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崔旭

崔旭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072 更新时间:2023/12/11 17:46:31

崔旭(1767-1847),字晓林,号念堂,清代直隶天津府庆云县(今山东省庆云县)人。道光六年(1826),崔旭出任山西省蒲县知县,后兼理大宁县事,政声卓著,深受乡民爱戴。道光十三年(1833),因病引退归里,潜心著述,作品有《念堂诗话》四卷、《念堂诗草》一卷(收入《晚香唱和集》第五册)、《津门百咏》(即《津门竹枝词》)、《津门杂记》,选辑《沧州诗抄》、《庆云诗抄》,编纂《庆云县志》、《庆云崔氏族谱》等。崔旭与梅成栋、姚元之皆出自乾嘉著名诗人张问陶(号船山)门下,合称“张门三才子”。

基本资料

名:崔旭

外文名:cuixu

别名:字晓林,号念堂

国籍:中国清代

民族:汉族

出生地:清代直隶天津府庆云县

出生日期:1767

逝世日期:1847

职业:山西省蒲县知县兼理大宁县事

代表作品:《念堂诗话》《念堂诗草》《庆云县志》、《庆云崔氏族谱》等

简介

崔旭(1767-1847),字晓林,号念堂,清代直隶天津府庆云县(今山东省庆云县)人。崔氏为庆云望族,历代为官。崔旭之祖崔机,康熙武举,官江淮领运都司;其父崔大本,诸生;弟崔旸,举人,官甘肃安化知县。

崔旭性颖悟,自少好学,尢喜诗歌。嘉庆五年庚申(1800)八月,张船山充顺天乡试同考官,取中崔旭、梅成栋、姚元之等人,崔、梅、姚合称“张门三才子”。船山极赏识崔旭,以渔洋门下崔不雕(黄叶)相比,一时传为佳话。

崔旭《念堂诗话》卷一云:“庚申乡试,旭出张船山夫子房。辛酉春闱前,以诗谒见,展阅数首,遂纳于怀,喜曰:‘吾又得一诗友。’题赠二律,云‘直胜崔黄叶’,书卷首曰:‘此老船之崔不雕也。’传示同好吴谷人(锡麒)、赵味辛(怀玉)、戴金溪(敦元)、王熙甫(宁)诸先生各有题赠。后命旭题《船山诗草》,有云‘呼我崔黄叶’,即谓此也。”王士祯《渔洋诗话》:“太仓崔华不雕,工诗画,尝有句云:‘丹枫江冷人初去,黄叶声多酒不辞。’余目为崔黄叶。”崔华,字不雕,江苏太仓人。

嘉庆六年辛酉(1801)春,张船山作《题门人崔晓林旭诗》二首(载《船山诗草》卷十六),题注:“庆云人,庚申分校所得士。”诗云:“直胜崔黄叶,清严数首诗。岩居知我早,珊网得君迟。关说无王础,怜才此项斯。谋生同不易,相对叹移时。”“谁赏氃氋,鹤,林栖久耐寒。魁梧真面目,朴雅旧衣冠。孤抱轻华士,清言接古欢。成连弦指妙,东望海云宽。”赞许崔旭诗“清严”,胜过崔黄叶。

在船山教诲下,崔旭学益进,诗益富。诗风更沉雄隽永,富有生活气息。船山在《雨后与崔生旭论诗即次其旅怀一首元韵》(载《船山诗草》卷十六)云:“金仙说法意云何?诗到真空悟境多。忏我浮名毋绮语,爱君饥走尚清歌。虚堂静比舟藏壑,俗客纷如虎渡河。风雨打窗相对久,关情难忘旧烟蓑。”船山高度评价崔旭的现实主义诗风,“爱君饥走尚清歌”。正如符葆森《国朝正雅集》谓崔旭诗所云:“一主于严,思深而律细,无嚣凌洿夸之习。”姚元之在《竹叶亭杂记》中说:“念堂为诗深得师传。”

崔旭《寄船山师》云:“春花几度又秋花,志士凄凉只在家。说剑频年逢侠客,论诗有梦到京华。棣城雨积歌声苦,柏府霜清树影斜。四海共知避骢马,应将寂寞叹侯巴。”《题张船山夫子集后》云:“夫子何为者,京华二十年。壮怀消笔札,真气失仙禅。酒好千场醉,诗听万口传。王朱施宋后,大雅更谁先。”“呼我崔黄叶(旭初以诗谒见,题曰:‘此老船之崔不雕也。’),幽居似直塘。新诗说情味,雅量爱疏狂。此意堪千古,斯人愧一庄。苏门诸文在,努力继秦黄。”《题船山夫子画兰,兰出石巅,题云:兰之品高,吾谨于高处位置之》云:“夫子作诗如饮酒,酣嬉淋漓无不有。夫子作画如作诗,笔犹未落思先奇。为我写兰危石巅,意欲置我清风前。次第开遍桃与李,似惜幽芳尚在此。”《闻船山师自莱州移病归》云:“一麾出守向东莱,五马风流尚爱才。诗酒胜游容我在,山川生面自今开。循良料有三年住,疏懒偏当百念灰。才欲束装公已去,不能待得跨驴来。”《读<船山诗草>见赠和诸作有感》云:“此卷长天地,骑鲸竟不归。删诗留我在,详注惜人微。姓字生前说,音容别后违。披编感知遇,只有泪频挥。”

