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邢邵

邢邵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32 更新时间:2023/12/6 8:08:37

邢邵(496年~561年),北魏至北齐时无神论者、文学家,“邵”一作“劭”,字子才,河间鄚(今河北省任丘市)人,代表作《冬日伤志篇》。曾经在北魏、北齐做官,官至中书监,摄国子祭酒,授特进。

基本资料

本名:邢邵

字:子才

所处时代:北魏-北齐

民族族群:汉

出生日期:496年

逝世日期:561年

主要作品:《冬日伤志篇》

性别:男

籍贯:河间郡鄚县

人物生平

邢邵,字子才,河间鄚人氏,魏太常贞的后代。父虬,魏光禄卿。邵小字吉,年轻时有所避忌,遂不行名。年五岁,魏吏部郎清河人崔亮见到他后很是怪异,说:“这孩子成人后一定大有作为,官位名声会是显达的。”十岁,便能作文,雅有才思,聪明强记,日诵万余言。族兄峦,有识人之鉴,对子弟们说:“宗族有此儿,是大家的荣耀。”年轻时在洛阳,适逢天下太平,同名流们一道,专以游山玩水为乐,不顾及学业。曾因为连降大雨,无法出门,便静心于《汉书》,五天,就可以记诵。后来由于饮酒谑戏过度,而觉乏味,广寻经史,五行俱下,一览就能记住,却无遗漏。撰写文章很是典雅华丽,既丰富也很快捷。年未二十,在衣冠之士中就很有影响了。他曾同右北平阳固、河东裴伯茂、从兄罘、河南陆道晖等人到北海王昕家中留宿饮酒,一同赋诗,共有几十首,都由主人的奴仆保管。第二天早晨,奴出门去了,人们找诗不到,十分着急,邵便一首首地背了出来,有人不承认某诗为自己所作,奴归,拿出诗本对照,不错一字。主人把他比作王粲。吏部尚书陇西人李神俊极其敬重他,同他结成了忘年之交。

释褐为魏宣武帝的挽郎,除奉朝请,迁著作佐郎。深得领军元叉礼遇,叉刚任尚书令,神俊与陈郡人袁翻在座,叉请邵代作谢表,只一会儿就写成了。叉请客人们过目。神俊说:“邢邵此表,的确可以让袁公变脸色。”孝昌初,同黄门侍郎李琰之执掌朝仪。从孝明帝开始,文雅大盛,邵则是雕虫之美,独步当时,每一篇文章问世,京师便为之纸贵,读诵很快遍及远近。这个时期,袁翻与范阳祖莹名望显达,文笔华美,被称之为先达。由于邵藻思华美,两人很是嫉妒他。每当洛中贵人得到官职,多请邵作谢表。曾经有一贵胜初次受到官爵,大肆聚会客宾,设宴庆贺,翻与邵都应邀在坐。翻心里暗想主人会请自己作谢表的。但主人却命邵制作。翻很不高兴,常常对人说:“邢家小儿常受人雇佣造章表,自己买来黄纸,写完之后再给人送去。”邵担心遭受翻的陷害,便托病辞掉了官职。正好遇上尚书令元罗出镇青州,朝廷同意邵做他的府司马。入青州后,整日沉醉于游山玩水之中,几乎走遍了所有的名胜古迹。

永安初,迁中书侍郎,其所制作的诏诰,文体宏丽。尔朱荣占据洛阳,京师动乱,邵便与弘农人杨忄音避乱嵩高山中。普泰中,兼给事黄门侍郎,不久为散骑常侍。太昌初,敕令长期在内省当值,供给饭食,命复按尚书门下事,凡朝廷准备除拜高官,都要先来征求邵的意见,然后再作处理。除卫将军、国子祭酒。因双亲年迈返家照护,帝诏所在州郡拨给邵兵力五人,并请他一岁入朝一次,以备顾问。母亲去世,哀毁骨立,守孝超过了礼仪的规定。

