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马克俭

马克俭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466 更新时间:2024/1/20 5:22:49

马克俭,男,汉族,1933年10月22日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市,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构工程专家,九三学社成员,湖南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主任。1958年,马克俭毕业于湖南大学,获学士学位;1958年至1984年,在贵州工学院土建系担任教研室主任;1978年,成为九三学社成员;1984年至1993年,在贵州工业大学土建系工作;1993年至1995年,担任贵州工业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院长;1995年至2007年,担任贵州工业大学空间结构研究所所长;2004年至2007年,担任贵州大学空间结构所所长;2007年,在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担任中心主任并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8年,担任贵州大学土木工程结构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担任湖南大学空间结构研究所所长、天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马克俭主要从事结构工程教学、科研、工程实践工作。

基本资料

名:马克俭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湖南省岳阳市

出生日期:1933年10月

毕业院校:湖南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33年10月22日,马克俭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荣家湾。

1954年8月至1958年8月,在湖南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58年8月至1984年6月,在贵州工学院土建系担任教研室主任。

1978年3月,成为九三学社成员。

1984年6月至1993年9月,在贵州工业大学土建系工作。

1993年9月至1995年9月,担任贵州工业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甲级)院长。

1995年9月至2007年4月,担任贵州工业大学空间结构研究所所长。

2004年11月至2007年4月,担任贵州大学空间结构所所长。

2007年11月,在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担任中心主任;同年12月28日,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

2008年6月,担任贵州大学土木工程结构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同年9月,担任湖南大学空间结构研究所所长、天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主要成就

马克俭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90年代初,马克俭设计出一种空间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空腹网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空腹夹层板楼盖结构”等大柱网、大跨度新型钢筋混凝土空间网格结构体系。他还相继研发了“大跨度新型弦空间桁架结构”、“大跨度短撑杆新型张弦桁架结构”、“大跨度屋面斜拉式双层预应力平板型网架结构”等6种预应力钢网格体系,并应用于新型大跨度屋盖结构中。

2003年底,马克俭参加四川省重点工程“成都新世纪国际会议中心”大跨度钢结构工程投标时,所领导的科研团队经过论证,放弃了张弦梁结构专利技术,而采用贵州省省长基金项目“大跨度下弦管内预应力空间管桁架结构”参加竞标。

2009年,为了合理利用好磷渣,变废为宝,马克俭带领团队在工业固体废渣资源化方面首次提出现浇磷石膏内外墙新工艺,并制定了地方标准。

学术论著

据2020年4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马克俭出版专著四部,主编参编新型结构体系技术规程三本,发表论文100篇。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06年

《新型建筑空间网格结构理论与实践》

马克俭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年12月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

马克俭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2年

《组合网架结构与空腹网架结构》

马克俭、董石麟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89年

《高层建筑钢筋砼剪力墙结构分析》

马克俭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6年

《空间网架结构》

马克俭

贵州省人民出版社

科研成果奖励&专利

据2020年4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马克俭以主持人身份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六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36项。

获奖年份

获奖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2018年

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7年

大跨度下弦管内预应力空间管桁架研究与应用

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6年

大跨度钢-砼组合空腹板架结构的研究与开发

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1年

城市住宅小区建设试点

建设部科技进步奖

1999年

大跨度蜂窝形三角锥组合网架应用技术

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97年

多层与高层楼盖结构体系——空腹夹层板系列研究开发与应用

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997年

预应力钢网格结构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91年

双肢空腹桁架下承式新型钢天桥的研究与应用

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88年

复合材料组合网架设计试验研究及应用

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马克俭人才培养

教育理念

马克俭认为,搞科学研究不能停留在书本上、论文上,而是要把成果转化为扎扎实实的生产力,这才是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和真正乐趣。

对于技术创新,马克俭认为,创新不是赶时髦凑热闹,只有结合实际的技术创新,才是真正有用的创新。

马克俭认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美德,做到忠、孝、仁、爱、礼、仪、廉、耻,形成优良的学风;又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学习中国国内外先进科技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和省情开展自主创新,避免纸上谈兵。

马克俭认为,创新并非易事,只有专业基础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有所突破。同时,科学是永无止境的,当代大学生要肩负起创新主力军的责任,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练好基本功,厚积而薄发,超越前人,突破创新。

马克俭认为,在科研过程中,遇到再大的问题,也不要忘记最开始的初心,不要忘记自己对这份事业的喜爱与热情,不要忘了最实实在在的钻研精神,更不要忘了与时俱进锐意创新。

指导学生

截至2017年11月,马克俭培养出30余名硕士、博士。

讲座报告

2012年10月24日下午,应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余志武院长的邀请,马克俭来到该院作了一场关于“建筑结构‘循环经济’三原则——理论与实践”的报告。

2013年10月8日,马克俭莅临贵阳师范学院,在该校学术报告厅应邀为“九三讲坛”作了题为《科技与创新——新型建筑空间网格盒式结构与“循环经济”三原则的理论与实践》的主题报告。