崔旭在《念堂诗话》中,记录了恩师船山对他的教育。云:“张船山夫子尝书旭诗卷云:‘诗境已稳成极矣,此后惟须炼识,识见一高,则笔墨羽化,才是真通人。’船山夫子,或目为才子,为狂士,乃有识之才子、狂士也。忠孝之节、兄弟之情、朋友之谊,见诸篇什,有目共睹。于朝贵无献媚贡谀之言,于同列无含讥带讪之语。下至能诗之奴,卖饼之叟,久侍之老仆,工书之小吏,无不一往情深,其识量为何如?”(载《念堂诗话》卷三)。又云:“《船山诗草》初出,里中未见。余戊午乡试,为何兰士夫子所荐,与春民熙綪孝廉论世好,从借读焉。见赠和诸诗下详注旭姓氏里居,旭有句云:‘删诗留我在,详注惜人微。’此刻盖吾师手定也,展诵之下,所感实深。”(载《念堂诗话》卷一)。又云:“船山师《论诗绝句》云:‘写出此身真阅历,强于饤饾古人书。’又:‘子规声与鹧鸪声,好鸟鸣春尚有情。何苦颟顸书数语,不加笺注不分明。’盖指覃溪(翁方纲)而言。又:‘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其宗旨如此。”(载《念堂诗话》卷一)。又云:“船山师《宝鸡县题壁》诗十八首,一时盛传天下。高家堰开有《淮阴题壁》十八首,末云:‘题诗敢拟张公子,聊志飞鸿指爪痕。’指船山言也。中云:‘破格用人明主意,及时行乐老臣心。便死难赏沟壑命,偷生真是半筲才。’皆确有所指。”(载《念堂诗话》卷二)。

道光六年(1826),崔旭出任山西省蒲县知县,后兼理大宁县事,政声卓著,深受乡民爱戴。道光十三年(1833),因病引退归里,潜心著述,作品有《念堂诗话》四卷、《念堂诗草》一卷(收入《晚香唱和集》第五册)、《津门百咏》(即《津门竹枝词》)、《津门杂记》,选辑《沧州诗抄》、《庆云诗抄》,编纂《庆云县志》、《庆云崔氏族谱》等。尝同挚友梅成栋佐直隶大名知府陶梁(1772-1857)纂《国朝畿辅诗传》六十卷;陶梁后采崔旭、梅成栋二人诗合刊为《燕南二俊诗钞》二卷,并序云:“晓林之诗,淳古淡泊,味之弥永,譬之精金百炼,宝光内含;树君(梅成栋)诗雄古超迈,力绝恒溪,而真挚之性时流于楮墨之间,可谓燕南之二俊也。”

崔旭亦如其恩师船山一样,热心教育,晚年掌教于古棣书院分校,培养了不少人才。崔旭四子:长子光第,举人,官河南嘉县知县;仲子光典,举人,官河北故城县教谕;季子光簏,武举人,官陕西漳关厅巡检;四子光笏,进士,官江苏镇江知府、云南按察使。光典幼时,出口成句,船山见其诗,寄书奖之,呼为“小诗人”。其父崔旭勖之云;“莫负老船奖许意,封题呼尔小诗人!”

崔旭一生,对船山念念不忘。晚年在京师作有诗《过船山师故居》,云:“此是频游处,重经步为迟。过门非旧主,传世只遗诗。恍惚仙山约,悲凉国士知。孤寒犹故我,忍泪立多时。”(载《晚晴簃诗汇》卷114)。

道光二十七年(1847),崔旭卒于故里,享年81岁。其墓今存,位于河北盐山县庆云镇南郊1里处。当代《庆云旅游三字经》将崔旭事迹作为典范宣传,供县人学习,云:“清崔旭,人慧聪。教三子,举人中。”其生平事迹载入了《晚晴簃诗汇·诗话》、《大清畿辅书征》、《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近代卷)等文献。

清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一代诗宗张船山病逝于苏州山塘街寓所。崔旭作诗《闻船山夫子凶问》恸哭:“忽得江东信,流传倘未真。天如有此事,吾竟仰何人?诗酒难偿债,功名未了因。峨眉山上月,万古为传神。”“半世谁相赏?猖狂只自吟。时人多俗目,夫子是知音。乖隔五年别,悲凉千古心!成连终不至,恸哭欲烧琴。”师生深情,穿越生死,令人感动。

