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沈渔邨

沈渔邨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858 更新时间:2024/1/16 5:52:11

 沈渔邨,女,汉族,1924年1月6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精神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挪威科学学院国外院士,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1946年,沈渔邨获得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生物系医预专业学士学位;1946年—1951年,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学习;1951年—1955年,在苏联莫斯科第一医学院精神科学习,毕业后获得副博士学位;1955年—1973年,担任北京医学院精神科主任;1973年—1980年,担任北京医学院附属三院副院长;1980年—1997年,担任北京医学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1982年—2005年,担任WHO北京精神卫生及培训协作中心主任;1993年,担任卫生部精神卫生重点实验室主任;1997年,担任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名誉所长;1986年,被挪威科学文学院聘为国外院士;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渔邨长期致力于探索精神病防治方法。

基本资料

中文名:沈渔邨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杭州

出生日期:1924年1月6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苏联莫斯科第一医学院

主要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

性别:女

人物经历

1924年1月6日,沈渔邨出生于浙江杭州。

1937年6月,从浙江杭州盐务小学毕业,考入杭州市立初级中学。

1940年6月,初中毕业后考入上海江苏省立扬州中学读高中。

1944年1月—1946年1月,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生物系医预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46年1月—1951年1月,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学习。

1948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51年1月—1955年1月,在苏联莫斯科第一医学院精神科学习,毕业后获得副博士学位。

1955年1月—1973年1月,担任北京医学院精神科主任。

1973年1月—1980年1月,担任北京医学院附属三院副院长。

1980年1月—1997年1月,担任北京医学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

1982年1月—2005年1月,担任WHO北京精神卫生及培训协作中心主任。

1993年1月,担任卫生部精神卫生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7年1月,担任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名誉所长。

1986年,被挪威科学文学院聘为国外院士。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主要成就

沈渔邨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60年代初,沈渔邨在充分阅读英、俄、德三国文献的基础上筹建了神经生化研究室,并开始招收研究生。临床工作上,她深切地体会到对待精神病人的态度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因而十分注重病人的医疗环境,医生对病人的态度,为尽快控制精神病人的病情,她带头创立了人工冬眠疗法。

1974年6月,沈渔邨从我中国社会文化、卫生系统的特点出发,在北京市海淀区11个公社、19万农业人口中开展农村家庭社区精神病防治的试点工作。

1977年2月,沈渔邨组织完成了北京市海淀区农村家庭社区精神病防治的试点工作,在海淀区11个人民公社一个国有农场,进行了精神病三级防治网的建网和流行病学调查,寻求了一条解决广大农村精神病患者医治难问题的途径。

1980年6月,沈渔邨主持了首届全国性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讲习班,介绍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调查用工具等。此后,沈渔邨亲自到各大区的卫生行政部门,解说流行病学意义,争取地方卫生行政支持。

1982年,沈渔邨开始着手推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范围的精神病流行病调查,最终在该年7月1日,由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以及西北六大地区12个单位协作的大样本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完成。

20世纪80年代,沈渔邨指导多种精神药物开发,开展药代动力学研究。

20世纪90年代,开展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不同民族酒瘾者,除ALDH多态外,还有ADH多态不同类型。

国际交流

1979年,沈渔邨去英国、丹麦、瑞士等国家的重点研究单位参观学习,了解到国际精神病学科和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牵头与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司取得联系,争取他们来中国支持精神卫生事业的开展,并在北京、上海建立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协作中心,先后争取世界卫生组织资助,在全国举办了30多次精神病学讲习班,加强了与国际学术界的交往与协作。在国际交流协作中,沈渔邨勇于承认落后,但从不自甘落后,始终以中国工作不断发展进步为基点,以单位研究工作的速度和成果赢得对方尊重。

1986年,沈渔邨作为学者应邀参加第138届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年会做特约报告,在国际讲坛上讲述了流行病学调查和精研所抑郁症生化研究的结果。

学术论著

据2020年4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沈渔邨发表论文170篇,被SCI收录19篇,主编大型参考书《精神病学》第一、二、三、四、五版。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09年

《精神病学》

沈渔邨

人民卫生出版社

科研获奖

获奖年份

获奖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1996年

《精神病学(第三版)》

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5年

国内十二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研究

卫生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4年

北京市郊区基层卫生保健中的精神卫生--郊区模式

卫生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沈渔邨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截至2005年3月,沈渔邨先后培养硕士生11名,博士生14名,还与澳大利亚联合培养博士生1名,接受美国博士进修生1名。

实验室建设

20世纪60年代初,沈渔邨筹建了中国精神病学界第一个现代神经生化实验室。

1980年,沈渔邨创建了北医精神卫生研究所,设立生化研究室。

教材获奖

截至2005年3月,沈渔邨主编的大型参考书《精神病学》己再版三次,共23次印刷,发行7万多册,先后获得卫生部优秀教材奖(第一版,1988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第二版,1990年)。