后来杨愔魏收以及邵请求朝廷批准设置学堂。

累迁太常卿、中书监,摄国子祭酒。是时朝臣多为一职,带领二官的人很少,邵一下子身兼三职,并是文学之首,所以受到了时论的称颂。文宣巡幸晋阳,途中几次见到甘露的瑞兆,故朝臣都作《甘露颂》,尚书下令请邵为这些颂作序。文宣皇帝驾崩时,朝廷多向其咨询访问凶礼,受敕撰制哀策。后授特进,卒。

邵性情简素,内行修谨,兄弟亲姻之间,均能和睦相处。博览坟籍,无不通晓。晚年尤其留意《五经》章句,努力穷尽指要。吉凶礼仪,公私咨询,质疑去惑,为世人的指南。每当公卿会议,事关旧典之时,邵援笔即成,证引合适。帝请其制定朝章,俄顷而毕。词藻宏远,独占鳌头。与济阴人温子升为文士之冠,时论称之为“温、邢”。巨鹿魏收,虽天才勃发,但年龄在二人之下,只是在子升去世之后,才称“邢、魏”。虽名望贵重,却不以才位处世傲物。脱易简单,不修威仪。车服器用,要求极低。不居斋室,坐卧经常在一小屋之中。果饼等食物,常置放梁下,客人到来,便取下来共同分享。天资质朴,平易近人,士无贤愚,皆能平等对待。与客人谈话时甚至会解开衣服寻觅虱子,不停手,不住口。藏书甚丰,却不喜校对文字。看见他人校勘,就会戏笑道:“为何这般愚蠢?天下的书一辈子都读不完,怎么可以把时间花在校勘之上。再说思虑误书,更是一种快乐。”妻弟李季节,亦为才学之士,他对子才说:“世上的人很多不聪明,思考误书能够得到什么?”子才说:“如果思考都得不到知识,那就不花精力读书了。”邵与妻关系甚是疏远,很少与她呆在一起。自称有一次白天进内阁当值,遭狗威胁,说完便拍掌大笑。性好剧谈,不能独处,公事完毕,常须宾客陪伴。服事寡嫂极其殷勤。豢养孤儿恕,慈爱特深。在兖州的时候,有人向其报告说恕病重,邵就为他忧愁,废寝忘食,身体憔悴。儿子大宝死,人们很是伤心,邵悲痛极盛,竟哭不出声来,宾客前来吊唁慰问,他只能揩拭眼泪。其文雅情趣,高博见识,开导发,排疑解难,东门吴以来,还没有过。有集三十卷,流行于世。子大宝,亦有文情。庶子大德、大道,却识字不多。

文学造诣

因出身仕宦,受到良好的教育,故邵十岁便能属文。邢邵少年时期在无忧无虑的山水游宴为娱的生活中度过。到他倦于饮谑以后,才广读经史,“文章典丽,既赡且速,年未二十,名动衣冠。”?

邢劭擅长骈文,史称其“所作诏诰,文体宏丽”。又说“每公卿会议,事典故,劭援笔立成,证引该洽,帝命朝章,取定俄顷。词致宏远,独步当时。与济阴温子升为文士之冠,世论谓之‘温邢’”(《北齐书·邢劭传》)。

他现存的文章多为应用文字,辞藻华丽,讲究对仗。《北史》和《颜氏家训》都说他爱慕和仿效南朝梁沈约的文风。除骈文外,他也能作诗赋。《冬日伤志篇》中的尔朱荣诗现存8首,其中如《七夕》、《思公子》等,内容与形式均摹仿齐梁诗。他的《冬日伤志篇》较有特色,写到了北魏都城洛阳经尔朱荣之乱及高欢挟魏帝迁邺后的残破景象,以“遨游昔宛洛,踟蹰今草莱;时事方去矣,抚己独伤怀”作结,风格比较高古,情调也颇苍凉。他的赋仅存《新宫赋》佚文一段,《艺文类聚》有著录,似是铺采□文的大赋。邢劭对文学有一些见解颇为可取。