以上摘自胡传淮《张门三才子探析》(《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诗选

寄船山师

春花几度又秋花,志士凄凉只在家。

说剑频年逢侠客,论诗有梦到京华。

棣城雨积歌声苦,柏府霜清树影斜。

四海共知避骢马,应将寂寞叹侯巴。

题张船山夫子集后

夫子何为者,京华二十年。壮怀消笔札,真气失仙禅。

酒好千场醉,诗听万口传。王朱施宋后,大雅更谁先。

呼我崔黄叶(旭初以诗谒见,题曰:“此老船之崔不雕也。”),幽居似直塘。

新诗说情味,雅量爱疏狂。此意堪千古,斯人愧一庄。苏门诸文在,努力继秦黄。

题船山夫子画兰

兰出石巅,题云:兰之品高,吾谨于高处位置之。

夫子作诗如饮酒,酣嬉淋漓无不有。

夫子作画如作诗,笔犹未落思先奇。

为我写兰危石巅,意欲置我清风前。

次第开遍桃与李,似惜幽芳尚在此。

闻船山师自莱州移病归

一麾出守向东莱,五马风流尚爱才。

诗酒胜游容我在,山川生面自今开。

循良料有三年住,疏懒偏当百念灰。

才欲束装公已去,不能待得跨驴来。

闻船山师凶问

忽得江东信,流传倘未真。天如有此事,吾竟仰何人。

诗酒难赏债,功名未了因。峨眉山上月,万古为传神。

半世难相赏,猖狂只自吟。时人多俗目,夫子是知音。

乖隔五年别,悲凉千古心。成连终不至,恸哭欲烧琴。

过船山师故居

此是频游处,重经步为迟。过门非旧主,传世只遗诗。

恍惚仙山约,悲凉国士知。孤寒犹故我,忍泪立多时。

读《船山诗草》见赠和诸作有感

此卷长天地,骑鲸竟不归。删诗留我在,详注惜人微。

姓字生前说,音容别后违。披编感知遇,只有泪频挥。

标签: 崔旭

更多文章

  • 李春昱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春昱

    李春昱,河南卫辉人。1904年5月8日~1988年8月6日。区域地质、构造地质学家。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37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文名:李春昱外文名:LiChunyu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河南卫辉出生日期:1

  • 李学清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学清

    李学清(1892年-1977年),地质学家、矿物学家、地质教育家,是中国宝玉石矿物学研究的先驱之一,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地质工作者之一,开拓了中国沉积岩研究的先驱,是地质系的“开国功臣”,培养了一批卓有成就的地质学家。中文名:李学清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吴江出生日期:1892年10月20

  • 王钟声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钟声

    王钟声(1881—1911),浙江上虞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话剧创始人。早年临笔,书法遒秀,尤功油画。1898年赴德国留学,回国后任广西法政学堂监督及洋务局总办。不久,因不满满清政府腐败,愤而辞职。1903年参与组织中国新剧剧团春阳社,编演进步话剧。为扩大新剧影响,奔走苏杭,进行演出。一度东渡日本

  • 董申保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董申保

    董申保(1917.9.17~2010.2.19),著名地质学家,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文名:董申保国籍:中国出生地:常州出生日期:1917年9月17日逝世日期:2010年2月19日职业:地质学家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姓名:董申保所在大学:北京大学所在城市:北京所在院系:地球与

  • 张伟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张伟

    张伟,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秋渠一中校长。2014年3月17日晚,张伟在工作岗位上因过度劳累引起突发脑干出血,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42岁。张伟同志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20年如一日辛勤工作在农村教育第一线,心系师生,艰苦创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被广大师生和群众誉为“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校长”。2

  • 董每戡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董每戡

    董每戡(1907-1980),中国著名戏剧家、戏曲史研究专家。1907年生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潘桥乡,他于1953年任中山大学教授,仅仅5年以后,他在那场著名的政治运动中受挫,随即携家迁居湖南长沙,过了20年近乎流放的生活。1979年落实政策后,他又回到中山大学,但不到一年,便溘然长逝;如今的中大学

  • 顾锡东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顾锡东

    顾锡东(1924—2003),戏剧作家。浙江嘉善人。浙江剧作界的领军人物。他一生创作上演了60余部剧目、5部电影以及各类戏剧曲艺理论文章200余篇。他的作品深受观众喜爱,在全国乃至海外都有较大影响,推动了浙江戏剧的发展和繁荣。作品多次获国家级奖项。同时,顾锡东还为扶持浙江越剧“小百花”,培养中青年戏

  • 孙永生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永生

    孙永生,男,河北省沧州人,生于1929年1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著名数学家、教育家。曾任《逼近论及其应用》、《EasternJournalofApproximation》、《东北数学》、《数学季刊》、《数学研究》的编委,并任河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宁夏大学的兼职教授。2006年3月2

  • 方宗熙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方宗熙

    方宗熙(1912~1985),又名方少青,生物学家。福建云霄人。193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获学士学位,留校任生物系助教。1937年夏回原籍云霄中学任生物学教师。1976年主持研究海带单倍体遗传育种在国内首次获得成功。著有《普通遗传学》、《达尔文主义》等。中文名:方宗熙别名:方少青国籍:中国出生地:福

  • 孙健初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健初

    孙健初,石油地质学家。早年从事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发表了《绥远及察哈尔西南部地质志》等著作。是第一个跨越祁连山的中国地质学家,探明并开发了玉门油矿,建成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是中国石油地质的奠基人。培养了中国第一批石油地质人才,对中国石油事业的筹划亦有很多贡献。中文名:孙健初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