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王士真

王士真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360 更新时间:2024/1/16 10:27:47

王士真(759-809年),字公一,契丹怒皆部人。唐朝地方割据军阀,成德节度使王武俊长子。勇冠军中,沉谋有断,迎娶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之女。后协助父亲反正,夺取成德军,拜成德节度副使、检校工部尚书、德州刺史,封清河郡王。贞元十七年(801年),继任成德军节度使,加检校左仆射。久经行阵,备知艰辛。掌权后,息兵守善,对朝廷颇为恭顺。唐顺宗即位后,进位检校司空。唐宪宗初年,加同平章事。元和四年(809年),去世,时年五十一,赠司徒,谥号“景襄”。

基本资料

本名:王士真

字:公一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契丹怒皆部人

出生地:恒州

出生日期:759年

逝世日期:809年

主要成就:息兵守善,恭顺朝廷

官职:成德节度使、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兼恒州大都督府长史

爵位:清河郡王

追赠:司徒

谥号:景襄

人物生平

王士真是成德军兵马使王武俊的长子,自少骁悍过人,勇冠军中,为人沉毅勇猛,决断过人。王士真最初在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帐下为亲将,娶李宝臣之女为妻。

李宝臣晚年时,担忧死后子嗣无能,被诸将篡夺权位,于是相继杀害了辛忠义、卢俶、许崇俊等二十多位宿将,使人心渐有离散之势。王武俊当时官位尚低,但勇略超群,已遭李宝臣猜忌,只因爱惜其才略,故而迟迟不下手。王士真暗中结交李宝臣的左右亲随,对王武俊多加保护,这才使他得以幸免于难。

李宝臣之子李惟岳袭位后,对王武俊颇为倚重。等到兵败束鹿,部下张孝忠、康日知也举州投顺朝廷后,李惟岳开始对王武俊等稍加猜忌,因侍从劝谏,再加上王士真为其妹婿的身份,这才使王武俊受到重用,被李惟岳派往赵州,讨伐康日知。王士真则住在府衙中,与同僚暗中策划。不久后,王武俊率军倒戈,攻入恒州,王士真里应外合,与同僚擒获李惟岳,将其缢杀。朝廷随后授王武俊为成德军节度使、王士真为副大使。

建中年间,王武俊在魏县僣称赵王,任命王士真为司空、真定府留守,充任元帅。待到昭义军节度使李抱真劝说王武俊反正,合力击破卢龙节度使朱滔后,朝廷命王武俊兼幽州卢龙军节度使,授王士真为幽州卢龙军节度副使、检校工部尚书。

贞元元年(785年)七月,唐德宗进授王士真为检校兵部尚书、德州刺史兼德棣都团练观察使,获封爵位为清河郡王。

贞元十七年(801年)六月,王武俊逝世。七月,王士真被起复授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同正、恒州大都督府长史,充任成德军节度、恒冀深赵德棣等州观察等使(即成德军节度使),正式接掌成德军。旋即加检校尚书左仆射。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唐顺宗即位。三月,王士真进位检校司空。

王士真辅佐王武俊征战夺位,又归顺朝廷,备历艰苦,故而在袭位节度使之后,恬然守善。虽然仍是遵从两河惯例,擅自任命属吏,不向朝廷缴纳赋税,但每年以“进奉”为名贡献的财货,也多达数十万。相比于河朔三镇中的卢龙、魏博二镇,最为承顺。

元和元年(806年)正月,王士真获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使相。

元和四年(809年)三月乙酉日,王士真去世,享年五十一岁。唐宪宗闻讯,追赠他为司徒,赐谥“景襄”。

人物评价

李序:惟我长源,肇于帝喾。累德流派,宾天揆。秦汉已还,公侯继踵。南仕江甸,北居海服。粤自司空,被服华风。繁祉有开,□庆无穷。恭惟太师,燮赞昌时,崇勋定倾,以安易危。嗣德不孤,复生司徒。继纡相印,再握兵符。孝友承家,忠贞体国。黄中通理,谦晦居德。业茂伊皋,功存社稷。话□垂范,威容可□。识苞万有,辩解群疑。清乃化本,俭为德师。□方沐恩,邦国是毗。天胡不惠,贤哲云萎。□宠赠延慈,五教是委。□□流□,百行云履。夜壑藏舟,逝川阅水。贤达同尽,遗芳旧史。

宋祁:少佐父立功,更患难。既得节度,息兵善守,虽擅置吏,私赋入,而岁贡数十万缗,比燕、魏为恭。

亲属成员

平辈

弟弟

子辈

儿子

《王士真墓志铭》称其有十一子,据此及新旧《唐书》,可知其中六子姓名,除确认王承宗为长子外,其余诸子辈序多有出入,故统称为子,不列其行辈。

辈分

关系

姓名

简介

家世

父亲

王武俊

官至检校太尉兼中书令、成德军节度使,封琅邪郡王。死后获赠太师,谥号“忠烈”。

——

妻子

李氏

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之女,封魏国夫人。

王士清

官至冀州刺史、御史大夫,封北海郡王,早逝。

王士平

娶唐德宗之女义阳公主,官至左金吾卫大将军,袭封琅邪郡王。

王士则

王士平的异母兄,官至邢州刺史兼团练使。

长子

王承

官至成德军节度使。

王承系

娶唐顺宗之女虢国公主,曾任驸马都尉、将作少监,后受牵连被流放。

王承元

官至平卢军节度使,封岐国公。死后获赠司徒。

王承通

生平不详。

王承迪

曾任赞善大夫兼殿中侍御史。

王承荣

生平不详。

表格参考资料:

