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平,1899年8月16日生,江苏省南京市人,著名采矿学家、地质教育家。
基本资料
中文名:张正平
出生日期:1899年8月16日
逝世日期:1966年5月
职业:采矿学家、地质教育家
出生地:江苏省南京市
人物简介
张正平,原名可光,江苏省南京市人,著名采矿学家、地质教育家。祖籍安徽芜湖,1916年入上海复旦公学预科学习3年,1918年赴美留学,1922年获美国明尼苏达矿业学院采矿工程师学位,1924年获威斯康星大学地质学硕士学位。张正平在美期间,主要从事金属矿山的采、选、冶工作,曾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南达科他、科罗拉多、亚利桑那、威斯康星诸州的煤、铁、铜、金、银、铅、锌等矿以及钢铁厂、炼金厂、炼铅厂等做工或实习,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1925年春回国后,任东南大学(后改称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兼主任,讲授经济地质、构造地质等课程。在中央大学任职期间,经他的努力和建议,成立了江苏省地质研究所,拟将教学和科学研究相互结合起来,但因故不久即停办。他还建议学校成立实验矿,建成了具有实验室性质的矿冶馆,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1931年9月应聘到沈阳东北大学矿冶系任教,到达沈阳后仅16天发生了日本侵华的“九一八事变”,事变后即返回南京,1933年受聘到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即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矿冶系任教授,讲授三、四年级的全部采矿课程。1937年爆发了“七七事变”,唐山工学院成了日本军营,被迫全家逃难到上海。不久,受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之聘,张正平又到云南大学任矿冶系教授兼系主任,并任中英庚子赔款讲座教授。
1937年刚到云南大学时,师资和经费均极度匮乏,为此他延聘过去在东南大学和唐山交大任教时的同事与学生前往任教,并与多方接触,获资源委员会、中英庚款、文化教育基金会和云南省财政厅的资助,使课程与装备日趋完善,形成蓬蓬勃勃、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完成了由原唐山交大叶家垣教授主管的开远水力发电厂及自电厂至松树脚锡矿山的约百公里的输变电工程,为矿山的开发创造了必要条件。锡矿则在唐山交大38届校友王定衡、35届校友龚遂如等的领导下开始建设。
抗日战争胜利后,应顾宜孙校长之邀于1946年初回到当时在四川璧山的唐山交通大学任教,1948年秋在唐山交大南迁上海之后,应邀到当时在苏州的焦作工学院兼课。1952年经全国院系调整,唐山交大、北洋大学、清华大学三所学校的采矿系合并为新的矿业学院,新校迁到北京,更名为北京矿业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张正平也随唐院采矿系到北京矿业学院任教授,直到1966年5月病逝。
在北京矿业学院任教期间曾任采矿工程系煤教研室主任多年,带领数十名年轻教师,精心讲授采煤方法等课程,为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教学中借助前苏联专家引进了前苏联的长壁工作面开采技术,编写了采煤方法讲义,编写出版了《采煤概论》(煤炭工业出版社,1960年),审校了《采煤学》,指导了采矿工程专业研究生。
人物简历
1899年8月16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
1911-1915年在南京钟英中学学习。
1916-1918年在上海复旦公学预科学习。
1919-1922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矿业学院学习。
1323-1924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地质系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25-1927年任南京东南大学地质系教授兼系主任。
1927-1931年任南京中央大学地质系教授兼系主任。
1931-1932年任东北大学矿冶系教授,安徽省教育厅督学、秘书。
1933-1937年任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冶系教授。
1937-1945年任云南大学矿冶系教授兼系主任。
1939-1941年任云南省一平浪煤矿总工程师。
1941-1943年任云南矿业公司兼总工程师。
1943-1945年任云南省企业局参事。
1945-1951年任国立唐山工学院矿冶系教授。
1949-1951年兼任焦作工学院采矿工程系教授。
1951-1952年任中国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教授。
1952-1966年任北京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教授。
1966年5月19日病逝于北京。
人物评价
纵观张正平的一生,就其本人的意愿是从事开发中国矿业的实际,发展工业振兴国家。然而由于条件限制,数十年来经奔波南北,辗转东西地追寻,而真正能使其有所为的基本上是从事教学工作。为此,张正平奔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西南边陲,历尽艰辛、不遗余力地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地质与采矿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他一生热爱地质、采矿事业,悉心教学数十载,曾主讲过“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煤田质学”、“矿床开采方法”、“采煤方法”等多门课程,尤其擅长金属矿床及煤的开采方法。他所讲授的课,多随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更新自编教材,治学严谨,敬业精神十分可嘉。
张正平热爱祖国,做事勤恳,为人诚实,淡泊名利,自律精神极强。从事教学的数十年中讲义颇丰,他的论著曾为教师和学生多次建议付梓,但他总认为不够成熟,以致毕生呕心沥血所编教材皆在10年浩劫中遭毁。但是他培养的学生,却在国家建设的各部门中,特别是在采矿工业发展中,做出了令人称道的贡献。
主要论著
张正平.采煤概论.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60
1943-1945年任云南省企业局参事。
1945-1949年任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冶系教授。
1949-1951年任焦作工学院采矿工程系教授。
1951-1952年任中国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教授。
1952-1966年任北京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教授。
1966年5月19日病逝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