沈渔邨荣誉表彰

年份

荣誉称号

1959年

全国“三八”红旗手

1986年

挪威科学文学院国外院士

1997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3年9月

北京大学第三届蔡元培

2013年12月

北京大学2013年度国华杰出学者奖

2019年11月

生命之尊(2019第四届公益活动年度盛典)

社会任职

沈渔邨兼任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美国精神病协会通讯院士,挪威科学和文学院国外院士,卫生部精神卫生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责任副主编,WHO精神卫生中方协调员。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1924年1月6日,沈渔邨出生在在离杭州西湖不远的将军路上的一所老房子里,沈渔邨的父亲叫沈锦椿,字绮士,任杭州官巷口地区邮政局主任,为人安分守己,克己宽人,不与人争权争势。沈锦椿在邮局属高级职员,收入尚可,又在西湖箩岭和莫干山各置了一亩多地,足以支付几个孩子的教育费用。沈渔邨的母亲春如虽是家庭妇女,但特别注意培养孩子们独立自主的能力与性格。

人物评价

沈渔邨是中国精神病学界的杰出专家,是中国现代精神病学的奠基人、开拓者之一。(北京大学新闻中心评)

多年来很高兴同沈渔邨一起工作,不仅为她对卫生领域的广泛兴趣和惊人的工作能力深深感动,而且也对她的领导素质留下了深刻印象。(世界精神病学协会主席N.萨托瑞斯评)

作为一百余篇科学论著的作者,沈教授(沈渔邨)的研究显示了她在科学、技术、文化领域深厚的基础。(瑞士神经科学教育委员会基金会长、世界卫生组织神经科学研究和培训中心主任C.L.鲍丽斯评)

沈渔邨在推动中国精神病学的发展和学科建设、促进中国国内国际间精神病学领域的学术交流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科学报》评)

沈渔邨几十年来对中国精神卫生事业的执着精神,在科研方面的前瞻性和新颖性研究思想,在实际工作中的全局观点,既能长期致力于生物精神病学的微观研究,又能积极投身于社会精神病学的宏观研究,这种坚持不懈,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主任医师陈昌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前编辑部主任周志清评)

标签: 沈渔邨

更多文章

  • 盛志勇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盛志勇

    盛志勇,男,汉族,1920年7月1日出生于上海,浙江德清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烧伤外科专家,全军烧伤研究所名誉所长,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304医院)专家组组长。1942年,盛志勇毕业于上海医学院;1942年—1947年,在上海红十字会第一医院工作;1947年,赴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医学院进修做

  • 石学敏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石学敏

    石学敏,1938年6月6日出生于天津市,中医、针灸学专家,国医大师,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石学敏于1962年从天津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毕业,进入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工

  • 唐希灿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希灿

    唐希灿,1932年12月29日出生于广东潮阳,药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唐希灿于1957年从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后分配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理室工作;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4年至201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任;2

  • 汤钊猷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汤钊猷

    汤钊猷,男,1930年12月26日出生于广东新会,肿瘤外科学家、小肝癌研究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54年汤钊猷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获学士学位,之后进入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工作;1956年至1962年担任天津市立总医院外科副主任;1959年1月加入中国

  • 王永炎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永炎

    王永炎,男,1938年9月29日出生于天津市,中医内科学、神经内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62年从北京中医学院毕业后进入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工作,先后担任内科副主任、医务处主任、副院长、副教授;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至1985年担任北京

  • 王振义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振义

    王振义(1924.11.30-),江苏省兴化人,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血栓与止血专业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和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大陆学者之一。1948年(中华民国三十七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1992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

  • 闻玉梅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闻玉梅

    闻玉梅,女,1934年1月16日出生于北京市,上海市人,中共党员,医学微生物学家,病毒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治疗型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闻玉梅1956年毕业于上海医学

  • 吴天一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吴天一

    吴天一,另名依斯玛义·赛里木江,塔吉克族,1935年6月25日出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人,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青海民族大学“首席科学家”“双聘院士”“终身教授”。曾任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研究员

  • 吴咸中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吴咸中

    吴咸中,男,满族,1925年8月28日出生于辽宁省新民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西医结合专家,天津医科大学教授,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所长,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院长。1948年,吴咸中获沈阳医学院学士学位;1959年—1961年,进入天津中医学院西医离职学生中医班学习;1964年—1977年,担

  • 夏家辉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夏家辉

    夏家辉,1937年2月6日出生于湖南益阳,人类与医学遗传学家,中国现代人类与医学遗传学的开拓者,中国临床遗传学奠基者,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1年夏家辉从湖南师范学院生物系毕业后进入湖南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工作;1978年至1981年担任湖南医学