史料记载

《唐故成德军节度使检校司空同平章事赠司徒太原王公墓志》

《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二·列传第九十二》

《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一·列传第一百三十六》

标签: 王士真

更多文章

  • 李栖筠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栖筠

    李栖筠(719年-776年4月16日),字贞一,赵郡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朝中期名臣,宰相李吉甫之父、太尉李德裕祖父。出身赵郡李氏西祖。庄重寡言,体貌轩特。天宝七载(748年),进士及第,授冠氏主簿。安史之乱时,赶赴灵武。唐肃宗李亨即位,擢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工部侍郎。唐代宗即位,得罪宰相元载

  • 王茂元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茂元

    王茂元(?-843年),濮州濮阳县(今河南省濮阳市)人。唐朝中后期将领,鄜坊节度使王栖曜之子。王茂元幼时好学,随父征战,以勇略知名。唐德宗时上书自荐,授试校书郎,历官赞善大夫、东都留守防御判官、右神策军将军等职。唐文宗太和年间,累迁至岭南节度使。在岭南时,他招抚少数民族,颇著政绩,又广蓄财产,以财结

  • 张建封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建封

    张建封(735年-800年6月8日),字本立。邓州南阳县(今河南南阳)人,寓居兖州(今山东兖州)。唐朝中期名臣、诗人,在家族子弟中排行十三。张建封自少慷慨尚武,常以武功自许。唐代宗时,历任使府僚佐,一度入朝任职,但仕途坎坷,至唐德宗即位后,被贰臣卢杞外放为岳州刺史。淮西叛藩李希烈起兵后,张建封临危受

  • 尚可孤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尚可孤

    尚可孤(不详―784年),本姓宇文,字可孤,松漠都督府(今内蒙古林西县)人,鲜卑族。唐朝名将。天宝初年,投靠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参加安史之乱。上元年间(760年―761年),归顺朝廷,授检校右威卫大将军、神策军将,册封白水县伯。屡立功勋,授太常卿。依附于观军容使鱼朝恩,改名鱼智德,驻守扶风和武功十余年

  • 乌重胤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乌重胤

    乌重胤(761-827年),字保君,甘州张掖(今甘肃省张掖市)人。唐朝中期名将,昌化郡王乌承玼之子。起家潞州牙将,拜昭义军都知兵马使。元和五年(810年),昭义节度使卢从史叛乱时,配合权宦吐突承璀平叛,拜河阳节度使,封张掖郡公。淮西之乱爆发,配合忠武节度使李光颜,身经百战,最终平定叛乱,拜检校司空,

  • 杜佑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杜佑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著名政治家、史学家,诗人杜牧的祖父。杜佑出身京兆杜氏,门荫入仕,起家济南参军,历任剡县县丞,后投奔润州刺史韦元甫并随其赴浙西、淮南任职。大历六年(771年),入为工部郎中,出任抚州刺史、御史中丞、容管经略使。唐德宗即位,入为户部郎

  • 韩充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韩充

    韩充(770年—824年9月25日),原名韩璀,滑州匡城人。唐朝中期将领,曹魏司徒韩暨之后、宣武节度使韩弘之弟。韩充早年依附舅父刘玄佐,历任河阳、昭义镇牙将。其兄韩弘控制宣武军后,命他掌管亲兵。韩充为人宽厚,颇得士兵拥戴。他为避猜嫌,而只身入朝,历授右金吾卫大将军、鄜坊节度使、义成节度使等职。长庆二

  • 李祐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祐

    李祐(?-829年6月22日),字庆之。唐朝中期名将。李祐出身淮西牙将,骁勇善战。“淮西之乱”时,李祐助吴元济拒抗官军。后被唐邓节度使李愬设计生擒,受其信用。他建议李愬袭取蔡州,活捉吴元济,平定淮西。此后历任神武将军、金吾将军、夏绥节度使、右金吾大将军、泾原节度使等职。太和二年(828年),改任横海

  • 王承元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承元

    王承元(801年-834年2月3日),契丹怒皆部人。唐朝中期将领,成德节度使王武俊之孙、成德节度使王士真之子。王承元的家庭世代控制成德镇,他在兄长王承宗死后拒绝指挥成德军,此后屡次任地方节度使,封岐国公,直至去世。本名:王承元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契丹怒皆部人出生日期:801年逝世日期:834年2

  • 马燧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马燧

    马燧(726年-795年9月4日),字洵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人,祖籍扶风郡(今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唐朝中期名将,岚州刺史马季龙之子。出身扶风马氏。少时博览群书,攻读兵法战策,颇多谋略。安史之乱时,力劝范阳留守贾循倒戈,事泄逃脱,历任赵城县尉、左武卫兵曹参军。大历十年(77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