他主张“自汉逮晋,情赏犹自不谐;江北江南,意制本应相诡”(《萧仁祖集序》)。他还说:“沈侯文章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颜氏家训·文章篇》)这些议论都很有见地。《隋书·经籍志》载,邢劭集原有31卷,今皆散佚。明代张溥辑有《邢特进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北史·邢邵传》载有一篇《奏置学文》。

人物评价

邢邵因文才出众,官至中书监,摄国子祭酒,备受皇帝信任,每给大臣授职,都要听取他的意见。邢邵在出任西兖州刺史期间,廉洁善政,执法严明,凡有贪赃枉法之事,都能及时处理。因此,辖区内社会安定,鸣冤告状的人很少。距州府五十里的定陶县令之妻,挟丈夫之威,强索民财,激起民愤。邢邵得知后前往追查,吓得她连夜逃遁。

邢邵才高位显,但不自傲,对人无论贤愚,都能赤诚相待。他穿戴十分随便,从不追求奢华住宅,待客常在一间陋室。他豁达的性格和宽厚的人品,深得时人赞许。

邢邵生活的时代,由于最高统治者的提倡,佛教兴盛。但邢邵反对"神不灭论"。他鲜明地提出了"神之在人,犹光之在烛。烛尽则光穷,人死则神灭(北史·卷五十五·杜弼传)的无神论观点,在当时是颇具胆识的。然而却被驳倒,史称理屈,未然也。

邢邵因文才出众,官至中书监,摄国子祭酒,备受皇帝信任,每给大臣授职,都要听取他的意见。邢邵才高位显,但不自傲,对人无论贤愚,都能赤诚相待。他穿戴十分随便,从不追求奢华住宅,待客常在一间陋室。他豁达的性格和宽厚的人品,深得时人赞许。

邢邵生活的时代,由于最高统治者的提倡,佛教兴盛,但邢邵反对“神不灭论”,在当时是颇具胆识的。据《北齐书·杜弼传》载,他还和杜弼争论轮回问题,他鲜明地提出了“神之在人,犹光之在烛,烛尽则光穷,人死则神灭”的无神论观点,这种观点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因素。

代表诗作

《思公子》

绮罗日减带,桃李无颜色。思君君未归,归来岂相识?

《驾老人星》

瑞动星光照,化穆月轮重。

庶征符祉箓,将以赞时雍。

《应诏甘露》

膏露且渐洽,凝液汭旍旗。

草木尽沾被,玉散复珠霏。

谁谓穹昊远,道合若应机。

《齐韦道逊晚春宴》

日斜宾馆晚,风轻赉候初。

檐喧巢幕燕,池跃戏连鱼。

石声随流响,桐影傍岩疎。

谁能千里外,独寄八行书。

《七夕》

盈盈河水侧,朝朝长欢息。

不恡渐衰苦,波流讵可测。

秋期忽云至,停梭理空色。

束衿未解带,回銮已沾轼。

不见眼中人,谁堪机上织。

愿逐青乌去,暂因希羽翼。

《邺馆公宴》

晋楚敦盟好,侨札同悯赏。

礼成樽俎陈,乐和金石响。

朝云驾马进,晓日乘龙上。

双阙表皇后,三台映仙掌。

当阶篁筱密,约岸荷蕖长。

束带尽欣娱,谁言骛归两。

《三日华林园公宴》

回銮自乐野,弭盖属瑶池。

五丞接光景,七友树风仪。

芳春时欲遽,览物惜将移。

新萍已冒沼,余花尚满枝。

草滋径芜没,林长山蔽亏。

家族部分成员

远祖:邢贞,曹魏太常。

祖父:邢敏,北魏著作郎。

父亲:邢虬,北魏尚书左丞、司徒右长史、光禄少卿。

兄长:邢臧,北魏濮阳太守、安东将军。

子:邢大宝、邢大德、邢大道。

标签: 邢邵

更多文章

  • 祖珽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祖珽

    祖珽,字孝征,范阳逎县(今河北省涞水县)人,出身范阳祖氏。东魏到北齐时期大臣、诗人,护军将军祖莹之子。为人神情机警,词藻遒逸,少驰令誉,为世所推。起家秘书郎,迁仪曹郎中,主管仪注。聚敛贪财,骄纵淫逸,迁中书侍郎,出为齐郡太守,入为太常少卿、散骑常侍、仪同三司。北齐后主高纬即位,拜秘书监、开府仪同三司

