被贬黜。哲宗时,召为翰林学士,发遣开封府。元祐

  • 刘挚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挚

    刘挚(公元1030——1098年),字莘老,永静东光人。嘉祐四年中进士甲科,能力出众,政绩卓越。因刘挚一生刚直不阿,正气森严,忠贞爱国,宋哲宗死后,韩忠彦为右丞相,为刘挚翻案,并给予“忠肃”称号,后被追赠为“元祐忠贤”。刘挚平生酷爱学习,治学严谨,才华横溢,他撰写的《忠肃集》曾被后人广为流传。本名:

  • 苏颂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苏颂

    苏颂(1020年12月10日-1101年6月18日),字子容,原籍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今属厦门市同安区),后徙居润州丹阳。北宋中期官员,杰出的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苏颂出身闽南望族,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登进士第,长年在馆阁任职,遍历地方长官,并两次出使辽国。累官至刑部尚书、吏部

  • 章惇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章惇

    章惇(1035年—1106年1月2日),字子厚,号大涤翁,建宁军浦城(今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北宋中期政治家、改革家,银青光禄大夫章俞之子。出身世族,博学善文,相貌俊美,高傲自负。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任职地方,政绩显著。经略南北江,平定湖北,大规模开发湖南,设立州县,开拓西南,统一内

  • 曾布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曾布

    曾布(1036年11月3日—1107年8月21日),字子宣,太常博士曾易占之子,中书舍人曾巩之弟,北宋中期宰相,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王安石变法期间曾同时担任集贤校理、判司农寺、检正中书五房、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三司使等职。十三岁时,父亲曾易占去世,跟随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