马克俭荣誉表彰

年份

荣誉称号

1994年

贵州省劳动模范“五一”奖章

1998年

孺子牛金球奖

1999年

贵州省劳动模范“五一”奖章

1999年

全国劳动模范及“五一”奖章

贵州省首批省管专家

首批勘察设计大师

首批荣誉核心专家

2007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最高成就奖(中国钢结构协会颁发)

中国钢结构卓越贡献奖(中国钢结构协会颁发)

中国钢结构三十年领军人物(中国钢结构协会颁发)

终身成就奖(中国钢结构协会颁发)

2013年

突出贡献奖(中国建筑学会颁发)

2014年

河北省院士突出贡献奖

2016年

九三楷模(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颁发)

社会任职

马克俭担任贵州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1995年3月至2004年8月),贵州省政协委员、委(2010年2月至),贵州省政协委员(1997年12月至2001年12月),中国钢协、专家委员会委员(2008年6月至),贵州省土木工程学会名誉主席(2008年02月至),贵州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评议组成员(2000年8月至2007年4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组成员(1998年1月至2007年4月),《空间结构》副主编(1993年6月至2007年4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委员(1987年9月至2007年4月),空间结构委员会资深委员(1987年9月至2007年4月)。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马克俭的父亲马恕是从黄埔军校长沙分校(三期)毕业的,属旧军官(少将军衔),马克俭从小跟外婆和舅父母长大。

人物评价

马克俭来扎根贵州,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和“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做出了贡献,在建筑结构科学领域有较大创新与发展。(湖南大学校友总会评)

马克俭在投身于空间结构研究的几十年里,吃苦耐劳,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科普中国评)

作为中国钢结构领军人物、著名的空间结构工程研究与设计专家,马克俭穷毕生精力,将“花最少的钱,盖最好的房子”梦想照进现实。在长期科学实践中,马克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用“千磨万击还坚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儿,把“恒”字写进自己的品格,守得云开见月明,成就不凡事业。(多彩贵州网评)

人物影响

设立基金

2019年10月30日,马克俭将获得的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其中的20万元奖金捐赠给贵州大学设立贵州大学“土木大师基金”。贵州大学“土木大师基金”将作为“贵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子基金,鼓励学生学习和发扬马克俭“开拓创新、刻苦攻关”的精神,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贡献,成为品学兼优的土木人才。

标签: 马克俭

更多文章

  • 沈世钊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沈世钊

    沈世钊,1933年12月18日出生于浙江嘉兴,结构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沈世钊于1953年从同济大学结构工程系本科毕业;1956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等高校任教;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至1994年担任哈尔滨建筑

  • 施仲衡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施仲衡

    施仲衡,男,汉族,1931年11月5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上海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城市轨道交通专家,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顾问兼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都市快轨交通》杂志主编。1950年,施仲衡在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土木系学习,任一年级青年团支部

  • 谭述森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谭述森

    谭述森,男,汉族,1942年1月30日出生于重庆开县,中国工程院院士,卫星导航系统总体设计专家,中国卫星导航专家,总参谋部高级工程师、兼职教授。1965年,谭述森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65年—1989年,在总参谋部测绘研究所工作;1989年—1992年,担任总参谋部测绘研究所四室副主任;199

  • 王家耀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家耀

    王家耀,男,汉族,1936年5月15日出生,湖北省武汉市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大学教授,河南省时空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1961年,王家耀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1961年—1970年,在解放军测绘学院(北京)工作;1970年—1976年,在解放军测绘学院(武汉

  • 王景全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景全

    王景全,1937年11月8日出生于江西南昌,辽宁绥中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渡河(海)工程专家、桥梁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技术一级,一等功臣,全军英模代表。王景全于1961年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进入工程兵工程学院渡河教研室工作;1

  • 王瑞珠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王瑞珠

    王瑞珠,1940年4月2日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原籍山西,建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学术顾问。王瑞珠于1963年从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分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工作;1970年至1984年担任国家建设委员会高级工程师;1981年至1984年担任法国巴黎建

  • 王小东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小东

    王小东,1939年1月17日生,甘肃省兰州市人,祖籍山东省平度市,中国共产党党员,建筑设计及理论研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资深总建筑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王小东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分配到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历任高级建筑师、院长。他于198

  • 魏敦山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敦山

    魏敦山,男,1933年5月30日出生,浙江省慈溪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体育建筑设计专家,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55年魏敦山从同济大学本科毕业。1955年7月起在北京铁道部建厂工程公司工作;1957年4月起在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工作,1983年4月起任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室主任;1

  • 项海帆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项海帆

    项海帆,1935年12月19日生于上海,原籍浙江省杭州市,桥梁及结构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风工程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同济规划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桥梁设计分院名誉院长,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土木工程学院顾问院长。项海帆1951年毕业于上海市市

  • 谢礼立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谢礼立

    谢礼立,男,汉族,1939年3月11日出生于上海市,地震与防灾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江汉大学荣誉教授。1955年—1960年,在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1960年—1984年,在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