  • 郑公超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郑公超

    郑公超(约公元588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陈末隋初间前后在世,能诗。陈后主时为奉朝请,武平三年(572),由祖珽招至文林馆,参与修撰《修文殿御览》,今存诗一首。本名:郑公超所处时代:陈末隋初出生日期:588年主要作品:送庾羽骑抱职业:诗人

  • 萧悫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萧悫

    萧悫(约公元561年前后在世),字仁祖,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生卒年不详,约北齐武成帝太宁元年前后在世。工于诗咏。天保中,公元554年(左右)入齐。武平中,公元572年(左右)为太子洗马。陈后主时,为齐州录事参军,待诏文林馆。卒于隋。悫曾于秋夜赋诗,其两句云:“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颇为知

  • 颜之推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颜之推

    颜之推(531年~约597年),字介,生于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年少时因不喜虚谈而自己研习《仪礼》《左传》,由于博览群书且为文辞情并茂而得到南朝梁湘东王萧绎赏识,十九岁便被任为国左常侍;后于侯景之乱中险遭杀害,得王则相救而幸免于难,乱平

  • 冯小怜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冯小怜

    冯小怜(?—580年?),北齐后主高纬的嫔妃,原是高纬的皇后穆邪利身边的侍女,穆邪利失宠后,将冯小怜进献给高纬,高纬封冯小怜为淑妃。冯小怜聪明灵巧,善弹琵琶,精于歌舞,深得高纬宠幸,与高纬坐时同席,出则同乘。高纬为冯小怜不顾晋州危急,陪她继续打猎;又为冯小怜造桥观战,对其宠爱至甚。后立冯小怜为左皇后

  • 斛律金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斛律金

    斛律金(488年―567年),字阿六敦,朔州(今山西朔州城区、平鲁区一带)人,敕勒族,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北齐三朝将领。高祖父倍侯利是敕勒部落首领,祖父幡地斤、父亲大那瑰都于北魏官居高位,屡立战功。斛律金性格耿直,善于骑射,长于用兵。曾被北魏任命为“第二领民酋长”。元象元年(537年),西魏与东魏

  • 庾信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庾信

    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以文才闻名。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

  • 王褒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褒

    王褒(513年~576年),字子渊,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东晋宰相王导的后代。博览史籍,善撰文辞,善于书法。南梁时期,举秀才出身,曾任秘书郎、太子陪读、秘书丞、宣城王文学、安城内史,迎娶梁武帝萧衍侄女,受封南昌县侯;梁元帝时,出任吏部尚书、右仆射;西魏攻破江陵,进入北周为官

  • 卢思道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卢思道

    卢思道(535年~586年),字子行,小字释奴,范阳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齐到隋朝大臣、著名诗人,隐士卢道亮之子。出身范阳卢氏北祖大房。聪明善辩,发奋读书,师从邢邵。北齐建立,任给事黄门侍郎。文宣帝高洋去世,撰写挽歌,人称“八米卢郎”。北齐灭亡,投降北周,授仪同三司。隋初,历任武阳郡太守、散骑

  • 孙万寿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孙万寿

    孙万寿(?~608)字仙期,一字遐年,隋信都武强(今河北武强西南)人。生年不详,约卒于隋炀帝大业四年前后七年中,年五十二岁。祖宝,魏散骑常侍。中文名:孙万寿逝世日期:608年出生地:隋信都武强(今河北武强西南)所处时代:隋朝孙万寿,父灵晖,齐国子博士。万寿年十四,就阜城熊安生受五经,略通大义,兼博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